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制备稳定的水溶性Fe3O4纳米粒子(PMAT-Fe3O4)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并对合成的粒子进行表征.方法:利用高分子聚-1-十四碳烯-马来酸酐(PMAT)修饰油溶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使粒子表面富含亲水性羧基基团,使粒子能够稳定存在于水相中,并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MRI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1) TEM分析显示,PMAT-Fe3O4粒子直径约为10 nm,DLS测定其水动力学平均直径约为80 nm;(2) PMAT-Fe3O4粒子能稳定分散于去离子水、PBS、Tris、MES等缓冲液中,不发生团聚;(3) VSM、MRI等分析手段显示,PMAT-Fe3O4的饱和磁化强度Ms≈14.0 emu·g-1,弛豫率r2=367.79 mM-1s-1.结论:PMAT-Fe3O4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磁学性能和较高的r2值,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MRI造影剂.  相似文献   

2.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方法 通过拟三角相图,确定环已烷、Triton X-100、正丁醇及水4组分体系的油包水型微乳液,电导率测定及染料扩散法判断体系为油包水(W/O)型反相微乳.利用该微乳液的"微型水池"制备了纳米级Fe3O4黑色颗粒,优化各反应物量的比例.通过红外谱图、电子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对所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 确定拟三角相图中微乳液的区域,得到最适组分比例.当各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例n(Fe3+)∶n(Fe2+)∶n(OH-)=3∶2∶24时得到纯的Fe3O4黑色粉末.扫描电镜图显示实验结果的Fe3O4粒径<100 nm.结论 本实验配制了正已烷、Triton X-100、正丁醇、水组分体系反相微乳,并通过该体系制备了纳米Fe3O4.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水包油微乳液制备法,X射线、电镜等进行样品表征。结果制备出了高分散的短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其颗粒尺寸小于50nm。红外图谱出现HA特征振动峰。在210nm和240nm波长处产生较为明显的光吸收,分别对应于Ca^2+特征吸收和O→Ca^2+电子跃迁。带边能量为1.69ev,表现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结论XRD分析和其电子衍射图样表明该试样结晶度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茶树油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对许多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但茶树油很难溶于水,很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且纳米乳液可以延长储存期,增加茶树油的溶解性、吸收性和功效,减少副作用.因此,我们将茶树油制成水包油型纳米乳液,以改善上述缺点,可以更有效地研究抑菌活性.方法:制备纳米乳液,获得质量分数为10%的水包油型茶树油纳米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以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颗粒(Fe/Fe3O4 core-shell structural magnetic nanoparticles,FCSN)为磁介质的5-氟尿嘧啶(5-FU)磁性脂质体,并检测其表征。方法:使用Fe3O4纳米颗粒通过还原氧化法制备FCSN,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其形态、结构和磁性。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5-FU-FCSN磁性脂质体,通过L9(34)正交表试验得出5-FU-FCSN磁性脂质体最佳配方。用激光粒度分析仪(PCS)、TEM检测5-FU-FCSN磁性脂质体表征,并用凝胶层析法测定包封率。结果:FCSN粒径平均为70 nm,呈类圆形。XRD和TEM结果显示FCSN结构:外壳为Fe3O4,内核为Fe,磁饱和强度为107.54 emu/g。5-FU-FCSN磁性脂质体在TEM下观察为类圆形,平均粒径为202.5 nm,包封率为33.5%。放置在4℃冰箱中,1个月后包封率较为稳定,瓶底无磁性脂质体沉淀。结论:成功制备了5-FU-FCSN磁性脂质体,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磁性脂质体在4℃冰箱中可以长期储存。  相似文献   

6.
纳米乳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乳(nanoemulsion,NE)是粒径10~100nm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其乳滴多为球形,呈透明或半透明。纳米乳曾称微乳(microemulsion,ME),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光学上各向同性、热力学及动力学稳定的体系。按结构可分为水包油(O/W)型、油包水(W/O)型和双连续型纳米乳。因纳米乳具有良好的局部给药和透皮特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纳米乳作为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成为药剂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对纳米乳经皮给药系统的特性、影响纳米乳制剂透皮的主要因素、促进纳米乳经皮渗透的方法、纳米乳透皮给药系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能同时实现T1-T2双模式磁共振成像的Fe3O4-BSAGd纳米粒子造影剂,并对其造影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以提高磁共振造影剂对病变部位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克服单一阳性造影剂和阴性造影剂的局限性,实现疾病的精准诊断。方法: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出油溶性粒径约6 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随后利用超声乳化方式在其表面修饰顺磁性牛血清白蛋白-钆复合物(BSAGd),同时赋予Fe3O4纳米粒子顺磁性、水溶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对其形貌、水合粒径(hydrated diameter,HD)、饱和磁化强度、弛豫效率(relaxation efficiency,r)、体外T1和T2加权成像效果、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结果:Fe3O4-BSAGd纳米颗粒径为10 nm,水合粒径约32 nm,分散均匀稳定。Fe3O4-BSAGd的饱和磁化强度为30.2 emu/g。纵向(r1)及横向(r2)弛豫率分别为6.30 mM-1s-1和287.08 mM-1s-1。体外双模式成像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T1-T2成像效果,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显示,Fe3O4-BSAGd的生物相容性较好。结论:所制备的Fe3O4-BSAGd纳米粒子的体外T1和T2造影效果优良,生物相容性极好,为下一步的体内成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HL-7702细胞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暴露组,暴露浓度分别为 12.5、25.0、50.0和100.0 mg·L-1。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观察。细胞处理 24 h 后,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EM观察细胞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摄取及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TEM观察,纳米二氧化硅呈圆形,颗粒大小均匀一致,分散性良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7.42±5.69) nm。DLS法检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水合粒径为(134.13±2.78) nm,而在含1%、5% 和10%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细胞黏附实验及划痕修复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在无毒剂量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暴露组细胞的相对黏附率和损伤修复率明显下调(P<0.05),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升高下调作用愈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在无毒剂量作用下,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量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已被细胞摄取,颗粒主要以成簇的形式分布于内吞小泡中或散在分布于胞质中,可见细胞膜凹陷、包裹吞噬纳米颗粒的过程。结论: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能够抑制HL-7702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透明质酸(HA)为分散载体,通过紫外光还原硝酸银制备出了Ag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及抑菌实验对所得样品的形貌、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g纳米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8 nm,在水相中能稳定分散,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肝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对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HL-7702肝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12.5、25.0、50.0、100.0 mg·L-1 SiO2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法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征和粒径检测。细胞处理 24 h 后,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TEM观察,纳米SiO2呈球形,颗粒大小较均匀一致,分散性较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5.87±9.02)nm;DLS法检测,纳米SiO2颗粒在高纯水和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分别为(124.57±8.02)和(139.32±9.93)nm。HE染色,纳米SiO2颗粒能够导致HL-7702细胞形态改变,25.0和50.0 mg·L-1 SiO2组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100.0 mg·L-1 SiO2组细胞质皱缩、细胞排列稀疏,部分细胞呈凋亡的形态学表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纳米SiO2组HL-7702细胞存活率均下降,50.0和100.00 mg·L-1 SiO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50.0和100.00 mg·L-1 SiO2组培养液中LDH 活力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纳米SiO2颗粒能够对HL-7702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中ROS的产生有关联。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随访情况。结果:1例术前行B超检查,疑为颈动脉体瘤,经双源CT检查证实;3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1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均明确诊断。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中,单纯肿瘤切除者1例,肿瘤及颈外动脉节段切除5例,其中2例行颈总动脉分叉部缝合修补。术后1例出现舌下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征象及癫痫,1例出现短期的交感神经受损征象(Horner征),余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6例患者均临床治愈,随访2个月至7年,均无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检查均可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双源CT和DSA检查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是颈动脉体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认真准备,术中细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可降低脑缺血损伤和脑神经损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第三代Force双能量CT虚拟去钙(DECT-VNCa)图在不同对比物质相对比值(RCMR)条件下对骶骨翼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有明确骨盆外伤史或腰骶部疼痛的35例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及MRI检查,RCMR值分别取1.59、1.79、1.89,重建3组DE-VNCa图像。以MRI诊断为金标准,计算3组图像诊断骶骨翼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效能,获得最优RCMR值,并在此最优条件下测量并比较骶骨翼骨髓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区域的CT值,以ROC曲线评价CT值对骶骨翼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结果:RCMR值取1.59、1.79、1.89时,诊断骶骨翼骨髓水肿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40、0.81、0.71;RCMR为1.79时,DE-VNCa图诊断效能最高。以RCMR=1.79重建DE-VNCa图,骨髓水肿区域平均CT值为(-20.21±18.81)Hu,对侧正常骨髓区平均CT值为(-74.19±27.94)Hu,骶骨翼骨髓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区域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CT值=-43.45 Hu为临界值,诊断骶骨翼骨髓水肿的AUC为0.947(P<0.001)。结论:双源DECT-VNCa图在RCMR为1.79时诊断骶骨翼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较高;CT值有助于诊断骶骨翼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骨髓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 MRI 与 CT 在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分为 CT 组(32例)和 MRI 组(33例),分析在不同的分期中 CT 及 MRI 的应用价值。结果:CT 的影像学资料中,总体准确度达72%(23/32)。MRI 的影像学资料中,总体准确度达85%(28/33)。T 分期中 T1、T2、T3三个分期 MRI 的诊断预测值较 CT 高,差异明显(P <0.05)。结论:MRI 与 CT 相比准确度及敏感度更高,基于实际临床治疗,二种成像方式可结合实际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Aim: We wanted to explore if whole-bod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cluding diffusion-weighted (DW) and liver-specific contrast agent-enhanced imaging could be valuable in lesion detection of 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 [11C]-5-Hydroxytryptopha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5-HTP PET/CT)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NET were investigated with whole-body MRI, including DW imaging (DWI) and contrast-enhanced imaging of the liver, and whole-body 5-HTP PET/CT. Seven additional patients underwent upper abdomen MRI including DWI, liver-specific contrast agent-enhanced imaging, and 5-HTP PET/CT.

Results: There was a patient-based concordance of 61% and a lesion-based concordance of 53% between the modalities. MRI showed good concordance with PET in detecting bone metastases but was less sensitive in detecting metastases in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MRI detected more liver metastases than 5-HTP PET/CT.

Conclusion: Whole-body MRI with DWI did not detect all NET lesions found with whole-body 5-HTP PET/CT.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RI of the liver including liver-specific contrast agent-enhanced imaging and DWI could be a useful complement to whole-body 5-HTP PET/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患者临床CT、MRI和US的影像学特征,探讨CT、MR和US诊断HAML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中医院2011年4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15例经手术或病理学检查确诊的HAML病例,分型讨论HAML患者CT、MRI和US的影像学特征,归纳和总结不同类型HAML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结果 15例患者均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4例行US检查,1例同时行CT、MRI和US检查。肌瘤型(2例):CT、MRI扫描见微小少脂肪组织;US见不均质低回声。脂肪瘤型(5例):CT见弥漫性脂肪密度影,增强后见扭曲血管影;MRI的T1WI、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见动脉期轻度强化;US见高回声。血管瘤型(3例):CT可见低密度瘤体,内部部分钙化,增强后明显持续强化;MRI中T1WI处为低信号,T2WI处为中高信号。混合型(5例):CT见软组织密度影与脂肪密度影相互混杂,增强后脂肪组织未见强化;MRI的T1WI、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US见实性不均匀高回声。 结论 肝脏不同类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MRI和US影像学表现不同,临床可依据肿瘤内脂肪成分对患者进行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联合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在脊柱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脊柱病变患者的临床及诊治资料,均行MRI、SPECT/CT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RI、SPECT/CT以及MRI联合SPECT/CT在脊柱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脊柱结核,常规MRI表现:病变椎体失去正常形态,骨质破坏较为明显,椎间隙明显变窄或者消失,病变椎体信号不均匀,MRI增强扫描:多呈环形强化,有广泛且明显椎旁脓肿;脊柱转移瘤,MRI表现:发病部位无规律且呈多发表现;脊柱结核,SPECT/CT表现: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存在异常放射性浓聚;脊柱恶性肿瘤,SPECT/CT表现:单发或多发性斑点状、低密度,边缘不规则、边界清晰、无硬化,伴压缩性骨折或软组织肿块等;MRI联合SPECT/CT诊断脊柱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33%、87.76%、91.18%,较两者单一诊断高,其中MR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各为71.70%、79.59%、75.49%,SPECT/CT诊断的81.13%、81.63%、81.37%,且MRI联合SPECT/CT鉴别诊断脊柱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各为92.86%、80.95%、87.76%。结论MRI联合SPECT/CT在脊柱病变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临床推广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陈萍 《河北医学》2012,18(9):1249-1251
目的:对比分析鼻咽癌(NPC)患者局部侵犯情况的CT诊断与MRI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病理实验证实为鼻咽癌患者的初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治疗前经过CT诊断及MRI诊断的患者71例,多名专家共同对其鼻咽部位的扫描片进行对比分析,统计两种影像诊断方法对侵犯的检出率.结果:在对鼻咽部位的影像学诊断中,CT诊断的检出率为43.6%(31/71),MRI诊断的检出率为70.4%(50/71);在对颅底部位的影像学诊断中,CT诊断的检出率为22.5%(16/71),MRI诊断的检出率为56.3%(40/71).结论:在对鼻咽癌(NPC)患者进行局部侵犯情况的影像学诊断中应注重MRI诊断结果,其无论是对鼻咽部还是对颅底的检测均比CT诊断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例经过穿刺病理证实的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进行影像学分析,3例均行CT、MRI平扫,1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3均单发生额叶,2例双侧额叶囊实性病变,1例有出血、钙化,各种病变均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结论:SPNET的影像学有一定特征,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的结合有助于术前与其他肿瘤区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曹国平  罗松  邓小毅  顾红梅 《安徽医学》2019,40(11):1215-1218
目的探讨MRI对痛风性膝关节炎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张家港澳洋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1例慢性痛风患者膝关节双能量CT和MRI检查图像,以双能量CT为金标准,检验MRI对痛风石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4例患者行双侧膝关节双能量CT和MRI检查,共35个膝关节纳入研究。MRI对痛风石检出的特异性为0. 977(95%CI:0. 930~0. 994),敏感性为0. 648(95%CI:0. 551~0. 735),阳性预测值为96. 0%,阴性预测值为77. 0%,准确性为82. 8%。结论与双能量CT相比,MR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提高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1年10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1例腹膜后肿瘤的CT/MRI表现,并与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1例术前CT/MRI检查均显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病理示良性13例,恶性18例。按组织起源分类,其中间叶组织肿瘤13例(脂肪肉瘤6例、脂肪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平滑肌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神经源性肿瘤9例(神经鞘瘤5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副神经节瘤3例);胚胎残余组织肿瘤(精原细胞瘤)1例;淋巴瘤8例。CT/MRI定位诊断正确率93.5%(29/31),组织学类型诊断正确率58.1%(18/31)。CT/MRI可比较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情况,并可进行肿瘤部分成分的分析。结论:CT/MRI影像学表现及部分成分分析,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