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7,(3):380-382
对药不同于方剂,更具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运用十分广泛,具有协同作用,可相须为用,也可相使,亦可相杀。金庆江教授临证注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西医病机互参,对药的运用上注重贴合病机,匠心独妙。金庆江教授常用药对有:薄荷、桔梗;蝉蜕、木蝴蝶;苍耳子、辛夷花;蒲公英、金银花;苦丁茶、川芎;延胡索、徐长卿;海螵蛸、瓦楞子;川黄连、煨木香;乌梅、白残花;独活、桑寄生;合欢皮、夜交藤;枸橘李、壁虎;桂枝、浮萍。  相似文献   

2.
[目的]传承陈祖皋先生临床用药经验,研习其用药特色。[方法]通过复习有关本草医籍,将陈师常用对药与角药加以总结整理。[结果]完成陈师桂枝、地骨皮,桂枝、甘遂,穿山甲、皂角刺,白芥子、九香虫,黄芪、天花粉,秦艽、白蒺藜,附子、细辛、石膏,黄芪、知母、太子参等8组对药与角药的总结。陈师是一位烙有深刻师承印记的老一辈绍兴名医,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其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善用对药和角药论治疾病。[结论]对药与角药是医者处方用药之主干,排兵布阵之良将。屡用方能达药,细究陈师用药经验,必将从中得到教益。  相似文献   

3.
蔡钢  孙良佐 《农垦医学》1999,21(2):139-139
医生临证治病,不是把药物进行简单的堆砌,也不是单纯将药效相加,而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组合而成的。这种组方原则,前人称为"君、臣、佐、使"。明代何伯斋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这是一般情况下的组方原则,在临床处方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些药物总是配在一起用,这就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物配对",或称"药对"、"药对于"。"药对"具有很多优越性,能起到协同作用,或者相互纠正…  相似文献   

4.
张发荣治疗糖尿病常用药对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发荣教授采用桑白皮与地骨皮、淫羊藿与雄蚕蛾、枸杞与桑椹、益母草与泽兰等药物配对辨证论治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通过中药配对分析,揭示了准确分析病证、明确治疗方向、巧妙配伍用药三者的有机结合,对糖尿病等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芪与当归药对配伍理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6.
茯苓甘淡性平 ,补而不腻 ,利而不峻 ,与他药配伍成对 ,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 ,配补药益健脾之效 ;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 ,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 ;配寒药则寒 ,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 ,除形成药对外 ,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方是最简单的复方 ,最能体现方剂配伍中的阴阳、君臣、补泻等对药关系 ,且方只二味 ,药简力捷。茯苓的对药配伍研究 ,对于中药配伍、方剂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主要介绍袁士良教授临证常用药对药组,分别从肺系、心系、脾胃、肝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以及其他病证进行总结归纳,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个性质功能不同或相反的药物,互相配伍组成的对药称相对对药。今就相对对药临床增减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0.
杨汝杰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11):F003-F004
中药对妙用举隅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杨汝杰药对是两味中药特殊的配伍方法,非中药复方也。两味中药的运用,历史悠久,简便廉验,古籍载之甚多。如若妙用得当,其效常有卓于复方。今人多重用复方,于药对似有所忽视。今举实例,以求正于同道。1胡桃肉、硫黄治久泻:...  相似文献   

11.
单教授认为应用膏方前应先以汤剂益气健脾、清化湿热、调理气机,待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后方可进补。膏方药味较多,需明确辨证,确立主方,方能做到药物多而不杂。膏方重在综合调理,确立主方后可随兼证加减用药。膏方的补益重在补肾,用药总以平为期。应用辅料尤为考究,填精血不夺胃气。细料的选用以辨证为基础,有虚方可言补。单教授认为膏方适合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长期守法治疗,符合"胃以喜为补"的特征,且膏方药味较多,可以兼顾患者其他症状,治病与调理并重。在临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常以膏方辅助治疗,综合调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巴元明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肾系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形成了一定的用药配伍习惯,擅长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药对,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13.
庞清治教授对胎前之热尤其重视,认为"热"是导致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疾病的基本病因之一。"热"所致滑胎,多因孕后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人体阴血有限,聚以养胎,易使机体阴血偏虚,阳气偏旺,则血热内生。治疗上庞老强调以清热养阴为主,兼以理气、健脾祛湿及滋补肝肾,创立了"庞氏安胎止血汤"。庞老非常注重阶段性辨治,在未孕前,审因辨治而进行遣药用方,审查清楚原因,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为稳定的孕育提供前提保障;滑胎患者的孕后保胎应主要从"热""滞""虚"这三个方面着手。同时,在临证时配合合理有度的变通和适时的建议,每获奇效。  相似文献   

14.
通腑法由泻下药为主组方,具有通导大便、排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能清除肠道中水湿、瘀毒、积滞等病理产物,可以恢复肠道的传输功能,使肠道及时排出毒物,减少其对肠道的有害刺激。陈树真强调通腑法为逐邪而设,勿拘便结,着重顾护胃气,临床运用注重“升”与“降”的关系,灵活处理“中病即止”与“效不更方”的关系,其在临床中辨治危重疾病,常取佳效。  相似文献   

15.
肾系病证是《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临床教学体会从"重视系统病证中总论的讲述,加强知识的横向贯通";"强调章节内容的共性,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突出优势病种的重点教学,注意理论知识的重温";"勿忽视西医教学,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以及"课堂教学结合典型病例探讨,同时融入名老中医经验"六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邵梦扬教授认为肝癌的基本病机是脾气亏虚,痰瘀搏结,其病位在肝,又与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临床上肝癌常表现出以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夹杂的病理表现。邵教授以"健脾益气,化湿解毒,破瘀消积"为基本治则,临床常用积消方,全方由金刚藤、水蛭、三白草、薏苡仁等组成。邵教授还指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贯彻心理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三项基本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是全方位综合治疗肝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穿全方位综合治疗的全过程,以保证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邝宁子 《西部医学》2003,1(4):345-346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6 8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 ,36例 (男 12例 ,女 2 4例 )口服中药汤剂 ,2次 /日 ;32例 (男 10例 ,女 2 2例 )作为对照组口服氯喹片 ,0 .2 5~ 0 .12 5 /次 ,2次 /日。两组局部外擦 10 %氧化锌软膏 ,2次 /日 ,连续观察 1个月。结果 中药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总有效率 97.2 % ,对照组 84 .4 % ,2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 .0 1)。结论 中药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段海辰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多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导致胃中气机阻滞,从而导致瘀血,气血失调是其发生的病理关键。故段海辰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临证时无论是何型胃痛均应重视调气和血的作用。本病发作初期清热活血行气以促进"内疮"消散,中期化瘀活血行气以敛疮生肌,后期益气活血行气以促进"内疮"愈合,将调和气血法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介入治疗及抗感染、抑酸、抑酶和补液,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生化指标恢复时间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转外科手术率、死亡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恢复自主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外科手术率与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优于非联合中药治疗者,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