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生活事件与情绪调节三者的关系。方法应用贝克抑郁量表、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对38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贝克抑郁量表分数与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及6个维度呈正相关(r=0.22~0.42,P <0.01);贝克抑郁量表分数与情绪调节问卷的认知重评维度呈负相关(r=-0.27,P <0.01),与情绪调节问卷的表达抑制维度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无抑郁组、轻度抑郁组、中重度抑郁组在认知重评、生活事件及生活事件6个因子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表达抑制维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MOS 模型表明情绪调节的认知重评对抑郁既有直接作用,也是调节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因素。结论认知重评策略对生活事件与抑郁具有调节作用,应重视其在减轻抑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期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神经质人格与孕妇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短期纵向追踪设计,在T1时间点采用孕妇生活事件量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以及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神经质分量表对327名妊娠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间隔6周后在T2时间点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进行追踪调查,使用SPSS 20.0的宏程序PROCESS检验认知情绪的中介效应和神经质的调节效应。结果(1)以患者健康问卷9总分7分作为临界值,妊娠晚期抑郁的发生率12.23%。(2)孕妇生活事件总分(T1)与非适应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总分(T1)呈显著正相关(r=0.25,P<0.01),神经质人格总分(T1)与抑郁情绪总分(T2)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孕妇生活事件总分(T1)与抑郁情绪总分(T2)呈显著正相关(r=0.36,P<0.01)。(3)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T1)在生活事件(T1)与抑郁(T2)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该直接效应(效应值=0.29)和中介效应(效应值=0.07)分别占总效应(效应值=0.36)的80.55%,19.44%;(4)神经质人格调节该中介模型的中介效应后半段,具体而言,个体的神经质人格水平越高,非适应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孕妇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强。结论孕期生活事件通过非适应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以及神经质的调节作用对孕妇抑郁情绪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智力与孤独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和孤独量表对542名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假设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智力与孤独感间具有中介效应,建立路径模型,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认知性情绪调节的积极策略[(28.64±5.90)分]总体上与情绪智力[题项平均分(2.38±0.27)分]显著正相关(r=0.346,P<0.05),与孤独感[(42.29±7.88)分]显著负相关(r=-0.301, P<0.05);路径分析显示:间接效果和直接效果的估计值均支持本研究假设(P<0.05)。结论认知性情绪调节的积极策略在情绪智力与孤独感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在校护理学生(简称护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护生的全面素质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对分层整群随机选取的右江民族医学院516名护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总分平均为(113.57±12.73)分;护生面对负性事件时,采用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高于采用消极的策略;性别、民族、年级、生源地等因素对护生的认知情绪调节有部分影响(P<0.05)。结论护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整体是积极的,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护生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军队卫勤文职人员认知情绪调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认同感量表(self-identity scale,SIS)、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和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对某军医大学参加全军新入职卫勤文职人员培训的45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军队卫勤文职人员采用的九种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由多至少依次为: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接受、积极重新关注、自我责难、沉思、理性分析、责怪他人、灾难化.②不同睡眠状况、健康状况、是否适应部队、是否热爱目前工作岗位的军队卫勤文职人员认知情绪调节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支持、自我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消极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支持、自我认同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④社会支持、自我认同感、睡眠状况对积极情绪调节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客观支持对积极情绪调节有负向预测作用,有效解释10.8%;自我认同感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消极情绪调节有负向预测作用,有效解释23.6%.结论 军队卫勤文职人员认知情绪调节以积极情绪调节模式为主,要从加强自我认同感和社会支持主客观两方面,引导军队卫勤文职人员采纳更多的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减少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及特点,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对宁夏某三甲医院已确诊的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0例正常受试对象进行测评。结果糖尿病患者沉思策略得分高于正常受试对象(P<0.05),而自责、接受、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得分均低于正常受试对象(P<0.05)。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及病程的糖尿病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面对负性事件时,糖尿病患者多采用沉思策略,较少运用灾难化、责备他人策略及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性分析策略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中的中介与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北京某大学540名大学生中进行施测,其中女生376人,男生164人,完成自我意识量表一社交焦虑分量表、自尊量表及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理性分析分量表.结果 理性分析策略的运用与自尊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2,P<0.01),与社交焦虑状况呈显著负相关(r=-0.10,P<0.05);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理性分析策略在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AR2 =0.124,P<0.05)及调节作用(F=30.717,P<0.01).结论 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其社交焦虑水平显著负相关,理性分析策略在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理性分析策略能够增强自尊对社交焦虑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情绪调节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情绪调节策略方面的研究。文章以Gross的理论为基础,从情绪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脑功能等方面主要介绍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策略的相关研究结果,并提出这方面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现状及与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临床护士352人,采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中文版(CERQ—C)、应对方法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临床护士进行评价,对比临床护士和常模及护龄〈5年(A组)和护龄≥5年(B组)CERQ—C评分,分析CERQ—C与CSQ、SCL-90的关系。结果临床护士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评分高于常模(P〈0.05)。A、B组和常模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均低于B组,而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均高于B组(P〈0.05)。CERQ—C因子与解决问题、合理化、退避、自责、求助存在相关性(P〈0.05)。CERQ—C因子与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护士整体认知情绪调节以正向调节为主,低年资护士在面对负性事件时常表现为责难自己,高年资护士认知情绪调节能力较好.而心理健康状态较差,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对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认知应对策略、神经质和述情障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认知应对策略、神经质和述情障碍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神经质分量表对3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述情障碍与灾难化(r=0.41)、责怪他人(r=0.23)和神经质(r=0.48)呈正相关,与积极评价(r=-0.37)和计划性(r=-0.33)呈负相关。(2)灾难化、积极评价以及计划性单独对感受辨认不能维度和外向性思维起预测作用,神经质独立于认知应对策略直接对感受辨认不能维度起预测作用,但对外向性思维既无预测作用也无调节作用;积极评价和灾难化认知对感受描述不能维度单独起预测作用;神经质不仅在感受描述不能中起独立预测作用,而且还可以与计划性发生交互作用。结论神经质不仅可以单独对述情障碍某一维度起预测作用,也可作为中介变量在应对策略和述情障碍某一维度之间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汉族与少数民族抑郁症患者中,应激性生活事件和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及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生活事件量表、认知情绪凋查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对126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其中少数民族55人,汉族71人,利用SPSS17.0对各量表的结果进行双变量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全部样本中抑郁与负性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和生活事件、自杀意念呈正相关(自责r=0.599,接受r=0.527,沉思r=0.484,灾难化r=0.618,LES总分r=0.649,自杀r=0.482,P均<0.01),与正性认知情绪调节呈负相关(积极重新关注r=-0.476,重新关注计划r=-0.254,积极重新评价r=-0.221,理性分析r=-0.492,P均<0.01).自杀意念与工作学习问题、生活事件总分、负性认知情绪调节和抑郁、呈正相关(工作学习问题r=0.182,LES总分r=0.482,自责r=0.438,接受r=0.338,沉思r=0.378,灾难化r=0.457,抑郁r=0.724,P均<0.01),与积极重新关注和理性分析呈负相关(r=-0.319,r=-0.326,均P<0.01).汉族和少数民族患者中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相似.少数民族抑郁症患者中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灾难化、责难他人对抑郁的贡献显著,汉族抑郁症患者中生活事件和灾难化对抑郁的贡献显著,两组中抑郁程度对自杀的贡献最大.结论 应激性生活事件和负性认知情绪调节对抑郁症状有着重要影响,而抑郁的严重程度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各民族间没有质的差别.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risk factors to depression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ing life events,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epression and suicide ideation were studied by correlate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126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diagnosed by CCMD-III,55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71 Han nationality patients,completed life events questionnaires,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aire(CERQ) and HAMD. All the parameters be analyzed by SPSS 17.0,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b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Results Negative cognitive emotion, stressing life events and suicide ideation related positively to depression, while positive cognitive emotion related to depression negatively(r self-blame=0.599,r acceptance=0.527,r rumination=0.484,r catastrophizing=0.618,r LES=0.649,r suicide ideation=0.482,P<0.01;r positive refocusing=-0.476,r planning=-0.0254,r positive reapprasial=-0.363,r putting into perspective=-0.492,p<0.01);stressing life events and negative cognitive emotion and depression related positively to suicide i-deation(r LES=0.482.r self-blame=0.438,r acceptance=0.338,r rumination=0.378,r catastrophizing=0.457,r depression=0.724,p<0.01) , and positive cognitive emotion related negatively to it(r positive refocusing=-0.319,r putting into perspective=-0.326,p<0.01). The outcome of correlate analysis was similar i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Stressing life events and catastrophizing and other-blame contributed more to depression than other factors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group, and only the former two factors contributed to depression in Han nationality group. In both two groups, depression contributed more to suicide ideation than others. Conclusions Stressing rife events and negative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and the severity of depression is a critical factor to suicide ideat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above outcome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布特点及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延边大学的1 075名医学生进行健康测试.[结果]延边地区医学生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依次为强迫症状(26.6%)、人际关系敏感(18.6%)及抑郁(14.6%);调整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及父母双方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后,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延边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且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多项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若干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探索这些因素的概念界定及其定量方法。方法以自编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对610例被试作调查,检验调查表中的条目、应激因素分和总分分别与SCL-90、SAS、SDS、身体素质和是否病人等多项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负性应激因素的绝大部分条目与SCL-90总分有较高正相关性(P<0.05~0.01);生活事件、消极情绪NE和消极应对NC计分以及应激总分,与大部分心身健康指标有正相关性(P<0.05~0.01);积极情绪PE和积极应对PC的条目和因素分与各心身健康指标大部分无相关(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生活事件的消极情绪体验、消极应对方式不利于心身健康;自编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可作为心理应激水平的团体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压力知觉、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压力知觉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8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分析。结果(1)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为(123.38±17.96)分,压力知觉得分为(38.76±6.39)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2.46±6.4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63.36±12.40)分,手机成瘾得分为(39.31±10.01)分。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66,-0.37,-0.28,均P<0.01)。压力知觉与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50,0.38,均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50,P<0.01),与压力知觉、负性情绪、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41,-0.30,-0.12,均P<0.01)。(2)心理资本一方面通过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β=-0.20,SE=0.03,95%CI:-0.27~-0.13);另一方面心理资本通过压力知觉与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β=-0.04,SE=0.01,95%CI:-0.06~-0.01)。社会支持调节心理资本影响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结论压力知觉和负性情绪是心理资本与手机成瘾关系的重要桥梁,社会支持能够调节心理资本对压力知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情绪调节认知策略在大学生神经质人格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调节效应.方法 对824名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取多层次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大学生所使用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理性分析得分最高[(14.1±2.57)分],灾难化得分最低[(7.74±2.76)分].在控制了第一次抑郁得分后,神经质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137,P<0.001)、情绪调节策略中的积极重新关注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073,P<0.05)以及沉思、灾难化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137,P<0.001;β=0.143,P<0.01)均达到显著水平;抑郁与灾难化和责怪他人存在交互作用(β=0.0535,-0.620,P<0.05,0.01).结论 灾难化正向调节神经质人格对抑郁的影响,而责怪他人则负向调节神经质人格对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汉族医学生的抑郁现状,探讨具体生活事件和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医学生抑郁症的干预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收集某高校431名医学生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测定151例具有抑郁情绪者和280例无抑郁情绪者的5-HTTLPR基因多态性,分析5-HTTLPR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被调查的医学生中有35%的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郁;在发生率超过50%的生活事件中,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或错怪、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生活习惯明显变化、不喜欢上学等事件与抑郁情绪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项生活事件因子中,人际关系因子、健康适应因子与抑郁情绪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TTLPR基因型频率在各抑郁情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存在很大程度的抑郁现象,多为轻度抑郁;抑郁现象的发生与大学生一些具体生活事件存在一定的关联;5-HTTLPR基因多态性对医学生抑郁情绪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脆弱在大学生自评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为进行有效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科大学)、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3所高校大学生,采用心理脆弱量表(MV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1?238例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负性生活事件(63.94±19.06)分,心理脆弱(46.58±13.13)分,交往焦虑(34.95±9.58)分。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心理脆弱、交往焦虑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心理脆弱得分与交往焦虑得分呈正相关(P?<0.05),心理脆弱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主要通过心理脆弱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交往焦虑产生间接效应,心理脆弱可降低负性生活事件对交往焦虑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军校医学生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军校医学生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某军校医学生 3 42人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和SCL 90测试 ,分析差异及相关性。根据测试结果 ,实施心理辅导 ,比较辅导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被试 6个月内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学习负担 (91 9%) ,考试失败 (84 4%)。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与SCL 90各因子呈正相关。心理辅导后 ,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结论 应激生活事件是影响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辅导能有效地削弱生活事件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