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例1,男,30d。以呕吐,皮肤黄染4周于1987年12月10日入院。患儿生后第3d哺母乳,第10d始呕吐乳汁,每日约10次左右,同时发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逐日加重。第3周来我院门诊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因无病  相似文献   

2.
贾某,女,10月,因皮肤出现瘀斑半月入院。半月前无诱因皮肤出现瘀斑,并逐日增多,不伴鼻衄,牙龈出血及发热等,就诊于我院,以紫癜原因收住院。两月前,曾因解柏油糊状大便,每日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3岁,学生。于1984年4月4日入院。自诉81年7月份,偶发现左小腿下1/3胫前皮肤表面有一1×1cm 小红色斑块。一年后,红色斑块逐渐增大直径3cm,突出皮面伴有轻微不适感,无功能障碍。83年8月明显功能障碍,到当地医院就诊为“慢性骨髓炎”。因疗效不佳,转到另一医院诊为“骨囊肿”,未作处理。回家用中草药外敷患处一月余,红斑逐日增大,肿胀更显,活动受限.疼痛加剧。入院检查:左下肢小腿中段明显肿胀,胫前及内侧两处皮肤破溃,直径  相似文献   

4.
病例摘要韦××,男,50岁,干部,住院号120019。1977年4月7日入院。患者因患慢性支气管炎,4月2日从一条8斤重的草鱼取胆蒸白糖内服。服后约2~3小时,感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全腹痛,腹泻,次日出现尿少及皮肤巩膜发黄,且逐日加深。当地医院诊为鱼胆中毒,每天输液2000~3000毫升,并给维生素、激素及对症治疗。五天后因病情恶化转来本院。患者1964年曾患病毒性黄疸型肝炎,经治疗好转,1971年开始患慢性支气管炎。检查:体温37℃,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60毫米汞柱;神清,重病容,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颈  相似文献   

5.
<正>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19岁,学生,住院号0769因四天前突然意识不清,四肢抽搐而于1987年10月22日入我院。于四个月前(7月12日)因劳累后四肢肌肉剧烈疼痛,并发烧(T38.8)。第五天全身皮肤出现小出血点及丘疹,搔痒难忍,逐日加重,体温持续增高,并有全腹疼痛。查体:T39.6,P120,R22,Bp16/10.6kPa 面部、球结膜及全身皮肤散在  相似文献   

6.
对银芩合剂进行的毒性试验研究表明,急性毒性试验无动力死亡,小鼠最大耐受量为80g.kg^-1;大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吸收毒性试验未见血象、血糖及肝肾功能改变,体重有增加;皮肤、肝及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无异常;对大鼠呼吸道粘膜及家兔眼无刺激性。不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砷角化病患者的皮肤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5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砷角化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皮肤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例患者中14例患者出现掌跖角化过度,12例患者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点状、疣状、皮角样、角化斑片样皮损,其中6例出现鲍温病、6例出现鳞状细胞癌、2例出现反复难愈性皮肤溃疡,11例患者出现皮肤疣状增生物,8例患者全身皮肤颜色加深,6例患者指、趾甲变色,部分伴有白色横纹,6例患者出现瘙痒、针刺样疼痛等症状,3例患者出现口腔溃疡,4例患者出现其他系统症状;18例血砷及尿砷水平均升高,3例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下降,2例患者血肌酐水平升高;掌跖角化区域皮损病理学检查可出现多样性变化;二巯基丙磺酸钠、阿维A治疗有效,伴发鲍温病及鳞状细胞癌患者行Mohs′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复发率较低。结论 砷角化病患者少见且接触途径多样,皮损特点及皮肤临床表现多样化,实验室检查具有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皮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药物联合手术治疗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8.
<正> 变应性心肌损伤(亦称心脏“荨麻疹”、心肌血管神经性水肿)是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之一。自1980年国内朱氏报告以来,近两年又有个例相继报道。现将笔者所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患者中伴有变应性心肌损伤的19例做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 (一)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对所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异常者进行心脏X线、超声心动图及有关化验检查(包括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ASO,ESR及胆固醇测定),经上述检查除皮肤表现有变态反应外,同时又有心电图改变,经抗过敏治疗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  相似文献   

9.
为探求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疗法,进行了皮肤牵伸延长术治疗豚鼠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面积皮肤缺损可经缺损区两端正常皮肤的牵伸逐日延长而达到治愈。而且愈后缺损区所获得的皮肤在外观和功能上均与正常皮肤基本相同,并就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强脉冲光嫩肤疗效评价及病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eng YJ  Zhao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394-1397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嫩肤治疗前后照片、组织学检查及皮肤纹理数字化图像分析等变化,为研究强脉冲光改善皮肤纹理质地的机制和建立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58例强脉冲光嫩肤患者治疗前后照片行主观评价;4例行病理检查及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检查,并对弹力、胶原纤维特殊染色病理片行图像定量分析;2例行透射电镜研究;34例行皮肤纹理数字化图像分析。结果皮肤纹理质地改善有效率62.1%,色素性病变改善有效率84.60%,血管性病变改善有效率81.25%。组织学示真皮Ⅰ、Ⅲ型胶原纤维增多,弹力纤维总量减少,排列均较前整齐;电镜示幼稚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分泌活性增强,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编织成网状。皮肤纹理的数字化图像分析示治疗前后皮肤纹理深度及宽度改善,皮肤平均粗糙度、皮肤算术平均粗糙度及皮肤平均光滑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强脉冲光嫩肤技术对改善皮肤纹理质地的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增生与重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