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组织化学方法对40 例不同治疗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过氧化物酶进行显示,并以食管良性病变和正常人为对照,且所有受检者血常规正常。结果表明,食管癌组的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颗粒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 P< 0 .05) ,食管癌术中输血者,短期内部分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颗粒的含量增高之后又降低。食管癌术中未输血者,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患者病情越重,身体状况越差,过氧化物酶量越少。正常组与食管良性病变间无显著差异( P> 0 .05) 。作者认为,通过观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具有监测病人病情和治疗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8日~6月25日,中日友好医院做为SARS指定医院收治SARS患者,笔者有幸参与了SARS患者的血象分类工作,并对患者白细胞分类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观察到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毒鼠强是一种剧毒化合物,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但在利益驱使下,仍有不法商贩从事毒鼠强的贩卖、致使误服甚至投毒事件时有发生。毒鼠强中毒后可严重累及以神经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器官^[1]。为探讨毒鼠强对中毒患者机体血液系统、尤其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我们对6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外周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Harris法染色 ,观察 60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PMN功能 ,并与来自健康献血员的 40例血液标本对照。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PMN对金葡菌吞噬率 (80 .8%± 1 .1 % )略低于健康对照组 (82 .9%± 1 .7% ) (P >0 .0 5) ,但化疗后对金葡菌的吞噬率 (68.4%± 3 .2 % )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PMN吞噬功能可从一个方面反映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同时也能反映出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陈谱  何韶衡 《广东医学》2004,25(5):602-604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多种炎症性细胞参与了变态反应的发生发展。嗜碱性粒细胞特异性激活标志物为嗜碱性粒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2D7及BB - 1。中性粒细胞的特异性激活标志物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 trophilelastase ,NE)、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d loperoxidase ,MPO)及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F)。在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 ,BALF)、血清及尿中可查出这些标志物升高。通过对这些标志物的评价,有利于…  相似文献   

6.
人的中性粒细胞(PMN),用罗氏染色(Romanowsky stain)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胞浆中含有两种颗粒:嗜天青颗粒(又称初级颗粒)和特异性颗粒(又称次级颗粒)。嗜天青颗粒为粗大的紫红色,在原始粒细胞阶段很少或见不到,至早幼阶段含量最丰富。随着细胞的成熟,酸性粘蛋白合成增加,并与嗜天青的碱性颗粒形成复合物,从而失去嗜天青的特性。故自中幼阶段以下,嗜天青颗粒已变得不明显,甚至已见不到,而让位于细小、不规则的特异性颗粒。然而,在电子显微镜下,即使成熟的PMN,嗜天青颗粒仍可见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正常人、外伤病人、感染病人全血中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TL)的吞噬功能进行了测定,发现外伤病人、炎症病人血中NTL的吞噬率比正常人NTL的吞噬率明显降低(P<0.01),并且血中NTL的百分率与NTL的吞噬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病态表现对MDS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病态表现作了观察,并设对照组进行分型,结果发现对无颗粒中性粒细胞及Pelger样中性粒细胞作定量分析,有助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若对二者进行综合分析,特异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嗜碱性粒细胞是血液及骨髓液中较少的一类血细胞,该类细胞的过氧化酶染色(POX)定性在教材及操作规程中存在争议,故针对此问题,特将对正常及病态嗜碱性粒细胞的过氧化酶常用染色方法嗜碱性粒细胞结果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雷秀霞  李萍  李国豪 《海南医学》2006,17(9):146-147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T)含量的改变.方法按常规抽血测定46例吸毒者和44例正常对照组人员血常规.结果吸毒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含量为(3.045±1.106)×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33±1.065)×109/L,P<0.01;吸毒组中性粒细胞含量占WBC总数百分率低于50%有30例,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含量占WBC总数百分率低于50%有3例,经卡方检验,x2=33.03,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毒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含量的绝对减少和中性粒细胞百分含量的相对减少是吸毒人员易患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的凋亡情况和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探讨PMN凋亡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COPD患者26例(稳定期10例,急性发作期16例)与健康成年人20例,抽取静脉血5 mL,分离PMN并培养24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凋亡率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3组间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急性发作期PMN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OPD稳定期(P〈0.05)。结论:COPD患者炎症反应异常可能与PMN凋亡延迟有关,而凋亡延迟可能与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7例SLE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表达百分率,比较SLE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SLE活动组和稳定组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表达百分率,分析其与SL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并检测10例SLE患者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PD-L1的表达.结果 ① SLE组外周血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活动组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7).② SLE患者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G(IgG)、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性,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呈负相关性,对这些呈线性相关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LE患者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ANA和ESR的线性回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05).以外,在低补体3(C3)组和低白细胞计数(WBC)组中,SLE患者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C3、WBC呈负相关性.SLE患者中低WBC、低血小板计数(PLT)、高中性粒细胞数、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阳性组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应的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SLE患者发热、皮肤表现、低白细胞血症、低红细胞血症、低血小板血症、贫血和血尿阳性组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应的阴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SLE患者有效治疗后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表达异常,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以及抗体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方勇  陈玉林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7):1539-1540
严重烧伤后早期 ,机体表现为非感染性的全身炎症反应。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 ,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及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是该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的病理基础。而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则依赖于中性粒细胞膜上粘附分子CD11/CD18与其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的结合[1] 。这说明粘附分子变化在严重烧伤后病理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往我们的动物实验证实 ,严重烧伤后早期外周血中的粘附分子表达是增高的 ,而白细胞在肺组织内的粘附扣留则主要依赖于这些粘附分子的高表达[2 ] 。尽管如此 ,至今尚无明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的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1~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700例,均来自职工2012年度健康体检,计数每例受检者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中性粒细胞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不升高时,其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可随着病情的发作程度轻度升高或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和60例稳定期患者,测定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弹性蛋白(neutrophil elastase,NE)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组NGAL及NE水平比稳定期明显升高,分别为(120.46±26.52)μg/L vs(80.22±16.24)μg/L和(5.78±0.52)nmol/L vs(3.24±0.61)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NGAL和NE在肺功能轻至中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0.448,在肺功能为重至极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6、-0.724;稳定期慢阻肺患者NGAL和NE在肺功能轻至中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4、-0.214,在肺功能为重至极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6、-0.221。结论:NGAL和NE可反应慢阻肺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血清标志物,可用于评估病情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和吞噬功能,并与成人慢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扣性粒细胞趋化和吞噬功能比较。方法:测定三组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趋化和吴噬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牙周炎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成人慢性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吞噬能力和吞噬活性较成人慢性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明显减低。结论:老年牙周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明显降低,可能是老年牙周炎发病率高,病情重、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循环血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浓度的改变及其预测易损斑块的价值。方法:9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塞(AMI)组19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心绞痛(SAP)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抽取股静脉血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PO浓度和粒子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中性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UAP组股静脉血MPO门内百分数显著高于AMI组、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AMI组股静脉血MPO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UAP组和AMI组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股静脉血hsCRP显著增高(P均<0.05),而UAP组和AMI组、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P组MPO门内百分数和hsCRP在不稳定斑块明显高于稳定斑块(P均<0.05)。电镜下观察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形态较为规则,胞浆内含有大小、形状不一的不同电子密度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空泡较少;AMI患者中性粒细胞颗粒明显减少,空泡显著增多;UAP患者则显示中性粒细胞颗粒丰富,空泡少见。结论:外周循环血中MPO的含量不仅能提示ACS易损斑块的存在,而且能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钠对细菌脂多糖( LPS)诱导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NE)释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瑞氏染色法鉴定中性粒细胞及胞内嗜天青颗粒,使用LPS刺激中性粒细胞脱颗粒,提取细胞上清液,应用比色法检测上清液中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以确定合适的刺激时间和浓度后,给予中性粒细胞LPS刺激同时予以普伐他汀钠处理,使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NE含量,比色法检测NE活性.结果 LPS刺激后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E的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增高.普伐他汀钠处理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E明显降低(P<0.05).结论 普伐他汀 钠能降低LPS刺激导致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降低NE释放量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炎症与IgA肾病(IgAN)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并可能影响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研究旨在探讨NLR与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肾穿刺确诊的397例原发性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NLR中位数(2.01)分为两组,分析不同组之间临床指标、病理特征的差异。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肾脏累计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NLR在IgAN患者肾病进展中的预后价值。结果 NLR高水平组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和24 h尿蛋白总量较高(P <0.05);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和肾小管出现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更为严重(P <0.05),治疗后的缓解率较低(P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NLR高水平组肾脏总的生存率低于NLR低水平组(P <0.05);经过多因素校正后,NLR不是影响IgA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指标,NLR可作为评估IgAN严重程度的参考;NLR不是影响IgA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