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来源及高危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及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暴露人群血清52份,外环境标本180份,进行血凝抑制实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禽流感H5N1亚型抗体阳性率为7.7%,外环境标本禽流感H5N1亚型阳性率为10.56%。结论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暴露于病禽和宰杀禽类与相关职业暴露人群的H5N1血清抗体阳性相关。加强禽流感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及时了解流感病毒株变异和疫情动态,对于禽流感的预警和防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阴市职业暴露人群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定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监测人群血清,用马血球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的H5N1、H7N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职业暴露人群80人,血清学结果显示14份标本H7N9和27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中和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45. 00%。职业暴露人群和对照组人群HI抗体效价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98,P <0. 05)。问卷调查显示人群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流感疫苗接种率为0. 00%,防护意识较差。结论职业暴露人群存在H7N9和H9N2隐性感染现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同时加强职业人群和外环境监测,降低禽流感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咸阳市禽类职业暴露人群H5N1亚型感染状况及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方法用马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检测2012-2014年咸阳市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中H5N1抗体,环境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禽流感病毒。结果 2012-2014年采集的200份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样本H5N1抗体均为阴性。180份环境标本中,阳性9份(5.00%),其中H5亚型5份、H9亚型4份。规模化养殖场暂未检出阳性。结论 2012-2014年咸阳市职业暴露人群尚未发现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活禽市场环境中存在H5和H9污染,应当加大对活禽市场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宁夏职业暴露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为相关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银川市兴庆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吴忠市利通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和固原市原州区五个调查点的职业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的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清和对应的环境标本。血清标本利用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H5N1抗体检测。对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98.30%的职业暴露人群近一个月没有接触过病死禽。调查对象的411份血清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均为阴性,258份环境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但发现环境标本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98%。结论宁夏地区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尚未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应做好禽间和人间的禽流感病毒监测和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肇庆市禽类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以及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禽类职业暴露人员血清样本,用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H5N1流感抗体;采集外环境样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5、H7和H9核酸。结果 2011-2012年共采集职业暴露人员血清样本400份,检测H5N1抗体均为阴性;共采集外环境有效样本202份,检出FluA阳性25份,阳性率为12.38%,其中AH9亚型阳性14份(56.00%),AH7亚型阳性1份(4.00%),A未分型10份(40.00%),未检出AH5亚型。结论肇庆市职业暴露人群尚未发现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外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的污染,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汕头市人群受流感病毒感染的情况及针对流感病毒的免疫状况.方法 2003年7月-2004年6月采集市区流感样病人的咽拭子标本406人份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集一般人群血清200人份,采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A(H1N1)型、A(H3N2)型、B(Victoria系)型、B(Yamagata系)型抗体水平测定,采集职业人群血清90人份进行H5N1抗体水平测定. 结果 406份共分离出流感病毒43株,分离率为10.70%,全部为A(H3N2)亚型.一般人群血清四型流感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7.0%、70.0%、37.0%、40.0 %.职业人群血H5N1抗体阳性率为零. 结论 流感流行优势株为A(H3N2)型,人群对A(H1N1)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较低,需引起注意,职业暴露人群未检出H5N1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夏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和环境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为其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全国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和环境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马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职业暴露人群H5N1血凝素抗体;采用Real-timePCR对环境标本进行H5、H7、H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职业暴露人群400人份血清H5N1抗体均为阴性;环境标本302份禽流感病毒核酸监测A型阳性率为8.61%(其中H9阳性率6.62%,H5阳性率2.65%,H7均为阴性)。A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分布于3个监测县(区),其中1个监测县(区)检出H5、1个监测县(区)检出H9、另一个监测县(区)检出H5和H9。不同监测场所环境样本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城乡活禽市场样本阳性率最高。结论宁夏监测点环境中存在H5、H9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显地区性分布的特点,城乡活禽市场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集散地。宁夏尚无人感染H5N1禽流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阜阳市职业暴露人群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抗体调查,明确是否存在隐性感染,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于2009年5月、12月,分别采集颖上县城乡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家禽散养户集中的地区、家禽屠宰加工厂等地职业暴露人群血清100份和93份,利用单放射免疫扩散溶血技术检测H5N1抗体.结果 5月份采集的100份标本中,H5N1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为3.00%;12月份采集的93份标本中,H5N1抗体阳性7份,阳性率为7.53%;两次调查总阳性率为5.18%,两个月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1).结论 在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存在H5N1隐性感染,感染与季节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绵阳市职业人群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人禽流感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9个县市区的200人职业人群发放问卷,对工作环境、个人防护措施等进行调查,同时采集其血清查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结果我市职业人群在通风好、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的占50%以上;37%的职业人群不懂得如何处理禽类污物。清理污物后59%的人不懂得保护环境。个人防护方面,能做到每次接触禽类均穿戴防护设施的人群占20%~32%。而近半年来职业人群手足部位皮肤曾明显破损者占31.65%。200人血清中未查见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结论我市禽类中暂时不存在H5N1禽流感病毒,相关部门应做好禽流感病毒禽间和人间监测,加强对职业暴露人群的健康教育,使其做好自身防护,减少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禽流感病毒H7N9、H9、H5亚型隐性感染状况以及禽类市场环境中H7N9病毒污染状况。方法采集从事家禽养殖、宰杀、贩卖等职业暴露人群以及H7N9疫情专项调查人群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7N9、H9、H5亚型抗体;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禽类市场环境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3年采集职业暴露人群常规监测血清394份,广州某市场首次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后采集密接从业人员专项血清259份,H7、H5检测抗体均为阴性,H9抗体阳性血清分别为23份(5.83%)和7份(2.70%);6264份市场环境标本中共检出流感A阳性标本204份,其中H7N9亚型阳性5份(0.07%)、H5亚型阳性13份(0.20%)、H9亚型阳性80份(1.27%)、A未分型106份(1.69%)。结论广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在2013年市场首次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前后尚未发现H7N9隐性感染者,广州市禽类市场环境中禽流感病毒亚型仍以H9等低致病性亚型为主,但不排除今后H7N9亚型增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Southeast China is one of the sites of influenza origin. During 2003-2004, nine avian influenza outbreaks took place in Guangdong Province. But no human case was reported. To examine the status of potential human infection by human influenza (H1N1, H3N2) and avian influenza (H5N1, H7N7, H9N2) in the avian influenza epidemic area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we conducted a seroepidemiologic survey in the people of this area from April to June of 2004.
Methods Three out of 9 H5N1 avian influenza affected poultry areas in Guangdong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 population living within 3 kilometers of the affected poultries were chosen as the survey subjects.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fourteen people were selected from 3 villages at random. Human and avian influenza antibody titers were determined by 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 (HI) test and microneutralization test (MNT).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body to H5N1 was 3.03% in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group and 2.34% in general citizens group; that of H9N2 was 9.52% in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group and 3.76% in the general citizens group. Moreover one case in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group was positive for H7N7. One year later, all previously positive cases had become negative except for one H5N1-positive case.
Conclusion The observations imply that H5N1 and H9N2 avian influenza silent infections exist in Guangdong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了不同遗传背景小鼠对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致病敏感性,为H5N1禽流感模型制作和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近交系BALB/c、C57BL/6和封闭群ICR、NIH Swiss和KM Swiss共五个不同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实验动物30只,分接毒组20只,空白对照组10只,每组雌雄各半.病毒株为A/Goose/Guangdong/NH/2003(H5N1),经测定TCID50为10-4.875/mL.接毒组通过鼻腔接种0.1 mL病毒液,对照组接种正常鸡胚尿囊液.小鼠接毒后连续观察14 d,观察记录临床症状、体温、体重变化,对在实验期间死亡和实验14 d结束后仍然存活的小鼠均进行组织器官病理取材,进行RT-PCR病毒分离检测、HE染色及H5N1抗原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临床症状:H5N1禽流感病毒能感染五个品系的小鼠,引起呼吸急促等症状和一过性体重、体温下降.②死亡情况:小鼠在接毒后第1天即出现死亡,死亡的高峰期集中在接毒后第3~6天.五个品系小鼠死亡率存在差异,BALB/c为70%,ICR为50%,NIH Swiss为40%,C57BL/6为25%,KM Swiss为10%;③病毒分离:各组接毒小鼠在死亡后均进行了病毒分离,死亡小鼠的肺脏均分离到病毒,其他脏器未分离到病毒.④病理变化:实验期间五个品系死亡小鼠肺脏病理改变相近.大体观:死亡小鼠肺部淤血,呈暗红色,体积增大,局部肺组织实变.镜下观:死亡小鼠的共同病理改变为间质性肺炎,具体表现为肺泡腔及间质出血、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增生,肺泡隔增宽;肺泡腔中见纤维素性渗出,透明膜形成.⑤免疫组化结果:在死亡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可观察到H5N1禽流感病毒阳性表达.结论 小鼠作为H5N1禽流感病毒模型具有普适性,不同品系小鼠感染鹅源H5N1禽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病程和病理变化与人禽流感病例相似.不同品系小鼠的死亡比例有明显差别,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不同品系的小鼠制作H5N1禽流感动物模型.不同品系的遗传特性对禽流感易感性产生明显的影响,遗传背景可能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应答机理存在联系:BALB/c和C57BL/6均为近交系,其中BALB/c小鼠的品系特征之一表现为干扰素产量低,接种H5N1病毒后表现为高死亡率(70%),而C57BL/6小鼠的干扰素产量高,接种H5N1病毒后表现为低死亡率(25%),提示不同遗传背景小鼠的干扰素水平与H5N1感染致死具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H5N1禽流感病毒易感性相关基因以及其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广东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2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及抗原性变异情况。方法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交叉血凝抑制实验对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提取病毒RNA,用一步法RT-PCR扩增血凝素基因(H3A),产物纯化后,并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02年1-10月共获得流感病毒246株,其中H3N2亚型210株,占85.4%,H1N1亚型2株,占0.8%,B型34株,占13.8%;2002年流感流行的高峰是6月;抗原性分析显示,2002年广东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A/粤/236/2002和2001年流行株A/粤/448/2001以及目前国内代表株A/闽/151/2001的抗原比分别是5.6和4.0;其HAl区氨基酸序列和国际代表株A/悉尼/5/97同源性为94.2%,有19个氨基酸差异,其中发生在抗原决定族A、B、E上的有6个,受体结合部有3个。结论 2002年广东省流感病毒以H3N2亚型为主,其流行的分子基础是基因变异导致抗原性发生漂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深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并研究其携带病毒关键基因的遗传特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采用血凝抑制方法检测患者血清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变化,利用MEGA3.1软件分析患者携带病毒HA、NA基因的进化关系。结果成功确认了深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患者携带病毒为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NA基因进化关系比较特殊。结论深圳地区禽鸟中可能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具有潜在感染人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库检索获得43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 4.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禽H5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同源性达到85%,潜在抗原位点氨基酸分布相同;所有毒株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但糖基化位点有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可能来源于禽H5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潮汕地区健康青年中H9、H6、H5三种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隐性感染情况,以期了解上述三种禽类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是否能够或已经从禽类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方法:潮汕地区健康青年血清946份,通过HI实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H9亚型抗体阳性率达37.2%;同时发现有三份血清存在H5抗体;未见H6亚型抗体的存在。结论:H9亚型在健康青年中的隐性感染率非常高;H5亚型抗体的存在也应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抗体水平与不同场所外环境分布状况,为作好禽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先从十堰地区不同场所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200份,同时完成200份调查问卷,并按季度采集234份外环境标本;后用两种抗原进行血凝抑制实验(HI)与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最后使用Epidata与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标本全部为阴性;外环境标本阳性率为21.37%,其中城乡活禽农贸市场检出率64%;大型家禽屠宰加工厂42.5%,野生候鸟栖息地1.96%,家庭规模养殖场与家庭散养户集中的地区未检出,不同场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34,P〈0.05),采样时间对检出率没有影响(χ2=2.837,P〉0.05)。结论不同场所的外环境禽流感分布不同,职业暴露人群抗体水平较低,需要重点防护的人群为城乡活禽农贸市场与大型家禽屠宰加工厂人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2010~2011年流感流行季节后北京市西城区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水平。方法 2011年4月4日~15日,在西城区随机抽取3个街道共750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HI)抗体检测,比较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结果 750名调查对象甲型H1N1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2.00%(240/750),GMT为1:15.13。6~15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53.33%),其次是≥60岁组(28.67%),而25~59岁年龄组HI抗体阳性率最低(24.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间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城区普通人群中已经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但25~59岁年龄组保护性抗体比例仍较低,有必要对其加强流感疫苗的宣传和接种。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8日,广东省热带医学会联合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在南方医科大学举行了“广东省禽流感/流感专题学术研讨会”。针对当前禽流感的流行态势,与会专家经过认真讨论后,达成如下共识。目前禽流感病毒H5N1未具备导致人流感大流行的条件,但存在可疑的人传人个案发生的病例报告,H5N1宿主范围和流行区域在不断扩大;发生新的流感大流行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可能对人类产生灾难性后果;政府对禽流感和可能发生的流感大流行既要高度重视,但也应该保持适度的理性,要重视科学家的作用,及时组织科学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预测广东省流感可能发生的规模和应采取的对策;加大对禽流感科学研究的投入,重点开展流感流行的预测和监测方法、早期快速诊断技术、流感病毒的变异规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和适应人类宿主的机制、有效防治药物和措施、疫苗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加强禽流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防病毒从实验室逸出;呼吁新闻媒体客观报道禽流感方面的消息,须在专家的指导下发布有关防治禽流感和人流感的消息.以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甲型流感病毒(FluA)抗体水平。方法采集2009年10月1日~2011年2月1日收住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科110例住院患者的双份血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双份血清FluA的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新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2009年10月~12月,随后以混合感染形式与季节性H3N2和季节性H1N1散发存在。新型H1N1的检出率为3.6%(4/110),季节性H1N1检出率2.7%(3/110),季节性H3N2检出率6.4%(7/110),FluA混合感染检出率4.5%(5/110)。抗体滴度≥4倍增高患者仅表现为原有肺部疾病加重者占8/19,抗体滴度2倍增高患者仅表现为原有肺部疾病加重占10/23。结论在流感大流行期间,季节性流感不容忽视;不仅要关注流感样病例,更应注意有基础肺病患者原有症状加重可能是感染流感的唯一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