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早期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是检验医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因为不少研究都指出溶栓治疗的疗效和进行治疗时间的早晚密切相关。Rawles曾估计每延迟治疗1h有可能增加30d死亡率21‰。但另一方面溶栓治疗有一定危险性,可引起脑出血等严重合并症,只凭经验或临床征状就冒然进行溶栓治疗显然也是不恰当的。美国心脏学会在其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导则中认为只有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上升时,才考虑给以溶栓治疗,这种提法似乎保守一些,有可能漏掉一些征状不典型但却应该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所以如果检验工作者能够找出一些更有效的心肌损伤早期生化标志物,无疑会给临床以莫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对急性肺栓塞中危患者溶栓疗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g XS  He JG  Liu Z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2):2236-2238
在美国,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第3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急性肺栓塞3个月内的病死率超过心肌梗死, 在15%以上.1971年Miller等[1]首次报道急性大块肺栓塞链激酶溶栓.1990年我国以尿激酶进行首例急性肺栓塞溶栓成功[2].其后, 肺栓塞溶栓治疗虽取得一些进展, 但并未像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那样成熟与规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溶栓已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治疗方法 ,患者在出现症状 60min内接受成功的溶栓治疗 ,可以为挽救存活心肌提供机会 ,从而缩小心肌损伤范围 ,改善左室功能 ,降低病死率[1] 。然而 ,几乎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特别是中老年患者 ,从症状出现到溶栓治疗开始均有延迟[2 ]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其中医院外 (即从症状出现到达医院 )时间延迟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 ,而医院内 (即从患者到达医院至溶栓治疗开始 )时间延迟与医院及医护质量有关[1] 。本文对 146例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内溶栓时间延迟因素进行分析 ,以便使中老年患…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成功后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的患者30例。其中11例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治疗组);19例心肺复苏后予积极抢救但无溶栓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1例中9例复苏后溶栓再通,占81.8%(存活7例占63.6%,死亡2例占18.2%);对照组心肺复苏48 h后无一例存活,两组差异显著(P<0.01)。存活7例中,6例随访3.3±1.5(1~6)年,其中2例死亡。[结论]在没有条件实行急诊血管重建时,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学方面的重要进展,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2]。但是,溶栓治疗是否可改善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预后鲜有报道[3,4]。为此本文将我院内科25例溶栓治疗患者和29例非治疗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讨老年AMI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的选择持续胸痛超过30min,心电图相邻部位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大于0.2mV,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出现特征性的心肌酶学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随机设溶栓组25例,年龄63~75岁,2周内无活动性出血、外伤、控制…  相似文献   

6.
经静脉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重要治疗手段。溶栓治疗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死亡率。既往于溶栓后使用普通肝素作抗凝治疗 ,但易致出血倾向。于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6月对心内科病房收治的 36例AMI患者给予尿激酶 (UK)并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AMI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入选的 36例均符合 (WHO)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 ,胸痛持续≥ 30min ,经含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至少有 2个相邻导联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 ,在肢体导联≥ 0 1mv ,胸前导联≥ 0 2mv。发病≤ 12…  相似文献   

7.
1 引言及回顾心源性休克是左室衰竭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在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80 %有心肌广泛损害。其余可能为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等机械并发症或严重的右室心肌梗死。过去报道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可达2 0 % ,但从近期的溶栓治疗随机研究中 ,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已降至 7% [1 ] 。但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仍高达 80 %~ 1 0 0 % [2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 75 %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 tra -aorticballoonpump ,IABP)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  相似文献   

8.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1],多项大型临床试验的观察发现,一些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虽然经溶栓和PCI后,心外膜冠状动脉再通,但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提高。梗死相关血管通畅率与生存率之间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心外膜冠状动脉血流的通畅并不意味着组织水平再灌注的完全恢复[2]。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静脉溶栓成功的临床报道,但对于AMI患者在CPR过程中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报道目前国内少见,Bernd等[1]的研究显示,对于正在行CPR或者CPR不成功的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的,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我科对1例AMI患者在CPR过程中成功地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危重症,发病危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较高[1].研究指出[2] ,心肌梗死心电图监测显示 ST 段出现抬高后,若在30 min内接受急救溶栓,90 min内接受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一般在冠状动脉闭塞后10 min内发生,但由于此时缺少典型性临床特征而被忽视,从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3].本研究将护理时效管理策略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中进行分组对比,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