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TT法和XTT—PMS法在测定5-氟尿嘧啶(5-FU)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 分别应用MTT比色法和XTT—PMS比色法比较不同浓度的5-FU对2~4代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各质量浓度组吸光度(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T比色法、XTT—PMS比色法均能准确的测定细胞的增殖反应,并且XTT—PMS比色法灵敏度更高,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2.
真核表达Survivin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Taxol)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Survivin正义全长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urvivin),经脂质体包裹转染人卵巢癌细胞A2780,以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A2780细胞为对照。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紫杉醇对两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①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提示转染pcDNA3.1-Survivin组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高于空载体组。②MTT比色法和FACS检测提示转染pcDNA3.1-Survivin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cDNA3.1-Survivin转染后的A2780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明显降低。结论卵巢癌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可能与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MTT比色法的改良及其在LAK细胞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良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并用来检测淋巴因子激化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活性。方法:在MTT代谢产物甲瓒DMSO溶解后的最佳吸光度测定及效靶细胞不同孵育时间的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MTT代谢产物甲瓒DMSO溶解后的最佳吸光度为510nm,效靶细胞最佳孵育时间为4h。结论:改良的MTT比色法优于常规的MTT比色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MTT比色法研究单克隆抗体AU14-1介导的巨噬细胞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通过检测不同数量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与加入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razolium bromide],MTT)后形成甲躜颗粒所产生的不同吸光度(A)值,建立测定的线性关系。进而以小鼠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试在单克隆抗体AU14-1介导下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效应细胞对于经单克隆抗体AU14-1处理的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未经AU14-1处理的肿瘤细胞(P〈0.01)。结论当U14细胞在10~105个/孔时,活细胞数与A值呈直线相关;单克隆抗体AU14-1能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ADCC)发挥巨噬细胞对靶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示特异性宫颈癌单克隆抗体AU14-1介导的ADCC在治疗宫颈癌中可能是一种有潜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方法的最佳条件,并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生物学活性。方法:根据MTT法的测定原理,采用三因素(细胞数量、MTT浓度、MTT染色时间)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并依据MTT的最优条件测定BDNF的生物活性。结果:MTT比色法检测SH-SY5Y细胞活性的最优条件为:每孔细胞数:(0.2×108个/L,100μl),MTT的染色时间(6小时),MTT的剂量(5g/L)。在ATRA诱导SH-SY5Y细胞产生TrkB受体后,随着BDNF浓度的增加,吸光值也增加,当BDNF浓度增加到50μg·L-1后,随着BDNF浓度的增加,吸光值增加并不显著。结论:建立了MTT比色法的最佳条件,并应用于BDNF细胞因子的活性检测中,在BDNF浓度为50μg·L-1时,可以得到很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细胞因子单一、协同以及与化疗药物顺铂(DDP)的联合作用杀伤肝癌SMMC-7221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比色法)、检测与化疗药物DDP单独或联合应用组及药物作用的12h与24h的光密度值(OD),计算杀伤率,以台盼蓝拒染计算杀伤率对照。结果:单独应用3种细胞因子时,IFN—a、TNF—a对肝癌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毒作用,IL-2对肝癌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则细胞毒作用不明显。IFN—a、IL-2、TNF—a可以增强DDP的抑瘤作用,与DDP单独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a、IL-2、TNF-a联合作用具有协同作用,均与单一应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因子均可以增强顺铂(DDP)的抑瘤作用并与其作用的先后及时间具有依赖关系。结论:MTT比色法为临床肿瘤化疗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方法。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着不同的药敏谱。干扰素-a(IFN—a)、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2(IL-2)与DDP联合具有协同作用,为肝癌、宫颈癌病人化疗提供了理想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IL-6)在体外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探讨rIL-6对HK-2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rIL-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IL-6对细胞周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rIL-6对HK-2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示,rIL-6在10~50ng/mL作用浓度范围内促进HK-2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rIL-6作用浓度为100~200ng/mL时抑制细胞增殖,随作用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F=201.582,P〈0.001),(F=43.943,P〈0.001)。rIL-6影响HK-2细胞的DNA合成。HK-2细胞有基础量的α—SMA表达,25ng/mL rIL-6与HK-2孵育1~48h后,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高峰出现在48h(F=442.22,P〈0.001)。rIL-6干预下,HK-2细胞形态由卵园型渐转变为长棱型、长条型。【结论】rIL-6可促进HK-2细胞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转化,但大剂量的rIL-6可抑制HK-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IL-6)在体外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探讨rIL-6对HK-2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rIL-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IL-6对细胞周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rIL-6对HK-2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示,rIL-6在10~50ng/mL作用浓度范围内促进HK-2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rIL-6作用浓度为100~200ng/mL时抑制细胞增殖,随作用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F=201.582,P〈0.001),(F=43.943,P〈0.001)。rIL-6影响HK-2细胞的DNA合成。HK-2细胞有基础量的α—SMA表达,25ng/mL rIL-6与HK-2孵育1~48h后,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高峰出现在48h(F=442.22,P〈0.001)。rIL-6干预下,HK-2细胞形态由卵园型渐转变为长棱型、长条型。【结论】rIL-6可促进HK-2细胞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转化,但大剂量的rIL-6可抑制HK-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球壳菌素(ISP-Ⅰ)对体外激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调控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L-1、IL-6对GMC的激活作用及ISP-Ⅰ对激活后GMC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10U/ml IL-1及1000U/ml IL,6刺激GMC24、48h后,反映细胞增生程度的吸光度(A)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激活的GMC在25~500μg/ml ISP-Ⅰ作用24、48h后的A值较对照组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结果与MTT法一致,即GMC被激活12、24、36h时的细胞增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激活的GMC在100μg/ml ISP-Ⅰ作用下,细胞增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SP-Ⅰ对激活后的GMC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后进行体外培养,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MSC—CM),MTT比色法检测BMSC—CM对7919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CM对7919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EHSA检测BMSC-CM对7919肝癌细胞分泌AFP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25%、50%、75%及100%BMSC—CM组的吸光度值(A值)分别为:0.395±0.050、0.459±0.079、0.501±0.084及0.566±0.099,各组均高于0BMSC—CM组(0.277±0.064)(P均〈0.05),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A值逐渐升高,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25%、50%、75%及100%BMSC—CM组的细胞增殖指数均高于0BMSC—CM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指数逐渐增加。ELISA结果显示:25%、50%、75%及100%BMSC—CM组的AFP值分别为:12.562±0.071、14.660±0.106、16.397±0.058及23.196±0.137,均高于0BMSC—CM组(3.143±0.033)(P均〈0.05),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AFP值逐渐升高。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可以促进大鼠肝癌细胞系CBRH-7919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