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塞米松对家兔角膜碱烧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家兔角膜碱烧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兔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实验组于烧伤后每日以地塞米松球结膜下注射,对照组于烧伤后每日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球结膜下注射,各组左眼为正常对照且。分别于第1、4、8、16、32及64天测量各组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烧伤后的第1、4、6、8、16、32天,实验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SOD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地塞米松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能促进碱烧伤后角膜组织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膜组织中6 -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 6 - PD) 和胶原酶活性变化与角膜碱烧伤的关系。方法:用2mol/LNaOH溶液造成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以左眼为正常对照。分别于烧伤后不同时期测定两组角膜中的G- 6 - PD 的活性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 及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烧伤后的1 - 16 天,实验组的G- 6 - PD活性和羟脯氨酸含量下降,而GSSG 含量升高,尤其是第8 天的差异非常显著(P< 0 .01) ,至第32 天时上述指标基本接近对照组水平。G- 6 - PD 活性与羟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而与GSSG 含量呈负相关。结论:G- 6 - PD活性降低导致GSSG 含量升高继而胶原酶活性增强,可能是角膜碱烧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Wistar大鼠经6Gy^60Co γ线和/或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致放射损伤(RI)、烧伤(BI)和放烧复合伤(RBI)。观测伤后1、3、8、16和24h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力的改变,发现三种伤类均表现为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伤后1h即明显升高,24h降至对照组(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维持在明显低于C组的水平;BI组和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8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的水平,并观察了卡托普利对CHD患者血清MDA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CHD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CHD患者血清MDA水平与NO水平显著负相关。3.卡托普利可抑制CHD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MDA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80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并观察了卡托普利对CHD患者血清MDA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CHD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CHD患者血清MDA水平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8,P<0.01);3.卡托普利可抑制CHD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MDA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提示CHD患者脂质速或化反应增强,内皮功能失调,而卡托普利:可以升高NO水平,对CH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严重烧伤后营养支持途径对机体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考察严重烧伤早期两种营养支持途径对机体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9例烧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道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分别于伤后1、4、8、14d测胃泌素、胃动素、MDA、SOD、内毒素、TNF、DAO及肠道通透性。结果:EN组血胃泌素、胃动素PBD4、PBD8显著高于PN组(P〈0.05,P〈0.01)。血浆MDA在PBD4、PBD8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SOD在P  相似文献   

7.
高飞  刘丁 《重庆医学》2000,29(2):139-140
动脉粥样硬化(AS)病因复杂,ROSS提出了“损伤反应学说”[1],即血管内皮损害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逐渐为广大学者采纳。脂质过氧化对血管内皮的损害已早为体外实验所证实[2、3、4],体内静脉注射脂质过氧化物后也可观察到内皮的损害。而直接反映活体脂质过氧化与内皮损害的临床报道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对2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循环内皮细胞与脂质过氧化物(MDA)及NO的变化,对脂质过氧化引起内皮损伤功能障碍与AS发病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冠心病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年…  相似文献   

8.
吸入一氧化氮对犬烟雾吸入性损伤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吸入性损伤后体内有不同程度脂质过氧化损害,该研究旨在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O)对改善脂质过氧化损害方面的影响。方法:21只犬随机分为3组,烟雾吸入后,对照组(n=8)单纯吸氧(FiO2,0.45%),治疗组(n=9)吸氧(FiO2,0.45%)+0.0045%(45PPm)的NO,按时相点采取血标本;正常(n=4)不致伤,用于建立组织学对照。动脉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行多个样本均数间方差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OD比值下降(P<0.05~0.01),在BALF和肺组织中,治疗组SOD比对照组升高,MDA和MDA/SOD比值则下降(P<0.05~0.01)。结论:吸入NO对犬烟雾吸入性损伤肺脏无损害作用,反而对机体和肺脏有不同程度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39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NO、MDA水平均显示出失代偿期〉代偿期〉正常对照,血清GSH水平显示出失代偿期〈代偿期〈正常对照。39例患者血清NO与MDA呈明显正相关,肝硬化血清NO和MDA水平增高,GSH水平降低。NO过量生成参与了脂质过氧化肝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大鼠5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复合15%TBSAⅢ度光辐射烧伤后:(l)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数量和血清C_3调理活性抑制作用较小,而对PMN本身的吞噬功能抑制作用较大;(2)PMN吞噬功能降低可能是由于PMNC_3受体表达减少,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降低及SOD活性增高等因素所致;(3)PMNMDA含量显著增高,并与PMN-CL降低显著相关,提示PMN功能损伤与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作用有关;(4)两伤复合后第14天对PMN吞噬功能的抑制作用具有加重效应;而伤后第21天,复合伤组PMN吞噬功能显著高于放射损伤组,提示两伤复合后,烧伤对复合伤PMN功能恢复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itB2 在兔角膜碱烧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兔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 ,设实验组和烧伤组。实验组于烧伤后每日以VitB2 0 .2ml/kg球结膜下注射。烧伤组每日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分别于第 1 ,4 ,8,1 6 ,32及 6 4天测量各组角膜组织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结果 :烧伤后的第 1 ,4 ,8,1 6 ,32天实验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烧伤组 ,而SOD活性1— 6 4天明显高于烧伤组 ,尤其是第 4天至第 1 6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itB2 对角膜碱烧伤后角膜组织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机理之一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几丁糖促进兔角膜碱烧伤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2%医用几丁糖在兔角膜碱烧伤早期对角膜上皮愈合,抗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设立几丁糖组(右眼)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左眼)。裂隙灯观察角膜烧伤后角膜炎症反应及上皮修复过程。于烧伤后第7,14,28天各随机处死5只兔,取角膜和房水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医用几丁糖组较对照组同期角膜上皮修复快,SOD活性高,MDA生成量少。角膜炎症反应轻。结论 几丁糖在角膜碱烧伤急性期治疗中具有较强的促进上皮修复,抗过氧化损伤及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对角膜细胞的转染情况,探讨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对角膜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全基因序列,将该基因序列插入 pcDNA3.1真核表达高效穿梭质粒,用脂质体制成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缓释型滴眼剂,滴眼治疗家兔角膜碱烧伤。在治疗后的不同天数,分别测定了角膜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 mRNA 和 DNA 的表达,用 ELISA 法测定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兔角膜组织中的含量。结果在基因转染后24h 至28天,角膜组织分别用 RT-PCR 和 PCR 均可检测出人表皮生长因子 mRNA 和 DNA 表达。用 ELISA 法测定人表皮生长因子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转染后24h,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和空白组平行对比,实验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第7天达高峰,为224.286mg/g 角膜湿重,随后逐渐降低,持续可表达20天以上;在转染后24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全层角膜细胞内亦可见 hEGF 蛋白质表达,第7天达到高峰,细胞转染率高达98%以上,随后逐渐降低,持续可表达20天以上。结论用 pcDNA3.1真核表达高效穿梭质粒作为载体,携带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用脂质体包裹后制成缓释型滴眼液,以滴眼的方式给药转染角膜,可达到极高的转染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角膜缝线、碱烧伤两种常用方法来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CNV)产生。观察CNV产生早期的过程中,其生长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兔角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新西兰白兔75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5只;B组-角膜缝线组35只;C组-碱烧伤组35只。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炎性反应情况与混浊程度,检测第3天、7天、14天角膜新生血管长度和数量并摄影记录;B、C两组分别于实验后第1、2、3、5、7、10、14天观察、取材。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VEGF在兔角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3 d,新生血管开始侵入角膜;7 d,新生血管生长活跃;10 d,新生血管达到生长高峰;14 d后B组与C组新生血管均出现回退迹象。角膜缝线组CNV面积明显小于碱烧伤组(P〈0.01),10 d后VEGF在碱烧伤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缝线组(P〈0.01)。结论碱烧伤组相对于缝线组可以诱导产生更多的新生血管(CNV面积),且CNV退化的时间晚,这些可能与VEGF的表达有关;但角膜缝线更容易控制CNV产生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兔眼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关系。方法:56只兔随机分成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及对照组。实验组用N aOH碱烧伤法诱导CNV模型,按碱烧伤后24h、3d、1周、2周、3周、4周,2月、6月处死兔取出角膜,进行CNV的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法评价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兔碱烧伤后1d开始出现CNV,2周达高峰;碱烧伤后1d出现VEGF表达,持续升高至碱烧伤后1周,随后表达水平开始下降。对照组中未出现CNV及VEGF不表达。结论:碱烧伤后兔眼VEGF的表达与CNV的形成有密切相关性,并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重度碱烧伤后视网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SD大鼠制作角膜重度碱烧伤模型,在烧伤的不同时间点用酶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NOS,NO含量的变化,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并与正常大鼠相对照。结果正常组视网膜中未测到iN-OS含量,仅测到少量NO,重度碱烧伤后大鼠视网膜中iNOS,NO含量均从1d升高,并于7d达最高,30d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碱烧伤后3d,7d,15d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TUNEL阳性细胞,7d组凋亡阳性表达最强,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角膜重度碱烧伤后视网膜组织细胞存在凋亡,凋亡可能与iNOS,NO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抗氧化剂VitC、VitE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实验免分成2组,每组12只,行双眼一5.0DPRK。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C0.1g,右眼为对照;另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E25mg,有眼为对照。于术后1、3、7、14天测定角膜组织超氧化物歧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肮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Ne,GSH—PX)的变化,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1、3天角膜SOD、GSH—Px活性小于对照组(P<0.01),MD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局部应用抗氧化剂组其角膜SOD、GSH—PX活性高于单纯激光组(P<0.01),MDA水平低于单纯激光组(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存在着氧自由基性的组织损伤破坏,局部应用VitC、VitE能降低角膜的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酸烧伤后角膜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与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轻、中、重度大鼠角膜酸烧伤模型,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及化学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酸烧伤后不同时期角膜内的含量.结果轻度酸烧伤MDA及SOD无明显变化;中度酸烧伤MDA轻度升高,SOD无明显变化;重度酸烧伤MDA含量升高,而SOD活力下降.结论自由基生成与清除之间的平衡状态的破坏可能是重度酸烧伤角膜的各种继发性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