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目的:正畸矫正伴有单侧后牙正锁安氏Ⅱ类错畸形,观察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变化。方法:伴单侧后牙正锁安氏Ⅱ类错畸形15例患者为实验组,安氏Ⅰ类错畸形2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正畸矫正后,利用颞下颌关节的CT图像分别测量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和上间隙,以及计算髁突在关节中的前后位置,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双侧的关节前间隙值均大于对照组的前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双侧的后间隙值均小于对照组的后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双侧的关节前间隙值小于治疗前的前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关节后间隙值大于治疗前的后间隙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上间隙值大于治疗前的上间隙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实验组髁突位置后位居多(占66.7%),正畸治疗后大部分位于中位(占73.4%),后位仅占13.3%.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中位居多。结论:正畸治疗在解除了单侧后牙正锁的干扰后,更有利于调节上下颌的咬合关系,使处于后移位的髁突向前下方移动,这有助于颞下颌关节的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征。方法:纳入46名成人骨性III类错牙合畸 形患者,根据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进行锥形束CT扫描,通过三维分析软件Invivo 5对颞下颌关 节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位置、髁突形态和关节间隙等9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III类患者双侧颞 下颌关节三维形态结构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角和均角组患者相比,低角组患者关节上间隙更 大,关节结节后斜面更陡峭,髁突长轴径更大,关节内间隙更大;与均角和低角组相比,高角组髁突前后径更小。 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髁突形态上有一定差异,应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3.
陈峥  林紫燕  王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82-85+89+169
目的观察安氏Ⅱ~1错患者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前后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区域的三维变化,分析Twin-Block矫治器对下颌骨生长发育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间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1错患者20例,拍摄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前后的CBCT,导入Dolphin软件进行下颌骨三维重建后定点测量,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下颌骨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双侧下颌升支长、喙突长以及下颌骨综合长度、髁突内外径长、冠状向的髁突宽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余关于颞下颌关节以及下颌骨的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能刺激安氏Ⅱ~1错患者的下颌体长度、升支高度以及下颌综合长度、髁突内外径、冠状位的髁突宽度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意义。方法对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了关节前后间隙、下颌Spee氏曲线曲度以及张口位时髁状突的移动范围和旋转角度。另外以3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矢状位的颞下颌关节前后间隙有显著性差异(P〈0.01),髁状突移动距离和转动角度均比正常人小(P〈0.01),Spee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正常人(P〈0.01)。结论三维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牙齿重度磨耗咬合重建患者升高咬合前的颞下颌关节间隙与垂直距离增高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42名牙齿重度磨耗咬合重建患者升高咬合前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和髁突位置进行测量。受试者戴用3副垂直距离增高值分别为2、4和6 mm的过渡性义齿后,自主选择出感觉相对最舒适的1副。比较3个垂直距离增高值组间的关节间隙等指标,试分析不同垂直距离增高值与修复前颞下颌关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选择2 mm、4 mm过渡性义齿患者的上间隙平均值分别为(3.58±0.98)mm、(3.07±0.60)mm,4 mm过渡性义齿患者的上间隙小于2 mm过渡性义齿患者(P<0.05)。垂直距离增高值与颞下颌关节间隙值、髁突位置、性别、年龄之间均无显著线性相关(P>0.05)。结论研究结果呈现出颞下颌关节上间隙越小,患者选择垂直距离增高值越大的趋势,但受多因素影响,尚未发现牙齿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和髁突位置是影响垂直距离高度增高值的显著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青少年和成人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收治的40例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包括青少年和成人各2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接受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BCT)检查,比较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差异。结果①青少年组中性侧髁突形态、位置和关节窝形态分别与远中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成人组:与中性侧相比,远中侧髁突内外径、髁突前后径、髁突长轴与正中矢状线成角、髁突最大轴面面积、髁顶高度、关节间隙(内、上、后)较小,远中侧关节前间隙、关节窝深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组远中侧髁突中心到正中矢状面距、关节中间隙、关节外间隙、关节窝长度、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角度与中性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成人组中性侧髁突内外径、髁突前后径、髁突最大轴面面积、髁顶高度、关节窝深度和关节窝长度均大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中性侧髁突中心到正中矢状面距、髁突长轴与正中矢状线成角、关节间隙(内、中、外、前、上、后)、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成人组远中侧髁突内外径、髁突前后径、髁顶高度、关节前间隙、关节窝深度、关节窝长度、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角度大于青少年组,成人组远中侧髁突长轴与正中矢状线成角、髁突最大轴面面积、关节间隙(内、上、后)小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远中侧髁突中心到正中矢状面距、关节间隙(中、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有一定的生长潜力。与中性侧相比,成人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远中侧髁突向后上内移位且形态较小。  相似文献   

7.
季洪超  徐巍巍  邓旭霞  刘兰  李薇 《广西医学》2023,(9):1034-1037+1047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隐形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隐形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相关指标(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深度、髁突短轴长度、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髁突上部高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以及颞下颌关节间隙(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并计算关节间隙指数(R值)。结果 (1)两组内治疗前后的关节结节倾斜角、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及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关节窝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隐形组治疗后的关节窝深度较治疗前变小,两组治疗后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隐形组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常规组增加(均P<0.05)。(2)常规组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以及两组内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上间隙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有颞下颌关节(TMJ)弹响和疼痛的骨关节病患者的锥形束CT(CBCT)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影像学上髁突位置和骨关节病征象的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CBCT诊断有TMJ骨关节病(TMJOA)的患者120例为试验组:根据临床症状分组,关节弹响组40例,关节疼痛组40例,弹响和疼痛组40例;同期健康无症状对照组40名。利用Invivo5软件对CBCT数据测量分析,包括髁突形态、关节窝高度、关节间隙,髁突骨关节病征象诊断,分析伴弹响和疼痛的骨关节病患者CBC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后间隙、上间隙以及髁突头部高度均减小(均P<0.05)。前间隙、关节窝深度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弹响与左、右侧内外径和左、右侧髁突头高度显著相关(均P<0.05)。疼痛与左侧前后径和左、右侧髁突头显著相关(均P<0.05)。弹响和疼痛同时存在与左、右侧内外径,左、右侧前后径,左侧后间隙,左、右侧髁突头高度和左侧关节窝深度显著相关(均P<0.05)。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何亮  杨楠  秦力铮 《河北医学》2009,15(12):1393-1396
目的:探讨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与髁突骨折的关系。方法:92例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和342例髁突骨折病例。分析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与髁突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26例伤后明确诊断为髁突骨折,根据强直就诊时X线,还有43例存在髁突骨折痕迹,髁突骨折共计69例(69/92,75.0%)。颞下颌关节强直大多是0-10岁(56例,占60.9%)时的外伤所致,就诊大多在11-20岁(51例,占55.4%),而髁突骨折的病例以成年人(≥21岁)多见(230例,占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9,X^2=45.25,P〈0.01)。髁突骨折以男性多见(232/342,67.8%),而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中女性多见(48/92,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P〈0.01)。髁突骨折病人受伤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外伤的有103例(103/342,30.1%),与颞下颌关节强直(35/92,38.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P〈0.05)。结论:虽然髁突骨折是导致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最主要原因,但髁突骨折早期不及时、不正确的诊疗对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否处在生长发育期、创伤严重程度与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Twinblock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21例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1类错病例,分别在治疗前(T_1)、戴用矫治器后1周(T_2)、治疗结束时(T_3)拍摄双侧闭口薛氏位X线片,行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戴矫治器后1周关节前后间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矫治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可引导后缩的下颌及髁突前移改建,并稳定于正常关节位,矫治结束后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不受矫治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BSSRO)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位置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及BSSRO术前1周内(T1)、术后1周内(T2)、术后3个月(T3)及术后6~14个月(T4),行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在经过轴位断面上髁突最大内外径中点并与髁突最大内外径垂直的斜矢状断面上,按照Kamelchuk法测量双侧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及上间隙,计算髁突位置参数,计算髁突在关节窝中位于前位、中位及后位等3种不同相对位置的分布比例,并对不同时期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时期双侧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及上间隙[右侧:(2.78±1.23)mm、(2.47±0.89)mm、(3.07±0.85)mm;左侧:(2.93±0.83)mm、(2.69±1.14)mm、(3.44±1.16)mm]分别与T1[右侧:(1.81±0.95)mm、(1.65±0.55)mm、(2.13±0.52)mm;左侧:(2.12±1.05)mm、(1.79±0.59)mm、(2.15±0.93)mm]、T3[右侧:(2.08±1.25)mm、(1.79±0.68)mm、(1.80±0.76)mm;左侧:(2.05±0.75)mm、(1.99±0.94)mm、(2.14±0.71)mm]及T4[右侧:(1.94±0.77)mm、(1.81±0.69)mm、(2.05±0.69)mm;左侧:(1.89±0.69)mm、(1.80±0.61)mm、(2.19±0.75)mm)]时期比较,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及T4期双侧关节各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位置参数及髁突相对位置分布比例在各时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T2时期髁突向下移动,但在T3时期髁突位置恢复至与术前一致的位置,并在T4时期保持稳定状态。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行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BSSRO术后,短期内髁突的位置可发生显著改变,但可逐渐恢复至术前髁突的位置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Ⅱ类青少年女性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特征。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初诊拍摄大视野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的11~14岁女性80例,按照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subspinale-nasion-supramental angle,ANB)和下颌平面角(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gonion-gnathion angle,FH-GoGn)大小分为骨性Ⅰ类均角组(组1,0°≤ANB<4°,22°≤FH-GoGn≤32°),骨性Ⅱ类低角组(组2,ANB≥4°,FH-GoGn<22°)、均角组(组3,ANB≥4°,22°≤FH-GoGn≤32°)和高角组(组4,ANB≥4°,FH-GoGn>32°),每组20例,导入Dolphin软件进行头影测量和关节形态、位置测量。分别使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双侧关节对称性和关节形态及位置的组间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索骨性Ⅱ类人群头影测量值与关节测量项目间相关关系。结果: (1)关节对称性分析中,四组都存在少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量项目;组4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的样本量最多(65%), 其余三组比例相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比组1和组3,关节形态学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髁突位置组1以前位和中位为主,组3居于后位者明显多于组1(χ2=6.936,P<0.05)。(3)在组2、3、4中,组2关节窝深度最深(H2&4=10.517,P=0.002),关节上间隙(LSD-t2&3=3.408,LSD-t2&4=5.369,P<0.001)、外间隙(LSD-t2&3=2.767,LSD-t2&4=3.350,P=0.001)最大;组4髁突长轴径最小(H2&4=13.374,P<0.001),关节窝垂直距最大(LSD-t2&4=4.561,P<0.001;LSD-t3&4=2.713,P=0.007),关节内间隙(LSD-t2&4=-4.083,P<0.001)、中间隙(LSD-t2&4=-4.201,P<0.001)最小。从组2、组3到组4,后位髁突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ANB与关节前间隙呈显著正相关(r=0.270,P=0.037),与髁突长轴角呈显著负相关(r=-0.296,P=0.022);FH-GoGn与关节上间隙(r=-0.488,P<0.001)、后间隙(r= -0.272,P=0.035)、内间隙(r=-0.390,P=0.002)、中间隙(r=-0.425,P=0.001)、外间隙(r=-0.331,P=0.010)、关节窝深度(r=-0.363,P=0.004)、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度(r=-0.259,P=0.046)、髁突长轴径(r=-0.327,P=0.011)呈显著负相关,与关节窝垂直距呈显著正相关(r=0.370,P=0.004)。结论: Ⅱ类矢状骨面型的关节特征主要体现在髁突位置而非关节形态。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关节形态及位置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关节间隙以及髁突和关节窝位置,从低角到高角关节窝位置逐渐增高,髁突后位比例逐渐增大。Ⅱ类高角的关节窝位置最高,髁突后位比例最大,关节间隙最小,关节窝深度最浅,髁突长轴径最短,关节不稳定因素最多,在进行正畸治疗时要尤其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CBCT)与普通x线检查曲面体层片、许勒位片、经咽侧位片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0例(511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牙颌面专用CBCT行颞下颌关节检查,与普通x线检查曲面体层、许勒位、经咽侧位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其与CBCT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对骨质变化情况进行分类。结果:(1)骨关节病的发生率:男性、女性分别为59.04%和69.66%,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曲面断层和经咽侧位与CBC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准确性分别为90.64%和94.10%;而许勒位与CBC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准确性为86.97%。(3)CBCT检查显示骨关节病中骨质硬化的比例最高,为39.86%,其次骨质增生为28.18%,骨皮质模糊为18.90%。结论:CBCT可以在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以及多个层面上准确地反映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及其骨质改变情况,在颞下颌关节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曲面断层和经咽侧位片亦可较好地显示颞下颌关节骨质病变,而许勒位片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对关节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34例下颌前突患者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及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行颌间弹性牵引并配合正畸治疗.结果:经1~4年随访,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颞下颌关节疼痛及弹响消失或缓解.结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能有效矫治下颌骨前突,手术时应确保髁状突在关节窝就位,防止关节紊乱症状.  相似文献   

15.
无牙颌患者初戴全口义齿时髁突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方法选择48例戴用全口义齿1周后的无牙颌患者,在正中牙合位拍摄双侧颞下颌关节X线片。在获得的X线片上以硫酸纸描绘颞下颌关节图形,对关节间隙进行线性测量。结果两侧对应的关节间隙基本对称,前间隙平均为1.81mm,上间隙平均为2.62mm,后间隙平均为2.23mm,44%的髁突位于关节窝的中央。结论全口义齿修复后的无牙颌患者的髁突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髁状突骨折治疗后引起的临床症状的观察,探讨可能引起这类临床症状的相关解剖因素,并追踪引起此类临床症状的骨折类型与治疗方法,以期得到该类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髁状突骨折治疗改建后颞下颌关节(TMJ)用MSCT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MPR和TMJ形态的测量,比较其相关性,分析治疗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结果病例开口受限组骨折侧髁状突在关节窝的位置,髁状突内外径、关节窝前后斜面宽度及倾角等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且变异系数较大。结论对髁状突骨折的患者,应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同时应将移位的关节盘复位,否则会发生关节强直或张口受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颞下颌关节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diffus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D-TSGC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最终组织病理诊断为颞下颌关节D-TSGCT的患者15例,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随访情况等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 15例中12例为女性,主要症状包括耳前区疼痛性肿胀或肿块、开口受限及开口偏斜等。CT表现主要为关节区软组织肿块,增强时有强化,常伴有髁突、关节窝及颅底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增宽。MRI检查11例,6例在T1、T2加权序列上均呈现较低信号表现。9例病变向关节外扩展,6例有颅底破坏,病变进入颞下窝、颅中窝者各有4例。入院后行手术切除者14例,手术活组织检查者1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者3例,术后随访有3例复发。结论: 颞下颌关节D-TSGCT应注意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以及腮腺区肿瘤等进行鉴别。CT及MRI检查对D-TSGCT的诊断和治疗设计有重要价值。因该病有侵袭性,可扩展到关节外,特别是对有颅底破坏者,应尽快彻底手术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对于病变范围广、有颅底破坏者是一种较好的补充治疗。D-TSGCT存在复发和恶变的可能性,建议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10例无牙颌总义齿修复后戴总义齿保持在正中硷位和不戴总义齿使上下颌残余齿槽嵴尽量闭合时颞颌关节的薛氏位X线片的对比分析,发现后者髁状突在关节凹内位置发生向后上旋转移位,下颌颏部发生了向上向前旋转移位。通过对其初步探讨,认为这一现象的发现有助于全面了解颞颌关节的生理功能和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发生。对理解咬合运动的支点、髁道的可变性及指导总义齿的修复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