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的蛋白酶抑制活性 .[方法 ]用分光光度分析法 .[结果 ]KIN 180 0对猪胰脏硬蛋白水解酶无抑制作用 ,Tx 1835对猪胰脏硬蛋白水解酶的抑制浓度为 7 5 2mmol/L ,Tx 1836为 1 13mmol/L .[结论 ]Tx 1836对猪胰脏硬蛋白水解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Tx 1836 ,Tx 1835 ,KIN 180 0 .  相似文献   

2.
用MTT法研究两种放射增敏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新的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Doxtaxol)细胞毒性和对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应用克隆形成分析多西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研究采用药物浓度为半数抑制剂量(ID50).常规照射剂量2Gy时的放射增敏比(SERSF2)定义为2Gy时对照存活分数(SF)和药物处理组SF.结果: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ID50为3.2×10-8mg/ml.当3.2×10-8mg/ml多西紫杉醇作用3,6,12和24 h,各时间点均可见放射增敏效应.相应的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27,1.44,1.53和1.58;SERDq分别为1.40,3.20,5.0和7.5;SERSF2分别为1.38,2.2,3.0和3.4.结论: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与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青蒿素对HeLa细胞的毒性,测出青蒿素的最适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用MTT法检测青蒿素对HeLa细胞放射增敏的影响,用多靶单击方程拟合HeLa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求出辐射增敏比,评价增敏效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青蒿素与HeLa细胞作用24h的IC50为600.19nmol/ml,作用48h的IC50为160.71nmol/ml。青蒿素对HeLa细胞的辐射增敏比(SER)为1.17。单放组和增敏组放疗后24h的周期变化,不同照射剂量的增敏组G2/M期比例下降。结论青蒿素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有毒性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青蒿素对HeLa细胞有放射增敏性,青蒿素能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确定As2O3对Hela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ID50);克隆形成法观察20%ID50的As2O3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细胞生长抑制率随As2O3浓度增加而增高;As2O3+照射组的细胞存活率、D0值和Dq值均小于单纯照射组(P<0.05);存活曲线肩区(Dq)变小,放射增敏比(SER)为1.39;As2O3和γ-射线均能使细胞阻滞在G2/M期,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抑制作用显著(P<0.01)。结论:As2O3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与As2O3改变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6.
细胞CT技术分析扶正增效方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药品与试剂将扶正增效方中药物(由生黄芪、鸡血藤、太子参、石斛、沙参、银花、杞果、白术、茯苓、内金、苏木、红花组成),水煎浓缩成295g生药/ml,煮沸灭菌法灭菌。啶橙(acridineorange,AO)为美国S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多西紫杉醇对Hela的细胞毒性以及1.0nM多西紫杉醇对Hela不同分割放疗方式的增敏效果;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多靶单击拟合模型方程测定的各组细胞放射增敏比,评价增敏效果。结果0.1 ̄20.0nM多西紫杉醇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0.0nM以上浓度及药物作用超过48h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并无明显增加。1.0nM和5.0nM多西紫杉醇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6和1.69。1nM多西紫杉醇对2.0Gy/次、1.0Gy/次(×2)、0.5Gy/次(×4)分割放疗组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2.03、2.51、3.57;多西紫杉醇增敏比分别为:1.41、1.82、2.92,每组中放射增敏比较多西紫杉醇增敏比高。结论多西紫杉醇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有良好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对低剂量分割放射的增敏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
对于放射增敏剂细胞毒性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为离体单细胞集落形成法[1~3]。这种方法能比较合理地反映药物的作用,但实验技术和条件要求高、周期长,特别是对一些集落形成能力差的肿瘤细胞难度大。近年来有文献[4,5]报道采用MTT法检测药物的毒性作用,认为此法快速、简便易行、重复性好。为了比较MTT法和集落形成法及MTT法在检测放射增敏剂细胞毒性的可行性,我们报道了用这两种方法研究(丁跳亚磺酸亚胺BSO)和肝硝基咪哩类化合物RSU-1069两放射增敏剂对V,。细胞的毒性作用。材料和方法细胞采用中国仓鼠肺纤维V,。-379…  相似文献   

9.
1研究背景甘氨双唑钠(CMNa)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硝基咪唑类放射增敏剂,易扩散渗透进入肿瘤组织,在肿瘤细胞内具有高度的浓聚性。它能选择性增强放射线对乏氧细胞DNA双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各类抗抑郁剂对小鼠探究行为,自主活动性以及隔离攻击行为的药理作用,进一步探讨它们抗攻击行为不同的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隔离小鼠攻击行为的模型,评价各类抗抑郁剂对隔离攻击行为的作用.测定各类抗抑郁剂对群居小鼠探究行为和自主活动性的影响. 结果:(1)米安色林(0.5~5 mg*kg-1),丁螺环酮(2.5~10 mg*kg-1)和吗氯贝胺(2.5~10 mg*kg-1),显著性抑制群居小鼠的探究行为,但是,氟西汀(2.5~10 mg*kg-1)和DOI (0.5~2 mg*kg-1)对其无明显影响;(2)米安色林和丁螺环酮明显减少群居小鼠的自主活动性,而氟西汀、丙米嗪、吗氯贝胺以及DOI 无此作用;(3)氟西汀,米安色林,丙米嗪和丁螺环酮剂量依赖性拮抗隔离小鼠的攻击行为,吗氯贝胺对此无明显影响. DOI 双向调节隔离小鼠的攻击行为.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氟西汀、米安色林、丁螺环酮、丙米嗪以及DOI 对小鼠的探究行为、自主活动性和隔离攻击行为的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可能与它们不同的药理学机制有关. 5-HT1A和5-HT2A/2C受体可能介导隔离小鼠的攻击行为,有关5-HT受体亚型介导攻击行为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拮抗大鼠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损伤的机制。 方法 :H/R处理的大鼠心肌细胞的孵育液中 ,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 ,其它各组分别加bFGF(10 μg·L-1)、bFGF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抑制剂PD980 5 9(5 0 μmol·L-1)、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抑制剂H7(40 μmol·L-1)、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NG nitro L argininemethylester,L NAME ,5 0 μmol·L-1)。孵育完毕 ,测定细胞活力、ATP含量及孵育液中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含量。 结果 :H/R组心肌细胞活力较对照组降低 32 % (P <0 .0 1) ,细胞ATP含量减少 5 8% (P <0 .0 1) ,孵育液中LDH活性增加 5 .8倍 (P <0 .0 1) ;bFGF组心肌细胞活力较H/R组增高 17% (P <0 .0 1) ,细胞ATP含量增加 45 % (P <0 .0 1) ,孵育液中LDH活性降低 31% (P <0 .0 1) ,细胞PKC、MAPK活性分别增加 32 % (P <0 .0 1)和 10 % (P <0 .0 5 )。PD980 5 9、H7、PD980 5 9+H7及L NAME各组心肌细胞活力较bFGF组分别降低 13%、17%、2 4%和 2 7% (均P <0 .0 1) ,细胞ATP含量分别减少 2  相似文献   

13.
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摸索改进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技术,为抗血管形成药物筛选提供良好的体内血管实验模型.方法:对传统的蛋壳上开窗方式的CAM技术进行改进,将孵育3 d的鸡胚脱离蛋壳移入平皿中,继续孵育3 d后将待测药物植入到CAM和卵黄囊膜(yolk sac membrane,YSM)上,24 h后观察药物对CAM和YSM血管的作用.结果:平皿中孵育鸡胚至第6天,鸡胚存活率为46.7%,生长状况良好,CAM直径达到1.2 cn.检测的6种药物出现两种不同的心血管效应,即抑制和吸引趋化血管的效应.结论:平皿中孵育CAM技术在研究药物、生物因子、肿瘤等的血管效应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5)和低氧+L-Arg组(n=5).对大鼠肺血管进行显微形态学观测.通过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结果:低氧2周后出现大鼠肺血管结构重建.同时,肺中、小型动脉凋亡平滑肌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平滑肌细胞Fas表达明显降低.然而,L-Arg缓解了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低氧+L-Arg组大鼠肺中、小型动脉凋亡平滑肌细胞百分数均明显高于低氧组(P均<0.05).L-Arg使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明显增强.结论:L-Arg通过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上调,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比较研究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途径。方法:采用累积加药法,检测槲皮素和芦丁对去氧肾上腺素(pheny lephrine,PE)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槲皮素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而芦丁对PE预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槲皮素和芦丁对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的最大舒张反应分别为(77.20±6.11)%和(44.28±7.48)%,但两者对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最大舒张的半数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 E(0.1 mm o l/L)预处理后,可阻断芦丁诱导的舒张血管作用,但不能阻断槲皮素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用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10μm o l/L)预处理后,两者的血管舒张作用均被阻断。用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10μm o l/L)预处理后可减弱槲皮素诱导的舒张血管作用,但不能阻断芦丁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结论:槲皮素的舒血管作用强于芦丁,槲皮素可能是通过鸟苷酸环化酶和环氧合酶途径产生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而芦丁可能是通过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产生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 及一氧化碳(CO) 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促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3HTdR参入法测定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放射活性法测定VSMC内蛋白磷酸化程度、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 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活性。结果:孵育24 h 后,bFGF刺激的VSMC增殖较对照组增加1.1 倍(P< 0.01),细胞内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38.2% (P< 0.01),PKC 及MAPK 活性分别增加1.5 和2 .5倍( P< 0.01);CO 前体hemeLlysinate(HLLys) 及NO 前体LArginine( LArg) 对静止期VSMC 生长无显著影响,亦未引起细胞内蛋白磷酸化、PKC及MAPK 活性发生显著改变;5、10 、20 μmol·L-1 HLLys 使bFGF刺激的VSMC增殖分别减少43.4 % 、46.6% 和47 .6%  相似文献   

17.
定眩颗粒镇静催眠及镇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定眩颗粒的镇静、催眠、镇吐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法、小鼠走动时间和举双肢法,研究受试药的镇静作用;采用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的模型,观察受试药的镇吐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受试药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结果定眩颗粒可明显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延长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潜伏期,并能减少硫酸铜所致家鸽呕吐次数;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定眩颗粒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及镇吐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18.
木犀草素抗肿瘤细胞增殖及增敏抗肿瘤药物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对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以及其与抗肿瘤药联用的增敏作用.方法:选用5 μmol/L或10 μmol/L木犀草素与不同浓度抗肿瘤药联合作用肿瘤细胞24 h后,用MTS法检测其体外抗增殖作用.结果:5 μmol/L木犀草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腺癌细胞(AGS)、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抗增殖作用均<20%,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抗增殖作用约20%.Bexarotene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抑制率达50%(IC_(50))的浓度约为2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IC_(50)约0.2 μmol/L,5 μmol/L木犀草素与0.1 μmol/L Bexarotene联用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达44%,Bexarotene与木犀草素联用在MGC-803、HepG2、A549细胞中增敏较小,在Caco2和MCF-7细胞中无增敏作用;顺铂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的IC_(50 )>30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IC_(50)约3 μmol/L,联用后在MGC-803、HepG2和A549中增敏较小;博来霉素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的IC_(50)>100 μmol/L,对A549细胞的IC_(50)约为100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Hela细胞的IC_(50)约为1 μmol/L,与10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A549细胞的IC_(50)约为10 μmol/L.木犀草素与格列卫联用在MGC-803、HepG2、A549和AGS中增敏较小.结论:木犀草素在低于10 μmol/L浓度时,对肿瘤细胞体外抗增殖作用较小.低浓度(5 μmol/L~10 μmol/L)的木犀草素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对抗肿瘤药的增敏作用强度不同,在Hela细胞中增敏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IL1的受体拮抗剂(IL1ra)对缺氧性神经细胞的影响,探讨IL1在神经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基因转染治疗的可能性。方法:(1)以缺陷型HSV为载体构建的pHSVIL1ra转染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为实验组,以pHSVLacZ转染的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为对照,进行体外缺氧实验。以神经细胞的3HGABA和3HGlu摄取能力及细胞凋亡情况为判定损伤程度的指标。结果:转染pHSVIL1ra的神经细胞缺氧后,其3HGABA和3HGlu的摄取较转染pHSVLacZ的神经细胞有所增高,神经细胞凋亡的程度少于对照。结论:pHSVIL1ra转染可减轻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急性损伤和迟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大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C6细胞,加入DHA1~125μmol/L作用24、48、72h。以台盼蓝染色计数和噻唑蓝(MTT)还原反应,观察细胞增殖和活性;以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以H2DCFDA氧化试验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变化。结果:DHA5~125μmol/L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C6细胞的增殖,作用48h后的IC50是23.4μmol/L;5~25μmol/L能诱导细胞凋亡(P<0.05);5~125μmol/L DHA可增高细胞内的ROS(P<0.01)。结论:DHA能够抑制C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细胞毒作用与细胞内ROS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