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型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P-HEMA)的栓塞性能及技术可行性.方法 分别测定2%、3.5%、5%、6.5%、8%、9.5%2-P-HEMA的乙醇溶液(A组)、乙醇/碘比醇溶液(B组)及乙醇/三氧化二铋(Bi2O3)溶液(C组)在流动盐水中的凝固时间.分别采用2%、5%、8%2-P-HEMA的乙醇/Bi2O3溶液栓塞兔肾动脉,观察栓塞效果,术后分期复查.肾动脉造影,取肾脏标本行大体及光镜检查.结果 2-P-HEMA的乙醇溶液注入流动水中很快呈絮状周化.A、B、C组相互之间的各浓度亚组材料凝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浓度栓塞材料能顺利通过微导管,注射阻力小,能完全栓塞肾动脉及其分支,在透视下显影良好,无粘管现象.高浓度材料通过微导管阻力大,推注困难.造影复查未见肾动脉再通.肾脏标本可见肾脏动脉腔内有栓塞材料填充,自肾动脉至肾小球动脉内均可见剑栓塞材料.结论 2-P-HEMA能在流动水中快速凝固,合适浓度可满意栓塞兔肾动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2.
将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囊(5-Fu-PLA-mc)选择性地注入53只兔肾动脉,经血管造影、血清5-Fu浓度测定和病理检查,对其动脉栓塞效果,体内释药和聚乳酸的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并与肾动脉灌注5-Fu溶液的10只兔的血清5-Fu浓度进行比较。5-Fu-PLA-mc的粒径为104~200μm,注入兔肾动脉后被阻滞于叶间动脉。造影见肾动脉主干阻断,其肾内分支完全消失。8周后,大部分栓塞肾动脉已有不同程度再通,且大部分肾动脉内见不到囊材;栓塞肾呈剧重的钙化、机化和肾小管鳞状上皮化生。单纯灌注5-Fu溶液组,其血清5-Fu迅速下降,4h已降至很低水平,而微囊栓塞者,则可延缓5-Fu释放达42d。结果提示:5-Fu-PLA-mc是一种有效的可降解的末稍型栓塞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剂量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犬肝动脉的效果,了解栓塞后肝肾功能变化及栓塞区肝细胞、胆道的损伤情况,为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健康犬作为实验对象(n=12),将不同比例、剂量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对照组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超选择注入不同犬肝动脉-远端分支内,术前、术后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术后复查肝动脉造影、CT并处死实验犬进行肝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复查肝动脉造影示靶肝动脉均明确闭塞。2:1组对胆道的损伤较重,1:2组对肝细胞的损伤较重,而1:1组对肝细胞和胆道的损伤相对较轻。对照组对肝细胞、胆道的损害均较重。肝功能均呈一过性损害,术后1~3wk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能有效闭塞靶血管,1:1组无水乙醇-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是一种对肝细胞、胆道损伤较轻的有效栓塞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ONYX移植肾失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超选择移植肾动脉造影,置入RebarTM微导管,使用ONYX-18液态栓塞剂两支,逐支栓塞移植肾动脉分支,间断注入造影剂,观察ONYX膨胀堵塞情况,诸分支均堵塞后再行主干堵塞。结果:ONYX堵塞成功后行髂总动脉DSA,未见造影剂充盈移植肾动脉。结论:ONYX可做为移植肾功能一种新型的栓塞材料,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难治性鼻出血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和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鞘,进4FHead-Hunt导管或Simmons导管行双侧颈总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出血动脉及有无颅内外危险吻合后,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出血的颈外动脉分支。用医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直到责任血管全部栓塞为止。结果:8例病人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为颌内动脉分支或面动脉分支,在栓塞术完成后立即取出鼻腔填塞物均未再出血。观察3d~10d后好转出院,随访2个月~30个月无复发。栓塞术后出现面部疼痛、肿胀感、张口受限、低热等症状,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好转。本组未发生误栓颈内动脉系统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具有安全、快捷、简便、止血效果可靠等优势,为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方强  曹之强 《浙江医学》1989,11(3):139-140
应用经导管颈外动脉分支的超选择栓塞术作上颌骨肉瘤和巨大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的术前栓塞、右面部及右上颌骨血管瘤1例的治疗性栓塞。动脉插管采用Seldinger技术。栓塞剂为医用组织粘合剂和自制不锈钢弹簧圈。3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膀胱动脉注入不同栓塞剂治疗晚期膀胱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高文  刘素云  陈晓明 《当代医学》2011,17(23):144-145
目的探讨经导管膀胱动脉注药治疗晚期膀胱癌最佳有效方法。方法 26例晚期膀胱癌经导管膀胱动脉注入不同栓塞剂和药物治疗,A组(13例)经导管膀胱动脉注入两种不同栓塞剂化疗栓塞治疗。B组(13例)经导管膀胱动脉注入单一栓塞剂化疗栓塞治疗。术后1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缓解率,尿血症改变,肿块缩小率,追踪3年及5年生存率,局部肿块复发和远处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出现。结果 (A组)经导管膀胱动脉分别注入不同栓塞剂治疗晚期膀胱癌,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尿血症改变,肿块缩小;远期疗效:3年及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并发症出现均明显优于(B组)经导管膀胱动脉注入单一栓塞剂化疗栓塞治疗。结论经导管膀胱动脉注入两种不同栓塞剂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是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治疗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介入诊疗规程.方法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患者2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先行腹主动脉造影后,将导管选择至受损肾行肾动脉造影,确定出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7例患者肾动脉造影呈阳性,其中假性动脉瘤15例,动静脉瘘7例,造影剂外溢4例,血管中断1例,行超选择性受损动脉分支栓塞均成功,术后出血停止;1例肾动脉造影呈阴性,术中肾动脉狭窄、大量血栓形成,致使手术中途停止,术后再次大量出血,行急诊肾脏探查及修补术后止血成功.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动脉损伤出血,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规范的诊疗路径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硫酸钡为材料对犬肝、肾动脉进行了栓塞实验研究,并初步应用于临床。动物实验:选健康成年杂种犬7只,体重10~15kg,苯巴比妥静脉麻醉,应用标准Seldinger法,待导管插入靶动脉后,再将硫酸钡(其颗粒大小为1μ左右)与生理盐水按1:15的比例配制成混悬剂。在透视下用注射器经导管注入靶动脉至栓塞满意为止,一般硫酸钡混悬剂的用量为2~3ml。术后即刻平片清晰显示出栓塞血管及其细小分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导管复制兔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 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两组经股动脉置入6 F 动脉鞘,模型组将自制的兔自体动脉血栓经指引导管注入肠系膜上动脉进行栓塞,血管造影证实栓塞成功后2 h 开腹观察腹腔肠管情况,行伊文思蓝染色,染色后处死动物切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只进行股动脉置管并行相应伊文思蓝染色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栓塞后2 h 剖腹探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栓塞肠管色泽变暗红,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对照组肠管颜色鲜红,肠蠕动正常。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表明,模型组栓塞肠管未着色。病理结果提示,模型组栓塞动脉供应区域肠管肠黏膜充血、局部区域出血,伴炎症细胞浸润,多数区域发生肠黏膜梗死;对照组肠管全蓝染色,无肠黏膜梗死。② D-2 聚体、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在术前、术后1 和2 h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h 的D-2 聚体水平高于术前,而术后2 h 低于术后1 h(P <0.05)。术后1 和2 h 的CK 水平低于术前(P <0.05),而术后1 h 与2 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导管可成功复制兔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模型,该实验方法可控性好,成功率较高,能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经股动脉插入导管,栓塞相关支气管动脉或供血动脉。栓塞材料以明胶海绵为主,部分病例采用PVA颗粒和钢圈栓塞。在造影中,仔细观察影像,避免误栓脊髓动脉。术后随访观察止血疗效及并发症。结果56例术后即刻止血达到100%,1个月内咯血复发2例(3.6%);1-2.5年间复发3例。出现脊髓损伤症状1例(1.8%)。结论介入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应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所致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外伤所致肾出血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成功后,将导管选择至肾动脉行DSA检查,明确肾动脉损伤的部位及范围,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弹簧圈对损伤动脉进行栓塞。结果 16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栓塞结束后行DSA检查均未见造影剂外溢。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肉眼血尿于1-4天后逐渐消失。结论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所致肾出血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能最大程度保护肾组织的方法,应作为临床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型血管内栓塞材料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和栓塞效果。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混合液,测定其粘性和沉淀时间,寻找此栓塞剂的最佳浓度配比。采用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混合液和α-氰基丙烯酸正丁脂栓塞24只家兔右侧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观察栓塞术后家兔全身一般状态、血管造影影像学变化及光镜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体外试验表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混合液的最佳浓度配比为7.5g甲基丙烯酸共聚物、50ml无水乙醇和50ml碘普罗胺,其与血液接触后3秒内发生沉淀反应;动物实验表明此栓塞剂易通过微导管,不产生堵塞、粘连现象,可诱发血栓形成,无毒、副作用,能产生有效的血管栓塞作用,无血管再通现象。结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混合液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塞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液体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下消化道出血栓塞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下消化道出血的可栓塞性及可栓血管范围 ,为临床下消化道出血的栓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杂种犬 6只 ,5只结扎小肠和结肠直动脉 1~ 5支及上一级分支和上二级分支 ,术后 30min ,2 4h及 1周观察肠管缺血情况及有无坏死。其中一只 1月后观察肠管有无纤维狭窄。另一只复制 6个出血模型 ,分别作直动脉及其上一级分支的栓塞 ,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栓塞小肠及结肠直动脉 1~ 5支和直动脉上一级分支后 ,实验段肠管呈一过性缺血 ,无肠管坏死及纤维狭窄。造影见实验段肠管出现乏血管区 ,肠壁隐约显影。直动脉上二级分支栓塞部分发生肠坏死。出血模型栓塞显示单支直动脉栓塞达不到止血效果 ,需作多支栓塞 ;直动脉上一级分支的栓塞仍可见少量造影剂外溢。结论 :在不伤及肠壁微血管的情况下 ,下消化道直动脉及其上一级分支的栓塞是安全的。直动脉的栓塞止血效果肯定 ,其上一级分支的栓塞可明显减少出血量 ,而上二级分支的栓塞则可以引起肠坏死。  相似文献   

15.
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春 《当代医学》2010,16(35):678-679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大咯血或反复咯血的病人用明胶海绵或PVA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12例病人中,支气管扩张10例;肺结核2例。先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造影,确定出血血管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或PVA颗粒栓塞,直到支气管动脉闭塞为止。结果即刻止血10例,术后咯血完全停止;2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咯血停止。随访3月-1年不等,1例肺结核1年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效果确切,止血迅速。  相似文献   

16.
朱柏  杨岚  陈天君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60-61,66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5例大咯血患者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用明胶海绵或PVA颗粒进行栓塞止血,当支气管动脉有脊髓分支或与肋间动脉共干时,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结果: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11例,左支气管动脉栓塞10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14例,伴肋间动脉2例,有5例次使用同轴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病变支插管栓塞。35例患者治愈28例,显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8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咯血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提高动脉瘤栓塞效果的途径 ,用显微吻合静脉袋移植的方法 ,建立犬的动脉瘤模型。分别以醋酸纤维素 (CAP)和可控弹簧圈 (WEDC)栓塞动脉瘤模型 ,在术后 2 4h、2周和 2月进行造影复查 ,并在栓塞后不同时期 ,分别抽取动物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的病理学研究。结果 :WEDC栓塞效果显著优于CAP(P <0 .0 1 ) ,且无相关并发症 ;CAP组 1 2枚动脉瘤中 ,4枚栓塞后出现载瘤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2枚栓塞后 1周内破裂出血。病理检查发现WEDC动脉瘤腔内 2 4h后被弹簧圈和疏松的血栓所填充 ;CAP栓塞的动脉瘤腔内被CAP致密填塞 ,但早期动脉瘤壁急性化学损伤明显。从栓塞后 2周开始 ,2组动脉瘤颈部逐渐被新生的内皮组织所封闭 ,动脉瘤内部的血栓开始机化 ,但CAP组的炎症反应明显强于WEDC组 ,动脉瘤壁的损伤进一步加重 ,破裂动脉瘤的破裂点附近的瘤壁严重破坏。栓塞后 2个月 ,2组动脉瘤内的血栓都被被纤维组织代替 ,动脉瘤颈部被完整的内皮组织所封闭。结果提示 :WEDC仍然是目前安全可靠的动脉瘤栓塞材料 ,CAP因为其化学腐蚀作用和使用中控制困难 ,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大咯血患者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用明胶海绵(GS)颗粒和聚乙烯醇(PVA)颗粒进行栓塞止血,当支气管动脉有脊髓分支或与肋间动脉共干时,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结果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15例,左支气管动脉栓塞14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19例;其中12例采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病变支插管栓塞;治愈42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治愈率87.5%,未出现严重栓塞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是一种有效、快速、微创、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利用消痔录注射液(代号“775”)栓塞兔肾动脉,使肾脏梗死,将实验动物分四组,分别注入纯“775”,50%“775”碘油混合液,75%“775”碘油混合液,纯碘油,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天、7天、3周经平片,IVP,腹主动脉造影追踪观察,3周后全部动物处死送病理检查,结果表明:B组栓塞效果优于其他组,且易操作和观察,并对其栓塞机制及毒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官彬  廖先国  鹏程  唐勇 《重庆医学》2015,(22):3072-3075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方法对肾癌外科根治性切除术前经动脉插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43例,分为 A 组(同时成功栓塞患侧肾动脉及肾包膜动脉、肾上腺动脉)、B 组(仅栓塞患侧肾动脉)、C 组(直接行外科根治性切除)。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难易程度、术中出血量、病灶切除成功率、术后生存率。结果A、B 组与 C 组比较其手术时间、手术难易程度、术中出血量度、病灶切除成功率及术后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B 两组间比较除病灶切除成功率外其余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肾癌外科根治性切除术前辅助性动脉栓塞治疗效果好,尤其以彻底栓塞病变侧肾动脉、包膜动脉等血供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