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CR用于尖锐湿疣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L1区通用引物(MY11/MY0g)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0例尖锐湿疣新鲜组织。其中含3例病变不典型病理活组织检查不能确诊者。HPV,DNA阳性率100%HPV-6.11,16,18型分别为36%,70%,14%.8%。结果显示:(1)PCR检测HPV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等优点,可有助于不典型尖锐湿疣患考的诊断,(2)MY11/MY09在筛选HPV感染时是较理想的引物,(3)尖锐湿疣组织中以HPV6、11为最常见型别。  相似文献   

2.
小儿咽喉乳头状瘤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型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小儿咽喉乳头状瘤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PCR产物斑点杂交技术检测35例小儿咽喉乳头瘤组织和10例小儿声带小结(对照组)HPV6、11、16、18、33五个型别的DNA。结果:乳头瘤组织HPV感染率为91.4%(32/35),其中HPV6型检出率为54.2%(19/35),HPV11型感染率为25.7%(9.35),多重型HPV6+11感染率为11.4%(4/35);  相似文献   

3.
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斑点杂交技术,对29例复发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序列进行检测和分型,结果显示复发尖锐湿疣中:HPV6:65.5%,HPV11:24.1%,HPV16:31.0%,HPV6/11:13.8%,HPV6/16:10.4%,HPV18未检测出来,所用探针以外的型别:3.4%。  相似文献   

4.
用PCR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的6,11型人乳头瘤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可人  吕筠 《贵阳医学院学报》1999,24(3):229-230,23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98例尖锐湿疣、凝尖锐湿疣患者进行HPV-6,11感染的基因诊断。结果HPV-6,11阳性142例,阳性率71.7%(142/198)。其中尖锐湿疣患者106例,HPV-6,11阳性76例,生率71.70%(76/106);疑尖锐湿疣患者92例,HPV-6,11阳性66例,阳性率71.73%(66/92)。说明无明显临床症状者,经PCR技术检测可得到诊断。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快速检测与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B是将我们设计的HPV6B、11、16、18、31、33、35的7个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再与经PCR扩增的DNA靶序列杂交,即可在一张膜分辨7型HPV DNA的任一型。我们检测尖锐湿疣患者62例,对其中20例进行组织活检,阳性检出率为95%(19/20)。阳性检出中,HPV6B型8例(40.0%)、HPV11型9例(45.0%)、HPV6B/11型(混合型)  相似文献   

6.
对137例病理学诊断为尖湿疣,疑似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的材料作地高辛标记的HPV6B/11DNA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HPV抗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尖锐湿疣中HPV6B/11DNA阳性率为99.08%(108/109),疑似尖锐湿疣中HPV6B/11DNA阳性率为11.76%(2/17),11例女阴性湿疣HPV6B/11DNA均示阴性。提出特征性的挖空细胞是病理学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依据,而地高辛标一杂交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PCR技术对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可疑湿疣、假性湿疣、宫颈息肉、宫颈糜烂、慢性阴道炎等良性病变以及正常阴道组织进行HPV-DNA检测,结果HP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2%(56/57)、71.4%(15/21)、40.4%(10/47)、76.2%(16/21)、77.3%(17/22)、16%(4/25)和10.7%(3/28),HPV6和11型感染率分别占85.7%(48/56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喉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和HPV在喉癌中基因组型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制备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地高辛标记HPV共有引物探针,对146例喉不同病变的新鲜组织标本(喉癌68例,喉其他病变48例,正常喉组织30例),进行HPV6,11,16,18,31,33,35,42,58共9型HPVDNA感染的检测;阳性者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分型。结果:喉癌HPV感染阳性率45.6%(31/68),喉癌颈转移淋巴结组织阳性率20.0%(3/15),喉癌前病变阳性率11.8%(2/17),声带息肉阳性率6.3%(1/16),15例癌旁及15例癌周正常喉组织均为HPVDNA阴性。HPVDNA型别分布在喉癌中以HPV16,18型为主,喉良性病变中以HPV6,11型为主。结论:喉癌发生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137例病理学诊断为尖锐湿疣、疑似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的材料作地高辛村记的HPV6B/11DNA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HPV搞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尖锐湿疣中HPV6B/11DNA阳性率为9908%(108/109),疑似尖锐湿疣中HPV6B/11DNA阳性率为1176%(2/17),11例女阴假性湿疣HPV6B/11DNA均增阴性。提出特征性的挖空细胞是病理学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依据,而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为病变的确诊提供一简便,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兼并复合人乳头瘤病毒-聚合酶链反应(HPV-PCR)技术,对74例外观正常的子宫颈分泌物拭子标本进行人乳尖瘤病毒(HPV)DNA的测定,结果:正常子宫颈HPVDNA检出率为32.43%(24/74),其中HPV6、11型为6.76%(5/74),HPV16、18型为4.05%(3/74),HPV其它型为21.62%(16/74),外观正常的子宫颈HPV感染的主要易感年龄为26~34岁的青年妇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HPV6b和11型感染情况,分析其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变化,为基因工程重组L1蛋白疫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V6b和11型L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1份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标本进行PCR扩增,并各取7份阳性PCR产物直接测序,用软件分析HPV6b和11型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结果:31份标本中,HPV6b和11型阳性率分别为35.5%和45.2%。与标准基因序列比较,HPV6b和11型L1基因分别形成5和6种突变模式,同源性分别为99.8%~99.9%和99.7%~99.9%。HPV6b型L1基因中仅1处碱基突变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异(S→P),但其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上无明显变化;HPV11型L1基因的碱基突变均为无义突变,所编码氨基酸与标准株完全一致。结论:HPV6b和11型是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的主要感染型别;HPVBb和11型L1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多对引物PCR方法对尖锐湿疣95例和假性湿疣33例进行了鉴别。结果95例尖锐湿疣中86例(90.5%)HPV6/11DNA阳性,33例假性湿疣HPVDNA阴性,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别(P<0.001)。本研究结果显示假性湿疣与HPV无关。PCR方法准确、省时、方便,是鉴别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Ma ZH  Zhang FC  Mei XD  Ma CL  Liu K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2):987-991
目的 探讨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L1基因的变异,并预测L1蛋白的功能变化。方法 从19份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提取DNA,以此DNA为模板,PCR扩增HPV16 L1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后测序,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HPV16 L1基因多态性及HPV16 L1蛋白功能的变化。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HPV16 L1阳性率为84.21%(16/19);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L1基因核苷酸多处发生变异,并引起编码氨基酸的变异,L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形成上6种突变模式(XJL1-1~XJL1-6),各模式与HPV16原型比较,同源性在99.69%~99.87%之间。XJL1-1发生的4处变异是所有变异序列所共有的,XJL1-2~XJL1-6在XJL1-1变异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的变异;在氨基酸水平上形成4种突变模式,其中XJL1—1/2/3突变模式占76.92%(8/13),是突变的主流模式;以上突变引起HPV16 L1蛋白疏水性和抗原性的改变,继而改变了L1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结论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 L1基因发生多位点变异,并形成多种突变模式和突变的主流模式;这些突变引起HPV16 L1蛋白疏水性和抗原性的改变,提示HPV16 L1基因突变可能与HPV16的种系发生以及病毒逃避机体免疫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生物素和~(32)P-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11、HPV16和 HPV18型 DNA 探针,以斑点和 SouthernBlot 杂交方法检测了49例北京地区女性外阴尖锐湿疣和湿疣样病变组织中 HPV DNA。在24例尖锐湿疣组织中,HPV DNA 阳性者为18例(75%);其中 HPV11 DNA 阳性者16例,占阳性例数的88.9%;HPV16 DNA 阳性者2例,占阳性例数的11.1%;没有发现 HPV18 DNA 阳性者.25例湿疣样病变组织中,8例含有 HPV DNA(32%),全为 HPV11型。本文对湿疣样病变与 HPV 感染的关系,外阴部尖锐湿疣的分型及诊断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国西南地区HPV16亚型基因的一级结构特点,为由HPV16亚型感染引起的疾病特别是宫颈癌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经分型明确为HPV16型感染的官颈癌组织32例,用PCR方法获得其E6、E7及L1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与德国标准株相比,32个标本中总共发现131(G—A)(Gly-Arg)、178(T—G)(Asp—Glu)、350(G-T)(Val—Leu)、647(A—G)(Asn-Asp)、846(T—C)(同义突变)、IA基因第966(C—T)(同义突变)、L1基因第1302(C-T)(同义突变)和L1基因第1434(A—G)(同义突变)等20个突变位。结论与标准序列比较,中国西南地区HPV16亚型L1、E6和E7基因存在一定范围变异,提示在预防治疗西南地区妇女宫颈癌病人以及研制该地区HPV疫苗时,需要注意这些位点的变异,特别是一些引起氨基酸变异的位点。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对尖锐湿疣的病因诊断意义及原位杂交的方法学。②方法用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技术,对45例临床疑为尖锐湿疣的组织进行了HPV6B/11DNA检测。为减轻非特异性背景染色并获得最大杂交敏感性,对消化酶、变性及杂交温度和时间、洗涤液、显色剂等原位杂交方法进行了研究。③结果32例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者均呈阳性,4例病理疑诊为尖锐湿疣者呈阴性,9例病理诊断为假性湿疣者均为阴性。④结论HPV原位杂交对尖锐湿疣的诊断更具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PV感染在尖锐湿疣和上皮内瘤变(包括外阴和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HPV基因分型检测对330例尖锐湿疣和250例上皮内瘤变病变进行了HPV6、11、42等低危型及16、18、31、33、39、45、52、56、58等高危型DNA检测。结果 330例的尖锐湿疣组织中:274例为HPV6/11型(83.0%),46例为HPV16/18型(13.9%);250例上皮内瘤变病变组织中,8例为HPV6/11型(3.2%),167例为HPV16/18型(66.8%)。结论尖锐湿疣感染的HPV类型以HPV6、11为主,上皮内瘤变病变HPV类型以HPV16、18为主。  相似文献   

18.
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HPV分型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由于宫颈尖锐湿疣(CA)皮损中HPV高危型感染常与其癌变有关,而端粒酶活性增高多见于恶性疾病。该研究探讨宫颈CA皮损中HPV分型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PV病毒分型,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文件-酶标法(TRAP—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24例(40.0%)HPV16/18型阳性,34例(56.7%)HPV6/11型阳性,2例未检测到HPV;HPV16/18型感染的皮损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HPV6/11型感染者。结论认为端粒酶活性与HPV型别有关,可能与HPV病毒协同参与CA发病,HPV16/18型阳性者在临床可能有癌变倾向,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可以阻碍疣体生长,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报告1例重庆地区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结构及其变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宫颈癌组织扩增出人乳头瘤病毒16型重庆株E6,E7基因,分子克隆技术进行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成功地扩增出重庆地区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16型株E6,E7基因,并克隆于质粒载体pBKS( ),结论:该例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与标准株HPV16 E6,E7基因的长度相同,E6基因无变异,但E7基因有两处点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