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3例艾滋病患者,通过对所有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依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采取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观察所有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变化,分析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接受实验的153例艾滋病患者中,有113例(73.9%)认为"握手及共用浴缸不会感染艾滋病"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是十分不利的,有122例(79.7%)认为"患病后不告知家人"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是十分不利的,有143例(93.5%)可接受艾滋病的危害宣传。通过进行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各年艾滋病感染人数:2012年72例,2013年48例,2014年33例,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24例,下降了33.3%;2014年比2013年减少了15例,下降了31.3%。结论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总结分析82例传播途径明确的HIV/AIDS患者传播途径;(2)调查2011~2014年龙州县报告的396例HIV/AIDS患者有关艾滋病危害宣传的可接受性;(3)2013年7~9月,对到场听艾滋病防控人员讲课的611名男性健康成人,就其在听课前后思想认识和健康性行为的变化进行调查;(4)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课堂为主的形式,到全县机关、学校、社区、村屯,对干部、学生和群众,就艾滋病预防进行讲课,开展自省式健康教育;(5)加强艾滋病和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监测。结果(1)98.78%(81/82)艾滋病患者经性传播感染HIV,其中76.83%(63/82)为嫖娼后感染。(2)77.02%(305/396)艾滋病患者认为总是宣传"握手不传染、共用浴缸不传染"不利于艾滋病预防,78.79%(312/396)认为"查出艾滋病不告诉配偶和家人的政策"不利于艾滋病预防,92.42%(366/396)患者可以接受正面宣传艾滋病的危害。(3)37.15%(227/611)男性成人居民在听艾滋病防控人员讲课前有嫖娼经历,仅62.11%(141/227)在嫖娼时使用安全套;在听课后95.15%(216/227)放弃嫖娼,继续有嫖娼行为11人,均承诺在嫖娼时均使用安全套。(4)2012年龙州县新报告艾滋病数量较2011年下降了25.40%(47/185),2013年较2012年下降了31.85%(43/135),2014年较2013年下降了8.42%(8/95)。结论以往一些反歧视宣传和做法对人们在艾滋病危害性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分类宣传艾滋病危害的自省式健康教育,有助于群众主动放弃嫖娼行为和增加安全套的使用、对艾滋病传播进行主动预防,从而降低艾滋病新发报告数,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传播势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等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宛城区建筑工地农民工584名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在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统计,评估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对584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防治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0.0%和84.2%,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69.5%和84.7%;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74.8%和89.3%,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使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得到提高,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泸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的认知以及艾滋病发生"蝴蝶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防止艾滋病"蝴蝶效应"的发生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问卷星公众号上创建问卷,由各校学生会发布,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问卷填写,调查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分析艾滋病发生"蝴蝶效应"的可能原因。调查结束后在问卷星上直接提取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15份,其中未患艾滋病的健康组600名,患艾滋病的患病组15名。大学、高中时期健康组接受艾滋病教育比率均高于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学生中共有29.92%的人对艾滋病传播、预防不甚了解;虽然有过艾滋病的教育,但是依然有2.60%学生性安全知识淡薄,发生不洁性行为;健康组31.83%认为性安全知识缺乏是艾滋病"蝴蝶效应"主要原因。15例艾滋病患者都存在对艾滋病危害及安全知识认识不足。结论性安全知识缺乏及对艾滋病危害缺乏认识,没有敬畏之心,放纵自己是艾滋病"蝴蝶效应"主要原因。开展艾滋病安全及警示教育,将艾滋病安全和防护知识常态化,加强学生自身素养,规范社会网络,是防止艾滋病"蝴蝶效应"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对艾滋病的态度及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如皋市白蒲镇抽取2所中学,对所有初二和高二年级共2 05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后对这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于1个月后再次采用同一试卷评估。结果健康教育活动后学生关于艾滋病常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有显著提高。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明显提高达到85.63%,与干预前50.22%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干预后有1 257人(61.23%)的学生能接受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一起交往、工作和学习,与干预前793人(38.63%)相比较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有明显效果,以学校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消除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宣传教育与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应用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西部某市2000名学生人群进行匿名艾滋病知识问卷题调查,比较在宣传教育前、和宣传教育之后艾滋病知晓率和对艾滋病不带歧视性态度的对比率.结果:在未进行艾滋病的健康宣传和干预之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25%,对艾滋病不抱有歧视态度的46.35%;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之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15%,对艾滋病不抱有歧视态度的6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教育与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起到很好的效果,改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校医学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评价在大学生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对4000名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3个月分别下发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健康教育后比健康教育前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可以接受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学习、生活的学生由健康教育前的41.32%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68.09%(P<0.05);可以接受和性病患者握手、共用餐具、与性病患者一起学习的学生分别由健康教育前的72.44%、64.38%、74.66%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92.47%、87.32%、91.41%(P<0.05)。结论通过专题教育、宣传栏、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对铁山港区农村卫生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态度,评价开展农村卫生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疫情报告和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等.结果 关于HIV/AIDS传播途径的认识,性行为可传播等14个问题,教育前后知晓正确率提高的有13个问题,正确率提高1.06%~20.65%,降低的有1个问题;对于HIV/AIDS预防措施的认识,问卷里设计了洁身自爱、不性乱等4个问题,正确率提高8.7%~38.05%,对HIV/AIDS一般情况设计了听说过艾滋病等14个问题,教育前后,回答正确率提高的有13个问题,没有提高的有1个问题,正确率提高2.17%~36.96%.结论 对农村卫生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有较好的效果,但仍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可能由于农村卫生人员业务知识和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有关,说明仅开展1次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应继续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讨抗病毒的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对加强艾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生存率的效果.方法 对46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的治疗,在治疗期间配合健康教育.对患者的CD 4+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病毒的载量以及感染病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艾滋病患者产生的作用.结果 全部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得到增加,相较于治疗初期有了明显的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病毒载量在得到治疗之后也明显减少,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后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要高于教育之前(P<0.05).结论 在进行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配合健康教育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的基础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因而值得在艾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九江市各县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大众知晓率状况,为江西省《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终期评估提供相关数据。方法采用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方法,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学生及农民工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学生及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9.07%、77.04%、88.89%、78.47%。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高的高于文化程度低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九江市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加大对青年学生、农民工及其它低文化程度民众的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临床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评价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在今后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37例孕妇临床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宣传资料以及讲座等方式,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教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结果 所有孕妇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发病,避免艾滋病母婴传播,为今后的临床预防艾滋病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49例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给予抗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中药治疗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对患者实行辩证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49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1.84%。患者在治疗前后其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CD 4+T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减轻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艾滋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教育 ,并对2组患者住院期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加强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安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技术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艾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辖区内36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包括180例暗娼和180例男同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成员不进行健康宣教,干预组成员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比较两组人员艾滋病防治的效果.结果:接受监控时间内,对照组感染艾滋病的有21例,感染率为11.7%,干预组有3例,感染率为1.7%,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01).接受监控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01).结论:采用健康宣教方式,对于艾滋病高危人群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并且能够显著降低艾滋病感染率,还能有效提高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只是情况,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皖北某县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的现状,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北地区某县在校初、高中生共1 600名,对其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间的差异。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为26.2%~94.1%,其中对艾滋病相关政策方面的知识回答正确率为30%左右。艾滋病的全名、致死原因、蚊虫叮咬不会致病的原因、抗艾滋病标志等问题高中生的回答正确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正确回答率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左右的被调查者可以接受与艾滋病人有社交性的接触,如乘同一交通工具、共用劳动工具,而且80%以上的被调查愿意给艾滋病人做护理工作,而仅有40%左右的中学生可以接受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或者从艾滋病患者处购物。结论: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并注重对艾滋病传播机制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宣传,以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志群 《中外医疗》2009,28(30):53-53
目的了解格尔木市暗娼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的情况,为开展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区内的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暗娼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5.64%;94.25%的暗娼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讲座和免费发放的安全套;81.36%的暗娼从同伴中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90.89%的暗娼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结论对暗娼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继续开展100%使用安全套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生理学教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医学院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新思路.方法 以大连医科大学200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生理学理论教学第十章第五节"本能行为"的讲解中,进行有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共2次的问卷调查,评价生理学教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中的实施效果.结果 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后,大学生对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总知识的得分从31.36±5.12分提高到47.73±6.43分(P<0.01).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增加了28.28%,安全性行为知识知晓率增加了41.94%,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随着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明显改善.结论 生理学教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适用于医学生,对保护他们自己免受艾滋病威胁以及在全社会开展控制艾滋病疫情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明显,可以在医学院校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干预后一些态度行为状况,为进一步探索有效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深圳市58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第1次及第2次有效个案随访表的相关内容进行处理、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干预后对艾滋病预防的积极性在配偶或固定性伴检测、同伴教育、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及血液感染的相关态度行为分别提高25.0%、0.5%、17.5%及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已知艾滋病感染人群应采取综合干预策略,帮助其建立健康道德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自我管理,提高其对预防艾滋病态度及行为的积极性,对减少艾滋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在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孕妇33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包括面对面授课和短信交流;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3名孕妇接受干预前后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孕妇艾滋病基础知识掌握率为81.82%,母婴传播与阻断知识掌握率为72.73%;干预后孕妇艾滋病基础知识掌握率为96.97%,母婴传播与阻断知识掌握率为93.94%,(P<0.01)。结论通过有效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艾滋病高危人群255例为研究对象,本组对象均给予健康教育,测定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本组对象在疾病知识以及疾病防治知识上的差异。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前本组对象安全套使用率为64.7%(165/255),健康教育后本组对象安全套使用率为92.2%(235/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本组对象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得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得分相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其对艾滋病基础知识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其对艾滋病以及艾滋病患者的看法,提高其安全套使用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