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珊瑚/胶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rhBMP-2)复合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 方法:将珊瑚/胶原/rhBMP-2 植入大鼠背部肌肉内,以珊瑚/胶原或珊瑚/rhBMP-2 植入作对照。术后1 周和4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评价其异位诱导成骨情况。 结果:珊瑚/胶原/rhBMP-2 植入后1 周,在局部诱导软骨形成;4 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诱导成骨的量有明显的rhBMP-2 剂量依赖性(P< 0.001)。珊瑚/胶原或珊瑚/rhBMP-2 植入区无骨或软骨形成。 结论:珊瑚/胶原/rhBMP-2 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异位骨诱导活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异位成骨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报告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在小鼠肌肉内诱导异位成骨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大肠杆功表达的rhBMP-2成熟肽植入小鼠股部肌肉。结果:植入rhBMP-2后d1就有间充质细胞向植入区内聚集;d5出现典型的软骨细胞;d7钙化开始;d10形成雏形的骨髓腔,d14骨髓腔内出现幼稚的造血细胞;21d-30d形成大量网状骨小梁、骨单位、在骨小梁间隙出现骨髓细胞。结论:大肠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3.
司晓辉  金岩 《医学争鸣》1997,18(5):433-436
目的:探讨骨膜成骨的细胞来源及分子机制.方法: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分别与陶瓷化牛骨(CBB)复合后,种植于小鼠股骨附近的肌肉间隙内.植入后3,5,7,14,21d取材,光镜观察股骨的组织学变化并测量第14日标本的股骨厚度.结果:植入rhBMP-2/CBB后第5日,骨膜内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聚集增生,第7日可见软骨生成.植入TGF-β/CBB第7日,骨膜内见大量软骨及膜内骨形成.第14日,上述两种植入物骨膜内均见新骨形成活跃,新生骨小梁增多,其周围有成骨细胞.第21日,骨膜内的新生骨均趋向成熟并与宿主股骨相连.新生骨的厚度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形成蛋白和TGF-β在体内均具有扩散作用并可刺激骨膜成骨.二者在骨膜内的靶细胞不同.骨形成蛋白诱导骨膜中间层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系分化;TGF-β刺激骨膜深层的骨祖母细胞、成骨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活跃.  相似文献   

4.
目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植入小鼠肌袋后可诱导血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和骨组织.但bBMP诱导异位成骨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bBMP植入区间充质细胞向生骨细胞分化及成骨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将牛骨中提取的bBMP5mg植入小鼠股部肌间隙内,术后5,9,14和21d取材,制备光镜及电镜标本,镜下观察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bBMP植入后5d,植入区内发现大量肥大的间充质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样细胞聚集;术后9d,成熟的软骨细胞出现并可见丰富的细胞外软骨基质;术后14d,软骨细胞变性,基质钙化明显,骨母细胞功能活跃;术后21d,骨母细胞深陷于钙化基质中形成骨细胞,骨髓腔出现,原始骨髓形成.结论:bBMP能诱导具有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进行分化,产生一个完整的骨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体肌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作为bBMP载体及释放系统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成 骨能力。方法:复合材料及自体骨分别移植于成年新西兰兔桡肌基准大小骨制损,术后不同时期进行X线、组织形态学ECT,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复合材料修复骨制损的方式及能力。结果:复合材料修复成年新西兰兔桡骨基准大小骨制损;复合材料和新鲜自体骨移植相比,修复程度及愈合过程及成骨方式相同。结论:异体骨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是bBMP的  相似文献   

6.
家兔骨生长诱导修复腭裂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评价牛骨形成蛋白(bBMP)-白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材料修复腭裂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家兔腭骨缺损模型,将固化的bFGF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区,通过其骨诱导作用,诱导新骨生成,修复骨缺损。经X线、组织学观察和钙含量测定。结果 bBMP-白蛋白-bFGF有很强的骨诱导作用,可以诱导骨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X线骨修复分数评估分别为12分,0分,组织学检查实验组骨修复完成,  相似文献   

7.
司晓辉  杨连甲 《医学争鸣》1996,17(5):333-335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BMP)在骨诱导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骨折愈合模型,利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 mRNA的表达。结果:骨折后第5日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内均见阳性信号,第7号开始信号明显增强,软骨细胞内也可见阳性信号,第14日后信号逐渐减弱。结论:在成骨活动活跃时,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均有BMP2 mRNA的转录,然后编码形成BMP2蛋白来促进及调节骨折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脱钙骨颗粒骨水泥骨形成蛋白复合材料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ao T  Fan Q  Zhang D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2):1374-1376
目的 探讨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骨水泥(BC)、牛骨形成蛋白(bBMP)的最佳比例和最方便的复合方法。方法 提取bBMP,制备狗DBM,二者按1:25的质量比用直接掺合法和吸附法复合后,再用BC按不同的质量比复合,将复合后的材料行体外生物力学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体内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和植入实验。结果 bBMP与DBM直接掺合和吸附法复合后,所得材料的成骨诱导活性无差别。复合材料中DBM的质量比≤40%时,材料内部的大部分间隙<100μm,空隙率<20%,不利于新生血管长入和新骨形成。DBM的质量比≥80%时,DBM和BC不能复合在一起,从而失去塑形性,DBM的质量比在50%-75%的范围内,随DBM质量比的增加生物力学强度逐渐降低而成骨诱导和血运重建的质量越好。结论 bBMP与DBM复合以直接掺合法最方便而不影响复合材料的成骨诱导活性。DBM的质量比为50%-60%时,复合材料既具有相当的生物力学强度,又利于诱导新骨形成和血运重建,适宜于修复承重部位的骨缺损,比例为75%时可用于修复非承重部位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含有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的新型复合异种骨的骨修复能力。方法:将rhBMP-2与经综合化学处理的新生小羊骨松质(CB)结合,制备成复合异种骨.将复合异种骨植人兔下颌骨缺损,并以单纯松质骨移植、自体骨移植作为对照组,术后2、4、8、12周分别取材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异种骨移植后,植骨区有大量新骨形成,新骨的量随移植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自体骨移植组扫描电镜下表现与复合异种骨组基本相同。而单纯骨松质载体移植后,植入区多为纤维结缔组织,新骨形成少.结论:rhBMP-2可显著促进复合异种骨内的新骨形成。这种新型复合异种骨可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植骨材料,可望用于人体植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孔径骨修复材料消旋聚乳酸对骨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对骨长入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浇注盐析技术制成的孔隙率为75%而孔径不同的三维多孔DL-PLA材料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8,12周行X线检查,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植入材料孔径为约250,400,750μm者均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而植入孔径约为75μm者及空白对照组12周时民损区两端骨髓腔已闭合,植入250μm者8和12周时抗弯强度最高(P<0.01),结论:三维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对骨长入起决定性作用,孔径为约250um的材料最有利于骨长入。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血管化及结构特征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周勇  范清宇  蒋维中  文艳华  周慧 《医学争鸣》2000,21(8):998-1001
目的:观察骨水泥、脱钙骨基质骨粒、骨形态发生蛋白生物性复合材料修复兔尺骨骨缺损血管化及结构特征变化。方法复合材料植入实验性骨缺损部位不同时间组行印度墨汁动脉血管灌注及材料自然断面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其血管生成及结构特征变化。结果材料植入第2周即见材料外周及两端血管形成密集,开始向材料中长入;第4,8,12周新生血管明显逐渐增多,且深入至材料中央,第4周原自然裂隙部分即骨水泥与骨粒间多点面状结合后其间  相似文献   

12.
犬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一成  周勇  范清宇  赵廷宝  张殿忠 《医学争鸣》2001,22(11):1003-1005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比的犬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 ,为临床应用该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 U rist等方法制备犬脱钙骨基质颗粒后 ,再与骨水泥混合制成含骨粒质量比为 0 ,40 0 ,5 0 0和6 0 0 m g·g- 1 的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复合材料 ,对其抗压极限强度、抗弯极限强度、抗扭转极限强度进行测定 .结果 含脱钙骨基质颗粒质量比为 0 ,40 0 ,5 0 0和 6 0 0 mg· g- 1的复合材料的抗压极限强度分别为 (81.0± 3.0 ) ,(5 0 .4± 5 .9) ,(4 8.8± 2 .0 )和 (33.8± 3.6 ) MPa;抗弯极限强度分别为 (6 5 .3± 6 .7) ,(4 2 .9± 8.1) ,(37.2± 2 .9)和 (2 5 .0± 2 .4) MPa;抗扭转极限强度分别为 (35 .5± 0 .8) ,(16 .3± 2 .2 ) ,(13.1± 2 .0 )和 (8.0± 1.4) MPa.结论 犬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易于塑形 ,能根据需要适应不同部位骨缺损的要求 ,其中含骨粒质量比为 5 0 0 mg· g- 1的复合材料生物力学性能及骨诱导活性最为适宜 ,能作为支架材料有效地修复大块骨缺损 .  相似文献   

13.
Xenogeneicbonehasagreatpotentialforgraftingowingtoitsunlimitedsourcesandsimple,economicalcharacters'However,theimmunere-jectionevokedbyxenograftrestrictsitsclinicalap-plication.Howtoeliminatetheantigenicityofthegraftwhilepreserveitsosteoinductivepropertiesisthekeytosuccessfulgraftingandisalsothepur-poseofthisstudy.Thechemicallytreatedsheepcancellousbonehasasuitableframeworkformechanicalsupportandisagoodcarrierof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withattenuatedantigenicity,butitlacksosteoinductivefa…  相似文献   

14.
rhBMP-2与聚乳酸复合体植入犬拔牙创对牙槽骨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观察重组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与聚乳酸的复合体植入犬拔牙创对牙槽骨再生的影响。②方法:犬拔牙创内充填rhBMP-2与聚乳酸的复合体,以自然愈合拔牙创作为对照,于术后2、6、10周行X线检查,6、10周处死犬,取标本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成骨情况、复合体与新生骨结合情况。③结果:X线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侧拔牙创愈合快,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明显优于对照侧。电镜扫描显示该材料相容性好,对组织无刺激反应,可降解。④结论:rhBMP-2与聚乳酸复合体是一种可促进牙槽骨再生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有希望成为临床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严宁  李小兰  孔卫东  林巍 《广东医学》2002,23(6):574-576
目的:探讨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珊瑚人工骨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成活和成骨效果的价值。方法:拔除12只成年狗两侧上颌第2及第3切牙,并去除牙槽窝之间的牙槽间隔,一侧随即植入复合骨,对侧植入珊瑚人工骨(珊瑚骨)作为对照。并与植入后4,8,12周取材,采用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和^99mTc-MDP核素骨显像等方法比较两种植入材料在牙槽窝中的骨修复能力。结果:复合骨植入牙槽骨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不断生成,12周后,植入材料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复合骨组新骨形成的比值显著高于珊瑚骨组(P<0.05);4和8周复合骨组核素浓聚程度高于珊瑚骨组,12周两组核素浓聚程度差异不明显。结论:^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能早期判断移植骨的成活情况及成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复合比例的犬脱钙骨基质骨粒骨水泥复合材料扫描电镜下的结构特征,为临床应用该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铵Urist等的方法制备犬脱钙骨基质骨粒,将脱钙骨基质骨粒与骨水泥均匀混合制备成含脱钙骨基质骨粒质量比为400mg/g、500mg/g、600mg/g的复合材料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质量比的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其孔隙率。结果:扫描电镜下,复合材料内部脱钙骨基质骨粒与骨水泥呈均匀混合分布多点面状结合,其中存在较多的300-600μm的不规则相互连通的自然孔浊。随骨粒所占质量比的增加,骨粒间相互接触联接及存在的自然孔隙增多,其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也增大。骨粒质量比为400mg/g、500mg/g、600mg/g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分别为35.34%、48.07%和56.85%。结论:犬脱钙骨基质骨粒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赋形性,其间存在足够有利于新骨长入的相互连通的自然孔隙及潜在的骨粒通道,骨粒质量比越高,自然孔隙及骨粒通道越多,更有利限移植后新骨组织的长入,能作为支架材料有效地修复承重骨及大块骨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xpress the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rhBMP-7) in Chinese hamster ovary(CHO) cells, and to establish the in vitro biological activity assay of rhBMP-7.Methods: Human BMP-7 cDNA was subcloned into pl14 mammalian expression vector and transfected to CHO cells by using the Lipofectamine^2000 transfection method. CHO cell supernatants were harvested and analyzed to identify the molecule mass of secreted rhBMP-7 and examine its biological activity in vitro to stimulate the synthesis of alkaline phophatase(ALP), a characteristic of osteoblast phenotypes. Results:rhBMP-7 was produced stably in CHO cells, as a processed mature disulfide-linked homodimer, with an apparent molecular mass of 36 000. Examination of the rhBMP-7 biological activity showed that rhBMP-7 specifically stimulated the production of ALP(4-fold increase at 100 ng of rhBMP-7/ml). Conclusion: The rhBMP-7 from CHO expression system has significant biological activity in induction of osteoblast phenotype, which demonstrates rhBMP-7 has the potential bone regeneration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方法:hBMP-2原核表达载体pYR(pBV220-hBMP-2)转化E.coli BL21,SDS-PAGE分析工程菌活化状态以及诱导时间与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关系。离子交换层析DEAE和分子筛S-300纯化重组蛋白,自然缓降复性法对其复性。结果:SDS-PAGE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000时出现明显外源蛋白表达带,而且当工程菌30℃活化至D600约为0.45时,其表达效率较高,在此状态下,温度诱导表达4h,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销下降,重组蛋白经纯化后植入小鼠肌肉,组织学观察到肌肉内大量间充质细胞增生以及软骨与骨形成,结论:重组hBMP-2具有良好异位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