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在高血压门诊时尽早发现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方法将73例打鼾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组,进行多导睡眠仪(PSG)监测,观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判定SAS的轻重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鼾症患者中高血压组SAS频率分布与无高血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鼾症患者中高血压组SAS轻重程度频率分布与无高血压组相比其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高血压组中、重度SAS频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的频率。结论鼾症病人在合并高血压时,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的程度较重,由此可以认为高血压患者存在夜间打鼾,就应警惕SAS的存在,需进行PSG监测检查,尽早诊断、及早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从而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夜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的诊断价值。方法:133例因打鼾、夜间憋气、白天嗜睡疲乏的就诊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睡眠呼吸紊乱指数(RDI)分为非SAS组(RDI<5)29例,轻度SAS组(RDI5-20)20例,中度SAS组(RDI(20-40)29例、重度SAS组(RDI≥40)55例4组,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比整夜SaO2监测指标与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结果。结果:LSsO2联合SIT90诊断AS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结论:整夜血氧饱和度监测对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情况.结果 睡眠呼吸暂停在正常成人中普遍存在,中重度患者与轻度患者之间的监测结果差异显著.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病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图(PSG)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诊断价值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睡眠结构,血氧,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230例打鼾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 230例诊断SAS108例(46.9%),单纯鼾症(SS)122例,SAS与SS组两组相比在睡眠结构,呼吸紊乱,血氧,心血管系统变化等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SG是诊断SAS,判定病情程度,指导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脑梗死病人120例分为两组,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台征64例为A组,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6例为B组,两组治疗相同。3个月后对所有脑梗死病人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脑梗死病人总有效率73.2%,预后明显差。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明显影响脑梗死预后,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监测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入选48例冠心病合并SAS患者,另选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和心率震荡(HRT)各指标进行分析,并记录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冠心病组比较,SAS组HRV指标。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冠心病组,应积极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将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组,另将63例经诊断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所入选的145例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二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在82例0SAS患者中有23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8%。63例非OSAS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有6例,发生率为9.5%,显著少于OSAS组(P〈O.01)。分析OSAS患者动态心电图可发现许多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和室性的期前收缩比较常见。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心律失常的类型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常采用多导睡眠描记仪(PSG)连续监测患者的睡眠状况以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做好夜间监测的护理,是保证监测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我科自2001年7月~2004年10月,应用PSG监测患者424例,总结了一些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424例,年龄18~70岁,男364例,女60例,通过PSG监测,404例得以确诊,其中OSAS患者380例。监测时需要在头面部、胸腹部等处连接若干导联,监测的内容包括脑电图、眼点图、肌电图、鼾声、口鼻气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 S A H S)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8例,分成两组,一组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另一组为未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比较两组在2年中脑梗死复发的情况.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组的脑梗死复发率较高,其中未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的复发率为11.4%,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的复发率为22.7%.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脑梗死的复发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曹锐红 《吉林医学》2009,30(17):1902-1904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10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3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23例),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26例),观察各组的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组、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加剧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的升高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应重视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11.
张峪涵  梁颖  朱沂 《农垦医学》2012,34(3):206-208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OCSP分型的构成,结合不同亚型的NIHSS评分,探讨不同亚型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7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按照OCSP的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OCSP各亚型的构成为:腔隙性梗死36.42%,部分前循环梗死31.21%,后循环梗死17.92%,完全前循环梗死14.45%.4个亚型中,完全前循环梗死NIHSS评分最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高,其次为后循环梗死和部分前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NIHSS评分最低.4种类型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SP分型方法可用于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OCSP不同亚型而变化,OCSP分型可用于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方法:检测156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按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17例),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45例),后循环梗死组(POCI,28例),腔隙性梗死组(LACI,66例))、64例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后1~2 a未复发患者及40例正常体检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与发作类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未复发组.②TACI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PACI组、POCI组、LACI组(P均<0.05).③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89,P<0.05);Fg含量高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7.3±7.8)分,含量低者为(17.6±5.4)分,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7,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有关,并间接反应病情,提示在卒中二级预防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谭倩  许康  周瑞  晏小琼  余勇飞 《疑难病杂志》2011,10(11):822-823
目的比较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前后循环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l例发病在6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其中前循环梗死22例,后循环梗死9例,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h、24h、7d时,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测评(NIH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前前循环与后循环组间患者血压、NIHSS评分、发病时间、住院天数等基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溶栓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均较溶栓前显著下降(P<0.05),且后循环NIHSS评分下降较前循环明显(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循环梗死临床疗效较前循环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睡眠行为(睡眠时长、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提示阳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基因位点与IS风险的关联,以及睡眠-基因交互作用与IS风险的关联。方法: 基于北京市房山家系队列,在基线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测和基因型检测。采用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睡眠、基因与IS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4 648人,平均年龄(58.5±8.7)岁,其中IS患者有1 316人。相比于非患者,IS患者睡眠时长≥9 h、睡眠效率 < 80%及入睡时间早于22:00占比更高(P均 < 0.05)。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下,未见睡眠时长与IS风险的线性关联(OR=1.04,95%CI:0.99~1.10,P=0.085)。睡眠效率与IS风险呈线性负相关(OR=0.18,95%CI:0.06~0.53,P=0.002);相比于睡眠效率≥80%,睡眠效率 < 80%的IS风险为其1.47倍(95%CI:1.03~2.10,P=0.033)。相较于在22:00—22:59入睡,入睡时间早于22:00的IS风险是其1.26倍(95%CI:1.04~1.52,P=0.017)。多因素模型发现ABO基因上rs579459位点与入睡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40),rs579459致病等位基因T个数为2时,相比于入睡时间22:00—22:59,早于22:00入睡者IS风险显著升高,为其1.56倍(95%CI:1.20~2.04,P=0.001),而致病等位基因个数为0或1时无显著关联。仅调整性别、年龄、家系的模型中,睡眠时长与PITX2基因上rs2634074致病等位基因T的个数对IS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33)。结论: 睡眠效率降低与IS风险增高有关,入睡时间早于22:00与较高的IS风险相关。入睡时间与ABO基因上rs579459和IS风险存在交互作用;睡眠时长与PITX2基因上rs2634074和IS风险可能存在潜在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规划(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病因分型的构成,分析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登记2004年1~7月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OCSP标准进行分型,分析OCSP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缺血性卒中患者197例.OCSP各亚型构成比为:全前循环梗死10.2%,部分前循环梗死26.9%,后循环梗死19.3%和腔隙性梗死43.6%.各型6个月末病死率比较,全前循环梗死占27.6%,腔隙性梗死占L1%,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型6个月末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腔隙性梗死最高(45.2%),全前循环梗死最低(7.4%),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型6个月末复发例数均较少,结论尚待进一步验证.结论OCSP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卒中根据临床表现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卒中的预后估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姚力  蔡若蔚 《黑龙江医学》2010,34(4):253-25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心血管的影响因素,涉及到神经、体液、血管和炎症异常。目前,研究认为,OSAS引起的血流动力学、血管、炎症、血凝、氧化应激改变,都是可能的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且,OSAS可以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更认识到OSAS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造成脑功能损害。OSAS能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的病死率,但OSAS与脑卒中相互影响的具体机制,尚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前的睡眠状况.方法 纳入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53例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Epworth思睡量表、STOP-BANG问卷、不安腿综合征筛查问卷、RBDSQ中文版量表针对患者住院以前有无失眠症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风险性,有无不安腿综合征,有无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睡眠情况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患者151例,年龄(68.4±9.4)岁;女性102例,年龄(69.7±9.5)岁.全部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为9.0±3.9,STOP-BANG评分为3.9±1.8,两者均高于正常范围.男性患者的STOP-BANG评分以及RBDSQ评分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全部患者中,有失眠症状(PSQI≥8分)的患者比例为47.4%(120/253),有日间思睡症状(ESS>10分)的患者比例为24.5%(62/253),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风险(STOP-BANG问卷>3分)的患者比例为48.6%(123/253),临床诊断不安腿综合征比例为4.0% (10/253),有RBD现象(RBDSQ中文版>5分)的患者比例为7.1% (18/253).其中男性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风险的比例以及有RBD现象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结论 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前伴有多种睡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失眠以及不安腿综合征可能与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老年OS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2015年1月~2017年10月,多中心连续纳入年龄≥60岁、基线无明显心脑血管病史且无重要临床指标缺失的的首次确诊为OSA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结局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收集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睡眠参数指标、实验室和超声检查结果,以3∶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856例和验证组258例。采用LASSO回归用于变量的降维和筛选,并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构建老年OSA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预测模型。结果 共入组1141例研究对象,中位随访42(41,54)月内,58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累计发病率为5.08%,其中建模组和验证组缺血性脑卒中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5.14%和4.91%(P<0.05)。多变量逐步Cox比例风险回归的变量筛选结果显示,年龄(HR=3.44,95% CI:2.38~7.77)、空腹血糖(FPG)(HR=2.13,95% CI:1.22~3.72)、升主动脉内径(HR=2.60,95% CI:1.04~4.47)、左心房前后径(HR=1.98,95% CI:1.75~2.25)和最低氧饱和度(LSpO2)(HR=1.57,95% CI:1.20~1.93)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利用ROC曲线分析进行比变量转化,以这5个风险变量的回归系数比取整数构建老年OSA患者远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Bootstrap 法(自抽样次数=500)前后,建模组队列风险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5% CI:0.78~0.90)和0.85(95% CI:0.78~0.89),验证组队列风险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 CI:0.73~0.93)和0.82(95% CI:0.72~0.90),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且稳健性高。以模型最佳临床截点的对应值进行风险分层后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OSA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生率高于低风险组(P=0.021)。结论 该模型有助于在老年人群中识别高风险OSA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今后与OSA潜在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PLT、MPV及PAGm,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MPV及PAGm显著高于其恢复期(P<0.01)及对照组(P<0.01),恢复期MPV及PAGm仍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组急性期患者按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为4个亚型,MPV及PAGm在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明显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P<0.01)、后循环梗死(POCI)组(P<0.01)及腔隙性梗死(LACI)组(P<0.01),PACI组及POCI组明显高于LACI组(P<0.01),而PACI组与POCI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MPV及PAGm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84、0.698,均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LT在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ACI组、PACI组、POCI组及LACI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PLT不存在相关性(r=0.32,P>0.05)。结论 与PLT相比,MPV及PAGm更能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可以判断预后,是外周血中较好的血小板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20.
Number of elderly person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Bangladesh due to improved health awareness and health care. Age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stroke. This study aims at finding the prevalence of stroke in a Bangladeshi population aged forty years and above. The cases of stroke were ascertained in two phases of door-to-door survey. In phase-I, trained interviewers performed face-to-face interview with subjects for the detection stroke cases using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screening protocol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 phase-II, subjects suspected to have a stroke underwent a clinical evaluation for diagnosis or exclusion of stroke by a neurological team. The study involved 15627 participants aged 40 years and above. A total of 47 participants found to have stroke, expressing an overall prevalence rate of 3.00 per 1000 (95% CI 0.95 to 2.45). Prevalence of stroke were 2.0, 3.0, 2.0, 10.0, and 10.0 per 1000 within age groups of 40-49 years, 50-59 years, 60-69 years, 70-79 years and 80 years and above age group respectively. Prevalence of stroke in people with age range 70-79 years compared to 40-49 years age range is 4.988 (95% CI 2.309 to 10.77) times and people with age range ≥80 years compared to 40-49 years age range is 4.798 (95% CI 1.597 to14.416) times. Prevalence was higher among men in comparison with women. The male: female ratio is 3.44:2.41 per 1000 respectively. Bangladeshi male populations in rural areas are found to have stroke more than urban people. A large community based study should be undertaken to further confirm the result of this present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