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微环境与造血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与造血微环境的关系,本文对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10例缓解后的CAA骨髓用透射电镜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8例CAA患者骨髓间质呈萎缩性改变,缓解后则呈增殖状态,缓解越好的病例增生性变化越明显,因此推测骨髓间质的萎缩与增生和造血功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微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将78例A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作为基础治疗,一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作为川芎嗪组,4周为一疗程,休息1周后再继续应用1疗程;另一组应用基础治疗作为基础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及第9周定期测定血象、骨髓象、骨髓病理(微血管情况),观察临床表现,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并进行比较。结果川芎嗪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骨髓造血细胞比例均有明显升高,与基础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微血管的数量、造血组织容量(%)及成纤维细胞集落,较治疗前及基础治疗组有明显增多(P〈0.05)。结论川芎嗪对AA患者骨髓微环境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原因所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个综合病症。再障可分先天性、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罕见。获得性再障性贫血又分原发性、继发性两型。按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分为急、慢性两型。  相似文献   

4.
5.
6.
观察与比较难治性贫血(MDS-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的反应程度,探讨骨髓铁染色在两种疾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用铁染色法对20例正常人、31例RA患者,32例CAA的骨髓涂片进行细胞外铁阳性等级,铁粒幼细胞阳性百分率,铁粒幼细胞比率,环铁粒幼细胞的阳性百分率的检测。结果:正常人、RA和CAA患者三组之间细胞外铁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铁粒幼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7.
8.
张有成 《河北医学》1999,5(6):32-3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病,临床表现之一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然而部分病例,尤其是慢性再障骨髓呈局灶性代偿性增生时,骨髓增生活跃,与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困难,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再障与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髓象动态观察分析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4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象、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对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1)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痛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贫血常属正细胞正色素型,少数病例可有轻度红细胞大小不一,但无明显核畸形,网织红细胞计数〈2%。(2)骨髓象:①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三系增生减低,肉眼观油滴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和脂肪细胞为主。②不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肉眼观油滴增多,粒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红系细胞增生,幼红细胞比例升高,部分晚幼红细胞可见轻度巨幼样变(炭核红),可见少量的嗜多色红细胞,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见(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换部位行多次骨越穿刺,骨越象无明显变化。③临床疑似病例的骨髓象:部分增生活跃,少部分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细胞正常或减少,红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减少不明显,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均可见。经过多次、多部位穿刺,骨髓象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④第一次骨髓穿刺表现为混血或干抽的,经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骨髓象均表现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少部分病例做骨髓活检。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组织呈向心性萎缩,即先髂骨、后棘突、再胸骨。在造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中,骨髓可出现灶性增生,即早期造血呈代偿性增生。故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的不同阶段,骨髓增生程度不同,同一阶段不同部住骨髓增生情况也不同;再加上干抽或穿刺不当造成的骨髓增生不良假象,有时一二次涂片检查是难以正确反映骨髓逢血情况的。当骨髓穿刺涂片难以确诊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多次、多部位穿刺进行骨髓象动态观察对进一步诊断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秀茹  张书茵 《吉林医学》1995,16(3):165-165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38例骨髓像分析高秀茹,丁颖(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130021)张书茵(公主岭市二院检验科136100)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在小儿血液病中也较常见。骨髓像检查是诊断再障的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应用不同方案治疗前后骨髓细胞糖原、细胞色素氧化酶(CCOase)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显微分光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和超微结构研究,支持了本病是由于骨髓微环境与造血干细胞损伤而引起的学说。同时,对体内酶系统紊乱导致CAA发病过程作了初步阐明,从而提出CAA发病机制新假说。  相似文献   

12.
使用显微分光图像分析仪对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色素氧化酶(CCOase)与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CCOase含量病人组为60.28±19.08;对照组为81.48±19.83(P<0.05)。SDH含量病人组12.91±3.71;对照组为17.60±5.37(P<0.05),二者差异皆有显著性。结果提示酶损伤在AA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缓解期前后<'99m>T<,c>硫胶体骨髓显像与半定量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骨髓活检穿刺证实的 20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儿,于治疗缓解期前后分别行<'99m>T<,c>一硫胶体骨髓显像,并分别选取颅骨、胸骨、颈椎、胸椎、腰椎、骨盆、骶髂关节、双侧肱骨上段、双侧股骨上段共 13 个部位显像...  相似文献   

14.
用PAS方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治疗前后与正常人骨髓中性粒细胞糖原含量进行积分半定量分析和显微分光图象分析仪相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治疗前CAA患者骨髓中性粒细胞内糖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讨论中对糖原升高机理作了初步阐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从1983年3月到1985年8月采用经骨髓腔注入胎肝细胞悬液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1例,基本治愈4例,明显进步9例,合计有效率61.9%。短暂疗效7例,无效1例。此外还对本疗法的作用时间、网织红细胞与疗效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用体外琼脂法测定102例再障病人骨髓GM-CFU 产率,均数为2.2/2×10~5,与102例正常骨髓GM-CFU 产率(均数101.5/2×10~5)比较,两者差别非常显著。认为骨髓GM-CFU 测定有利于对不典型再障的诊断,对再障病人的发病机理分型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和10例健康人骨髓做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治疗前CAA患者的骨髓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形态、细胞核及细胞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经达那唑加中药、心得安加中药和变通SSL三组治疗方案治疗后骨髓造血重建的形态学变化相同。临床缓解3~8个月,大部分患者骨髓已开始重建,治愈2年后,骨髓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重建接近或等同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给予全身亚致死量照射后的小鼠转输H-2相同、MIS不同的小鼠胸腺淋巴结细胞所诱导的再障模型的造血干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再障小鼠濒死时,造血干细胞极度低下,为0.90±0.83(CFU-S/10~5骨髓有核细胞),与正常组(12.00±1.8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相应的照射对照组己恢复到8.29±1.98,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输细胞组(11.71±1.16)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照射对照组在处理后第5天造血干细胞处于极低水平,但从第9天起己进入指数性增殖,再障组则一直处于极低水平,直至死亡。再障小鼠的骨髓、胸腺淋巴结、脾细胞对正常造血干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上述细胞分别以1:1、10:1、10:1与正常骨髓细胞混合转输时,抑制率达62%、83%及93%。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酶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内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脱氧核糖核酸(DNA),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s)进行定量测试,并与正常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AA患者的CCO,SDH,DNA,AgNOR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NAP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情稳定缓解后,其含量分别接近正常人(P>0.05).提示生物氧化酶,DNA,NAP,AgNORs代谢紊乱在AA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泰安市160例白血病的骨髓象及血象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骨髓增生程度、巨核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血片中白血病细胞等在白血病时的变化特点,并对160例白血病进行了分类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