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纵隔病变的CT资料。结果常见病变有胸腺癌6例,胸腺瘤31例,畸胎瘤8例,淋巴瘤6例,胸腺囊肿3例,纵隔内囊肿9例,神经源性病变12例,精原细胞瘤2例,心包病变2例,脉管瘤2例;少见病变有卵黄囊瘤3例,Castleman病及纵隔间皮瘤各2例,淀粉样变性、粘液脂肪肉瘤、神经内分泌癌、髓性脂肪瘤等各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纵隔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的病理与临床关系。方法:分析32例MG伴胸腺瘤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结果:32例MG伴胸腺瘤Osserman分型:I型3例(9.3%),Ⅱa型8例(23.5%),Ⅱb型14例(43.8%),Ⅲ型4例(12.5%),Ⅳ型2例(6.25%)和Ⅴ型1例(4.65%),Masaoka分期:Ⅰ期10例(31.25%),Ⅱ期14例(43.75%),Ⅲ期8例(25%),病理分型:上皮细胞型16例(50%),淋巴细胞型5例(15.6%),混合细胞型9例(28.1%),梭形细胞型2例(6.25%),结论:MG伴胸腺瘤的病理分型以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为主,分期为Ⅰ,Ⅱ期为主,临床分型以Ⅱa,Ⅱb为主。危象发生率,死亡率以恶性胸腺瘤伴MG为高。  相似文献   

3.
郭勇  沈迎建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155-155
目的总结1993年3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胸腺增生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0例MG并发胸腺瘤,胸腺增生患者行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肌无力症状缓解13例(占32.5%),改善19例(占47.5%),无效5例(占12.5%),恶化2例(占5.0%),死亡1例(占2.5%),患者手术后的疗效与Osserman分型、胸腺的病理类型及术前病程的长短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胸腺切除治疗MG的效果满意,对MG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纵隔各类肿瘤的CT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前纵隔肿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影像特征性表现。结果29例前纵隔肿瘤中,其中有胸腺肿瘤18例,包括侵袭性胸腺瘤7例,非侵袭性胸腺瘤11例;生殖细胞肿瘤9例,包括良性畸胎瘤8例,精原细胞瘤1例;淋巴瘤2例。不同前纵隔肿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达93.1%(27/29)。结论CT检查对前纵隔肿瘤类型及良恶性的判断有很高的准确性,熟悉其影像特征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结合病理表现,探讨分析胸腺常见病变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1例胸腺病变患者的临床、MSCT和病理资料.结果 41例中,胸腺瘤17例,胸腺癌13例,胸腺生殖细胞肿瘤6例(包括成熟性囊性畸胎瘤2例,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以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各1例),胸腺淋巴瘤1例,胸腺囊肿3例,胸腺增生1例.这些胸腺常见病变具有各自的MSCT表现及临床特征.结论 MSCT是诊断胸腺常见病变的重要方法,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胸腺来源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前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的CT表现和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胸腺瘤和13例淋巴瘤在CT中的表现和临床特点,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胸腺瘤多局限于纵隔一侧(79.2%),推移周围大血管(79.2%);淋巴瘤多向双侧生长(69.2%),沿血管间隙浸润性生长(76.9%),伴有纵隔或周围淋巴结肿大(84.6%);肿瘤内钙化(16.7%)和胸膜的结节状增厚(8.3%)是胸腺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胸腺瘤和淋巴瘤在平扫和增强扫描前后C T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腺瘤和淋巴瘤的实验室检查中淋巴比值的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胸腺瘤临床上可合并重症肌无力(16.7%)。结论 前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均具有各自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和临床特点,综合分析其表现,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cl-2蛋白在滤泡性淋巴瘤与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4例滤泡性淋巴瘤和10例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进行了检测。结果 24例滤泡性淋巴瘤中,20例Bcl-2阳性,4例Bcl-2阴性,阳性率为83%;10例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中,7例Bcl-2阴性,3例Bcl-2弱阳性,阳性率为30%。x^2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Bcl-2蛋白对滤泡性淋巴瘤与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0年~1998年5月共收治纵隔肿瘤194例,其中胸腺肿瘤41例,占20.6%,仅次于畸胎瘤,与神经纤维瘤(20%)相近,其中14例并有重症肌无力,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良性胸腺瘤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  相似文献   

9.
72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ng Y  Cui LY  Guan YZ  Li BH  Du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5):3188-3191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MGT)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MGT和63例不伴胸腺瘤MG(NMGT)临床及神经重复电刺激(RNS)患者资料,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MGT好发于35~59岁之间(72.2%),平均发病年龄大于NMGT(39.5岁VS29.4岁),平均病程短于NMGT(13.1个月VS29.1个月)。男女发病基本无差别(各占50%)。全身型比率高于NMGT(72.8%VS66.7%)。呼吸肌较NMGT易受累(20.8%VS9.5%)。病情进展快,自起病至呼吸肌和球肌受累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NMGT(12个月VS26.4个月;7个月VS11.6个月)。MGT的RNS检测有较高的阳性率,但与NMG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9%VS75.0%)。97.2%(70例)可通过胸腺CT发现胸腺瘤或纵隔异常。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阳性率与NM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52.4%)。结论MGT多见于中老年,男女均好发。病程进展快,易有全身骨骼肌受累,呼吸肌受累比率高,神经电生理是MGT的敏感检查手段。AchRab可能不是检测MGT的特异抗体。胸腺CT是MGT术前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不同纵隔分区法意义的探讨(附243例纵隔肿瘤位置分析)李国忠(附属医院放射科341000)表1243例纵隔肿瘤三分区法结果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类肿瘤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神经源性肿瘤心包囊肿前纵隔58144721中纵隔6197416后纵隔582156...  相似文献   

11.
孟红  吴宁  丁兀兀  刘倩 《海南医学》2011,22(15):123-125
目的 探讨胸腺脂肪瘤(Thymolipm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胸腺脂肪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肿瘤均位于前纵隔,包膜完整,呈淡黄、实性;显微镜下肿瘤由分叶状胸腺组织和成熟的脂肪组织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并被纤细的纤维性被膜所包绕.结论 胸腺脂肪瘤为胸腺少见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219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19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病理类型中,以胸腺瘤(占42.0%)、畸胎瘤(占20.1%)神经源性肿瘤(占16.5%)最为常见,三者合计占所有病例的78.5%。重点分析了该类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与其在纵隔部位的关系,手术治疗结果及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219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19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 :在病理类型中 ,以胸腺瘤 (占 42 0 % )、畸胎瘤 (占 2 0 1% )和神经源性肿瘤 (占 16 5 % )最为常见 ,三者合计占所有病例的78 5 %。重点分析了该类肿瘤的临床特点 ,病理类型与其在纵隔部位的关系 ,手术治疗结果及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6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片、传统胸部体层片和胸部CT扫描与胸腺切除后的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研究,并对放射学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正侧位平片的胸腺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62%,体层片阳性率为60%。CT扫描的诊断符合率为94%。胸腺瘤在年长者比年轻者易于诊断,因胸腺瘤与正常胸腺或胸腺增生的鉴别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PN在53例胸腺瘤和20例非肿瘤胸腺(non-neoplastic thymus,NNT)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胸腺瘤与NNT组织、胸腺瘤Masaoka分期、胸腺瘤WHO分型、胸腺瘤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比较OPN在胸腺瘤与正常胸腺组织、胸腺瘤分期、胸腺瘤分型、胸腺瘤是否合并MG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OPN在胸腺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NT组(75.5%vs 15.0%,P〈0.001);OPN在胸腺瘤Masaoka分期的Ⅱ~Ⅳ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组(90.9%vs 64.5%,P=0.028);OPN在胸腺瘤WHO分型的B/C型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AB型组(90.5%vs 65.6%,P=0.040);OPN在合并MG的胸腺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与不合并MG的胸腺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vs 69.2%,P=0.300)。结论 OPN与胸腺瘤的形成、胸腺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有关,与是否合并MG无关。OPN的表达可作为胸腺瘤临床诊断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前纵隔病变的CT特征性表现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9例病理诊断确诊前纵隔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病理检查及CT影像学检查,记录相关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记录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此次入组的39例患者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确诊良性病变共33例(84.6%),其中胸腺瘤19例(48.7%),畸胎瘤11例(28.2%),纵膈淋巴瘤3例(7.7%);确诊恶性病变共6例(15.4%),其中胸腺瘤3例(7.7%),畸胎瘤2例(5.1%),纵膈淋巴瘤1例(2.6%);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检测准确性,显示CT正确诊断恶性病变4例,良性病变32例,其中假阴性2例,假阳性0例,诊断准确性为92.3%(36/39),特异性为97.0%(32/33),敏感性为66.7%(4/6),漏诊率为0.0%(0/3 9),误诊率为7.7%(3/39)。结论 CT检查能有效提升前纵隔病变患者术前诊断准确性及有效性,可作为重要辅助诊断手段应用于临床诊疗中,以此缩短诊疗时间,提高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上纵隔肿瘤的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50例纵隔肿瘤的X线征象分析以提高平片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方法对50例纵隔肿瘤的患者行透视、摄片、食管钡透、体层摄影及CT检查.结果50例纵隔肿瘤其中17例(34%)有胸膜返折线.胸腺瘤,畸胎瘤,胸骨后甲状腺及神经源性肿瘤占大多数39例(78%).立舌征提示胸腺瘤,倒置三角形提示胸内甲状腺,肺尖圆球征提示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囊肿常有蛋壳样钙化.结论掌握这些征象,对纵隔肿瘤在X线平片上的定位定性诊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3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项咏梅  王树军  张道忠  王义 《安徽医学》2010,31(12):1454-1456
目的探讨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9年7月13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的病例资料以及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在平均为5年(0.5~10年)的随访期内,1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完全缓解率为61.5%,有效率为84.6%。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病程短和Ossermann分型为I型I、Ia型的患者有效率更高。术后病理中胸腺囊肿或增生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胸腺瘤者。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术前病程、Osserman分型以及胸腺病理为胸腺瘤者可能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Zhi XY  Liu BD  Xu QS  Zhang Y  Su L  Wang RT  Hu M  Li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7):458-460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66例胸腺瘤患者按Masaoka临床分期,根据肿瘤的生长情况确定术式,包括采用胸部正中切口或胸前外侧切口,完整或姑息切除胸腺瘤。结果在66例胸腺瘤中伴重症肌无力者14例(21.2%),MasaokaⅠ期29例(43.9%),Ⅱ期16例(24.2%),Ⅲ期19例(28.8%),Ⅳ期2例(3.0%)。全胸腺及胸腺瘤切除14例,单纯胸腺瘤切除40例,肿瘤部分切除5例,开胸探查肿瘤活检6例,颈部淋巴结活检1例。合并心包切除7例,上腔静脉部分切除2例,肺部分切除1例。术后30d内死亡1例,术后24例辅助放疗,2例辅助化疗,4例复发。结论胸腺瘤应尽量手术切除,即使不能完整切除,也应部分切除肿瘤,术后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