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三七皂苷元衍生物, 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 人参皂苷Rg1用Smith降解法水解, 水解得到的产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纯化.产物结构式利用NMR的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 (1) 和1’-羟基双氧乙基原人参三醇的抗肿瘤活性用CDC25B活性分析和荧光技术检测.结果 得到化合物1’-羟基双氧乙基原人参三醇、20 (S) -原人参三醇和24, 25-烯-3β, 6α-二羟基-12, 20- (1’2’-双氧异丙叉) 双氧丙基-达玛烷.结论 化合物 (1) 是新颖的三七皂苷元衍生物, 结构式命名为1’2’-双氧异丙叉双氧丙基原人参三醇, 对CDC25B有抑制作用, 表明有一定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元衍生物及其抗HL-60肿瘤细胞活性。 方法 利用Smith降解处理人参总皂苷,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人参皂苷元等产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产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试产物抗HL-60肿瘤细胞活性。 结果 分离鉴定了原人参二醇(PD)、原人参三醇(PT)和24,25-烯-3β,6α-二羟基-12,20-(1′-羟基)双氧乙基-达玛烷(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1′-羟基双氧乙基原人参三醇。 结论 化合物1为新型人参皂苷元衍生物,其抑制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强于PD和P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三七中原人参二醇的酸酐酯化反应,制备其衍生物。方法对原人参二醇3位-羟基基团进行结构改造,与酸酐试剂反应制备其衍生物,以期能够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所设计并合成的5个化合物1~5均未见文献报道,为新颖化合物。采用MTS法探究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以顺铂和紫杉醇为阳性对照药,筛选化合物1~5对体外抗肿瘤细胞株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肝癌细胞株(SMMC-7721)、肺癌细胞株(A-549)、乳腺癌细胞株(MCF-7)、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生物活性。结果化合物5对HL-60细胞、SMMC-7721细胞和A-549细胞都有抑制作用。结论酸酐酯化法操作简单,反应容易控制,对于三七中的原人参二醇的结构改造和抗肿瘤活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七中原人参三醇型总皂苷及人参三醇为原料的衍生物合成.方法分别将原人参三醇和人参三醇经Jones氧化、NaBH4还原和PCC氧化、NaBH4还原.结果制备了10个衍生物,其中4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结论这4个新化合物简明易得,为得到大量衍生物并进行活性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恶性肿瘤己经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常规化疗药物往往不仅对肿瘤细胞具有毒性,对正常细胞也有较大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人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具有抗肿瘤活性,而人参皂苷是其发挥抗肿瘤疗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作为人参皂苷的主要组成部分,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在其抗肿瘤活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结构修饰成为了研究热点。综述了达玛烷型人参皂苷结构修饰的主要反应类型和抗肿瘤构效关系,为人参皂苷在抗肿瘤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设计合成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并评价其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方法 以薯蓣皂苷元为先导物,经过酯化等反应得到薯蓣皂苷元酯类衍生物,选择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评价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结果 合成了6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13C-NMR、MS确证。抗血栓形成活性筛选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3β-薯蓣皂苷元丁二酸单酯具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活性。结论 C-3位适当亲水性基团的引入,有助于增强薯蓣皂苷元的抗血栓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人参皂苷Rg1与原人参三醇进行聚乙二醇修饰和表征,并考察PEG修饰前后人参皂苷Rg1在胃中的稳定性,比较修饰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为原料,经过与丁二酸酐的催化酯化反应活化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琥珀酸单酯后,再分别与人参皂苷Rg1和原人参三醇分子耦联,并采用核磁共振等方法来表征合成产物;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UPLC方法分析样品,分别考察人参皂苷Rg1与PEG-Rg1在离体胃中的稳定性情况,并对修饰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合成了原人参三醇与人参皂苷Rg1的聚乙二醇修饰产物,产率分别为16.2%和17.5%;人参皂苷Rg1在胃中容易降解,2 h时降解73.2%,PEG-Rg1在2 h时仅降解18.2%,稳定性提高。结论:成功合成了人参皂苷Rg1与原人参三醇的聚乙二醇修饰产物。修饰之后可以大大提高人参皂苷Rg1在胃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对薯蓣皂苷元进行结构改造,从其衍生物中寻找具有抗血栓形成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以薯蓣皂苷元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选择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评价其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结果 合成了9个目标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NMR、MS)确证了结构。所合成化合物中连有水杨酰基的化合物(Di-8, 9)在抗血栓形成活性筛选试验中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结论 适当活性基团的引入可以增强薯蓣皂苷元抗血栓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研究精制原人参二醇皂苷(PDS)对亚硝酸钠、乙醇和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连续给精制PDS组、阳性对照药石杉碱甲组小鼠ig相应药物2周,正常和模型对照组小鼠ig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sc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立即sc亚硝酸钠、或乙醇、或东莨菪碱,用被动回避实验观察PDS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比较精制PDS与粗品PDS、人参皂苷Rb1单体的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结果 精制PDS各剂量均有良好的改善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与精制PDS相比,同样剂量的粗品PDS和人参皂苷Rb1单体则均未显示改善记忆的作用。结论 精制PDS是极有前途的益智药物或保健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肝靶向药米托蒽醌毫微球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对比米托蒽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DHAQ-PBCA-NS)和米托蒽醌(DHAQ)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小鼠常位移植肝癌H22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DHAQ-FBCA-NS和DHAQ制剂,用抑瘤率比较二者的抑瘤作用;在观察急性毒性的基础上比较二者的化疗指数;同时观察二者在不同时间给药时的抑瘤作用。结果 DHAQ和DHAQ-PBCA-NS抑瘤作用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半数有效量(ED50)分别为1.04mg/kg和0.34mg/kg,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3.670mg/kg和4.225mg/kg,由此得出化疗指数分别为3.53和12.43,其化疗指标DHAQ-PBCA-NS是DHAQ的3.52倍,不同给药时间对抑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DHAQ和DHAQ-PBCA-NS在治疗时给药时间越早越好,与同一给药时间相比,DHAQ-PBCA-NS抑瘤率高于DHAQ约20%。结论 DHAQ-PBCA-NS对小鼠肝癌H22抑瘤作用优干DHAQ,其肝靶向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13.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抑制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抑制肿瘤作用.方法:中药姜黄经85%酒精渗漉,石油醚脱脂,氯仿处理后获得纯度为85%的总姜黄素,进一步用硅胶薄层层析法分离得到姜黄素、一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应用上述三种姜黄提取物观察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和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对人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方法对姜黄素和总姜黄素对小鼠肉瘤抑瘤作用进行观察.结果: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牛主动脉平滑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内皮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大于对肿瘤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抑制率;姜黄素及其衍生物能显著抑制牛血清培养液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迁移,其迁移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姜黄素和总姜黄素腹腔注射抑瘤作用大于灌胃给药,而姜黄素单体的抑瘤作用又大于总姜黄素的抑瘤作用.结论: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特异性地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作用,能够起到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具有抗肿瘤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型吡啶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对3龄淡色库蚊幼虫的的毒杀活性。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测定吡啶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对3龄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12种新型吡啶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对3龄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化合物4.4、4.5和4.6的毒杀作用明显高于其它化合物。结论12种新型吡啶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对3龄初淡色库蚊幼虫毒杀作用的差异可能与结构上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单克隆抗体分离主要的淋巴细胞亚群NK、CD_+~4、CD_8~+、B细胞,分别测定其对K_(562)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各亚群细胞的协同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除NK细胞外,CD_4~+、CD_8~+、B细胞均能单独杀伤肿瘤细胞,各亚群的对比无显著差异。淋巴细胞中除某一亚群的混合细胞杀伤力大于该亚群本身,并提示T细胞系统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甲状腺肿块 (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 )中端粒酶活性与甲状腺肿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新的高灵敏度的方法 (TRAP法 ) ,检测 4 0例甲状腺肿块标本 (2 5例甲状腺癌 ,15例甲状腺腺瘤 )端粒酶活性 ,同时以L1、A1肺癌细胞株和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作为活性阳性和阴性的对照组。结果 在 2 5例甲状腺癌标本中有 2 1例发生了阳性反应 (占 84 % ) ,而 15例甲状腺腺瘤标本中仅 3例发生了阳性反应 (占 2 0 % ) ,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 2 1例甲状腺癌阳性反应病例中 ,端粒酶活性反应与肿瘤的类型、病程、病情等有关 ;3例甲状腺腺瘤阳性反应病例中 ,端粒酶活性反应与腺瘤组织结构分化异常有关。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端粒酶常发生于甲状腺恶性肿瘤组织中 ,并在甲状腺组织恶性变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甲状腺组织微量检测到 ,端粒酶活性检测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乔建华  武文元 《医学综述》2009,15(21):3294-3297
青蒿素类抗疟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结果及一些初步的临床实验研究显示:青蒿素类药物可通过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并且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杀伤作用,可对抗肿瘤多药耐药及对放疗和化疗具有增敏作用,提示青蒿素类药物有望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配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HPLC-ELSD) 测定芪白平肺胶囊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并通过优化ELSD参数,获得最佳分离检测条件。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XB-C8柱(4.6 mm?250 mm,5 μm)和Hypersil ODS XB-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程序( 0~40 min,A 19%;40~55 min,A19%~40%),流速为1. 2 mL.min-1,柱温为30 ℃。ELSD参数优化: 漂移管温度分别设为50℃,70℃,90 ℃和110℃,载气流量分别设为1.0 L.min-1,1.2 L.min-1,1.4 L.min-1和1.6 L.min-1。结果 通过对比研究,最终采用Hypersil ODS XB-C8柱作为分析柱,漂移管温度为90℃,载气流量为1.2 L.min-1时,3种人参皂苷的含量检测最佳。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99.1% 和101.8%,RSD分别为0.67%、RSD为1.03% 和1.22%。结论 色谱柱的选择研究和ELSD参数的优化对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亦可用于芪白平肺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观察姜黄素对AD模型大鼠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早老素-1(PS-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抗痴呆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A,n=15)、模型对照组(B,n=15)和低(C,n=15)、高剂量(D,n=15)姜黄素治疗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时间和平台跨越次数;real-time PCR检测各组APP和PS-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β淀粉样蛋白(Aβ)、APP和PS-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B组逃避潜伏时间出现显著性的延长(P<0.01),平台跨越次数显著性的减少(P<0.01).与B组比较,姜黄素治疗的C和D组AD大鼠的逃避潜伏时间显著的减低(P<0.05),和平台跨越次数显著增加(P<0.05).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B组APP和P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1),而姜黄素治疗的C和D组则可以显著减低APP和PS-l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组中Aβ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C和D组Aβ的表达水平出现了显著的减低.结论 姜黄素具有抗AD大鼠痴呆活性,下调APP和PS-1表达,减少AD大鼠脑组织中Aβ的异常聚集可能是其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