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和总结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39例患儿,年龄1.5~14岁,平均(5.8±3.3)岁.包括左冠状动脉右室瘘13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6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5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8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5例和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全部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直接缝扎或褥式带垫片缝扎瘘口13例,切开冠状动脉修补瘘口12例,经心腔修补瘘口12例,经肺动脉切口修补瘘口2例.11例术中置食道超声.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存活,无心电图异常和心肌梗死并发症.]例患儿术后2周心脏又出现杂音,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有残余冠状动脉瘘,再次手术发现原先缝合线已切割心肌人心腔,重新经心腔修补后无残余分流.29例患儿术后随访5~9年,均生存良好.结论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主张早期治疗.术中食道超声有助于寻找瘘口,防止残余瘘.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及相关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5月5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23.0±21.4)岁。51例患者瘘口为单个,3例为多发瘘口。共计57个瘘口。其中11个汇入右心室(19.3%),16个汇入右心房(28.1%),23个汇入肺动脉(40.3%),2个汇入左心室(3.5%),5个汇入冠状静脉(8.8%)。有34个瘘口来源于右冠状动脉,23个瘘口来源于左冠状动脉,其中有1例多发瘘口,分别起源于左、右冠状动脉。有3例罕见病例为回旋支汇入右房。合并有其它畸形的患者22例(38.9%)。手术方式:34例在体外循环下行经心腔或肺动脉瘘口缝闭术,其中4例因瘘口较大,用补片予以修补,以避免张力过高;14例行冠状动脉切开瘘口修补;6例患者行单纯结扎。结果患者无死亡。术后随访(3.0±2.3)年,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无残余漏发生。3例患者随访中发现瘘口残端血栓形成。结论有症状或有明显左向右分流的冠状动脉瘘患者,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病理特点、有无心内畸形决定手术方式。冠状动脉瘘手术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治疗冠状动脉瘘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14岁。右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双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左冠状动脉右房瘘及左冠状动脉主肺动脉瘘各1例,冠状动脉右室瘘合并单冠畸形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本组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同时矫治。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症状缓解。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主张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外科治疗先天性冠性动脉瘘25例,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年龄4-47岁(平均19.8岁)。17例(68.0%)起自右冠状动脉分别瘘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和左室。8例(32.0%)起自左冠状动脉瘘入右室或肺动脉。12例行动脉瘘缝扎术。13例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关闭瘘中,其中4例经瘘入的心腔修补,9例切开扩张的冠状动脉或冠状动瘤修补。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者切除瘤壁缝合。无手术死亡。22例随访1-2  相似文献   

5.
Surgical treatment of 52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fistula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 5 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5 2例患者 ,年龄 9个月 - 5 8岁 ,平均 15 7± 16 4岁。其中 16例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在 36例单纯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中 ,2 0岁以上者有 9例 ,其术前均有临床症状。 5 2例中右冠状动脉瘘占 71 2 % ,左冠状动脉瘘占 2 8 8%。瘘口终止于右室 ,右房 ,左室 ,左房及肺动脉分别为 4 2 3% ,30 8% ,11 5 % ,5 8%和 9 6 %。结果 手术全部在体外循环下进行 ,10例切开冠状动脉闭合瘘口 ,2 6例经心腔闭合瘘口 ,16例分别闭合瘘管在冠脉内的开口和在心腔内的开口。心腔内发现有两个瘘口者 6例 ,三个瘘口者 3例。余 4 3例病人为单一瘘口 ,瘘口平均直径为 7 34± 4 12mm (2 - 15mm)。全组无一例死亡及残余漏发生。 4 0例随防 1月到 8年 ,平均 3 14±1 84年 ,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一例有ST T改变。结论 早期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如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应同时矫治。准确判断瘘口的位置和确切可靠的缝合技术是防止残余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右室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导管法封堵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瘘的技术方法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1例先天性粗大、迂曲右冠状动脉右室瘘患者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选择性冠脉造影后,建立动-静脉轨道,再沿轨道钢丝经股静脉送人长鞘经瘘口至右冠状动脉,沿鞘管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置于右冠状动脉瘘口处,确定封堵器位置合适后将其完全释放.结果 瘘口完全堵闭,术后无并发症,复查心脏超声示各心腔内径缩小.结论 对迂曲、粗大的冠状动脉瘘,用国产器械经导管封堵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6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6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5个月~33岁。3例为单纯先天性冠状动脉瘘,3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5例冠状动脉瘘起自右冠,1例起自左冠;4例痿入右室,各1例瘘入右房及肺动脉。全部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予瘘修补及合并疾病纠治。全组无死亡,1例术后并发败血症。随诊2~9年,无远期死亡及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较为罕见,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少数患可选用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07年12月在笔者医院手术的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18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结果 1998年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1.0±24.8岁(10天~71岁);单纯冠状动脉瘘10例,合并其他心脏疾病8例;冠状动脉瘘引流至主肺动脉11例,右心室5例,右心房1例,左心室1例;15例患者有1个瘘口,3例有2个瘘口,瘘口直径4.8±3.0mm(1~12mm)。手术方式包括心内修补5例,经冠状动脉切口修补3例,心表结扎或缝扎9例,经心内及冠脉切口修补1例。体外循环下手术13例,其中2例在并行循环下手术,非体外循环手术5例。ICU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2天和10h,术后住院时间10.2±5.6天。1例发生残余瘘(5.6%),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起自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绝大多数均引流至右心系统,形成左向右分流。由于分流量多较小,较少引起心肌缺血。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包括冠状动脉右房瘘、冠状动脉右室瘘、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冠状动静脉瘘和极为罕见的冠状动脉左房瘘。本病极为少见,现将我院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对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辅以双氧水声学造影诊断的4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切面的声像特征,并探讨检查、分析方法。结果:明确诊断了法洛氏四联征7例,法洛氏三联征2例,法洛氏五联征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6例,爱勃斯坦畸形6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5例,纠正型大动脉转位1例,右室双出口3例,右室双腔心2例,右旋心并室缺1例,永存动脉干1例,完全性主动脉弓离断1例,左位上腔静脉引流入左房1例,单心室2例,三尖瓣闭锁2例,巨大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其中巨大右冠状动脉左室瘘、右室双腔心、爱勃斯坦畸形各1例均我院手术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右心声学造影是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首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