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侧前路减压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侧前路减压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行侧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5~48个月)。随访结果: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3级。术中损伤胸膜3例,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内脏损伤、伤口感染、生殖股神经损伤、交感神经损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未发生断棒脱钉等并发症。结论 侧前路减压固定具有减乐直接彻底、能很好重建脊柱序列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是治疗椎管占位明显或脊柱严重后凸畸形的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侧前路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本科2001年10月-2007年6月间36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侧前路手术后的患者,采用侧前路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法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出院后随访。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0±0.3)月(5~48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3级(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侧前路手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前路椎管减压与脊柱稳定性重建的手术要点与经验。方法回顾我院33例胸腰椎骨折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例,从椎管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及效果方面,总结前路手术经验。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48个月(平均26个月),显示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恢复(ASIA分级)提高1~2级。术中无较大副损伤出现,术后未发生断棒脱钉等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彻底,重建方式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分布原则,远期脊髓神经再压迫风险小。  相似文献   

4.
经前路复位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源  陈前芬 《广西医学》2010,32(1):79-81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3例,其中合并不完全性瘫痪11例,完全性瘫痪8例。椎管内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4例。观察术后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脊柱的稳定性,并分析前路手术的优缺点、适应证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有效减压,随访1~3年。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1例未能恢复外,其余均恢复1~2级,X线显示植骨均融合,Cobb's角平均由术前20°恢复至术后7°,侧凸平均由术前8°恢复至术后3°。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具有减压彻底,复位内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改善率高,重建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Z-plate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Z-plate系统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其中合并截瘫25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1例。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36例经随访1~3年,平均1.5年。发现受伤的胸腰椎高度及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X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25例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3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88.00%。结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Z-plate系统固定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一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及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后路切开复位,AF系统内固定,选择性椎管减压及后外侧植骨融合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47.9%恢复至术后平均91.8%,10例完全性及51例不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无术后脊柱变形及侧弯畸形。结论:胸腰椎骨折行AF系统内固定重新建立脊柱的稳定性,椎管充分减压,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理想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 58例。方法 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 58例。结果 58例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 48%和 71%恢复到术后 93%和 98%,Cobb’s角由术前平均 24. 2o矫正到术后平均 2. 8o;术后随访 6~24个月, 9例完全性瘫痪患者中 5例有 1~2级恢复, 49例不完全性瘫痪患者有 1~3级恢复。结论 AF内固定系统可使伤椎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并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前路钛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忠  赵万恒  沈日尔 《吉林医学》2010,(30):5392-539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胸腰椎前路钛板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应用胸腰椎前路钛板加钛网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手术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CT及X线片,椎体高度复位满意,椎管减压彻底。术后平均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例未发现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内固定无松动及移位,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减压钛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能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重建其稳定性;恢复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效果肯定,且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53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后侧入路椎板减压,应用RF、AF、SF、GSS等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并行横突间及关节突植骨。结果 术后复查X线和CT,椎体高度恢复,椎管容积基本正常,脊柱矢状面生理曲度恢复。平均随访2年,疗效满意。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手术操作简便、脊髓得到充分减压、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了脊柱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0.
余万初 《中外医疗》2012,31(34):41-41,4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采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采用经前路减压植骨并联合内固定术治疗,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该组患者进行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采用X线片显示均达骨性愈合,椎间矫正高度无丢失现象发生。脊髓完全损伤3例中,1例无恢复,神经功能部分恢复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77例中,神经功能部分恢复19例,完全恢复56例。术后平均伤椎高度恢复情况、平均Cobb角恢复情况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采用经前路减压植骨联合内固定术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矫正畸形、减压、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效果,使脊柱稳定性得以重建,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2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科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病人24例,手术采用AF内固定系统,随访9个月至4年.结果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后全部恢复良好,4例全瘫患者2例有1~2级恢复.结论我们认为:伤后早期手术,椎管彻底减压,坚强的内固定,术前术后正确处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前路手术优缺点。方法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采用前路减压加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前路手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本组所有病例脊髓均获得有效减压,术后获随访6-28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24例不全截瘫患者中均有Ⅰ-Ⅲ级恢复;1例全瘫患者未有任何恢复;2例无神经损害者术后功能良好。随访x线见植骨均已融合,无神经、血管、输尿管损伤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减压彻底,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要注意防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运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及胸腰段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依据Frankel分级评定),记录内固定失败、相邻椎体骨折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椎体后壁骨折块椎管侵占率为27.41%~63.85%,平均为(43.24±10.61)%。术后VAS、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胸腰段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术后矫正率分别为(63.31±23.47)%和(61.91±17.54)%,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矫正丢失率分别为(15.38±39.92)%和(21.79±32.20)%,但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6例,E级19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无螺钉松动、断钉或断棒等情况;术后有8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有5例患者再次发生椎体压缩骨折,其中2例发生于相邻节段椎体,3例发生在非相邻节段。【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有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柱生理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良胸膜外路及植骨结合侧前方减压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效果,并分析CT影像技术在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5年收治的46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采取改良胸膜外路及植骨结合侧前方减压固定治疗,于术前、术后进行多排CT三维重建及常规X线检查。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6-24个月)。除1例患者术中胸膜损伤以外均未出现损伤腰膨大血管、损伤脏器、损伤脊髓及术后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Frankel分级法显示神经功能明显改善,46例患者经术后CT重建扫描均显示骨折复位效果良好,椎管内无压迫。结论侧前方减压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减压直接且彻底,CT重建技术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实现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准确诊断及治疗评估,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的手术治疗.方法 我科从1987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101名胸腰段骨质疏松、创伤后椎体塌陷病人其中男23例,女78例,平均年龄68岁.全部病例均经前路行塌陷椎体切除、畸形矫正、稳定性重建.塌陷椎体显露为左侧胸、腹膜外入路.因为骨质疏松、创伤后椎体塌陷节段通常低于TH,不需开胸即可显露胸腰段脊柱.塌陷椎体的切除用锋利骨刀、咬骨钳、骨凿、刮匙.椎管前壁减压时保留后纵韧带,以减少硬膜外静脉丛出血.压迫神经的塌陷后突骨块从椎管前壁切除.保留骨性终板,彻底刮除软骨终板.椎间撑开矫正后凸畸形.椎体切除处用自体髂骨或钛网或人工椎体加自体骨融合,Kaneda-SR前路器械固定.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28分钟,失血量850毫升.随访时间平均56个月(3个月-147个月)术前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84例病人,其中82人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前有大小便功能障碍的59例病人中有44例完全或部分恢复功能.2例病人在矫正进展性后凸畸形后下肢运动功能、膀胱功能无恢复,疼痛缓解不满意,这2例均为不全瘫痪后进展性后凸畸形超过1年病人.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由于骨质缺血坏死、假关节形成,后期出现椎体塌陷,继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后凸畸形,治疗的首选措施是前路减压,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7月~1991年12月,作者采用侧前方减压Luque's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17例,平均纠正脊柱后凸17°(Cobb's法)。术前椎体侧方或前后移位者,术后均得到满意纠正。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增加0.5cm,前方椎间隙平均增加0.9cm,术后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作者认为,Luque's棒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固定确实和并发症极少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和急诊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22例,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直接锤顶复位、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随访椎体高度、Cobb角、椎管减压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定位准确,未出现螺钉进入椎管,手术时间(100~150)分钟,平均135分钟,术中出血量(300~800)ml,平均70 ml。术后切口均Ⅰ/甲愈合,2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2.6%矫正到术后平均97.2%,脊柱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32.6。矫正到术后平均3.5。,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由术前平均48%矫正到术后平均94%,髓访未见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及Cobb角明显增大,椎管减压维持良好,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3级恢复。结论: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可同时解决脊髓减压和脊柱稳定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的临床经验。方法:施行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共15例,对其手术适应症、优缺点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讨论。结果:所有病例均经随访,椎间植骨融合良好,脊柱畸形得以纠正,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采用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植骨治疗在神经减压、纠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前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对胸腰椎椎体骨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26例早期行前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的胸腰椎椎体骨结核患者恢复情况,以判断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8个月至5年4个月的随访发现,26例病人的脊椎骨结核均治愈无复发,内固定牢固,植骨融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及保持良好。其中6例伴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全部恢复。【结论】早期前路病灶清除、彻底减压、有效内固定及植骨融合能及时解除或预防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防止病灶扩散,有利于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