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化释药载体纳米凝胶的制备及其释药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吴道澄  万明习  吴红 《医学争鸣》2001,22(8):767-767
0 引言  1990年以来一些智能化高分子材料及其多孔凝胶(m icrogel)的合成及智能化变化已取得不少研究进展并在化学膜与阀 ,调光材料及生物学等方面有一些应用 .它们的特点是随着温度、p H值、离子强度及超声波等外界标志的微小变化 ,多孔凝胶的相体积会发生较大变化而使其孔隙增大 ,内含物释放速度急剧增大 ,产生级联放大效应 ,而一旦标志物恢复 ,相体积与内含物释放速度也恢复原状 ,此即是智能化可逆性响应 .我们用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含有盐酸阿霉素的丙烯酸 - β-羟基丙酯 (β- HPAT) /乙烯基吡咯烷酮 (NVP)共聚物及其纳米凝胶 ,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影响HPMC骨架释药机制的因素。方法 以氢氯噻嗪为模型药物,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测定释放度并描述其释放机制。考察各处方因素和释放条件对释放机制的影响。结果 HPMC用量越大、难溶性填充剂,释放机制越趋向于零级释放。较低的HPMC用量、水溶性填充剂,释放机制趋向于Higuchi和Peppas方程,释药行为以溶蚀和扩散相结合。结论 HPMC型号、片剂的硬度、制备方法、溶出度测定方法、转速对释放机制影响不大。HPMC用量、填充剂的性质、溶出介质的离子强度影响释放机制。  相似文献   

3.
单向释药双层缓释贴膜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醋酸地塞米松双层缓释贴膜对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1998年6月至2001年9月复发性口疮344例(含对照组114例),扁平苔藓193例(含对照组68例),放射性粘膜炎130例(含对照组49例),共667例(含对照组231例),采用随机单盲法以酸地塞米松双层贴膜A(治疗组)和安慰片B(对照组)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该贴膜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口服释药技术市场约占整个药品市场份额的50%以上,2005年全球销售额可达300亿美元。口服释药技术不仅用于处方药,亦可用于OTC药品等,如采用冻干技术OraSolv技术、DuraSolv技术、Wowtab技术和SATAB技术上市的口内速释片OTC产品令人瞩目。口服释药产品在其市场上发展较快的技术主要有三类:口服控释技术,口内速释技术和遮味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瑜  王玲  杜才伟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11):1728-1732
目的 研究影响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体外释药机制的处方和工艺因素。 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和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考察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骨架材料用量,填充剂种类,片剂大小,压片工艺,压片压力对骨架片体外释药机制的影响。结果 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的释药机制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随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中κ-卡拉胶用量降低,骨架材料用量降低,填充剂水溶性降低,片剂直径增加,压片压力降低,骨架片释药机制中扩散释放所占比重增加;压片工艺对骨架片药物释放机理影响不大。 结论 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可作为载体材料使用延缓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中药物释放;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骨架材料用量,填充剂种类,片剂直径和压片力为影响骨架片释药机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生物可降解天然高分子蛋白质明胶为载体材料,阿霉素为药物材料,异丙醇为凝聚:采用单凝聚成球法,制备得到了阿霉素明胶纳米粒子。并对阿霉素明胶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载药量以及药物的体外释药等特性进行了考察。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阿霉素明胶粒子的耜约为100nm,粒径分布均匀,平均载药量为2.5tμg/mg,而且阿霉素明胶粒子在体外的药物缓辑果显著,因此作为药物载体明胶纳米粒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美托拉宗缓释片并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 从处方和工艺两个方面考察了各因素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4000 cps作为骨架材料 HPMC 5 cps作为致孔剂,制备美托拉宗缓释片。通过正交设计,以2、4、7 h的药物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最佳处方。结果 HPMC的用量和比例对美托拉宗缓释片的释放影响最大。该制剂的体外释放与Ritger-Peppas方程拟合的相关性最好,释药过程为扩散和溶蚀并存。结论 美托拉宗缓释片的工艺重现性好,体外释放符合拟定的释药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沙丁胺醇包合物缓释片的释药机制。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沙丁胺醇包合物缓释片,释放度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释放度测定法中的第3法,用显色法测定释放介质中沙丁胺醇的浓度。结果经Peppas方程处理,扩散指数为0.667,相关系数为0.9990。结论沙丁胺醇缓释片以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释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麝香缓释双层片MSDT和普通片(MT)单剂量口服的人体释药药力学过程.进行缓释效果和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 对8名健康自愿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麝香缓释双层片和普通片,用气相-质谱联用手段测定人血清中麝香酮,数据经DAS软件处理得到两者体内的动力学参数;根据药时曲线的AUC面积计算麝香缓释双层片和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人体单剂量口服麝香缓释双层片和普通片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0.532±0.005)、(0.679±0.049)μg/mL(P<0.05);tmax(h):2.0、(2.062±0.177)μg/mL(P>0.05);吸收半衰期t1/2(h):(6.677±0.143)、(1.581±0.116)h(P<0.05);AUC0~∞:(6.033±0.111)、(6.041±0.229)μg·h/mL(P>0.001);MRT0-∞:(41.848±2.343)、(26.303±3.807)h(P<0.001);麝香缓释双层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87±4.232)%(n=8).结论 麝香缓释双层片首剂量速释层能与普通片一样迅速释药,能保持良好的缓释效果与普通片有显著性差异,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所试剂量范围内麝香缓释双层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10.
缓控释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丸制剂为代表的多单元型给药系统以其特有的优越性,逐渐成为目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现代药品开发和应用上备受瞩目.论文对缓控释微丸制剂的常用辅料、制备方法及释药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究开发口服缓控释制剂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聚氧乙烯(PEO)为亲水凝胶骨架制备缓释片剂,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 基于两种规格PEO的用量比与释药速率之间的关系,优化缓释片处方。通过考察片剂的体外释放度和溶蚀比探讨其释药机制,并对不同溶解度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缓释片体外释药速率与PEO用量比呈线性关系,所得优化处方在12 h内以接近恒速释药,其体外释药与溶蚀过程基本同步,且在所考察用量范围内不同溶解度药物的体外释放度相近。结论 PEO制成的亲水凝胶骨架片缓释性能良好,其体外释药是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黄芩苷双层片制备工艺方法的研究。方法:用HPLC法测定双层片中黄芩苷的含量。用湿法制粒压制双层片。结果:黄芩苷在0.03~0.15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98.4%,RSD为1.58%,所制得的片剂,速释层在2 min内崩解完全,双层片崩解持续8 h以上,硬度适中。结论:所制定的含测方法适合黄芩苷双层片质量控制,双层片质量可控,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固体分散体的释药机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阻碍固体分散技术商业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贮存期稳定性、释药机制、扩大生产问题。本文介绍了溶出增加的机制和两种释药模型及其应用;讨论了影响贮存期稳定性的因素,并综述了近年来在提高和预测固体分散体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瑛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94-96
目的为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制成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仪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形成包合物后布洛芬溶解度明显增加,在布洛芬、布洛芬与β-环糊精相应比例的物理混合物、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3种不同形式的比较中,包合物相对于其他2种形式更适于体外的释放。结论形成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150mm×4.6mm,5um).以乙腈-1%氯乙酸溶液(用氨试液调pH为3.0)(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布洛芬在200~1500u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n=7).平均回收率为99.90%(n=9).RSD为0.6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枸橼酸他莫昔芬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减少枸橼酸他莫昔芬的服用次数,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方法:选用HPMCK4M为主要的缓释材料,改变其用量设计6个候选处方,以湿法制颗粒压片制备枸橼酸他莫昔芬缓释片,以药物释放度为标准进行处方筛选。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按照最优处方制备缓释片,并与市售普通片的释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276nm处辅料对枸橼酸他莫昔芬的测定无干扰,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5%~105%;按最优处方制备的样品在12h释放总药量的86.40%,其释药特性符合零级方程;1h内普通片释放总药量的76.81%,缓释片释放7.08%。结论:采用HPMCK4M为缓释材料制备的枸橼酸他莫昔芬缓释片释药持久而平缓,可维持释放12h以上;较普通片剂有明显缓释作用,有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聚α—氨基酸黄体酮微球的制备及释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黄体酮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药进行研究。方法 阴离子聚合法合成聚谷氨酸苄酯-谷氨酸甲酯共聚物(PBMG),溶剂挥发法制备PBMG为载体的微球并考察了黄体酮微球的释药特性。结果 油水相之比,乳化速度和乳化时间是影响粒径大小的主要因素。聚合物组成和释药介质均影响药物微球的释药速率。结论 PBMG为载体的微球可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布洛芬(ibuprofen,IBU)包合物原位凝胶,并考察体外释药行为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布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泊洛沙姆P407及P188为基质制备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无膜溶出法考察包合物原位凝胶体外释药情况,新两兰白兔肌注布洛芬溶液及包合物原位凝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制得的包合物平均载药量10.24%,体外凝胶溶蚀及药物释放均符合零级动力学,与布洛芬溶液相比,布洛芬包合物原位凝胶能明显使tmax推迟,Cmax降低,t1/2延长,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结论 布洛芬包合物原位凝胶体内和体外均具有缓释效果,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缓释注射剂,更好地发挥布洛芬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同时也为开发难溶性药物的温度敏感原位凝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为模型药物制备胃内滞留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以漂浮性能和体外累积释放度作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确定最佳处方。最佳处方为每片含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75 mg,HPMC K100M和壳聚糖(0.15 Pa·s)140 mg(2∶1),碳酸氢钠50 mg,乳糖35 mg,硬脂酸镁3 mg。该处方片剂起漂快(<3 min),持续漂浮时间长(>8 h),体外释药时间长,其释药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和Higuchi方程。所得片剂漂浮性能良好,缓释作用明显,且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