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目的探讨NF-κBp65、COX-2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与乙酸复合灌肠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与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两组.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在mRNA水平上检测各组结肠组织NF-κBp65、COX-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结肠组织中NF-κBp65、COX-2表达显著增高(P<0.05).在模型组中,NF-κBp65活性与COX-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NF-κBp65的激活可能调控COX-2的表达升高,从而导致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晓云  李冬斌  李彬 《疑难病杂志》2012,11(3):181-183,239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活检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白介素-8(IL-8)的表达及三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内镜活检UC活动期结肠黏膜标本68份(UC组)及30例正常人结肠黏膜标本(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TLR4、NF-κB p65、IL-8的表达水平,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UC组结肠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和固有层TLR4、NF-κB p65、IL-8呈阳性表达,染色为深棕黄色,较健康对照组表达均显著增强,且不同病理分级间比较,Ⅲ级>Ⅱ级>Ⅰ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肠黏膜中TLR4、NF-κB p65、IL-8的表达均高度上调,并随UC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观察结肠黏膜NF-κ Bp65 mRNA表达,结合肠镜下溃疡愈合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价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采用非劣效试验设计,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9个月,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艾迪莎)干预9个月.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肠镜及症状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结肠黏膜NF-κ Bp65变化.[结果]基于治疗前后肠镜病变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两组疗效相近(P>0.05);基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判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6%,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健脾清热活血方疗效优于美沙拉嗪(P<0.05).治疗前,2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F-κ Bp65 mRNA均呈高表达变化;治疗后,2组NF-κ Bp65 mRNA表达呈下降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可能通过介导NF-κBp65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减少靶器官损伤,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发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因子-κBp65(NF-κBp65)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SO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模型组(n=8)、肠病方组(n=10)。采用冰乙酸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观察电针“肠病方”后UC模型大鼠血清IL-6及NF—κBp65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肠病方组大鼠血清中IL-6及NF-κBp65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腧穴“肠病方”对U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及NF—κBp65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LR4、NF-κBp65及负性调控因子Tollip在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肠黏膜TLR4、NF-κBp65、Tollip的表达情况。结果: TLR4、NF-κBp65在结肠炎组肠黏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TLR4:0.376±0.029, 0.215±0.049, t= 2.731, P=0.013;NF-κBp65:0.746±0.049, 0.206 ±0.063, t=6.055, P=0.000),与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呈正相关(TLR4:r=0.754, r=0.866; NF-κBp65:r=0.548, r=0.919);Tollip mRNA在正常组及模型组表达无明显差异(Tollip:0.288±0.050, 0.140±0.046, t=1.993, P=0.061);Tollip蛋白在结肠炎组肠黏膜固有层的表达高于正常组;Tollip的表达与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呈负相关(Tollip:r=-0.497, r=-0.551)结论:Toll样受体与负性调控因子Tollip的表达失衡参与了IB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致病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两组大鼠均采用TNBS造模.模型组不设干预,正常饮食;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混悬液0.42 g/(kg·d)灌胃;治疗15 d后观察大鼠的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IL-17、β2AR、β-arrestin2、NF-κBp65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β2AR,β-arrestin2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TAT6 mRNA的表达.结果 美沙拉嗪组大鼠的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改善,大鼠黏膜组织损伤也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F-κBp65和STAT6 mRNA表达增多(P<0.01),β2AR和β-arrestin2的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和STAT6 mRNA表达减少(P<0.01),而β2AR和β-arrestin2的表达增多(P<0.01).IL-17在正常组和美沙拉嗪组呈低表达,而在模型组呈高表达.结论 IL-17、β2AR、β-arrestin2、NF-κBp65、STAT6在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抗小鼠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胞外段(mTLR2ECD)单表位抗体TSP-2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核因子NF-κB DNA结合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其中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均给予5%葡聚糖硫酸钠7 d以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停用造模药后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给予后续干预治疗7 d。计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14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行HE染色;利用ELISA法测小鼠肠粘膜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F-κB p65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NF-κBp65 DNA结合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TSP-2治疗组小鼠第10~14天DAI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SP-2治疗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MD组(P<0.05);TSP-2治疗组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兔IgG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2可以明显抑制NF-κB表达和活性,通过调节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和抗炎作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NF-κB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燕红  于皆平 《广东医学》2007,28(6):889-891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核转录因子(NF)-K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 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150 mg/kg)灌肠制备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100 mg/kg)和EGB组(200 mg/kg)4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生理盐水代替5-ASA及EGB灌胃,每天1次共4周.评估大鼠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应用Western印迹分析法检测肠黏膜细胞浆IκBα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肠组织NF-κBp65和ICAM-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硝基苯磺酸模型组大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显著增加,IκBα表达减弱,显著降解,肠组织NF-kB p65和ICAM-1表达明显升高.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抑制大鼠实验性结肠炎肠黏膜胞浆IκBα的降解,抑制NF-κBp65的激活,同时降低了ICAM-1的表达.结论 EGB可减轻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炎症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进而降低ICAM-1的表达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中TLR4和NF-κb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的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接受柳氮磺砒啶治疗的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肠道黏膜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肠道黏膜中TLR4和NF-κb的m RNA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黏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黏膜中TLR-4和NF-κb m RNA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黏膜中TLR-4 m RNA含量和NF-κb m RN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黏膜中TLR-4和NF-κb的m RNA含量与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黏膜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美沙拉嗪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和黏膜情况,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肠道黏膜中TLR4和NF-κb的表达来发挥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组织中细胞质衔接蛋白(Act1)、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白介素17(IL-17)的表达及三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例UC活动期病例为UC组,按肠黏膜病理学分级将UC组进一步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将健康体检者或结肠单发息肉切除术后复查肠镜结果正常者(3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各组结肠黏膜中Act1、NF-κB p65、IL-17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UC组Act1、NF-κB p65与IL-17表达水平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UC组结肠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和固有层Act1、NF-κB p65、IL-17表达均呈阳性,而且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 P<0.05);UC各亚组之间表达强度依次为Ⅲ级>Ⅱ级>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中Act1、NF-κB p65与IL-1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UC肠黏膜中Act1、IL-17、NF-κB p65的表达均上调,并随UC病理分级的升高而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导管引流减轻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 SO)组、重症胰腺炎模型(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 SAP)组、重症胰腺炎+胸导管引流( cervical thoracic duct drainage, DC)组,各组均在2、6、12h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 α, TNF - 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以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动物在各时间点肝脏组织中核因子一K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3个时间点SAP组和DC组血浆ALT、AST、TNF—d和IL一6的含量均明显高于SO组,SAP组各指标均高于DC组(P〈0.05);②2h时3组动物NF—KBp65表达SAP组和DC组已明显高于SO组(P〈0.05);6h时SAP组、DC组NF—KBp65表达进一步升高,SA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12h时SAP组NF~κBp65表达又有增强,与DC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Dc组高于SO组(P〈0.05)。结论胸导管引流对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脏损伤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胸导管引流可减少NF-κB的激活,使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患者中性粒细胞(PMN)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血浆中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法洛四联症患儿40例,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乌司他丁,C组患者则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CPB开始后30min(他)、CPB停止后30min(T3)、CPB停止后4h(T4)和CPB停止后24h(T5)抽血,应用ELISA法检测NF—κB活性及血浆中TNF—α和IL-8水平。结果两组PMNNF—κB活性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T3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但在T5时点依然高于术前水平;U组在T2、B、T4、rr5时点PMNNF—κB活性均低于C组(P〈0.05)。两组TNF-α和IL-8水平均于手术开始后逐渐升高(P〈0.05),T3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T5时点基本恢复正常;C组TNF—α和IL-8水平在T3、T4时点均显著高于U组(p〈0.05)。U组NF—κB的活性与血浆TNF-仪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3(P〈0.05);NF—κB的活性与血浆IL-8水平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8(P〈0.05)。C组NF—κB的活性与血浆TNF—α、IL-8水平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0.512(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通过降低CPB患者PMNNF—κB活性进而降低血浆TNF—α和IL-8的表达,抑制体外循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柴胡渗湿汤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揭示其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泼尼松组、柴胡渗湿汤组、柴胡渗湿汤+泼尼松组,每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支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的方法建立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干预;于给药后14 d、28 d在光镜下观察部分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及NF-κB的表达。结果光镜下模型对照组较正常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结构破坏、肺纤维化明显,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TGF-β1和NF-κB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提示造模成功;分别与柴胡渗湿汤相比,模型对照组肺组织TGF-β1和NF-κB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泼尼松组两种指标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柴胡渗湿汤+泼尼松组两种指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柴胡渗湿汤可能通过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及NF-κB的表达,从而延缓大鼠肺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心肌功能损害时心肌NF-κB的活化及葡激酶的干预作用。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对照组(n=27)、葡激酶合用益活清胰汤治疗组(n=27),SAP模型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ELISA法测定6 h、12 h、24 h各时点血TNF-α、IL-6含量,RT-PCR检测心肌NF-κB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NF-κB蛋白的表达,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术后6h大鼠心肌NF-κBmRNA及NF-κB蛋白表达异常增高,TNF-α、IL-6呈进行性升高,治疗组用药后心肌NF-κB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P〈0.05),血TNF-α、IL-6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组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减轻。结论:SAP大鼠的心肌损伤可能与循环中TNF-α、IL-6水平升高导致的心肌NF-κB活化有关,益活清胰汤合用葡激酶对SAP并发的心肌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患者中性粒细胞(PMN)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法洛四联症患儿60例,随机分成乌司他丁1组(U1组)、乌司他丁2组(U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U1组给乌司他丁1.0万U/kg,U2组给乌司他丁2.0万U/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经中心静脉推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用法同上。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CPB开始后30min(T2)、CPB停止后30min(T3)、4h(T4)和24h(T5)抽取桡动脉血3ml,分离中性粒细胞,用ELISA法检测NF-κB活性。结果三组患者PMNNF-κB活性在CPB开始后均逐渐升高,CPB停止后30min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但在CPB停止后24h三组患者PMNNF-κB活性均依然高于术前水平;U1组、U2组NF-κB活性在T2~T5均低于C组(P〈0.05);U2组NF-κB活性在T2~T4均低于U1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CPB患者PMNNF-κB的活性,且2.0万U/kg组对NF-κB活性的抑制作用比1.0万U/kg组更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人角膜基质细胞核因子 κBp65 (NF κBp65)和NF κB抑制因子 α(IκB 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人眼角膜基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方法进行细胞鉴定。采用绿脓杆菌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分别于刺激前(0?h),刺激后1、2、4、8?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胞浆内IκB α蛋白及胞核内NF 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h相比,LPS刺激细胞1?h时,即可检测到胞核内NF κBp65蛋白表达增加,其电泳条带的光密度值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亮,4?h表达最高。LPS刺激细胞后各时点的NF κBp65蛋白表达与0?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后,在各时间点均可引起胞浆IκB α表达下降,4?h?时表达最低(P均<0.01)。结论LPS可引起人眼角膜基质细胞IκB α的降解,促进NF κB的核转位,在角膜炎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脊髓NF-κB和CX3CR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naive组)、假手术组(sham组)、骨癌痛组(BCP组)、骨癌痛+生理盐水组(BCP+ saline组)、骨癌痛+ PDTC 100 pmol·d-组(BCP+PDTC组).术后7~ 14天,BCP+PDTC组将100pmol·d-1PDTC溶于10μl生理盐水鞘内注射;sham组、BCP+ saline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测定0、1、3、5、7、9、11、14天的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PMWT)及自发性疼痛评分;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NF-κB和CX3CR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术后第3天开始,BCP组大鼠PMWT减少,自发性疼痛评分增加(P<0.05或P<0.01).与BCP+ saline组比,BCP+ PDTC组大鼠PMWT增加,自发性疼痛评分减少(P<0.05或P<0.01).NF-κB和CX3CR1表达下调(P<0.01).结论 PDTC可以减轻骨癌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NF-κB和CX3CR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TRPA1在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P)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变化,探讨GBP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慢性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CI)组、CCI+生理盐水组(CCI+NS组)、CCI+小剂量GBP组(CCI+GBP1组)、CCI+中剂量GBP组(CCI+GBP2组)、CCI+大剂量GBP组(CCI+GBP3组),每组8只。术后14天,CCI+GBP1组、CCI+GBP2组、CCI+GBP,组分别鞘内注射GBP1g/L、3g/L和10g/L,CCI+Ns组给予等渗生理盐水。术前1天、给药前1h及给药后2、4、6、8h分别测定各组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给药后9h取大鼠腰段脊髓,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表达和核因子KB(NF—KB)的活性。同时,选Sham组、CCI组、CCI+NS组及CCI+GBP,组给药后9h取大鼠背根神经节,应用RT—PCR技术检测TRPA1离子通道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Sham组比较,CCI、CCI+NS、CCI+GBP1、CCI+GBP2、CCI+GBP,组术后MWT和TWL均下降(P〈0.叭)。与CCI组比较,GBP治疗后,CCI+GBP1、CCI+GBP2、CCI+GBP,组MWT和TWL上升(P〈0.05)。②与Sham组比较,CCI、CCI+NS、CCI+GBP1、CCI+GBP2、CCI+GBP3组腰段脊髓NF—κB、TNF-α、IL-6及IL-10表达上升(P〈0.05)。GBP治疗后,CCI+GBP2、CCI+GBP3组NF—κB、TNF-α、IL-6表达下降,IL-10表达上升(P〈0.05)。③与Sham组比较,CCI、CCI+NS及CCI+GBP,组TRPA1表达上升(P〈0.05)。与CCI组及CCI+NS组相比,CCI+GBP,组TRPA1表达下降(P〈0.05)。结论GBP可有效治疗大鼠CCI后NPP,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减低脊髓NF—κB活性,抑制TNF—α及IL-6表达,增强IL-10表达有关,同时可降低TRP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K562细胞株凋亡的时程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株K562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16μmol/LMG-132作用不同时间(0、24、48、72、96h5个时间点)对K56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法检测MG-132作用不同时间后核因子-κB(NF—κB)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G-132不同作用时间对凋亡的影响。结果MTT:MG-132干预K562细胞株不同时间后K562细胞株的抑制率表现为对时间的依赖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以干预72h时抑制率最高,为(63.33±1.52)%。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法:MG-132干预K562细胞不同时间后,K562细胞株中的NF—κB、GR的表达水平均表现为对时间的依赖性;对于NF—κB,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以干预96h时表达最低,为51.15±1.64;对于GR,以干预72h时表达最高,为89.21±3.49。流式细胞术:MG-132干预K562细胞株不同时间后K562细胞株的凋亡率表现为对时间的依赖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以干预72h时,凋亡率最高,为(17.57±1.45)%。结论MG-132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上凋GR的表达诱导了K562细胞的凋亡和抑制,并表现出对时间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巨噬细胞的激活和核因子kappaB(NF-κB)活性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DHCA幼猪模型的建立,采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肺组织巨噬细胞的激活、NF-κB的表达以及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来检验巨噬细胞激活和NF-κB活性在DHCA肺损伤中的作用。结果NF-κB表达和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与DHCA缺血-再灌注呈时间依赖性,且在DHCA缺血-再灌注1.5h时NF-κB的表达达到高峰,此时肺组织的炎性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结论早期巨噬细胞的激活和NF-κB活性可能加重DHCA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