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625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5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占42.88%,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占29.12%;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占75.0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上报的107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7例不良反应中,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47.6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83例,占77.57%。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石文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5):1121-1122
目的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4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ADR的药物以抗菌药最多,有40例,占85.11%,经静脉给药引起的ADR38例占80.85%,ADR表现以皮肤反应最多,其中以各种皮疹和瘙痒症常见结论临床在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注射剂时,特别是静脉给药时,要严密监测。有不良反应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ADR。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7年收集到的111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例ADR中,其中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所致的ADR较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9.2%,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8.6%。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控,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谭瑞  姜晓燕 《重庆医学》2016,(18):2563-2564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4年收集到的108例ADR报告进行分析,包括一般情况、引起 ADR的给药途径分布、引起 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或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方面。结果108例ADR中,男55例,女53例,男、女比例为1.04∶1.00;静脉给药85例,所占比例高达78.70%;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占33.33%,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28例(24.14%);本组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变态反应,以皮肤过敏为主;108例ADR的转归情况为治愈或好转106例(98.15%),不详2例(1.85%)。结论 ADR主要发生在静脉给药途径,以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 ADR)的分布和特征,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总结临床表现及药品分布特征。结果:61~80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最多,占41.8%。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87.7%,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反应,占38.5%,药品品种以心脑血管类居多,占34.4%,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合理用药,关注易感人群,降低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崔秀娟  崔玉红 《中外医疗》2009,28(30):76-76
目的总结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216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总结及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以以老年人最多(50.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52.3%%)占第一位,其次为中药制剂(22.1%)、抗肿瘤药物(11.4%);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5.5%;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65.4%。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ADR的报告、监测及合理用药,以预防和降低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尤其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8.
王棋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0-50,5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医生的用药安全。方法将引起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等导入Microsoft Excel进行分析。结果引起ADR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处方及护理因素。引起中药注射剂ADR的常见药物以双黄连注射液居多,共39例,占33.91%;死亡1例,占0.87%。结论积极防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医生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10~2013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上报的29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0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高,占84.83%,其次是口服给药,占9.66%,经眼用药占3.79%,经耳给药占0.69%,经鼻腔给药占1.03%。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主要为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发生例数为72例(占24.83%),其次为抗肿瘤药物,发生例数为52例(占17.93%),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大,占12.41%。结论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为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21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对某教学医院2008年度抗菌筠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4例抗菌药物ADR涉及8类38个品种,喹诺酮类药居首位(43.93%).其次为头孢菌素类(31.78%);ADR以皮肤损害多见;静脉滴注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90.65%)。结论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加强使用抗菌药物过程监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诱发ADR相关因素,以建立健全ADR监测制度,保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用药中发生ADR患者546例(男337例,女209例),年龄60~88(71.4±13.2)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发生ADR的546例老年患者中男性(61.7%)高于女性(38.3%),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ADR发生与使用抗菌药种类、中药注射剂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ADR常见临床表现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临故床上必严格掌握,做到安全、合理和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12.
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瑜  郑滢  林静容  朱志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10-111,113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2010年8月上报的涉及抗肿瘤药物的1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药物类别、所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例ADR中,男性80例,女性57例;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较多,占84.67%;涉及抗肿瘤药物6大类、27种,中成药的ADR发生频率排首位;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56.93%。结论:应加强抗肿瘤药物ADR的监测工作,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病人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对2006~2008年我院门诊发生的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ADR中涉及药物63种;抗生素引发者最常见,占60.00%(147/245);其次为中药类针剂,占26.53%(65/245);发生时间最短为用药后7秒钟、最长9天;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53.87%(132/245)。结论重视门诊ADR监测,对门诊病人进行用药不良反应的风险告知及宣教,可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开展药物警戒,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统计我院2012年上报的178例注射剂ADR,对患者情况、药品种类、注射方法、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品种共有70种,其中抗感染药类药物19种(27.14%),居引发ADR的品种数首位;ADR发生以大分子量药物、中药复方制剂、抗感染药最为常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结论】临床使用注射剂应关注药物的种类、适用人群、临床表现等,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药品不良反应1393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01~2011-06收集到的139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93例ADR报告中,共计1666例次药品引起ADR,涉及品种211种,其中约5%涉及2种以上药物联用。其中抗微生物类药的ADR发生率最高(860例次,占51.62%),其次为营养支持及能量代谢药(150例,占9%);发生ADR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1211例,占86.93%;药物剂型中以注射剂为主(1518例次,占91.1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760例,占54.56%),其次为全身性和消化系统。ADR转归中,1389例ADR治愈或好转,2例出现后遗症,死亡2例。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需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我院113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鸿  许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47-48,5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113例ADR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ADR报道中涉及的药品共有48种(包含不同规格和剂型),其中抗感染药物位居首位,其次为循环系统类药物(中成药制剂);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107例,94.6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王华  徐志鹏  韦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16-117,120
目的了解海口市琼山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与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上报的249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9份ADR报告中,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老年人和儿童多见;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86.35%;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76.31%(190例);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有123例(47.67%);新的、严重的ADR31例,占12.45%。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李悦  陈波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35-137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上报的251例ADR报表,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中,50岁以上患者较高,占49.01%;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最高,占50.55%。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122例,占48.61%。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做好ADR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ADR监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报告的29例严重ADR病例,按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引起严重ADR的前两位药品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呼吸系统损害较多见;静脉给药是引起严重ADR最多的给药途径;多见于并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病例.结论:重视ADR监测工作,特别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监测;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8-2009年的206例ADR报告,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6例报告中,男性(120例)多于女性(86例),涉及药品116种,青壮年患者ADR发生率最多占34.95%,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90.29%,抗微生物药致ADR发生率最多占56.80%,其次是中药制剂占28.16%,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5.71%。【结论】临床应重视抗微生物药和中药制剂的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加强静脉注射液使用中的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