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用引物PCR法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波  谢勇  郭洁 《海南医学》2007,18(8):49-51
目的 建立通用引物PCR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的方法,探讨其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787份标本,其中来自男性160份,女性标本627份.标本均使用通用引物对MY11/09扩增HPVL1基因片段.同时扩增β球蛋白(β-globin)基因作为内对照.结果 787份标本中,191份标本HPVL1基因阳性,阳性率为24.3%.男性20~岁组HPV的检出率最高,女性30~岁组HPV的检出率最高,但均无年龄上的显著性差异.患有性病(淋病、尖锐湿疣)、不孕症、宫颈炎、非淋菌性阴道炎等疾病的女性,HPVL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3.3%、20.9%、22.7%、28.0%.男性性病(淋病、尖锐湿疣)、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不育症患者的HPVL1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2.9%、18.9%、12.5%、7.8%.结论 HPVL1基因的检出率较高.通用引物PCR法在临床检验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HPV6b和11型感染情况,分析其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变化,为基因工程重组L1蛋白疫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V6b和11型L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1份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标本进行PCR扩增,并各取7份阳性PCR产物直接测序,用软件分析HPV6b和11型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结果:31份标本中,HPV6b和11型阳性率分别为35.5%和45.2%。与标准基因序列比较,HPV6b和11型L1基因分别形成5和6种突变模式,同源性分别为99.8%~99.9%和99.7%~99.9%。HPV6b型L1基因中仅1处碱基突变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异(S→P),但其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上无明显变化;HPV11型L1基因的碱基突变均为无义突变,所编码氨基酸与标准株完全一致。结论:HPV6b和11型是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的主要感染型别;HPVBb和11型L1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近30年广州地区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和HPV主要型别。方法采用HPV通用引物对石蜡包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的HPV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根据PCR产物测序所得序列分析对HPV分型。结果99例宫颈癌组织HPVDNA检出率为26.2%,广州宫颈癌患者存在HPV16、18、33、52和58五种型别。结论在本地区的99例宫颈癌病理组织中,以16、58和33基因型最为常见,共占HPV阳性型别构成比的88.4%,说明广州地区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HPV基因型别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单管多重PCR鉴定低危和高危乳突瘤病毒(HPV)的方法以及用临床标本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设计HPV基因型特异的引物,在一个PCR反应管中PCR扩增来自上皮细胞提取的DNA,然后用毛细管电泳对PCR产物进行分离,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确定相应的HPV基因型。对不同病理期的1094份临床宫颈标本和对照进行了分析。结果一共鉴定了16个HPV基因型,即HPV16,58,52,51,56,31,18,39,66,59,6,33,30,35,45和11。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可重复性。同对照相比,未知重要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级别表皮内损伤(LSILs)、高级别的表皮内损伤(HSILs)标本HPV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0.5%、77.1%和82.2%,而对照为14.4%,其中在HSILs标本HPV16和HPV58检出率最高,并与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单管多重PCR鉴定HPV的方法是稳定的,且可以用于HPV的流行病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尖锐湿疣组织中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保守引物和序列特异引物PCR扩增方法.方法 提取26例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DNA,用HPV L1区通用引物及HPV 6b、HPV11、HPV16、HPV18型L1区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分析尖锐湿疣组织中感染的HPV型别分布并比较两种扩增方法的结果.结果 26例标本中,HPV 6b和11型感染例数分别为4和11例,各占15.4%和65.4%;HPV 16型感染2例,占总例数7.7%;有2例合并HPV6b/11型混合感染,占7.7%;1例合并HPV11/16/18型的混合感染,占3.8%.用通用引物扩增后26例标本中1例为阴性. 结论黑龙江省地区尖锐湿疣组织HPV DNA检出率为100%,以低危型别11和6b型为主,偶见高危型别16、18型感染.鉴定HPV感染保守引物与型别特异性引物PCR方法相比,前者可导致少量假阴性产生.  相似文献   

6.
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有效手段。方法 采用HPV通用引物对宫颈癌标本巾的HPV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根据PCR产物序列分析对HPV分型。结果 50例宫颈癌组织HPVDNA检出率为78%,其中HPV16和HPV18型混合感染最多见。检测出1例HPV58型,其LI区基因序列与德国标准株58型比对,未发现碱基变异。结论 PCR直接测序法是对宫颈癌组织中HPV检测和分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可检测到HPV少见的特殊类型,同时也能提供已知的HPV型别的突变信息。  相似文献   

7.
以通用引物PCR初筛158例标本,凡HPV感染阳性标本再用型持异引物PCR作分型检测,结果:疣、乳头瘤等良性病变的HPV检出率为61.1%(55/90),主要检出HPV6和/或HPV11,占阳性例数的89.1%(49/55);食管癌组织有较高的HPV感染率(66.2%,45/68),以检出HPV6,11,16为主,并明显高于HPV8(X2检验,P<0.01),提示HPV感染可能与本地区食管癌发生密切用关。本研究建立的HPV快速检测和分型方法,用于临床检测和回顾性研究均可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双引物聚舍酶链反应(PCR)用于同时快速检测梅毒螺旋体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方法 基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DNA聚合酶基因以及梅毒螺旋体47KD膜蛋白基因序列,自行设计2对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上速2种痛原体的双引物PCR。结果 各特异性引物仅扩增相应的病原体DNA,即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扩增产物为202bp以及梅毒螺旋体扩增产物为252bp。其他11种生殖道常见微生物及正常人基因组DNA不被扩增。检测了51例临床标本,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5.7%,双引物PCR阳性检出率为19.6%;二种方法检测结果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V阳性培养率23.6%,双引物PCR阳性率47.1%,双引物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HSV培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上速临床标本分别进行了2种痛原体的单引物PCR,与双引物PCR对照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我们建立的双引物PCR一次可同时检测2种病原体,且有快速、敏感、特异以及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快速检出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并分型。方法:利用基因芯片(Gene chip)与压电传感器(Piezoelectric biosensor)相结合的技术,通过HPV6、11、16、18四种型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建立一种快速检测HPV并分型的方法。并与常规的PCR和斑点杂交方法比较。结果:取复发型尖锐湿疣及相应的原发病例组织标本各22份,用压电基因传感器芯片技术检测结果为:原发型组织标本全部为阳性结果,其中HPV6:17(77.3%),HPV11:3(13.6%),HPV16:2(9.1%),HPV18:未检出;复发型组织标本中除第18例标本为阴性结果外,其余21份为阳性结果,其中HPV6:15(68.2%),HPV11:2(9.1%),HPV16:4(18.2%),HPV18:未检出。用PCR方法检测结果全部阳性,PCR扩增的产物经斑点杂交分型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结论:压电基因传感器芯片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外阴白斑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快速检测与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柱  余春艳  崔大祥 《医学争鸣》2001,22(24):2269-2273
目的: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外阴白斑发生的关系,应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反向点探针杂交方法对58例外阴白斑进行HPV6,11,16,18,31,33等型别进行快速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将上述6个病毒型别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再与经通用引物PCR扩增的DNA靶序列杂交,即可在同一张膜上分辨出6型HPVDNA的任一型或几型。结果: 在我们检测的58例外阴白斑患中,总阳性检出率为37.9%(22/58),其中,HPV6型7例(31.8%)、HPV11型5例(22.7%)、HPV6/11型(混合型)2例(9.1%)、HPV16型10例(45.5%)、HPV18型1例(4.5%)、HPV31型0例、HPV33型1例(4.5%)。经统计学分析,外阴白斑的发生与患感染HPV有显相关性(P<0.01)。结论:良性型HPV(HPV6,11,6/11)与恶性型HPV(HPV16,18,33)可能均与外阴白斑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