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经裸鼠皮下传代,离体后分别放置不同时间,移植于C57BL/6J小鼠双侧肾包膜下,于移植后第6d处死小鼠,观察移植瘤体积变化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显示:离体3h内行移植术者,移植瘤体积增大稍快于24h、48h及72h,其移植瘤可评价率也较高(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随着标本存放时间延长,移植瘤淋巴细胞浸润略有减少,瘤细胞可见率稍有降低(P>005)。提示:肿瘤组织离体3~72h行肾包膜下种植,对瘤灶无明显影响,但是最好在3h内行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人胃腺癌在纯系小鼠肾包膜下移植生长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应用新鲜人胃腺癌组织块,在免疫力正常小鼠(BALB/C纯系小鼠)肾包膜下进行异体移植的方法。观察手术及手术后第6、8、10、12天时移植物体积大小。结果,3例胃腺癌、21个移植物均移植成功,术后第6、8天移植物呈阳性生长,术后第8天移植物体积达最大值,后渐缩小。术后第8天平均体积较手术时增大了7.47个镜下单位(x±si为7.47±0.77)。  相似文献   

3.
结果显示将Ecal69移植于鼠肾包膜下,裸小鼠对移植瘤无排异反应,肿瘤持续生长;正常免疫力鼠移植瘤在6d时达生长高峰,并有炎症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免疫抑制鼠移植瘤于第8~10天达生长高峰,瘤体生长较大,提示免疫抑制鼠的免疫反应出现时间可较正常免疫力鼠推迟2~4d,故免疫抑制鼠可代替裸鼠用于短期肿瘤移植实验,优于正常免疫力小鼠。  相似文献   

4.
王瑜  田晶  李科  李艳  姚敏捷 《医学争鸣》2004,25(6):571-573
目的: 建立一种免疫抑制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探讨其在观察肿瘤新生血管方面的意义. 方法: 环磷酰胺(CTX)处理小鼠,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 以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用同一新鲜胃癌标本进行肾包膜下移植,比较两组第7日后移植物体积和微血管密度(Ⅷ因子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免疫抑制小鼠移植物体积和微血管密度均高于正常免疫力小鼠(P<0.05). 结论: 该免疫抑制肾包膜下动物模型中移植瘤7 d内持续生长,微血管形成良好,为研究肿瘤新生血管提供了良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肾包膜下种植方案建立人前列腺癌异种移植动物模型.方法 15只SCID雄鼠按随机表分组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应用组织重组技术,将人前列腺癌新鲜组织和新出生BALB/c雄鼠精囊间质(SVM)在体外重组,显微外科条件下种植于SCID鼠肾包膜下,4周后观察肿瘤种植率并称重、计算体积.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用细胞角蛋白(CK)8/18、波形蛋白(vimentin)单克隆抗体特异标记人前列腺上皮和基质成纤维细胞,用P63单克隆抗体标记上皮基底膜证实其是否为前列腺癌组织.另将人前列腺癌新鲜组织单独种植于SCID鼠肾包膜下作为对照.结果 15只SCID鼠78只次组织种植中无一只死亡.4周后,重组种植组成瘤率为100%(39/39),单独种植组为94.1%(3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瘤体为实体状、不规则、黄/白色,隆出肾脏表面和(或)嵌入肾实质.重组种植组瘤体生长旺盛,单独种植组瘤体较为平坦,肿瘤大小及重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3.1)mm3比(6.8±2.0)mm3;(12.1±3.6)μg比(8.2±2.2)μg,均P<0.01].重组种植组血清PSA值高于单独种植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8/18、vimentin单抗标记证实新生瘤体为人源性前列腺组织,P63单抗标记显示上皮基底膜消失证实为前列腺癌.结论 肾包膜下种植可高效率建立人前列腺癌异种移植动物模型.本模型含有肿瘤基质成分,可为体内研究前列腺癌发病和病程演变中间质-上皮细胞相互作用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14例各种人体新鲜恶性肿瘤,制成1mm×1mm×1mm瘤块,移植于裸鼠双侧肾包膜下生长10d。采用移植瘤大小、组织形态学及DNA含量3种方法,评价人体肿瘤在裸鼠肾包膜下生长情况及对临床各种有用化疗药物的反应。实验总可评价率为93%。各种人体移植瘤对化疗药物反应显示:不同人体肿瘤(包括同一病理类型肿瘤不同个体)对同一种化疗药物反应不同;对不同的化疗药物反应也不尽相同。同时,观察移植瘤在化疗后有轻、中、重3种程度的形态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5例肾包膜下血肿,其CT表现为肾脏前、外、后方新月形异常密度区,增强扫描不强化。有时出现肾脏受压变形向内移位;肾盏肾盂显示不清。我们认为CT是诊断肾脏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人直肠癌小鼠肾包膜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45只术前24h一次性皮下注射环磷酰胺(CTX)100mg/kg,然后行人直肠癌小鼠肾被膜下移植术(SRCA),随机分成rhGH1组、rhGH2组每日皮下注射rhGH3IU/kg,联合组、化疗组和对照组连续用药7d。各组小鼠随机留3只待其自然死亡,观察其生存期,余小鼠术后10d处死,观察小鼠外周血细胞数、体重、移植瘤末初体积差(△TS)、抑瘤率(IR)及(HE染色)组织学变化。结果联合组及化疗组移植瘤△TS及IR比前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组和化疗组平均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白细胞数值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对照组和rhGH各组的组织病理形态相似,而联合组和化疗组表现为实质细胞减少,间质增多。结论rhGH对人直肠癌小鼠肾包膜下移植瘤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rhGH和化疗药联用对化疗药的抑瘤作用无明显影响、可减轻化疗药的骨髓抑制反应;二者联用可延长实验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为临床肾上腺同种异体移植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切除大鼠双侧肾上腺,将同种异体肾上腺包膜移植于肾被膜下,观察移植物再生情况。结果;移植包膜可存活及再生,单纯移植术后早期未见到淋巴细胞浸润,与加用硫唑嘌呤组织学变化一致,两组各期血浆皮质酮无显著性差异;再加用ACTH可促进移植体再生,且再生的肾上腺可长期在,并能发挥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利用人食管癌细胞系(Eca 109)分别移植于裸小鼠肌肉内和肾包膜囊下,对其生长和侵袭特性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肌肉内侵袭组肿瘤成活率为100%,瘤组织呈鳞状上皮癌结构,癌细胞向肌肉组织内活跃而广泛的侵袭,受侵组织变性、萎缩。肾包膜囊下侵袭组移植成活率为66.66%,癌组织沿细胞间隙从肾皮质向深部侵袭,受侵肾小管变性、萎缩,最后肾组织被瘤细胞取代。实验证明Eca 109细胞在裸小鼠肌肉组织内和肾包膜囊下均可呈侵袭性生长,无淋巴结和肺转移。  相似文献   

12.
正常免疫小鼠荷人卵巢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肾包膜下移植法将经裸鼠传代的人卵巢癌细胞移植于纯系小鼠C57BL/6和BCF1肾包膜下,观察移植后不同时间移植瘤的大体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移植瘤体积在术后第6 ̄8天最大,淋巴细胞浸润在8 ̄12天最严重,瘤细胞在移植后10天内形态仍完整。同时还比较了两种品系小鼠的差异,为肿瘤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短期实验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作者成功地将小鼠前胃鳞癌(Fc)瘤株移植于615同系小鼠肾包膜囊下(移植成功率100%),并获得侵袭性生长。移植后的第2、4、6、8、10天对瘤细胞侵袭特征的观察结果表明:Fc细胞在肾包膜囊下分裂繁殖以阿米巴运动形式向肾实质侵袭,使原正常组织细胞趋于萎缩、变性、坏死,最终取代整个肾脏。表明肿瘤细胞的运动能力在肿瘤侵袭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临床肾上腺同种异体移植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切除大鼠双侧肾上腺 ,将同种异体肾上腺包膜移植于肾被膜下 (SRC) ,观察移植物再生情况。结果 :移植包膜可存活及再生 ,单纯移植组术后早期未见到淋巴细胞浸润 ,与加用硫唑嘌呤组组织学变化一致 ,两组各期血浆皮质酮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再加用 ACTH可促进移植体再生 ,且再生的肾上腺可长期存活 ,并能发挥正常的内分泌功能。结论 :SRC是良好的移植床且无排斥反应发生。ACTH在本实验中有加速移植体再生和促进其发挥生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肾组织肾包膜下与皮下种植治疗肾性贫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鼠婴肾组织肾包膜下与后肢皮下种植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鼠婴肾组织块植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Wistar大鼠肾包膜下(A组)与皮下(B组)。结果 种植后4周:两组种植物增大2-3倍,肾单位结构基本正常;血红蛋白(Hb)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均明显高于种植前水平(P<0.05)。移植后8周:B组肾单位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A组无此变化;B组Hb和Epo降至种植前水平(P>0.05)。结论 肾组织肾包膜下种植法对肾性贫血疗效优于皮下种植法。  相似文献   

16.
马强  丁彦才  陈福宝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71-1072
目的探讨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3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4例开放手术行肾包膜开窗放液治疗5,例行后腹膜腔镜下肾包膜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3-22个月9,例治愈,4例复发。结论肾包膜下积液病因复杂,后腹膜腔镜下肾包膜切除术治疗肾包膜下积液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超声观察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8例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患者的超声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肾包膜下及肾周均可见大小、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大小形态及回声情况随时间的改变不同疾病有不同表现。根据临床症状及引流结果等因素将本组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分为积尿(占57%);积血(占23%);积脓(占15%):其他(占5%)四类。结论 超声可正确显示和动态观察疾病合并的肾包膜下及肾心积液的情况,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穿刺引流与尿激酶局部注射和经腹腔镜去顶引流术2种术式治疗肾包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肾包膜下血肿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治肾包膜下血肿患者12例,A组4例行B超引导穿刺针置入肾包膜下血肿行引流术,B组8例行经腹腔镜去顶引流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种手术方式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去顶引流术治疗肾包膜下血肿疗效确切有效,是处理肾周血肿一种可选择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绞痛伴肾包膜下积液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声像图表现为肾包膜下积液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肾包膜下积液在超声下的表现。结果:通过对超声下影像观察发现,46例肾包膜下积液最大的切面达3~9 mm,呈现线条形或者月牙状液性暗区,同时伴有同侧肾积水,肾窦分离前后距离约12~21 mm;发现输尿管结石直径在4~10 mm,梗阻部位多位于输尿管下段,全部患者经过止痛、抗炎、解痉及碎石等综合性治疗后,梗阻解除,肾包膜下积液在一周内被完全吸收。结论:肾绞痛伴有肾包膜下积液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超声作为一项简便、安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可作为肾绞痛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