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1368例克林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克林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方法 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建立ADR报表数据库,对2003年11月1日~2007年7月11日各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上报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368例克林霉素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ADR的表现及导致的系统一器官损害、ADR死亡病例等.结果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变态反应最为常见,导致死亡的ADR以过敏性休克占绝大多数.结论 应重视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及早发现过敏性体克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对2008-2009年100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ADR中涉及药物75种,以抗生素类所致的ADR居多,占5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累及的系统以皮肤系统损害为主,占7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谢伟乾  覃玉洁 《广西医学》2012,34(11):1567-156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结果 256例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抗菌药物9大类共34个品种,其中阿奇霉素和头孢他啶发生次数最多,分别为37例和29例;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反应、全身性损害等。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建华 《现代医学》2007,35(5):413-414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189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结果 189例ADR病例涉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前3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泌尿系统损害.结论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临床应重视头孢曲松钠的合理使用,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此药,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药物ADR/ADE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中更为合理、安全利用阿奇霉素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使用阿奇霉素药物患者562例,回顾性分析使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通过对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表现、用药方式及病症情况,对阿奇霉素药物ADR/ADE所发生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 所选取562例使用阿奇霉素药物ADR/ADE患者资料当中,患者年龄区间在1~14岁为114例(20.28%),年龄区间在65~80岁为326例(58.01%);女性患者(341例)明显高于男性(221例);患者用药方式主要为静脉滴注553例(98.40%),不良反应累及呼吸系统患者为112例(19.93%),累及消化系统为142例(25.26%),累及皮肤及相应附件为205例(36.48%)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区间为10~30 min后.结论 合理使用阿奇霉素对于阿奇霉素药物ADR/ADE发生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临床当中应对引起阿奇霉素药物ADR/ADE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给与高度重视,最大限度降低阿奇霉素药物ADR/ADE的发生率,从根本上确保相关用药安全;以此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克服阿奇霉素药物所存在的不良反应症状.  相似文献   

6.
克林霉素为林可酰胺类抗菌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其注射剂包括盐酸克林霉素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克林霉素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注射前不需做过敏试验,使用方便,在临床应用较广泛.随着克林霉素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病例的报告也越来越多,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加,其临床用药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关注[1].笔者对1998年-2012年克林霉素注射剂致18岁以下儿童药物 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克林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而根据不良反应采取措施,保证克林霉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该院2010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采用克林霉素治疗的1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00例患者中有120例发生了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6.7%。在不良反应中以皮肤损害、消化系统症状以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克林霉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在使用克林霉素过程中需要明确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科学用药,重视用药后的病情观察,进一步保证克林霉素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6916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头孢曲松钠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重视.文中分析总结江苏省4年来抗感染药物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头孢曲松钠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6916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0岁以下儿童(18.65%)是高发组.头孢曲松钠所致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61.68%),其余依次是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药物热、神经系统损害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头孢曲松钠引起ADR的各种因素,加强对其严重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到的10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男性患者ADR比例较大,ADR多发生在26—35岁组。抗感染药物、中成药、解热镇痛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ADR发生比率较大;ADR累及器官系统主要涉及皮肤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心血管损害等。结论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建立和健全ADR监测报告制度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浦江县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浦江县各医疗卫生单位2008年通过浦江县ADR中心上报到省ADR中心的ADR报告258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 药品种类,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58例ADR中,男女比例1.0∶1.60,年龄18-60岁人较多,占60 %;引起ADR的药物以抗感染类药物为主,占44.4%;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多,占76 %.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损害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神经系统损害等其它系统损害;病程延长的38例,病情加重9例,均治愈和好转.结论 开展临床ADR监测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医务人员需充分重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李业永 《中外医疗》2014,(24):49-50
目的研究分析克林霉素用药的不良反应特点以及用药的安全性情况。方法选择该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使用克林霉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克林霉素的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根据克林霉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和系统,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在所有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达到34.17%,最低为泌尿系统,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途径中因为静脉滴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3例,发生率为77.5%。与其他给药途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使用甲硝唑与环丙沙星的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比较明显,均为3例,占患者数的18.75%,而其他联合用药主要引发轻微的皮肤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于克林霉素的合理运用加用足够的关注,并且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尽量降低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对降低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实施舒适护理后使用克林霉素药物的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Ⅰ组,抽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实施常规护理期间使用该药物的2000例作对照,设为Ⅱ组,观察2组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Ⅰ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95%,明显低于Ⅱ组的8.05%(P<0.05);Ⅰ组护理满意度99.4%,高于对照组的88.3%(P<0.05).结论 舒适护理有助于降低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内儿童临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BM、VIP、和CNKI的同时查看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清单,进行系统的收集并分析国内儿童临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相关原始文献。结果:共纳入77项研究,共计6 073例患儿,年龄为不足1个月至16岁,包含7篇病例系列研究,64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非随机试验试验和3篇不良反应报道。其中,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的总ADR发生率为1.47%(89/6 073)。ADR严重程度轻微,多为Ⅲ级和Ⅳ级,发生率分别为49.4%和47.2%,症状多表现为皮疹,头晕,胸闷,精神反应欠佳等,患儿均可忍受并未采取相关措施,也没有影响疾病治疗,大多自行好转。ADR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醒脑静本身成分与辅料的复杂性,同时小儿用法用量、滴注速度尚未有确切规定。结论:儿童应用醒脑静的耐受性较好,严重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受到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其安全性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口服吸收度高,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应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胃肠反应、肝肾损害、神经损伤及变态反应等,规范用药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问题。现对近年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我院血栓通冻干粉所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血栓通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食物过敏史、联合用药、用法与用量、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临床表现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于60岁的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6.43%),用药1~7天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43.75%)。药品不良反应以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为主,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反应。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发生不良反应以皮肤过敏为主,尤其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上对于体弱多病及老年患者应当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16.
李盟 《中国病案》2012,13(8):65-66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2011年上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3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变态反应占38.7%,其次为神经系统占21%,心血管系统占19.3%,消化系统占12.9%,肌肉反应占4.3%。其中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58人,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62.3%。女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略高于男性,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56.9%。结论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危害性。高龄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时应慎用,静脉给药时应控制好滴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精神类药品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及其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精神类药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不良反应主要分布在20-40岁年龄组,累及神经系统、代谢与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8类器官或系统,其中以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反应最为高发。结论:精神类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非常广泛,应加强其临床监测,加快推进药品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s)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收集的266例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s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发生ADRs的年龄段主要集中于40~69岁;损害部位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胃肠系统、肝胆系统、心血管系统、用药部位及全身性损害为主。结论在肿瘤药品的临床应用上,应该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328株葡萄球菌(金葡菌185株,表皮葡萄球菌143株)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用D实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结果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7%、96·9%、97·9%和84·5%;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9·5%、75%、76·1%和72.7%。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99·1%;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4·1%,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为97·1%。19株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9株(9/19);2株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D试验均阴性。结论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显著,此类药物不宜用于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2011年蚌埠地区250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邢蓉  许健 《实用全科医学》2014,(9):1527-1528
目的了解2011年蚌埠地区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的发生情况,总结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利用ADR监测网络,对蚌埠地区2011全年度上报的250例抗肿瘤药品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其例数为128例,所占比例为51.20%,40-49岁和50-59岁比例相当,分别占18.80%和19.60%,本次研究中小于18岁的人群中暂没有ADR病例的上报;男性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148∶102)。抗肿瘤药的ADR表现:发生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最多为137例(占51.89%),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其次为皮肤系统47例(占17.8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有其他系统(主要为血液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也较多44例(占16.67%),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一般ADR主要发生于用药后的1 d;蚌埠市区几家大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明显多于基层医疗单位;在六类抗肿瘤药物中,监测到以其他类抗肿瘤药发生的ADR发生例数最多,其中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厂家抗肿瘤药药物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不全面,应及时跟踪更新,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