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体健康系统是人体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科学注重整体,从宏观层面研究系统的运行规律,这与中医学唯象理论在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因此系统科学相关理论可运用于中医理论体系下的人体健康系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近代系统科学理论之一的协同学及其支配原理和序参量;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与序参量的关系,指出中医体质是人体健康系统的序参量;运用协同学原理构建基于中医体质的人体健康系统的数学模型结构,解释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和体质可调论,为建立中医体质学与近代系统科学之间的联系,建立人体健康系统模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学以其四大基本原理为其坚固的理论基石,具体阐释了人体体质的形成、特征、变化规律及人体体质的生理病理特征.过敏体质是中医体质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偏颇体质,是多种过敏性疾病发生的背景和土壤.共生微生物对于宿主免疫稳态的建立及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具有重大意义,并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明确相关.新近研究证实肺部菌群对过敏性...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体健康系统是人体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科学注重整体,从宏观层面研究系统的运行规律,这与中医学唯象理论在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因此系统科学相关理论可运用于中医理论体系下的人体健康系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近代系统科学理论之一的协同学及其支配原理和序参量;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与序参量的关系,指出中医体质是人体健康系统的序参量;运用协同学原理构建基于中医体质的人体健康系统的数学模型结构,解释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和体质可调论,为建立中医体质学与近代系统科学之间的联系,建立人体健康系统模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学研究发现,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共生菌群,其中大部分寄居在人体肠道中。定植于宿主肠道内的菌群与宿主、环境3者之间构成了呈动态平衡的统一体。对肠道微生态学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健康人体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以及菌群结构紊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用微生态干预手段引导宿主向健康方向发展。而中医学之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由于肠道微生物参与人体诸多方面的生命活动,菌群的变化可以反映宿主的生理病理状态,采用肠道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医体质,将对个体化诊疗产生重要意义。中医体质理论的4个基本原理和3个科学问题与肠道微生态学基本理论互相存在着很多关联性和阐释性。根据现代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成果,将中医体质理论与现代肠道微生态理念结合起来,对中医体质的4个基本原理和3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微观阐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作者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学研究的历程,介绍其创立中医体质病理学、体质食疗学和人体体质学,提出创建“人体新系”及“唯象辨证”新设想的研究思路,强调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不能脱离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可根据“整体制约论”发病原理,采用“多学科、多途径、多指标同步测试、相关分析”的思路,解决好宏观整体水平与微观分子水平之间的脱节问题,逐步建立“人体新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徐灵胎所著《医学源流论》中关于中医体质学的论述。[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医学源流论》以及关于《医学源流论》的现代文献研究,并结合现代中医体质学说,分析、归纳、总结徐灵胎的体质思想。[结果]《医学源流论》涉及到中医体质思想的相关文章共有25篇,而CNKI数据库中关于《医学源流论》的现代文献研究共有8篇。徐灵胎虽然未明确提出"体质"一词,也未形成与中医体质有关的学术体系,但其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体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关于体质学的论述散见于各论中,内容涉及到体质差异、体质生理、体质防病、辨体调体四个方面,且重视治病求本,[结论]《医学源流论》体质思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内涵,而且其学术思想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后辈学习。  相似文献   

7.
王孟英医案及饮食谱中涉及很多中医体质学的思想及论述。通过研读王孟英的相关著作,并结合现代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分析、归纳、总结王孟英医理医案中蕴含的体质思想,内容涉及对体质基本原理的认识、对体质综合分型及辨体论治的认识、体质养生调理3个方面。王孟英的体质思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内涵,且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三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质是人类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我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以来的医家一直重视研究人的体质,但两千多年来,中医体质一直未能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成为体质研究的总体框架。其中,人体生命过程中,受时空、遗传、饮食结构与心理等多因素影响,形成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是体质可分论的基础;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发生有其内在联系,并影响着证候的类型与演变,是体病相关论的基础;基于体质偏颇状态及动态可变性特征,从体质入手,调节人体整体机能,从而使其恢复健康,是体质可调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学说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帝内经》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形成与先天及后天因素有关, 并提出多种复杂的体质分类方法及理论体系, 以体质论病、论治、论养生的临床辨证思维。现代中医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出台为标杆佐证了《黄帝内经》体质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   总被引:189,自引:6,他引:189  
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是从复杂的体质现象中提炼出有关规律,最终建成体质分类系统.在既往体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体质分类系统,将人体体质分为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并对其分类依据、命名依据、体质特征的表述原则与方法以及各体质类型的内涵和文献依据进行了阐述,旨在推动和深化中医体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人类性伦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性发展的历史中,主要出现过三种性伦理模式:神化的性伦理模式、罪恶化、工具化的性伦理模式、快乐主义性伦理模式.这些性伦理思想虽曾给人们的性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我们应该从人的本质确证和建立性伦理原则,以达到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的自然(亦即人的肉体与灵魂)之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多从致病因子、宿主、环境3个要素来思考,在发病学上也偏重于单个病种的研究。体病相关是发病学上一个新的视角,考虑到致病因素和个体体质关系,研究“人的病”的同时,更关注“病的人”,体病相关理论得到了文献、流行病调查以及分子生物学系列实证支持。文章结合发病学理论,系统阐明了体质在发病学先天三要素(禀赋、遗传、胎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疾病发生与转归体质三说即易感说、从化说、土壤说。并基于体病相关的发病学理论,提出“辨体用方,方体相应”的辨体论治思想、阐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本质,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体病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改善体质将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新途径,在方药研究方面也将产生新的思路与成果。  相似文献   

13.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神是统一的,人体内的气血阴阳盛衰,对人的情志、性格、气质、人格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根据《内经》相关理论,结合相关临床实际,探讨阳气在个体性格形成方面的影响及其养生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医理论中有关运动性疲劳理论的分析论述,认为重视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必能更好地改善其I关的运动性疲劳状态.并提出了时相为先、体质为本、脉症结合、以理处方的认识思路.  相似文献   

15.
白娟  禄保平 《中医学报》2016,(6):818-821
情志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瑰宝之一,以其指导临床,与"治未病"紧密结合,在"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各个阶段都能体现出其效力,能够指导治未病理论更好地为健康服务。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以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对个体健康状态全面系统管理,它要求人们在健康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预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复发,全方位、全过程维护人的心身健康。概言之,"治未病"就是追求机体趋向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这种健康状态不止是机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学认为,不同的个体体质对某些疾病具有易罹性、倾向性。现代研究表明,血瘀体质的易患疾病涉及冠心病、黄褐斑、子宫肌瘤、肝癌等诸多疾病,改善和调节血瘀体质可起到防治相关疾病的作用。文章提出活血化瘀、调畅血脉为主,益气行血、理气行血、清热凉血、滋阴养血为辅的血瘀体质调体法则,并根据血瘀体质的稳定性和调体的长期性,阐述活血调体主药的适中性与调体辅药的前瞻性筛选原则。进而结合血府逐瘀汤的原方主治,并深入分析其组方结构和加减运用,将血府逐瘀汤移植作为血瘀体质的调理主方,以期对临床血瘀体质的调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整体观念"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在内容方面,丰富了"整体观念"的内涵,指出"整体观念"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环境和人体本身的统一三个分论点。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人体物质组成、形态结构、体质特征、生理节律、得病倾向等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则包括人体本身物质组成、形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统一与人体局部是全身的映射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表现为人与社会时代环境的统一,人与本身所处个体社会小环境的统一等;提出了整体观念本身包括局部是全体的映射或缩影的观点。在教学素材的组织上,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引用,特别是《内经》原文的引用,同时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上,注意渗透中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东西方心理学思想集中体现的《希氏文集》和《内经》之中,这两部巨著可以说是东、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源头,它们产生的年代相近,更有趣的是它们探索心理学思想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提出了研究个体身心差异的重要学说,两部著作都极为重视心理现象。在认识方式上,《内经》重视气化作用,以综合为主,从整体出发,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同时非常强调情志和环境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发掘研究《内经》的心理学思想,有利于充实和完善中医心理学发展,使新兴的中医心理学向更高及更深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