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颅内动脉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其中采取先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后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手术策略的患者43例(由远及近组),采用先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后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手术策略的患者12例(由近及远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 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术中1次取栓成功率,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 良好预后率(mRs≤2)、死亡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及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术。由远及近组患者1次取栓成功率高于由近及远组[67.4%(29/43)vs 33.3%(4/12)],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短于由近及远组[(68.77±17.65)min vs (100.08±38.3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术前、术后24h、术后7d NIHSS评分、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颅内动脉机械取栓同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前循环串联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采取由远及近的手术策略比由近及远手术策略有更高的1次取栓成功率,且能更快地获得血流再通。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SA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配对分为SAA组(n=20)与药物治疗组(n=20)。药物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压药等常规治疗;SAA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高度狭窄或伴不稳定斑块的主干动脉予以球囊扩张和SA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发病后第21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后第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发病后第21天,SA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A组与药物治疗组mRS评分为0~1分的患者分别为16例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治疗组有1例患者再发脑梗死,SAA组无复发病例。结论 SA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三七一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流再通效果和治疗前后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结果观察组血流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均有变化,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可促进患者血管再通,术后对患者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支架成形术(SA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配对分为SAA组(n=20)与药物治疗组(n=20)。药物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压药等常规治疗;SAA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高度狭窄或伴不稳定斑块的主干动脉予以球囊扩张和SA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发病后第21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后第90天的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发病后第21天,SA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A组与药物治疗组mRS评分为0~1分的患者分别为16例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治疗组有1例患者再发脑梗死,SAA组无复发病例。结论 SA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诊行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动脉取栓治疗的4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评价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前循环36例(64.3%)、后循环20例(35.7%)。20例术前行静脉溶栓治疗,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为(39.9±13.2)min。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至指定位置,技术成功率为100%(56/56)。55例(98.2%)患者实现了改良脑梗死溶栓2b、3级再通,1例患者再通失败。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2.0(0.0,6.0)分,较入院前[12.5(6.0,20.0)分]改善(Z=-4.073,P<0.05)。术后7例(12.5%)发生颅内出血,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3.6%)。39例(69.6%)术后3~5 d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检查,支架通畅33例(84.6%)、再闭塞4例(10.3%)、支架内中度狭窄2例(5.1%);17例(30.4%)未行头颅CTP检查。90 d随访显示,34例(60.7%)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9例(16.1%)死亡,13例(23.2%)失访。结论 对于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急诊行支架血管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术后短期支架内再闭塞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高效液相法对 38例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2 0名正常人的血浆vonwilleorand因子 (vWF :Ag)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水平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并随脑梗死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7.
伍德生  李强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347-1347,149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每日0.4g静脉滴注,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每日30mg静脉滴注,疗程14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分别测定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g),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第14天,治疗组血赡浓度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浆PT、APTT和TT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胛、APTT和TT值无明显影响,但能够降低患者血浆Fg的浓度,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介入及药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与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其中观察组48例行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32例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4.58%,对照组为34.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分别为(19.87±3.07)ug/L和(2.67±0.81)IU/m L,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为(51.19±5.62)ug/L,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在具体操作时应严格操作流程,尽量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成章  王胜  吴平  孙皓 《当代医学》2011,17(11):58-59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人。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14天,治疗组给予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治疗14天,评定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优于单用血塞通。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变化。方法 :收集 4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39例同时采集脑脊液 ,测定脑脊液及血液部分凝血纤溶指标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脑脊液及血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脊液及血液中t PA及PAI 1水平 ;且脑脊液和血液中t PA与PAI 1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 5 2 (P <0 .0 1)和 0 .4 2 9(P <0 .0 5 ) ;脑脊液与血液中t PA含量也呈正相关 ,r =0 .348(P <0 .0 5 )。结论 :血栓形成和纤溶功能异常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起重要作用 ,对血栓性疾病测定t PA及PAI 1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动态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巴曲酶治疗,动态检测Fg,D-D,PT,Plat指标。结果:给予巴曲酶治疗过程中,Fg于1周降至最低水平,2周后恢复正常;D-D于1-3d升高最明显,1周后恢复正常,而PT、Plat无明显变化,结论:巴曲酶使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下降,而纤溶活性增强,治疗脑梗死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与凝血功能、纤溶功能、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5例(进展组),急性非展性脑梗死患者85例(非进展组)及健康体检85例(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分析三组的标检测结果差异,并分析凝血功能、纤溶功能、血脂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发病48 h内,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患者PT、INR、a PTT、TT无显著变化,但Fbg、D-D均升高(P0.05);进展组Fbg、D-D升高较非进展组明显(P0.05)。进展组与非进展组TG、TC较对照组均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D-D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Fbg、D-D与脑梗死损坏程度成正相关,加强对Fbg、D-D水平的监测,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芝宝 《当代医学》2011,17(21):107-10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酶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和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分别于纤溶酶治疗前后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ET(内皮素)、6-K-PGFla(去甲基-6-酮)和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时间)、FiB(纤维蛋白原)指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酶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其血管内皮观察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1);而其凝血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患者对其血管内皮和凝血指标均有改善作用;对患者的凝血指标于3d内可调节到正常值水平。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无明显的临床效果。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cerebrovascular balloon forming carotid stenting,PTAS)广泛应用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2-3]。为进一步分析PTAS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特选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将9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和药物组,各48例。支架组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药物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性脑梗死或短暂脑缺血的发生率。结果支架组6个月内、6个月~1年和1~2年的症状性脑梗死或短暂脑缺血发生率分别为2.1%、0和0;药物组分别为18.8%、14.6%和12.5%。支架组均低于药物组(P<0.05或P<0.01)。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减少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脑梗死后凝血及纤溶系统不同的连续改变.方法 发病48 h内的脑梗死患者136例,分为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CEI)组(45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I)组(39例)及腔隙性脑梗死(LI)组(52例),以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38例).测定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 h内、1周及3周时血浆中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维蛋白肽A(FpA)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 CEI组患者发病后48 h内、1周及3周时血浆中TAT、FpA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ATI组患者发病后48 h内及1周时血浆中TAT和F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发病后1周及3周时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LI组患者不同时间各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类型脑梗死后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是不同的,从而为明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发色底物、免疫比浊和凝固等方法定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凝血酶(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聚体率(PAgT),分别与对照组凝血纤溶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脑梗死组PAgT、D-D、Fbg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AT低于对照组;tPA低于对照组(P<0.01);PAI-1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姚志国 《当代医学》2021,27(12):98-100
目的 探讨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2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性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69%,高于对照组的31.03%;观察组死亡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BS、MR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 h后,观察组BBS、MRS、BI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 d后,观察组BBS、MRS、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 h和30 d后,观察组评分减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8%(P<0.05).结论 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显著,死亡率较低,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2例动脉溶栓后遗有血管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18±11.49)岁,均在发病6 h内接受治疗。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给予支架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于术后第1天和30天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 d和30 d的NIHSS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无1例死亡。结论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纯动脉溶栓疗效好,而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给予纤溶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