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芳明 《吉林医学》2013,34(24):4972-4973
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20例患者中Ⅰ型73例,Ⅱ型75例,Ⅲ型72例,治愈94例(42.7%),好转87例(39.5%),总有效率为82.3%。其中Ⅰ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Ⅱ型、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效显著,且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手术彻底、治愈率高等优点。可见,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为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19例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资料。根据Krouse分级病变,Ⅰ级30例,Ⅱ级85例,Ⅲ级84例,Ⅳ级20例。其中采取鼻内镜手术102例(鼻内镜组),鼻内镜联合柯路氏进路93例(鼻内镜联合柯路氏进路组),鼻侧切术24例(鼻侧切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8年,平均3.5年。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①复发率:经鼻内镜手术者复发15例(14.7%);经鼻内镜联合柯路氏手术者14例(15.1%);经鼻侧切开手术者5例(23.5%)。其中Ⅲ级患者术后复发率鼻内镜手术组高于鼻内镜联合柯路氏组(P〈0.05);Ⅱ级和Ⅳ级患者术后复发率鼻内镜手术组较鼻侧切开组低(P〈0.05)。②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不同(P〈0.05)。其中Ⅱ级患者术后复发率鼻内镜手术组低于鼻侧切开组(P〈0.05);鼻内镜联合柯路氏组低于鼻侧切开组(P〈0.05)。Ⅲ级患者鼻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鼻内镜联合柯路氏组(P〈0.05)。③术中出血量:鼻内镜组明显少于鼻侧切组(P〈0.05)。结论对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应积极提倡使用鼻内窥镜手术,对肿瘤涉及上颌窦的Ⅲ级病变,联合柯路氏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易长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12-1315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鼻侧切手术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的临床疗效,比较3种手术的适用范围。方法:将141例NIP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的方式,分为鼻内镜组、鼻侧切组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分析3种手术的疗效,并随访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鼻内镜组、鼻侧切组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内,鼻内镜组5例患者失访,鼻侧切组7例失访,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3例失访;3组患者不同Krouse分期下的Ⅰ型、Ⅱ型、Ⅳ型总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Krouse Ⅲ型患者的复发率与鼻内镜组及鼻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Krouse分期下的Ⅰ型、Ⅱ型、Ⅳ型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鼻内镜组及鼻侧切组患者的Krouse分期下Ⅲ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NIP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对于Krouse分期Ⅰ~Ⅱ期的患者更适合;对于Krouse分期Ⅲ期的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对Krouse分期Ⅳ期的患者上述3种手术疗效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普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5):573-57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2005年完成随访的279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279例中Ⅰ型36例(12.9%),Ⅱ型168例(60.2%),Ⅲ型75例(26.9%).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51例.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36个月,平均18个月.Ⅰ型治愈率为91.7%,Ⅱ型治愈率为80.4%,Ⅲ型治愈率为65.3%.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对应传统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160例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分析,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治疗组Ⅰ组(采用药物、微波、激光等传统治疗方法)80例和观察组Ⅱ组(采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80例。结果:传统治疗组Ⅰ组:药物治愈Ⅰ型总有效率为60.7%,微波治愈Ⅱ型总有效率为55.6%,激光治愈Ⅲ型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Ⅱ组:进行鼻内镜手术治愈率Ⅰ型96.4%、Ⅱ型91.9%、Ⅲ型86.7%。观察组Ⅱ组与传统治疗组Ⅰ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手段,观察组Ⅱ组与传统治疗组Ⅰ组比较有明显疗效差别,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炎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腔鼻窦乳头状瘤(SNIP)鼻内镜手术的进路选择与疗效。方法:选取进行鼻内镜治疗的45例SNI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鼻内镜组27,作为联合组18例。所有患者全麻后行鼻乳头状瘤摘除术,鼻内镜组行单纯鼻内镜手术,联合组行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术,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鼻内镜组Ⅰ级、Ⅱ级、Ⅲ级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9.09%、6.64%、3.64%,总复发率为44.44%;联合组Ⅰ级、Ⅱ级、Ⅲ级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0.00%、11.11%、11.11%,总复发率为11.11%。I级、II级患者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Ⅲ级及总复发率鼻内镜组明显高于联合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对于SNIP患者疗效显著,Ⅰ级患者行单纯鼻内镜手术即可,Ⅱ级患者根据病变累及部位选择手术进路,Ⅲ级患者采用联合进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型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手术类型及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1例(42耳)EACC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耳分型,Ⅰ型12耳,Ⅱ型17耳,Ⅲ型13耳,Ⅰ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Ⅱ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联合外耳道重建术,Ⅲ型患者采用乳突根治术(开放性)。术后观察患者有效率,复发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Ⅰ型(12耳),经手术治疗,11耳有效,总有效率91.67%,复发率仅为9.09%;Ⅱ型(17耳),经手术治疗,15耳有效,总有效率88.24%,复发率仅为6.67%;Ⅲ型(13耳),经手术治疗,11耳有效,总有效率84.62%,复发率仅为9.09%。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耳漏、耳痛、耳堵、耳鸣及听力下降例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根据患者EACC分型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症状改善明显。应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自1998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12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型和分期:Ⅰ型20例(17.9%),其中1期4例,2期9例,3期7例;Ⅱ型66例(58.9%),其中1期11例,2期21例,3期34例;Ⅲ型26例(23.2%)。结果Ⅰ型:治愈19例(95.0%),好转1例(5.0%),无效0例(0%);Ⅱ型:治愈51例(77.3%),好转9例(13.6%),无效6例(9.1%);Ⅲ型:治愈14例(53.8%),好转7例(26.9%),无效5例(19.2%);112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以上,治愈83例(74.1%),好转17例(15.2%),无效11例(9.8%),总有效率90.2%。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总体治愈率较好,其中Ⅱ型2期、3期及Ⅲ型疗效呈下降趋势,说明慢性鼻窦炎病变广泛和复发性病例的手术疗效相对差一些。正确处理中鼻甲及鼻中隔偏曲,加强术中出血控制,重视术后换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3):194-196
[背景]探讨鼻内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11月间因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住院并行鼻内镜或联合柯-陆式入路治疗的患者36例,术后79d出院,进行19d出院,进行14年回访,观察恢复及有无复发情况.结果见,4例(Ⅱ期2例、Ⅲ期2例)复发,其余均取得满意疗效.[讨论]鼻内镜手术是Ⅰ,Ⅱ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首选手术方法,Ⅲ,Ⅳ期根据病变情况选择鼻内镜手术或联合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手术;长时间随访对及早发现肿瘤复发并进行手术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不同临床分型分期的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以及变态反应炎症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87名患者常规术前用药,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访。结果Ⅰ~Ⅲ型治愈率分别为88.24%、84.38%、57.14%。Ⅰ型与Ⅲ型、Ⅱ型与Ⅲ型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型与Ⅱ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变应性体质组和非变应性体质组有效率分别为87.10%和60.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3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临床分期、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压氧加针灸推拿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Ⅰ组)、常规药物+针灸推拿治疗(Ⅱ组)及常规药物+针灸推拿+高压氧治疗(Ⅲ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病例数分别为58,65,76例。入院时与出院时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s。GCS)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comprehensiveassessment,FCA)评分。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3组GCS和FC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出院时Ⅱ组和Ⅲ组GCS和FCA评分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GCS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瑞芬太尼组,Ⅱ组为芬太尼组,Ⅲ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颈丛阻滞,不加中枢性镇痛药。结果Ⅰ组与Ⅱ组患者的疼痛及疼痛反应引起的血压变化与Ⅲ组比较,Ⅲ组收缩压(SBP)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Ⅰ组与Ⅱ、Ⅲ组患者疼痛及疼痛反应引起的心率增快与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Ⅰ组中有l例心率减漫,但与Ⅱ、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呼吸抑制。疼痛语言评分(VRS)Ⅰ、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Ⅲ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颈丛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颈椎前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为依据,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进行Krotrse分级,探讨单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的差异。方法对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124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并随访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组与鼻外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KrouseⅠ级和Ⅱ级的病例,鼻内镜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鼻外入路组(P〈0.05);对于KrouseⅢ级的病例,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鼻内镜组与鼻外入路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内镜手术组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手术时间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KrouseⅠ级、Ⅱ级NIP安全、经济、有效,对病变范围广泛和多次手术复发的Ⅲ期、Ⅳ期患者,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对中耳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中耳手术患者8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随机分为4组,诱导前10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Ⅰ组)、托烷司琼2mg(Ⅱ组)、盐酸戊乙奎醚1mg(Ⅲ组)、托烷司琼2mg加盐酸戊乙奎醚1mg(Ⅳ组)。记录术前、诱导后、术毕心率、血压的变化;术毕口干程度;术后24h PONV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及补救措施。结果各组诱导后MAP均明显降低(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术毕MAP均明显增高(P〈0.05)。Ⅰ组和Ⅱ组诱导后和术毕HR明显增加(P〈0.05),Ⅲ组和Ⅳ组HR变化不明显(P〉0.05)。Ⅲ组和Ⅳ组明显口干,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Ⅰ组和Ⅱ组(P〈0.05)。Ⅳ组术后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可以稳定术中血液动力学,减少气道分泌物,明显降低中耳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分型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34例腹股沟疝按Gilbert和Rutkow分型标准分为:Ⅰ型22例,Ⅱ型34例,Ⅲ型40例,Ⅳ-Ⅴ型30例,Ⅵ型2例,Ⅶ型6例。将Ⅰ型、Ⅱ型划为A组(56例),Ⅲ型划为B组(40例),Ⅳ-Ⅶ型划为C组(38例)。三组分别采用Lichtenstein手术、Rutkow手术和腹膜前修补手术。比较三组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134例腹股沟疝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三组间A组采用Lichtenstin手术,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应根据术中分型来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可避免盲选术式,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实现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嗅索(沐舒坦)联合双鼻导管吸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NRDS患儿1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84)和对照组(n=80),2组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头罩吸氧(氧流量4~6 L/min),治疗组予大剂量沐舒坦30 mg/(kg·d),分4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稀释后静脉推注,并同时予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6~9 L/min),吸入氧浓度(FiO2)0.3~0.6,观察2组治疗后12 h及48 h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变化,比较Pa(O2)及Pa(CO2)及Pa(O2)/Fi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2例经治疗12~48 h后呼吸困难及呻吟明显减轻或消失,血Pa(O2)升高,Pa(CO2)下降,氧合参数明显增加,其中以胸片RDS分级Ⅰ及Ⅱ级效果较佳,Ⅲ及Ⅳ级效果较差;治疗组总有效率73.8%,而对照组为28.75%,2组疗效及血气、氧合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没有呼吸机设备条件下,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双鼻导管吸氧能改善通气及氧合,对NRDS有较好的疗效,特别对胸片RDS分级Ⅰ及Ⅱ级的患儿,早期应用可减少NRDS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123例面神经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3组。Ⅰ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Ⅱ组单纯予以星状神经节阻滞,Ⅲ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3组患者在治疗15、30、60 d后的有效率、治愈率,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治疗60 d后3组患者的有效率均为100%,常规药物治疗组(Ⅰ组)的治愈率为76.9%(30/39例),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Ⅱ组)的治愈率为90.9% (30/33例),常规药物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组(Ⅲ组)的治愈率为100%(51/51例)。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Ⅰ组。结论常规药物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能提高急性面神经炎的治愈率、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2011年5月来该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用直线加速器9MV的光子线和8MeV的β射线,深部X射线治疗机进行放射治疗,治疗组再用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根据病理组织学和鼻咽纤维镜检查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情况:Ⅰ期5例(100%),Ⅱ期12例(85.7%),Ⅲ期26例(89.6%),Ⅳ期10例(83.3%);对照组治愈情况,Ⅰ期1例(33.3%),Ⅱ期10例(58.8%),Ⅲ期17例(63.0%),Ⅳ期6例(46.1%)。治疗组复发情况,Ⅰ期0例(0%),Ⅱ期1例(7.1%),Ⅲ期3例(10.3%),Ⅳ期1例(8.3%);对照组复发情况,Ⅰ期1例(33.3%),Ⅱ期4例(25.5%),Ⅲ期6例(22.2%),Ⅳ期3例(23.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能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Perthes病治疗的经验,结合系统文献复习,以确定治疗的指征和方法。方法17例(平均6.4岁)Perthes病中,Catterall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7例,Ⅳ型3例。分别采取支具或石膏固定(4例),滑膜切除髓腔减压或植骨(3例),Salter或Chairi截骨治疗(10例)。采用临床和X线片动态随访,按Stulberg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6~52)个月。4例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的CatterallⅠ和Ⅱ型病例均取得全优效果;采用滑膜切除髓腔减压或植骨的CatterallⅠ和Ⅱ型病例,2优,1中;采用Salter或Chairi截骨治疗CatterallⅢ和Ⅳ型的10个病例,5优,3良,2中。结论严格应用Perthes病临床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此疾患治愈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