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细胞黏附分子与肺癌转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转移是许多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而揭示肿瘤转移的机制 ,预测肿瘤的转移潜能 ,将有助于判断预后和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是当前肿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有的研究表明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包括下列过程 :癌细胞由原发瘤上分离、脉管内异质或同质瘤栓的形成、在靶器官大量增殖形成转移灶 ,其中细胞黏附参与整个过程并起重要作用[1 ] 。介导细胞黏附作用的是一大类细胞黏附分子 (celladhesionmolecule ,CAM) ,在近几年肿瘤转…  相似文献   

2.
引言:由于基础自然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医学科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分子医学时代.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病理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并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分子病理学,或称分子诊断学.运用DNA和RNA检测技术,分子诊断学应用于肿瘤是分子医学中最令人兴奋的一个部分.肿瘤分子诊断学不仅包括对肿瘤的诊断,而且还涉及到肿瘤的预后,肿瘤治疗效果的预测等.  相似文献   

3.
在大量有可能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庞杂因素中,经现代医学手段检测、筛选、量化,统计学重复验证,被提炼证实有指导预测肿瘤患者预后作用的因素,统称为预后指标。现阶段临床常用的预后指标主要有:临床分期及病理资料、相关基因、肿瘤标志物检测、激素及激素受体、转化生长因子、肿瘤增殖率指标、肿瘤细胞生物周期等。1 临床分期及病理资料无论是比较粗糙的三期(早、中、晚期)、四期(、、、期)分期法,还是国际抗癌学会提出,并在临床专科和科研中广泛使用的TNM肿瘤分期法,都有很明确的预后指标,是重要的预后指标。在使用临床分期和相关病理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61-164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膀胱肿瘤以其高复发率为主要表现,是目前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问题,不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对于肿瘤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发现某些分子指标对于肿瘤的病理及临床分期有指导意义,因此对于高复发率的膀胱肿瘤进行分子指标的研究,对于指导膀胱肿瘤患者的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就膀胱肿瘤新的分子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出芽与输尿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输尿管癌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出芽情况.统计学方法分析肿瘤出芽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与癌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的关系.结果 在输尿管癌患者中,肿瘤出芽分级与病理分期、肿瘤大小、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及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肿瘤出芽与患者预后(DFS、CS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多因素生存分析中,肿瘤出芽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肿瘤出芽与输尿管癌病理分期、肿瘤大小、脉管侵犯、神经侵犯、远处转移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S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 分析8例S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STUMP患者肿瘤直径为5.5~11.0 cm,镜下肿瘤细胞梭形,核分裂象(2~10)个/10HPF.3例可见凝固性坏死,细胞核无或轻度不典型性;5例细胞核弥漫性中到重度不典型性,未见凝固性坏死.8例p16呈局灶阳性、PR呈弥漫强阳性,1例p53弥漫强阳性.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STUMP的组织病理学介于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之间,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辅助诊断或预后评估可能有帮助,STUMP具有复发或转移风险,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2001年2月-2009年3月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1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患者性别、年龄、生活不良习惯、遗传因素、临床分型、分期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4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98个月,平均41个月.患者1、3、5年生存例数分别为112、64、56例,生存率分别为80.0%、45.7%、40.0%.低度恶性典型类癌生存率分别为91.3%、81.6%、78.4%;中度恶性不典型类癌生存率分别为85.3%、45.8%、40.2%;小细胞癌生存率分别为60.2%、14.4%、10.2%;高度恶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别为56.4%、0、0.多因素回归分析TNM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 治疗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方法是根治性手术配合放化疗,且放化疗与否、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1年在本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99例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56岁(15~87岁),肿瘤来源以肺癌最为常见,其次为乳腺癌。应用Kaplan Meier曲线计算总体生存率,应用对数秩检验对各种因子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43个月(1~44个月),其中9例在本研究随访终止时仍带瘤存活。患者半年总体生存率55.7%,1年生存率24.3%,2年生存率7.7%,预期生存期10.34个月。在各种临床因素中,是否存在内脏转移(无内脏转移15.939个月vs. 内脏转移9.200个月, P=0.001)、骨转移病变数量(单发18.069个月vs. 多发8.934个月, P=0.025)、肿瘤类型(激素依赖型17.331个月vs. 激素非依赖型7.533个月, P=0.000)与预后密切相关,Cox回归显示肿瘤类型(激素依赖型或激素非依赖型)是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股骨上段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外科手术在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选择外科边界和固定方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临床预后因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增殖上调因子(URGCP)在预测肝癌的预后和在肝癌的进展和发展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取材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78例肝癌石蜡包埋标本,标本患者的手术日期在1995-2003年,在15个肝癌细胞株及10对肝癌与癌旁组织进行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URGCP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78例肝癌样本,对URGCP表达进行分析,统计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URGCP蛋白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URGCP在所有测试的肝癌细胞株及122例(43.8%)石蜡包埋肝癌标本中高表达.URGCP主要为胞质表达,随着肝癌级别的增高,URGCP的表达水平增高.URGCP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显著正相关,与肝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显著负相关,与患者年龄、肿瘤个数、大小、AFP不相关.结论 URGCP在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疾病的靶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偶发肾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 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复习358例偶发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327例非偶发性肾癌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偶发肾癌与非偶发肾癌在发病年龄、患者性别、肿瘤位置和病理类型方面无明显差别;偶发肾癌与非偶发肾癌相比体积小,病理分期低,5年生存率高.结论 B超和CT是发现偶发肾癌的主要方法 ;影响偶发肾癌的预后因素主要是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