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庆坤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1):1031-103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意义。方法 选择68例AMI患者,各分组测量入院时及溶栓治疗后24小时的QTd,并加以比较。结果 QTd值对比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溶栓组溶栓后QTd值较未溶栓组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QTd是用于识别有猝死危险性AMI高危患者的一项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AMI发病6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的46例患者,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3例)和未通组(6例),测定溶栓治疗前和溶栓后2小时的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P<0.05)有显著差异.Lown氏3级以上急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通组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通组(P<0.01),结果AMI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和植物神经功能,并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与Q-T离散度显著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4.
5.
Q-T间期是心室肌激动和恢复的时间,是心室肌电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着心室肌各个细胞动作电位的总和,有许多原因可影响其长度,如高血钾、高血钙、洋地黄中毒和酸中毒等。Q-T离散度(Q-Td)由Campbell等于1985年提出,它是指体表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间期(Q—Tmax)的差值。1990年Day等到首先证实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对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观察糖尿病并AMI发病6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的48例患,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与再通组(32例)和未通组(16例),测定溶栓治疗前和溶栓后2小时的Q-T离散度。结果:糖尿病患AMI溶栓前两组Q-T离散度无差异,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AMI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和植物神经功能,并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与Q-T离散离显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王绍晏 《中国医刊》1999,34(5):48-48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指标准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它代表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它是由于心室肌复极不一致引起的。离散度增加,反映各部位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因此极易引起...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陈二跃 《中原医刊》2003,30(9):51-52
Q T间期离散度 (Q Tdispersion ,Q Td)是反映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的一个指标。自 1985年campbell等提出Q Td的概念后 ,国内外学者对Q Td的正常值、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及其他心脏病时Q Td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一些学者在观察中发现 ,AMI时Q Td值越大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当Q Td≥ 10 0ms时全部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室速、室颤 ) ;而且Q Td还可以反映梗塞范围和泵功能状态 ,梗塞范围越大 ,泵功能越差 ,则Q Td值越大。AMI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Q Td明显增大 ,其他病理情况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Q Td值是否也有相同趋势 ,本文…  相似文献   

13.
14.
15.
张慧 《中原医刊》2007,34(15):29-29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的Q—T离散度,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测其Q—T间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出Q—T离散度,与对照组49例健康体检人员对比。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Q—T离散度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诊治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检测Q—T离散度,以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杨苏萍 《广西医学》2000,22(5):975-976
目的:为探讨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与Q-T离散度(Q-Td)之间关系。方法:对比2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和26例正常人的Q-Td值。结果:室性早搏组的Q-T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Q-Td增加有助于预测室性早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按照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比较原则,设平行对照组,观察心电图Q-T与J-T离散度,对西医“病”与中医“证”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Q-T与J-T离散度对“病”的诊断无特异性,对“证”的诊断有特异性。推测在疾病状态下,此二者反映的是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而“证”是这种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