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中药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补肾疏肝中药治疗保胎至怀孕12周。结果:在39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入选患者中,有3例患者再次发生自然流产,其中1例孕16周发现宫口松弛再次流产,其余36例患者成功怀孕28周以上,可以达到94%的成功率。结论: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补肾疏肝的中药治疗不仅能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而且中药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高,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异常妊娠     
080090 反复自然流产病因分析;080091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弓形虫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080092 TNF-α在IVF-ET后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080093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与正常早孕妇女蜕膜活化和抑制分子的比较;080094 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致荨麻疹反应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主动免疫疗法.方法 46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丈夫静脉血提取淋巴细胞进行免疫治疗,每月1次,连续3次,妊娠后强化1次.妊娠后黄体酮和hCG黄体支持.对照组21例患者妊娠后使用黄体酮和hCG黄体支持.比较两组妊娠率.结果 两组妊娠率分别为81.2%和57.1%,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怀孕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的效果。方法对20例封闭抗体阴性的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结果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中有13例已分娩正常活婴,2例妊娠晚期(1例失访),3例妊娠中期(1例失访),2例失败,治疗成功率为88.89%(16/18)。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IVF-ET)失败的患者机体T辅助细胞1(Th1)及T辅助细胞2(Th2)免疫应答方式,为治疗不明原因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不明原因的三次及三次以上IVF-ET失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个周期IVF-ET成功妊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非治疗周期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并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h,分离上清,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NF-γ/IL10含量,计算INF-γ/IL10的比值,从而反映机体Th1、Th2细胞的免疫应答方式。结果:反复IVF-ET失败的患者9例中有7例TH1细胞因子(INF-γ)浓度是Th2细胞因子(IL10)的3倍,有显著性差异;反复IVF-ET失败的患者9例中有4例机体Th1细胞因子(INF-γ)是Th2细胞因子(IL10)的9倍,呈Th1强势反应,而对照组9例中仅1例且发生早期流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的患者机体Th1 Th2免疫应答失衡,呈Th1优势反应,提示细胞免疫过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异常母胎免疫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用自制保胎方剂保胎灵I号治疗RSA患者9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RSA患者(A组)、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B组)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C组)中药治疗前后血清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妊娠后血泌乳素PRL、孕酮P、雌激素E的动态变化。结果:中药治疗RSA后,Th1型细胞因子IFN-γ 、TNF-α尝试降低,而IL4、IL10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恢复正常。治疗后妊娠68例,保胎成功62例,占91.2%,保胎失败6例,占8.8%。保胎成功组外周血PRL、P水平随孕期增加显著升高,而保胎失败者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可能通过调节母胎内分泌和免疫网络的相互应答达到保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习惯性流产,尤其原因不明的流产,目前在国内外仍属产科的难题之一。目前,国内治疗此类患者仍大部分以常规安胎保胎治疗为主,或中药安胎治疗,但疗效不一[1]。近年来,国内部分大医院开始探讨用免疫疗法治疗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流产次数、患者年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604例,于孕前、孕后采用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法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成功者420例,成功率84.67%,再次流产者76例,流产率15.33%,其他108例(现孕周<28周4例,未孕40例,失访56例,异位妊娠4例,不明原因胎死宫内1例,胎儿畸形引产3例);流产次数≤3次者治疗后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流产次数>3次者(P<0.05);年龄≤35岁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肯定,治疗后妊娠成功率高,建议连续自然流产2次或以上者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病例中医诊断为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的患者100例,按辨证分型给予中药保胎治疗7d(1个疗程)后,观察总体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0例先兆流产患者经中药保胎治疗,治愈80例,好转12例,腹痛阴道流血增多发展为难免流产行清宫术者8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中医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族维生素干预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早期反复流产患者保胎效果的影响。方法排除导致自然流产其它因素,选择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10μmol/L及以上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孕前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1月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继续服用上述药物至妊娠12周;对照组40例孕前后均不予上述药物治疗。孕后两组均常规保胎观察至妊娠12周,行B超检查证实活胎并胎儿发育正常者为保胎成功。结果治疗组服用B族维生素1月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下降44%,妊娠36例,保胎成功30例,保胎成功率83%;对照组妊娠32例,保胎成功18例,保胎成功率56%。结论对于早期反复流产患者,B族维生素可有效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9.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