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直肠黏膜内脱垂又称直肠内套叠、隐形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脱垂、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等,是指直肠黏膜层或全层套叠入远端直肠腔或肛管内而未脱出的一种功能性疾病[1-3]。该病是导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为直肠脱垂的35倍[4],占结肠疾病5%。该病保守治疗欠佳,手术治疗往往又达不到理想的疗效,探索一种  相似文献   

2.
直肠黏膜下注射消痔灵治疗直肠内套叠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清海 《黑龙江医学》2009,33(9):719-719
直肠内套叠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症状为直肠排空困难、排便不尽及肛门堵塞感。我院肛肠科自2003年以来,应用消痔灵注射疗法治疗直肠内套叠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全层肠壁突出于肛缘。直肠内脱垂或称直肠内套叠的定义为直肠全层肠壁脱垂但并没有突出于肛门外。直肠脱垂和内套叠常常与直肠前膨出(直肠阴道隔向前方疝人阴道)和阴道肠疝(直肠阴道腹膜形成深疝)同时存在。总地来说,这些问题常统称作“盆底功能障碍”。本综述的重点是后盆腔,即直肠,上述疾病均绕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非感染性直肠炎,肛门镜下见直肠黏膜增厚、松弛、皱褶等征,部分伴有直肠腔内少量黏液或直肠黏膜充血.此类疾病多见于胃肠湿热、气虚下陷.临床上还发现少数病人肛内下坠感与腰部疾病相关.遂按腰痛辨治,其肛内下坠感消失.  相似文献   

5.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困难,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膨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骶直分离、内脏下垂等;第二类为盆底痉挛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关于OOC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其近年来中西医诊治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直肠前突又名直肠前膨出,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一种。其实质上是直肠前壁向阴道后壁突出形成的疝。一般认为重度直肠前突系排便时直肠前壁过度突入阴道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在男性,由于前方坚实,直肠无突出空间。而女性则由于前方空虚,向下排便的力在此平面形成水平分力作用于直肠前壁使其向前突出。此病多见于产后、排便习惯不良者及老年女性会阴松弛者。一般认为直肠前突较多合并有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等,治疗也更复杂。  相似文献   

7.
高位肛门直肠闭锁常兼有直肠与邻近器官之异常瘘管。过去,对此类畸形多采用经腹、会阴切口,解剖盆腔,游离直肠盲端,同时切断、缝合瘘管后,作肛门成型术。该手术创伤大,因广泛解剖盆腔常导致真骨盆内纤维神经连接和供应邻近器官血管的损伤,可造成膀胱或性机能紊乱等远期并发症。新生儿真骨盆窄小,直肠盲袋内充满胎粪,肠壁薄不易游离,有时瘘管在盲袋远端,处理困难。1963年Nicolai和Rehbein提出不游离真骨盆内直肠,仅切除其粘膜,然后将上端结肠经保留之直肠腔内,向下拖到会阴,重建肛门,即经直肠腔内拖出结肠手术。原作者共报告26例,均获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1 定义概述 所谓肛周脓肿就是指肛管及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引. 肛周脓肿其突出的特点便是自行破溃,或者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也是我们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同时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Cajal间质细胞(ICCs)及突触素(SY)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直肠肠壁的胚胎发育过程,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与肛门直肠畸形胎鼠直肠末端组织c-kit、SY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结肠及直肠壁内肠壁肌层及黏膜肌层c-kit、SY大量表达;畸形组胎鼠直肠末端壁内的分布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发育延迟,但随着远离盲端,c-kit、SY出现并逐渐增多.正常胎鼠直肠末端壁内c-kit、SY总蛋白量明显高于畸形组(P<0.05).结论 Cajal间质细胞及突触素的分布异常是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直肠末端壁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肛门直肠部解剖之复习(一)解剖与麻醉之关系齿线以上是直肠,以下是肛管,其管约长2—3厘米,其末端通于体外之开口即肛门。直肠环状肌末端于肛门部肥大形成内括约肌,其外层纵行肌与肛门外括约肌深、浅、皮下等三部相连,与内括约肌形成肛门环,有括约肛门之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直肠黏膜内脱垂为一种假性的直肠脱垂,其主要病理是直肠下部黏膜与肌层分离,向下移位,妨碍直肠排空的一种疾病.我科应用消痔灵注射疗法配合补中汤内服治疗老年性直肠黏膜内脱垂42例,并与单纯使用消痔灵注射54例作对照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伴直肠黏膜内套叠引起的直肠排空障碍型便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中、重度直肠前突伴直肠黏膜内套叠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吻合、直肠前壁闭式缝合、消痔灵注射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结果28例治愈,4例明显好转,有效率为100%。结论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吻合、直肠前壁闭式缝合、消痔灵注射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伴直肠黏膜内套叠引起的直肠排空障碍型便秘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愈合快。  相似文献   

13.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多数脓肿在穿破或切开后形成肛瘘.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大多起源于肛管直肠壁内感染如肛窦炎等,也可经淋巴传播或肛周毛囊皮脂腺发生感染形成脓肿.粪便内尖锐异物刺破肛管直肠壁而引起周围组织的感染,也可形成肛周脓肿.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被肛提肌和盆筋膜分为若干间隙,脓肿也常位于这些间隙内,如坐骨直肠窝脓肿、黏膜下脓肿、骨盆直肠窝脓肿和皮下脓肿.肛管直肠周围被丰富的血管、淋巴、脂肪等疏松组织包绕,而这些组织被肛提肌、筋膜及肌束分隔成不同的间隙:骨盆直肠周围间隙、直肠后间隙、直肠黏膜下间隙、坐骨肛管周围间隙、肛管后间隙、肛门皮下间隙.而在一般情况下,以肛提肌为界分为肛提肌上间隙和肛提肌下间隙.2007-2009年我们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 高位脓肿配合中医挂线疗法,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手术治疗6l例,治疗时间短,费用低,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造影增强直肠腔内超声技术在诊断肛瘘中的意义。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复杂肛瘘的住院患者术前进行常规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之后将3%过氧化氢溶液通过细胶管注入肛瘘外口,进行过氧化氢造影增强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观察瘘道内口、主支、分支和肛瘘慢性脓腔的位置及数量,将其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直肠腔内超声与过氧化氢造影增强直肠腔内超声对内口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32%和100%(P〈0.01),对主支位置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和95%(P〉0.05),对分支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3%和91%(P〉0.05)。结论过氧化氢造影增强直肠腔内超声较常规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直肠内脱垂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直肠内脱垂(internal rectal prolapse, IRP)是指直肠黏膜层或直肠全层套叠入远端直肠腔或肛管内而未脱出肛门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直肠内脱垂致顽固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可借助外科手术治疗改善症状.手术的目的就是纠正造成梗阻的形态学异常,去除病因,阻断其与便秘间的恶性循环[1,2].  相似文献   

16.
直肠类癌是一类临床相对少见的疾病,但随着肠镜普及使用及对病理诊断水平的进步,直肠类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因其生物学行为与直肠癌有明显不同,所以其治疗措施和预后也有别于直肠癌。直肠类癌发生于直肠黏膜内APUD细胞,尽管直肠类癌属于少见的肿瘤,但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笔者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直肠内脱垂患者及对照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直肠肛管测压、结肠通过时间测定。66例患者中无盆底腹膜陷凹异常的直肠粘膜脱垂(RMP)41例,其排便中肛直角和会阴位置变化显著增大、静息相和排便相会阴显著降低;盆底腹膜陷凹异常低、构成盆底疝疝囊并进入套叠鞘部的直肠全层套叠(FTRI)25例,其肛直角更钝,会阴更低,并有骶前间距增宽、骶尾骨曲率变小。FTRI深度大于RMP,但都起于肛缘上6~10cm处。RMP有肛管及直肠静息压、直肠最大耐受压降低、直肠顺应性升高、直肠容量正常;FTRI肛管静息压和咳嗽压均降低,直肠测压参数均正常。并发现异常会阴下降者有肛管压力降低,正常会阴下降者则无降低;肛管内FTRI较直肠内FTRI肛管静息压更低。结肠通过  相似文献   

18.
直肠内脱垂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内脱垂(internal rectal prolapse,IRP),又称直肠内套叠、隐性直肠脱垂,是指在排便过程中近侧直肠黏膜层或全层向远侧肠腔内折入,形成套叠,套入部分不超出肛门缘.  相似文献   

19.
直肠肛门外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简要阐述肛门外伤的诊断与治疗。一、直肠肛门外伤的诊断:下腹部、臀部及大腿部锐器伤有直肠肛门损伤的可能,便血是其早期症状。肛门指诊,可触及低位直肠和肛门外伤的伤口部位及大小,指套上可粘有血迹,直肠腹膜内段破裂可有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病理诊断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8例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术前经内镜活检,后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其中高级别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42例,低级别结直肠上皮内瘤变46例,经初步治疗我们将各个患者的术后病理切片跟手术前活检切片进行深入对比。结果:术后53例(60.2%)患者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癌,术前经内镜活检为高级别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42例患者中,有36例(85.7%,36/53)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癌,低级别结直肠上皮内瘤变中有17例(32.1%,17/53),在53例浸润性癌患者之中,术后病理证实3例出现肝脏转移,17例则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在治疗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过程中,要不断强调病理诊断的价值,提高其准确性,最大可能降低患者痛苦,还其健康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