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激光衍射法对离体和在体蟾蜍与蛙的缝匠肌肌节长度进行了测量,所获结果如下:离体实验时将缝匠肌长度固定于机能位时为在体长度,SLf为此状态下的肌节长度。蟾蜍的SLf为2.70±0.10μm(n=11);蛙的SLf为2.32±0.0 4μm(n=11)。从松弛状态牵拉缝匠肌直至肌肉断裂,肌肉和肌节长度关系未出现预期的线性关系,曲线略呈S型。在体实验表明蛙缝匠肌SLf,小于蟾蜍SLf;与离体结果一致。当激光光束在蟾蜍缝匠肌中部由内侧向外移动时,可见肌节长度逐渐增加,肌肉内侧部、中间、外侧部的SLf分别为2.59±0.07μm(n=9)和2.64±0.09μm(n=9);2.71±0.08μ(mn=10),蛙的这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3例接触蛙类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3例因生食青蛙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感染途径和流行特点。方法 从2006-2010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门诊检测出的42例广州管圆线虫IgG抗体阳性病例资料中整理出3例因接触蛙类而感染本病的病例,对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浓度、病变部位CT及MRI和血清免疫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接触青蛙的3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均为广东本地感染,因生食青蛙或用蟾蜍肉贴敷疮疡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头痛。3例循环抗原CAg均为阳性,其中1例10 d前生食青蛙者IgM抗体阳性。而肝吸虫、肺吸虫、包虫、囊虫、弓形虫和裂头蚴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接触蛙类是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的重要途径,感染后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血清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杨志伟  朱刚 《九江医学》2002,17(3):179-179
《心脏搏动观察和心搏起源》和《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是生理实验的两个重要项目,一般采用蟾蜍(蛙)做为实验对象。由于近年来,蟾蜍和蛙的来源短缺,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鱼心代替蛙心进行了上述实验,效果良好,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鲜活鲫鱼,体重150~200g,Ringer's……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茶色素在心肌缺血状态下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心电图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蟾蜍分为正常蟾蜍离体蛙心组(A组)和心肌缺血蟾蜍离体蛙心组(B组),A组再分为林格液组(A1组)、茶色素低剂量(200 mg/L)组(A2组)和茶色素高剂量(400 mg/L)组(A3组);B组再分垂体后叶素模型组(B1组)、垂体后叶素+茶色素低剂量(200 mg/L)组(B2组)和垂体后叶素+茶色素高剂量(400 mg/L)组(B3组).应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蟾蜍离体心肌收缩力和心电图变化曲线.结果 与A1组比较,A3组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加(P<0.05),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QRS峰峰值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1组比较,B1组心肌收缩力、心电图QRS峰峰值和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与B1组比较,B2、B3组心肌收缩力、心电图QRS峰峰值和心率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 茶色素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离体蟾蜍心脏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姙妇尿注入雄蛙或蟾蜍体内能引起排精,许多学者认为系尿中绒膜促性腺激素刺激睪丸的结果。但是否激素的直接作用还是通过神经体液的机制,我国李铭新和张锡钧教授曾在报告(1950)中指出,乙醯胆碱可阻止蛙及蟾蜍对妊妇尿的排精反应。本文实验试图  相似文献   

6.
破坏蟾蜍(蛙)脑和脊髓方法是机能实验学课程中常用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之一,其传统法是通过枕骨大孔先后破坏脑和脊髓组织达到处死蟾蜍(蛙)目的,此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凭感觉和经验才能一次成功,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一次成功率很低.本文介绍的直接法可一次性直接将脑和脊髓完全破坏,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适于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南省定安县野生青蛙体内曼氏裂头蚴的自然感染情况,分析当地人群感染曼氏裂头蚴的潜在风险.方法:2014年7~12月在海南省定安县当地农村的池塘、河流和农田采集野生青蛙,称完体重后,剖检曼氏裂头蚴,记录其寄生的部位和感染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采集野生青蛙153只,其中感染曼氏裂头蚴的青蛙31只,自然感染率为21%(31/153),总共发现曼氏裂头蚴141条,平均感染强度为4.6条/只,7月份采集的青蛙感染率最高.曼氏裂头蚴寄生部位以青蛙后腿为主,蛙体的感染与其体重大小关系不大.结论:定安县野生青蛙感染曼氏裂头蚴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对人群有潜在的威胁,应对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序言关于无尾两棲类骨骼肌运动神经末梢的基本形态,过去的工作者曾作过很多研究。Khne首先描述蛙的运动神经末梢为终穗状(Endbschel),终枝顺肌纤维纵行分布;在终枝附近有时有少量局部存在的足浆(Soleplasm),其中含有嗜银颗粒(Khne氏粒),并注意到有“末梢外末梢”(ultraterminal)。Tegs述及Bremer(1882)分运动神经纤维为粗细两种;Sandman(1885)发现在不同肌肉内,支配每条肌纤维的神经纤维数1-6条不等;Perroncito(1903)认为细纤维是植物性神经纤维;Wilkisen(1929)则认为一条肌纤维只由一条神经纤维支配。Mather描述蛙的运动神经末梢常作“T”形分枝,Cole发现蟾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蛙心灌流的方法,得到一种更佳的方法。方法40只蟾蜍分成两组,每组20只,一组以传统的离体蛙心灌流法制备蛙心灌流模型,另一种用在体的蛙心作蛙心灌流。结果传统的蛙心灌流型制备极易造成蛙心的死亡而致实验失败或因蛙心漏液对机械换能器造成损坏。而在体蛙心灌流法操作简便,不损坏换能器,实验成功率100%。结论在体蛙心灌流是蛙心灌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蟾酥和维拉帕米镇痛协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蟾酥与维拉帕米的镇痛协同作用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刺激法、热刺激法致痛 ,观察蟾酥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的镇痛效果 ,用MS— 30 2系统观察蟾酥对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蟾蜍对醋酸所致小鼠腹痛、热板法致小鼠足痛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合用维拉帕米能显著增强镇痛效果 ,但蟾酥注射液对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传导无明显影响。结论 :蟾蜍和维拉帕米有镇痛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