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远强  童华杰   《四川医学》2018,39(1):37-39
目的探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常见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行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肺大泡切除术16例,肺楔行切除术7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增加肋间胸腔镜手术切口2例,中转开胸1例,平均手术时间43.48(30~100)min,平均出血量26.96(10~200)mL,术后平均胸管留置时间1.83(1~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6(3~7)d,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需要选择适当病例,治疗简单肺部疾病安全可行,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2例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进行双侧肺大泡切除的患者,予以术前准备、呼吸道护理及术后护理,早期下床活动和肺功能锻炼,观察疼痛及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患者,要注意加强术前宣教,做好术后护理,胸引管行小负压吸引,鼓励患者肺功能锻炼,能让患者在达到相同手术效果并且不增加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基础上,使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明显减轻,更加美观,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前纵隔肿瘤患者按术式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段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肺不张1例,心律不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心律不齐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5/3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有利于减轻前纵隔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剑突下小切口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剑突下小切口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8例单侧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4.0±6.5min,8例双侧手术时间70~90min,平均76.4±9.0min,效果良好,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疼痛小。结论:剑突下小切口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榄香烯增加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机制,选择本院诊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将给予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给予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联合榄香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术后1周皮质醇(Cor)水平显著降低,而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显著升高,且并发症较少。结果说明,榄香烯能增加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不良反应小,其机制可能与改变Cor、α1-A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前纵隔肿瘤外科治疗中运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47例前纵隔肿瘤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25)、剑突组(n=22),常规组行常规经胸壁胸腔镜技术治疗,剑突组行经剑突下三孔胸腔镜技术治疗,对比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剑突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d用力肺活量较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剑突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治疗前纵膈肿瘤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开展的所有38例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7.8±14.8)岁,前纵隔肿瘤直径为(2.8±1.7)cm。手术方法为剑突下行纵行单切口(长度约4 cm),在胸腔镜下进行手术。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者因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而依靠呼吸机维持1周外,无其他显著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1~4 h,平均手术时间为(1.9±0.8)h;术中失血量为10~400 mL,平均术中失血量为(87.5±68.7)mL,手术当日引流量为50~650 mL,平均引流量为(237.4±176.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9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1±2.9)d。术后病理诊断为A型、B2型、B3型胸腺瘤各1例,AB型胸腺瘤5例,胸腺鳞癌1例,胸腺增生6例,胸腺囊肿16例,单纯胸腺及脂肪6例,支气管囊肿1例。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8±2.2、1.5±1.4、0.8±0.6。结论 对于早期胸腺瘤、其他良性前纵隔肿瘤以及部分早期的前纵隔恶性肿瘤,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且能有效避免肋间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单孔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切口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孔组中2例中转小切口辅助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有延长,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及住院费用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疼痛、对切口的满意度优于三孔组(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肿瘤临床恢复和手术安全性等同于三孔法手术,但在微创性、患者的疼痛、康复优于三孔法手术,患者对单孔胸腔手术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大疱外科治疗过程中应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技术(VATS)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肺大疱患者27例做对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2例经胸切口单孔VATS肺大疱切除术,观察组15例采用经剑突下单孔VATS肺大疱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探讨剑突下单孔VATS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4.87±0.98)d、VAS评分(2.56±1.06)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5.78±1.21) d、VAS评分(3.60±1.45)分(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单孔VATS应用于肺大疱外科治疗过程,与经胸切口单孔VATS相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对早期胸腺瘤患者实施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胸腺瘤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手术,观察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管引流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患者乳糜胸发生率为0.00%(0/22),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09%(2/22),膈肌麻痹发生率为4.55%(1/22),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55%(1/2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18%(4/22);患者术中出血量(88.10±60.64)mL、住院时间(6.02±4.25)d、引流管引流时间(4.38±3.22)d、总引流量(502.13±421.66)mL、手术时间(110.28±46.76)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3.56±2.98)h、ICU住院时间(1.52±1.48)d、住院费用(4.32±4.19)万元。结论通过对早期胸腺瘤患者实施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手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引流管引流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