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三项生化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187例糖尿病住院病人 ,根据性别分为两组 ,各组又根据糖尿病类型及年龄分为≤ 5 0岁和 >5 0岁组 ,测定血清中骨钙素 (BGP) ,降钙素 (CT) ,甲状旁腺激素 (PTH)。以同年龄 ,同性别体检正常职工 6 0名为正常对照。结果 : 型糖尿病≤ 5 0岁组 ,无论性别 ,血 BGP、 CT、均低于正常对照和 型糖尿病组 ,PTH高于正常对照组。 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 型糖尿病组骨代谢血三项生化指标有改变 ,尤其是≤ 5 0岁组 ,主要与胰岛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因素,并观察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TH值分为2组,正常PTH组39例(150~300 pg/ml),高PTH组66例(>300 pg/ml),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骨代谢相关指标,肾功能指标等,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影响PTH水平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性别、透析龄、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影响尿毒症患者PTH水平的因素有透析龄、血肌酐、CO_2CP、Hb、CRP。其中PTH水平与透析龄、SCr、CRP呈正相关(r/P=0.876/<0.001,0.660/<0.001,0.624/<0.001),与CO_2CP、Hb呈负相关(r/P=-0.527/<0.001,-0.471/<0.001)。PTH水平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包括使血钙水平降低,血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t/P=2.250/0.035,-5.706/<0.001,-10.469/<0.001)。结论尿毒症患者PTH过高与性别和CO_2CP、Hb、CRP、血脂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深入对其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治疗,是未来治疗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每周3次血液透析,A组)和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2次血液透析组(B组,各30例),并匹配健康体检者30例(C组)为对照组。比较入组时和透析6个月后血甲状旁腺素(PTH)、血骨钙素(BGP)、β-I型胶原C-末端肽(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结果 A组和B组入组前血BGP、β-CTX、PTH、PI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高于C组。透析6个月后,A组患者血BGP、β-CTX与入组时相比显著上升。B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血BGP、β-CTX、PTH、PINP水平显著下降,并且均显著低于A组透析后6个月的各指标水平(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降低骨代谢指标,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对预防和改善肾性骨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成骨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直接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头盖骨成骨细胞;用甲状旁腺激素(PTH)、137^Cs-γ线及25(OH)D3预作用前者,再与后者分为4组共培养:①单培养组(成骨细胞单培养)、②共培养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③刺激共培养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经PTH+25(OH)D3处理,再与成骨细胞共培养)、④抑制共培养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经137^Cs-γ线照射+25(OH)D3处理,再与成骨细胞共培养);并用RT-PCR方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的BGP、ALP、ColI、RANKL与OPG mRNA表达。结果共培养组成骨细胞的骨形成相关基因BGP、ALP、Col I mRNA表达较单培养组显著降低(P〈0.001);刺激共培养组各基因表达较共培养组显著上升(P〈0.05-P〈0.001);抑制共培养组ALP表达水平较共培养组显著降低(P〈0.001),BGP与Col I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共培养组与单培养组比较,RANKL与OPC;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但RANKL/OPG比值显著高于后者(P〈0.01);刺激共培养组与共培养组比较,OPG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 RANKL mRNA表达变化无显著意义。RANKL/OPG比值显著降低(P〈0.05);抑制共培养组与共培养组比较, OPG表达显著下降(P〈0.01),RANKL/OPG比值则显著增高(P〈0.01)。结论培养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成骨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建立的共培养体系可用于骨代谢相关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
骨代谢与铁代谢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光思  徐又佳 《医学综述》2008,14(12):1765-1767
对骨代谢的研究是骨科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过去数十年中对骨代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骨代谢与钙代谢相关性的研究。铁调素是一种能调节血铁水平的小分子肽类激素。自2001年发现铁调素之后,铁代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骨代谢与铁代谢相关性的研究也随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骨代谢与铁代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铁超载可致骨质疏松,铁不足又使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肾脏病患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本测定了48例肾脏病患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全段(iPTH)、降钙素(CT),以及血钙、磷、镁、肌酐、尿素氮、_二氧化碳结合力等生化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肾功能受损的肾病患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全段(iPTH)、降钙素(CT)较肾功正常升高,尿毒症终末期患最为明显。骨代谢指标的异常与肾功能的生化指标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肾脏病人中存在骨代谢异常,且与肾功能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iod hormone ,PT H )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arathyriod hormone‐related peptide ,PT HrP)是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骨代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两个过程。当骨吸收超过骨形成时,会引起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1],是一种系统性、全身性骨病,临床表现为骨骼疼痛,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因而减少骨折是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主要目的。临床有促进骨形成(PT H、PT HrP和锶制剂等)、抑制骨吸收(双膦酸盐、降钙素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促进骨矿化(钙制剂及维生素D等)3类药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其中抑制骨吸收类药物,只能延缓疾病的发展,并不能治愈骨质疏松,因此促进骨形成且增加骨量的药物对临床应用更具有价值。本文就 PT H、PT HrP的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低钙透析对低甲状旁腺激素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iPTH)<100 pg/m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随访1年。常规检测生化指标——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化学发光法检测iPTH、骨钙素(osteocalcin, 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PINP)、β胶原蛋白(β-crosslaps, β-CTX),观察患者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前及应用后1、3、6、12个月时血钙、血磷、ALP、iPTH变化以及OC、PINP、β-CTX等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1)血清iPTH浓度于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3个月后显著升高(P<0.001);2)更换透析液后各时间点与更换前比较,血清OC浓度、PINP浓度及β-CTX浓度于更换1个月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OC浓度变化与年龄呈负相关(r=-0.816,P<0.001)、与基线iPTH浓度呈正相关(r=0.673,P=0.037);β-CTX浓度变化与年龄呈负相关(r=-0.718,P<0.001)、与基线iPTH浓度吴正相关(r=0.651,P=0.020);4)更换透析液前基线血清iPTH浓度(P<0.001)、糖尿病史(P=0.012)是iPTH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低钙透析可以改善低甲状旁腺激素患者iPTH浓度,升高OC、PINP及β-CTX浓度,增加骨代谢,是治疗低转运骨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平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52-53,56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甲亢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4名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甲状腺相关激素:观察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旁素(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观察组白介素-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降钙素(CT)、肿瘤坏死因子(T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P〈0.05);骨代谢指标:观察组钙离子(Ca2+)、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ⅠCTP)及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均高于对照组高,骨密度(BM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可表现出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明显变化,在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此方面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前列腺癌患者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后骨密度(BMD)、骨代谢及生活质量变化.方法 选取68例去势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及40例普查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性激素、骨转换标志物等进行测定,并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 去势治疗的A、B两组患者髋部、腰椎BMD水平、性激素水平明显低于C组,BMD及血清睾酮和孕酮均有显著差异.非手术去势与手术去势治疗的A、B组患者在BMD和性激素、骨转换标志物方面差别不明显,而生活质量则存在差异.结论 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骨质疏松发生率增高,非手术去势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手术去势者.  相似文献   

11.
二甲亚砜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心肌分化中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hur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B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第8代hBMSC,以DMSO诱导24h。在诱导后21天,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干细胞标志C1390和肌性标志Dmmm表达变化,并在诱导后1、2、3周提取RNA。以RT-PCR方法检测细胞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和CATA4)和特异基因(connexin43、ANP等)的表达变化。结果 经DMSO诱导后,MSC体积变大,细胞排列趋于一致,连接紧密,并逐渐形成肌节样结构,CD90阳性细胞减少,Desmin阳性细胞增加。在DMSO诱导hBMSC后1周,开始可检测到细胞发生转录水平变化(Nkx2.5、GATA-4表达和connexin43、ANP表达),并均可持续至诱导后3周;前三者的表达量有随诱导后时问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DMSO在体外可诱导hBMSC向心肌前体细胞分化,DMSO可能通过诱导心肌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而启动hBMSC心肌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甲状旁腺素1-84(parathyroid hormone1-84,PTH1-84)、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浓度的测定,试评价不同的骨转运指标在诊断肾性骨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名,采集临床病史及生化系列结果;健康对照组30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测定2组血清iPTH、PTH1-84、BALP、OC浓度;甲状旁腺素7-84(parathyroid hormone7-84,PTH7-84)浓度由iPTH、PTH1-84相减而得。结果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清iPTH、PTH1-84、PTH7-84、BAL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O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血透患者的iPTH、PTH1-84均与BALP、OC呈显著正相关(P=0.000)。iPTH与PTH1-84呈显著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血液透析组患者的iPTH与PTH1-84浓度升高,并且与BALP、OC显著相关。将甲状旁腺素的测定与BALP、OC等骨转运指标联合应用,对于肾性骨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后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对BM-SCs增殖的影响,用脂质体介导法将rhBMP-7基因转染BMSCs,用逆转录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其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再用^3H-TdR掺入法检测基因表达产物对正常培养的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细胞能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且表达时间长达4周;基因表达产物能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该结果为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技术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原理构建pIRES2-EGFP-hBMP-7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表达.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BMP-7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EcoRⅠ单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获得的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eagle犬BMS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BMP-7基因的表达.结果 hBMP-7被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转染BMSC 24h后可观察到转染的BMSC表达绿色荧光蛋白,48h后转染效率达到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重组pIRES2-EGFP-hBMP-7在BMSC中的表达.结论 利用基因工程原理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hBMP-7,并可在BMSC中表达.  相似文献   

15.
逆病毒载体介导的双耐药基因在小鼠骨髓细胞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增强造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效率及耐药基因导入在造血细胞保护性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电穿孔基因转移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 MGMT IRES MDR1导入病毒包装细胞GP E86及PA3 17,以VCR加压筛选后的阳性克隆上清感染小鼠骨髓细胞 ,应用PCR、Southernblo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耐药基因MGMT及MDR1在细胞中的转移与表达。结果 加压筛选及乒乓效应使病毒滴度由 ( 0 .2~ 7.6)× 10 4CFU/mL提高到 ( 1.9~ 5 .7)× 10 6 CFU/mL ,从DNA、RNA及蛋白水平上分别证实了双耐药基因在小鼠骨髓细胞中获得了有效转移和表达 ,而转基因后的小鼠骨髓细胞对VCR、高三尖杉酯碱和BCNU的耐药性比未转导细胞分别提高了 5 .7、5 .0和 8.5倍。结论 双耐药基因成功导入小鼠骨髓细胞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反转录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和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在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四肢骨的bMSCs,原代培养8~10 d后,同时利用含EGFP和TH基因的反转录病毒上清依次转染bMSCs并进行抗性筛选,7~10 d可得到稳定表达EGFP的bMSCs,在稳定转染EGFP后10 d进行TH病毒上清的转染,7~10 d可得到稳定表达TH和EGFP的bMSCs。结果原代培养bMSCs 3~4 d后生长至70%~80%汇合,病毒转染EGFP后第2天,细胞呈现弱荧光,经G418筛选2~3 d后出现阳性细胞,约8~10 d生长融合,阳性率60%~70%,第2~5代阳性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TH阳性率也达60%以上。结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可有效地将EGFP和TH基因转至bMSCs中,并能在体外稳定表达传代。这种表达EGFP和TH的bMSCs对于研究bMSCs的体内迁移分化及帕金森病(PD)的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在体内外干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损伤后,经口给予米诺环素,并将带有GFP基因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移植到损伤脊髓,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给予不同剂量的米诺环素进行干预。利用荧光显微镜计数细胞,采用MTT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来观察干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米诺环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在损伤中心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移植细胞,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合适剂量米诺环素的干预下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长趋势。结论合适剂量的米诺环素可以促进体内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脊髓内更多地迁移到损伤中心,而对于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米诺环素会促进其增殖。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便、有效、实用、稳定的动物骨髓细胞制备方法研究放射线对骨髓细胞的影响以及药物的防治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建立了一种小白鼠骨髓细胞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经济、简便、实用、易行,已被用于我们的科研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斑汤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及骨髓细胞CD34、CD45表达的影响。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以环磷酰胺25 mg·kg^-1,隔日1次,腹腔注射2次即可造成骨髓抑制模型,正常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观察红斑汤对小鼠外周血细胞及骨髓细胞CD34、CD45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骨髓细胞CD34、CD45均可见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红斑汤组及鲨肝醇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红斑汤组与鲨肝醇组,具有促进骨髓抑制小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恢复,且鲨肝醇组疗效不显著优于红斑汤组(P〉0.05);红斑汤组和鲨肝醇组骨髓细胞CD34、CD45及CD34、CD45的双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红斑汤组和模型组均能促进骨髓细胞CD34、CD45的恢复,且鲨肝醇组不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红斑汤具有升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骨髓细胞CD34、CD45;具有改善环磷酰胺对小鼠骨髓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全骨髓贴壁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月龄约2.5kg重健康新西兰兔8只,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TT检测、细胞贴壁率检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出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良好,细胞数量经传代后扩增,且细胞纯度提高,但细胞扩增速度较慢。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简便易行,能有效的在体外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提取的细胞活性良好、纯度较高,能用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治疗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