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的精确性,完善治疗方法,探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年间10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体会。尤其对阴性探腹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108例中,手术治疗79例,其中阴性探腹9例,均为后腹膜血肿;非手术治疗29例、阴性探腹及非手术治疗38例,占全部病例的35.2%。结论:腹部损伤手术治疗仍占主要地位,但在精确的影像学帮助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对18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3例,手术治疗167例,治愈152例,死亡28例。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病情复杂,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准确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6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病史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0例中有156例行开腹手术,4例非手术治疗,治愈152例,死亡8例。结论:对于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应快速准确地做出病情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探查要仔细,避免遗漏受伤脏器,术式应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0 年1月-2008 年12 月收治的32 例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7 例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痊愈出院,5 例患者在非手术治疗观察过程中转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成功率84%.结论:选择合适的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患者施行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闭合性腹部损伤之小肠破裂的关键,可以减少并发病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本文通过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6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确诊小肠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救应对措施及提高生存率的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6年时间救治闭合性腹部损伤475例,非手术治疗105例,手术治疗370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105例,97例痊愈,8例转手术治疗痊愈。手术治疗370例。死亡11例。术中死亡4例,术后死于并发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结论 早期救治,全面充分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 对12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4例手术治疗,6例非手术治疗,死亡3例.结论 (1)结合腹部穿刺和床旁B超是诊断BAI最有效、简便和快捷的措施;(2)根据病情抗休克同时积极手术;(3)早期诊断及剖腹探查,合理选择术式,仔细操作,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剑平  陈凯明 《中外医疗》2011,30(30):93-93
目的探索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3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痊愈61例,死亡2例,死亡率3.2%。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重性疾患,出现脏器损伤等应及早明确诊断、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9.
陈锋  叶丹 《中外医疗》2011,30(5):73-73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诊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7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自外伤至就诊时间为15min~2d,腹腔内单一脏器伤59例,2个或2个以上脏器损伤68例,32例合并腹部以外的重要器官损伤;102例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休克表现和/或腹膜炎表现,其中68例以低血容量休克表现为主,32例以腹膜炎表现为主;腹腔多点穿刺检查阳性率占74.8%(95/127)。120例行急诊手术,急诊抢救治愈113例,抢救成功率94.2%;7例非手术治疗者,4例经保守治疗恢复,3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的关键;维持生命体征,快速评估伤情,及时急诊手术是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71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确诊小肠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痊愈出院。死亡2例。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十二指肠破裂术后出现肠瘘2例、腹腔残存脓肿1例、腹壁切口裂开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闭合性腹部损伤之小肠破裂的关键。可以减少并发病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