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牙期及替牙期反牙合矫治器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纠正前牙反牙合,去除不利于上颌骨发育的因素,刺激上颌骨生长,从而达到在上颌骨发育高峰期改变其抑制因素,解除前牙反牙合,改善颜面部畸形外貌.方法:反牙合患者50例,其中乳牙期21例、替牙期29例.其中使用口外颜兜装置8例、可摘式上颌牙合垫活动矫治器14例、上颌扩弓矫治器7例、口外前方牵引装置(面具式)21例.结果:除外1例前牙反覆盖Ⅲ°变为Ⅰ°,其余病例前牙反牙合解除,前牙反覆盖解除,上牙弓前后径、左右径均得到扩大,面形改善,全部恢复正常侧面容貌.结论: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的应用均可达到理想地解决乳牙期、替牙期反牙合患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扁桃体肥大与前牙反(牙合)的关系.方法选择前牙反(牙合)病例215例进行临床检查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伴有扁桃体肥大(53.95%),其中有92例有口呼吸习惯(79.31%),均为骨性反(牙合).结论扁桃体肥大性口呼吸是前牙骨性反(牙合)的主要病因,并形成特征性错(牙合)畸形,因此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开展型多用途唇弓矫治替牙期的牙性前牙反(牙合).方法:常规磨牙带环,粘着标准方丝弓托槽.然后用0.40~0.45 mm不锈钢丝或澳丝弯制开展型多用唇弓.结果:18例前牙反(牙合)均得以解除,疗程最短者4周,最长20周,平均12周.结论:利用开展型多用途唇弓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取得良好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局部固定矫治技术对替牙期个别牙反(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2例替牙期个别恒切牙反(牙合)的病人,男4例,女8例,年龄9~10岁,前牙因牙扭转或牙轴倾斜而有轻度拥挤.在反(牙合)牙和相邻的切牙上粘贴方丝托槽并结扎片段弓丝.结果 12例反(牙合)在3~16周内治愈,平均治愈时间6周.结论片段弓技术能安全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替牙期个别牙反(牙合),尤其适用于有牙扭转或牙轴倾斜并有轻度拥挤的病例.它体积小、对语言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极小,是一种简便而易被儿童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例替牙期以牙性为主的前牙反(牙合)患者,应用"M"状曲推前牙向前,通过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观察其上下领前牙移动及上下领骨位置的变化.结果:应用"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2至3个月后,前牙反(牙合)得到矫正,后牙建(牙合).上颌切牙向唇侧平均移动4.53mm,下颌切牙向舌侧平均移动1.51 mm,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M"状曲能获得较满意的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开展型多用途唇弓矫治替牙期的牙性前牙反(牙合).方法常规磨牙带环,粘着标准方丝弓托槽.然后用0.40~0.45 mm不锈钢丝或澳丝弯制开展型多用唇弓.结果18例前牙反(牙合)均得以解除,疗程最短者4周,最长20周,平均12周.结论利用开展型多用途唇弓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取得良好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前牙反牙合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它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均有较严重的影响[1].替牙期是治疗前牙反牙合的最重要的时期[2],2×4矫治技术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简单有效的方法[3],我们应用此技术矫治15例替牙期前牙牙性及功能性反牙合病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粘接式上颌夹板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正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方法 及治疗前后牙颌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反牙 合14例,年龄(6~10岁),患者均为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下颌后缩,采用自凝塑料制作上颌夹板式牙合垫的口内矫治器,和口外前方牵引器结合,矫正前牙反牙 合.结果 粘接式上颌夹板式牙合垫口内矫治器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和口外前方牵引器结合,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治疗后前牙反牙 合解除,磨牙关系由近中转变为中性,前牙覆盖关系达到正常,面型改善.SNA角平均增大3.22°,ANB角平均增大4.52°.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粘接式夹板牙合垫加前牵引,矫正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效果明显,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婴儿期由于不良的哺乳姿势,幼儿期前牙滞留或早失,吮上唇或下颌前伸的不良习惯,以及腭扁桃体或舌扁桃体的慢性炎症肥大等引起的前牙反者较为常见。笔者对1 994~2 0 0 0年完成治疗的单纯前牙反(不包括拥挤) 33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乳牙期:男5例,女8例。替牙期:男1 4例,女6例。年龄:最大1 2岁,最小2 .5岁。以上均为3+3牙的反患儿。1 .2 矫治方法1 .2 .1 下前牙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的矫治法 首先给患儿取记存模型及工作模型,然后用自凝塑料在下前牙3+3位置的工作模型上做与下切牙长轴的交角小于4 5度的下颌联冠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