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52名医护人员消毒前后手部带菌情况及需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法:对各种情况下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进行菌落培养及卫生学检测。结果:医护人员手消毒前菌落明显高于消毒后(P<0.001)。结论: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制造并落实相应的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情况,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手带菌状况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不同情况下医务人员手部带菌状况,并研究相应对策.方法 随机抽查本院168名工作中的临床医护人员,调查洗手前后手部带菌状况,并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洗手前手细菌总数平均41.064 cfu/cm2,洗手后手合格率84.8%.医生手细菌总数洗手前后均较护士多."无菌操作"组手卫生状况较好.手部检出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医务人员手耐药菌携带率高.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消毒前后手部带菌情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医护人员消毒前后的手表面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菌量培养。结果医护人员手消毒前菌落数显著高于消毒后(P〈0.001)。结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4.
康健 《中外医疗》2008,27(20):173-174
目的 了解护人遇员手消毒前后手部带菌情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 对医护人员消毒前后的手表面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菌量培养.结果 医护人员手消毒前菌落数显著高于消毒后(P《0.001).结论 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医院所使用的两种肥皂放置器在卫生学上的优劣。方法:分别对“肥皂吸”与肥皂盒的肥皂采样,以测定两种方式下细菌总数、细菌种类、医护人员手部细菌滞留超标数以及肥皂耗用量。结果:置于“肥皂吸”的肥皂含菌数少,无致病菌,医护人员手部含菌超标率低,且肥皂耗用量少。结论:用“肥皂吸”放置肥皂明显优于肥皂盒。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院》2005,9(7):78-79
1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动员 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与他们对手部卫生的知识和认识等因素有关,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和动员对于改善手部卫生的执行情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为了促进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医院需要制定一个正式的、长期的整体计划,在手部卫生方面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并给考核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告诉医务人员哪些护理活动会导致手部污染,以及告诉他们关于各种手部清洁方法的利和弊.  相似文献   

7.
张爱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98-2099
目的为了了解医护人员洗手状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总结实践经验与相关文献报道,同时对医护人员消毒前后的手表面进行卫生学检测和含菌量培养。结果医护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洗手率、实际观察的各项洗手率与自我评价的洗手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手消毒前菌落数显著高于消毒后(P<0·001)。结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医院手卫生状况.方法 2012年9 11月选择某基层医院85名医护人员,在从事手术、诊断、治疗、注射等操作前后,对手部皮肤进行采样,进行细菌量及致病菌种的分析.由医院的感染科工作人员对医护人员不同时间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医护人员的洗手情况.结果 消毒前后的细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接触患者体液后洗手率较高,为82.4%,脱去手套后的洗手率最低(54.1%),不同时间的洗手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层医院手卫生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加强手卫生管理可提高达标情况,减少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薛艳梅  张庆  姚红伟 《海南医学》2013,24(21):3240-3241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门把手细菌污染的动态变化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措施,防止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方法 通过对30个母婴同室的门把手进行消毒前、消毒后即刻、2h、3h、4h不同时段的采样,了解门把手的染菌情况.同时对30名医护人员洗手后触握未消毒的病房门把手前、后的手部进行采样,了解触握门把手前、后的手部染菌情况,对其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消毒前,30个门把手菌落数全部超标,经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后不同时段菌落合格率分别为100%、73.3%、60.0%、11.1%;医护人员用清洁手触握未消毒门把手前、后,手部采样菌落合格率分别为100%和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婴同室病房门把手细菌污染较严重,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门把手效果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消毒后4h门把手菌落合格率明显下降,应定时对门把手进行消毒,医护人员在首次诊疗及操作前需再次消毒双手,以消除门把手所造成的手污染,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张漓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4):293-294
目的通过分析省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抽检结果,了解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现状,加强对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规范管理工作的监管及指导。方法按照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洁净手术部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结果抽查广西21家省级医疗机构296名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合格233人,合格率为78·71%。结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质量和效果不容乐观,存在明显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规范管理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包头某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促进,以评价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对某院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调查,并进行健康促进,评价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洗手正确率和手卫生依从性,并对卫生用品领取量进行分析.结果 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均较低,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均明显上升(P<0.05);项目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洗手正确率均较低,项目实施中和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均明显上升(P<0.05);项目实施前医师、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实施中、实施后两组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护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实施中及实施后,肥皂、洗手液和手消液领取量与实施前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促进项目能够培养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洗手正确率和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意义以及手卫生的历史发展。阐述近年来医务人员洗手现状,以及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指征、手卫生的改进和发展等方面,国内外手卫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SICU呼吸道阴沟肠杆菌疑似感染暴发的原因,总结防控的有效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某三甲医院NSICU2013年7月一起阴沟肠杆菌疑似感染暴发流行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微生物学检测,明确诊断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淡漠,手卫生依从性差;病房内环境、仪器设备清洁和消毒监管不力是引起此次呼吸道阴沟肠杆菌疑似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严格隔离患者,加强全员执行洗手的依从性和规范性教育,加强对病房环境、仪器设备、医护人员、护工、保洁人员及探视者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信息沟通等干预措施,切断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可控制医院阴沟肠杆菌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年资护理人员掰启安瓿造成手损害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抽查江苏省徐州市3所医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掰启安瓿而造成手损害的护理人员,从心理紧张、急救急用、方法错误、操作不熟练、用力不均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1176人中有1011人发生手损伤,发生率为85.92%.实习护士组(护龄≤1年)经常发生率(37.84%)明显高于其他组(护龄>1~5年、>5~10年和>10年组分别为30.75%、22.03%和19.59%)(P<0.01).心理紧张是造成手割伤的主要原因,实习护士组为75.29%,护龄>1~5年组次之为56.19%,明显高于护龄>10年组(2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不熟练和操作方法错误致手损伤与护理人员的护龄直接相关,实习护士组和护龄>1~5年组因操作不熟悉致手损伤率分别为49.40%和32.30%,而护龄>5~10年和护龄>10年组仅为11.86%和7.77%(P< 0.01).掰启安瓿用力不均和急救急用时致手损伤在各类人员中均有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掰安瓿致手损伤可造成护理人员的生理伤害和心理恐惧,是医疗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应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规避高危险行为,减少手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会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调查医务人员的洗手卫生习惯以及对正确洗手的认识。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对新会区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洗手前后进行取检材检测细菌菌落总数、致病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菌群),真菌菌落总数,分析比较洗手消毒效果。结果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医院出现感染的主要传播介质之一就是医务人员的手,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对医院感染数量有着直接性影响。结论由于医务人员手对细菌的传播所导致的医院感染率达到30%以上。因此,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合格手部卫生能够降低50%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然而,医院医务人员对相关洗手规定的遵循并不容乐观,而且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违法洗手规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骨科护士手卫生执行状况和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根据手卫生的要求设计了调查表,对湛江市8所医院的590名骨科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54份。结果:骨科护士手卫生的执行不理想,护士通过不同渠道获得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占89.89%,仍有56人对手卫生知识之甚少(10.11%)。洗手中肥皂干燥保存的占37.5%,快速手消毒剂的提供占50.0%。结论:完善医院手卫生设施,提供快速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知识教育,提高骨科护士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手卫生知识的管理力度,才能有效提高骨科护士手卫生的执行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探讨防范措施,降低医院感染。方法对318名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167名医护人员进行洗手技术的考核,对调查及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洗手率低、洗手合格率低,操作前洗手执行率10.60%,操作后为37.74%。考核正确洗手方法,护士合格率为67.03%,医生为42.11%,护士掌握较好。结论强化手卫生知识的教育,加强监督管理,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管理,分析造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快速手消毒液与洗手液洗手的消毒效果,探讨适合的手卫生方法。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医护人员,随机将其分为快速手消毒液组和洗手液组等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洗手前后的细菌总数。结果快速手消毒液组和洗手液组对手带菌量≥50cfu/cm2的洗手后细菌群落数均较洗手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7,P〈0.01;t=52.78,P〈0.01);洗手后两组细菌群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P〈0.01);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P〈0.01)。快速手消毒液组和洗手液组对手带菌量〈50 cfu/cm2的洗手后细菌群落数均较洗手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8,P〈0.01;t=36.53,P〈0.01);洗手后两组细菌群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两种手卫生方法均消毒效果显著,但手部污染明显(带菌量≥50cfu/cm2)时,用快速手消毒液处理的合格率低于洗手液,此时应选用洗手液加流动水洗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洗后医疗器械包装过程中不同时间段进行手卫生,对减少对医疗器械的污染,提高医疗器械高压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洗质量合格的手术器械,分别由16人按卫生洗手法洗手后进行常规包装,包装过程中,分别于即刻、30 min、1 h、2 h、3 h对包装好的器械及包装人员的手进行采样,采样监测器械及包装人员手表细菌菌落数。结果30 min抽样器械和包装人员手表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0.25±0.36)cfu和(0.17±0.24)cfu,与即刻组的(0.14±0.29)cfu和(0.1±0.03)c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 h~2 h组的器械与包装人员手表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38±2.05)cfu、(7.76±4.11)cfu和(2.7±2.1)cfu、(3.44±1.86)cfu,高于即刻组的(0.14±0.29)cfu和(0.1±0.03)cf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组的器械与包装人员手表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0.33±5.58)cfu和(9.82±3.4)cfu,与即刻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器械清洗合格后包装过程中器械的细菌菌落数与包装人员手表污染呈正相关,以1h后明显,建议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每小时洗手1次或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手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