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兔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兔眼晶体前囊膜进行培养,并利用形态学检查方法和兔疫组化技术鉴定。结果:组织块接种24h后即可见细胞生长,且保持上皮细胞形态,1周左右细胞融合,在体外可传到7例,5代以后细胞呈成纤维细胞状,α-晶体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呈阳性反应,结论:成功地建立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可用于后发 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兔眼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晶体后囊混浊的发病机理及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新西兰白色家兔晶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细胞融合后用胰蛋白酶进行消化传代。结果 :原代培养48~ 72h后 ,可见晶体上皮细胞长出 ,以后细胞呈贴壁单层 ,铺砌型向外生长。传代后 6~ 8h细胞贴壁生长。结论 :体外培养可获得生长形态及特征稳定的晶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提高晶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方法:利用改良消化法对兔晶体上皮细胞进原代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接种48小时~72小时后即可见上皮细胞贴壁生长,具备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约7天后融合。传至5代后,细胞明显成纤维细胞化。结论:此种方法经济简便,可为各种实验提供兔晶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体外培养的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兔晶状体前囊膜进行培养,并利用形态学检查方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组织块接种72小时后可见细胞生长。且保持上皮细胞形态,12-14天细胞融合,体外传代5代以后,细胞呈纤维化生长,细胞周期分析提示体外培养的RLEC保持正常的增殖能力。结论:组织块培养法能在体外成功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可用于白内障术后前囊膜及后囊膜混浊发生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兔晶体上皮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兔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并对组织块培养法作了改良。在原代培养中,用吸管转移晶体囊膜较为简便易行。可为各种实验提供原代或传代的兔晶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6.
不同理化因素条件下体外培养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李朝辉综述何守志审校关键词晶体;细胞培养;体外;生物学;综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76自从1969年Mayer首次报道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以来,牛、鼠、兔、鸡以及人的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相继...  相似文献   

7.
对体外培养的人晶体上皮细胞应用扫描及透视电镜进行观察,研究人晶体上皮细胞在体外生长状态下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细胞可见明显的细胞间连结及胞浆内大量的线粒体,高尔基氏体和核糖体等结构,而传代培养和长期培养的细胞浆内细胞胞器明显减少,细胞内细胞骨架结构增加,细胞骨架结构被认为是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的重要结构,本文的结果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形态学的基础,对于探讨白内障的病因及白内障术后晶体囊混浊的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兔晶体体外培养方法,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其生长、代谢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未加SOD的培养晶体其上皮细胞结构多有损伤,而加SOD的培养晶体的上皮细胞内结构未受损伤,其细胞内结构保持完好。可以认为,SOD做为一种抗氧化剂,同时对培养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人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收集80例3~5岁儿童手术切除的扁桃体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Ⅱ型中性蛋白酶联合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提取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应用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基进行细胞纯化及原代培养;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细胞来源。结果:Ⅱ型中性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在分离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成功率、细胞密度以及细胞融合时间方面均高于组织块贴壁法(P < 0.05),细胞接种后第2天开始贴壁,外观呈现多边形,岛状生长,培养12 d左右,细胞连成单层,呈现铺路石样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广谱角蛋白表达阳性,波形蛋白阴性;免疫荧光鉴定角蛋白8/18染色阳性。结论:应用Ⅱ型中性蛋白酶联合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以及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基可建立高效稳定的人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原代分离方法和体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氯灭痛钠及环孢霉素A在体外对牛晶体上皮细胞(BLEC)增殖的影响。方法:牛晶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用第四代晶体上皮细胞种入24孔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双氯灭痛钠及环抱霉素A,24h及72h后用Giemsa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双氟灭痛钠(≥75μg/m1)及环孢霉素A(≥25μg/m1)在体外有抑制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双氯灭痛钠及环孢霉素A在体外有抑制牛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培养的简便方法并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和组织学变化。方法:将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取下的前囊膜分割成小碎片,吸管转移至培养瓶底部进行原代培养,7—10d后常规方法进行传代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活体细胞的增殖活动和形态学变化。结果: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存活并传代,但是其生存能力与供体年龄有关。传代后期细胞发生纤维化改变。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组织块贴壁48~72 h后从组织块边缘长出,具有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第10天达到融合。第二代人胚晶状体上皮生长曲线近"S"形,经过1~2 d的潜伏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需10 d左右达到融合,细胞形态呈六角形或椭圆形、超微结构保持正常,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浆内α-晶状体蛋白染色阳性。结论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增殖能力,第二代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是进行白内障相关研究的合适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13.
后囊混浊是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常见并发症。本文对正常及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训,观察体外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以及组织学变化。应用5-氟脲嘧啶,高三尖杉酯碱及骆驼蓬碱对组织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进行药物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在体外生存能力有限,体外的生存能力与供体的年龄成负相关。高三尖杉酯碱及骆驼蓬喊可有效地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繁殖,同时根据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特性的观察,作者建议使用边缘光滑的撕囊术,以降低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组织培养,发现人胚胸腺组织贴块法培养呈典型的3个过程。培养1周后胸腺基质细胞(TSC)大量生长,其胞浆cytokeratin呈弱阳性表达,电镜观察TSC细胞胞浆含有典型的张力微丝束,TSC细胞培养上清液能促进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体外增殖和表型转化。胸腺块悬浮培养能使胸腺上皮成分集中,HLA-DR阳性细胞比例下降。用12号针头对恒河猴三角肌行移植实验,结果表明移植是安全的,且胸腺上皮组织能在肌组织中生长,但仅维持1周,2周后呈条索样萎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牙龈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为牙周组织的细胞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对原有的原代培养方法进行了改良,期望达到培养成功率高、原代培养时间短且操作简便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冠延长术”的牙周相对健康者9人,取冠延长术切除的领圈牙龈组织进行牙龈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培养方法包括改良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改良酶消化法使用2.5 g/L DispaseⅡ酶(Ⅱ型分离酶)浸泡组织块过夜,将上皮与结缔组织分离,再用0.025%(质量分数)不含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胰蛋白酶静置消化上皮碎片10 min,不弃去上皮碎片直接离心并重悬细胞,不仅降低了酶的消化浓度,减少了消化时间,还简化了重悬细胞的过程;组织块法相对以往方法并无改良。观察两种方法所培养原代细胞的生长过程,在培养成功后对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培养时间。结果: 改良后的酶消化法能够比较快地培养出细胞特征明确的人牙龈上皮细胞,成功率达88.9%,且细胞成片状生长,10~14 d后可传代,传至3代后细胞形态逐渐不规则直至凋亡,而组织块法原代培养成功率虽然相同,但时间更长,17~22 d后才可传代。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角蛋白染色阳性。结论: 改良酶消化法能够快速培养出原代人牙龈上皮细胞并传代,可作为细胞学研究的稳定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α5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计数检测法 ,对 2 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的环形撕裂前囊膜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 ,取 2~ 3代细胞进行检测整合素α5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α5的表达阳性率平均为 93 .3 0 % ,阴性率为 6.70 %。结论 体外培养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高表达整合素α5 ,其可能在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培养人肝癌组织伴生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生长状态,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人肝癌伴生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细胞铺满培养瓶底后首次传代,通过胰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进行成纤维细胞的纯化;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膜波形蛋白(v im entin)、角蛋白(keratin)表达情况,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约1周可见纤维样细胞从组织块周围游出,5周左右细胞基本长满培养瓶底。首次传代时应用胰酶消化法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初次纯化,第2次转种时先后应用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再次进行细胞纯化,第3代以后基本可获得呈典型克隆性生长、长梭形纤维样细胞,生长周期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v im entin染色阳性,keratin染色阴性。结论:在体外成功培养了人肝癌组织伴生成纤维细胞,并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其与肝癌细胞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等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成年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成年牛眼昌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研究其在不同培养液中的生长特性并观察其超微结构。方法 组织块静置贴壁培养,应用细胞计数法和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所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晶状体上皮细胞在高糖和低糖的DMEM培养液中的原代及传代培养生长均良好,在低糖DMEM中能更快速贴壁,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内微丝丰富,高铛达,溶酶体多少不等,粗面内质风丰富和线粒体少,结论 组织场合胸置培养是合适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细胞生长状况与培养液中含糖量关系不大,其较强的贴壁能力可能与所含丰富的微丝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