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强化呼吸训练联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在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治疗、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疗效及误吸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Rosenbek误吸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强化呼吸训练可促进吞咽障碍的康复,降低误吸程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呼吸控制能力的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控制能力训练,每天1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结果 经过4周训练,观察组“饮水试验”显效率(76.67%)优于对照组(50.00%),摄食吞咽评分(8.11±0.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32±1.4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呼吸控制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治疗中应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stroke)是我国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1].脑卒中患者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易发生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甚至窒息死亡等并发症,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恢复进程和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上常用门德尔松(Mendelsohn)手法改善食管上部括约肌以及食管壁打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化呼吸训练联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抽签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加门德尔松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呼吸控制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吞咽造影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临床疗效评估2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强化呼吸训练联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老年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2个月后观察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 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为62.7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明显减轻吞咽障碍的程度,减少鼻饲的时间,避免呛咳的几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白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5,(8):1020-1021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治疗方法。方法将42例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与康复训练治疗组,每组21例。对2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再实施康复训练治疗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老年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急性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早期摄食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急性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摄食训练和常规摄食指导,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进行饮水试验及吞咽困难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饮水试验及吞咽困难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前饮水试验及吞咽困难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饮水试验及吞咽困难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摄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组标准并且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训练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肌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根据吞咽障碍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结果 治疗4周后训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评级、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肌训练有助于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中某些康复训练手段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伴进食吞咽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康复护理水平,并为临床开展有效的康复护理手段提供实践性指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急性期且伴有进食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康复护理训练。待治疗第4周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吞咽功能情况。结果:(1)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待康复训练第4周末,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Z=6.099,P〈0.05)。(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食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开展系统化的康复护理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食物逆流及误吸的危险,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中医院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困难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共治疗3周。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tDC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ST)、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电视透视吞咽困难量表(VD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ST、PAS和V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WST、PAS和VD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WST、PAS和VD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tDCS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与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4):405-408
目的:探讨提升自我效能感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6月入住神经内科,年龄≥60岁且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选择2017年7~12月接受常规吞咽康复护理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6月46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吞咽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的干预,称之为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综合康复护理。两组干预期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自我效能及吞咽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增加自我效能的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增加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信心,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18-121
目的 探讨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4例,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强化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8周后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藤氏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清Hb、ALB、PAB及MAM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 强化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确切,不仅可改善其吞咽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吞咽功能,而且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从而更能从整体提高患者治疗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11-113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效果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吞咽困难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吞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吞咽困难效果,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82例纳入本研究,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应用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41例)仅进行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进行吞咽障碍分级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吞咽障碍分级1~5级依次为0、0、29.3%、36.6%、34.1%,治疗后依次为34.1%、34.1%、17.1%、9.8%、4.9%;对照组治疗前吞咽障碍分级1~5级依次为0、0、31.7%、34.1%、34.1%,治疗后依次为17.1%、22.0%、26.8%、19.5%、14.6%。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法,对照组只行鼻饲治疗。治疗前后以洼田试验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30d后,治疗组洼田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针刺与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匀浆膳营养支持治疗患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序贯性营养支持治疗患者52例为观察组,治疗疗程均为3周,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前白蛋白均明显升高,观察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前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上皮肌围、皮褶厚度均略有增大,观察组上皮肌围、皮褶厚度均略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2%)明显低于对照组(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在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机体的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方法。方法:将8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脉冲电针仪结合吞咽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吞咽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得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得分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5±1.31)、90.91%,均高于对照组的(3.12±1.08)、68.1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吞咽治疗仪加脉冲电针仪结合吞咽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优于脉冲电针仪结合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