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尼莫通(Nimotop)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的脑血管痉挛,对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当今治疗脑血管病的首选药物。1994年4月~1997年11月我们用尼莫通治疗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标准:①原发性SAH;②年龄20~60岁;③经颅脑CT和腰穿检查确诊SAH;④孕妇及有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和糖尿病患者除外。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25岁。另选SAH患者80例作对照,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35.9…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科的常见急症,病死率很高,而SAH 后发生血管痉挛所致再出血病死率则更高。我科于1986 年4 月1999 年4 月,13年共收治SAH 患者983 例,而血管痉挛再出血有126例,占12.8%,现根据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87 例,女39 例,年龄22 71岁,平均年龄46.3 岁,40 60 岁76 例,占58.7%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19 例。126 例再出血病例中第2 次出血有123 例,第3 次出血有3 例,第19 天出现第3 次出血1 例,第20 29 天第3 次出血2 例1 2 再出血的间隔及诱因 本组再出血间隔时间最短6d ,最长27d 。出血后第1 …  相似文献   

3.
李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6):214-21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以成年人为多见。通过临床观察,由于年龄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各有差异。本文对60例50岁以上高龄SAH的发病特点,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的分布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男女之比为12∶1。50岁 ̄59岁25例,60岁 ̄69岁28例,70岁以上7例。1.2诱因60例中有明显诱因者37例。37例中精神因素、排便用力4例,饮酒3例,疲劳过度20例。无明显诱因者23例。1.3症状1.3.1头痛为SAH的主要症状,本组病例有头痛33例,年龄越大发生率越低。1.3.2呕吐为SAH常见症状,60例中有呕吐…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12例老年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与对照组150例20~45岁青壮年的SAH进行对比,探讨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 一、临床资料 老年组男、女各56例,年龄60~84岁。对照组男96例,女54例。症状与体征见表1。两组患者均经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是造成SAH患者病情加重、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献报道该病发生率占SAH者20%左右。SAH后脑积水手术治疗并发症43%-58%[1]。我院1989-1997年收治SAH者228例,治疗早期行脑室外引流82例,脑积水发生率降为2,44%,术后并发症降为3.66%。提示该治疗方法可降低SAH后脑积水发病率。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228例SAN患者,年龄百一82岁,男性167例,女性61例。手术治疗98例,保守治疗48例,治疗早期(SAH后1周内)单纯行脑室穿刺外流术65例,手术十脑室外流17例。我们将行脑室外引流82…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常见的危险并发症,约半数死亡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防治方法有多种,笔者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脑血管痉挛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5~84岁,平均61岁;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5~78岁,平均57岁。以上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在SAH后出现CVS的时间均相对接近。所选病例都是经腰穿、头颅CT及TCD确诊为SAH后CVS的病例。CVS的诊断依据:①头颅CT排除再出血或急性脑积水;②经确诊SAH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我院神经内科1995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79例SAH患者,其中老年人38例,占同期SAH的48.1%。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在60~76岁之间,平均67±3岁。其中60~69岁27例,占71.1%,70岁以上11例,占28.9%。平均住院日19天。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28例,高血压心脏病史6例,冠心病史6例,糖尿病3例。既往患过SAH的病人3例。38例SAH中误诊12例,其中误诊为脑出血3例,高血压2例,感冒2例,血管性头痛2例,脑梗塞2例,青光眼1例,误诊率31.6%。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pontaneoussubarachnoidhem orrhage,SAH)是一种危重的疾病 ,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三维CT血管造影 (three dimensionalcomputertomographyangiography3D CTA)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能及早明确出血原因 ,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总结急性期SAH患者 3D CTA检查中的护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1月 ,我科共对 3 1例急性SAH患者行 3 3次 3D CTA检查 (其中 2例行 2次3D CTA检查 ) ,患者男 2 1例、女 1 0例 ;年龄 2 4~ 78岁 ,平均 5 6.5岁。患者均以突发…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笔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加脑脊液置换、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活血熄风汤三种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共 94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 1 997~ 2 0 0 0年住院患者 (不包括发病后 48h内死亡者 ) ,均经脑 CT或腰椎穿刺术诊断为自发性 SAH,共 94例 ,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 2 8例 ,其中男 1 5例 ,女 1 3例 ;年龄 40~ 73岁 ,平均 6 0岁 ;原发 SAH1 6例 ,继发 SAH1 2例。治疗 组 30例 ,男女各 1 5例 ;年龄 38~ 70岁 ,平均5 8岁 ;原发 SAH1 7例 ,继发 SAH1 3例。治疗 组36例 ,其中男 1 …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临床上并非少见,占脑中风患者5%~10%。典型的SAH诊断不难,当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时,易延误诊断.笔者将近十年来误诊的7例SAH分析讨论如下.1一股资料误诊的SAH病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32~74岁.脑脊液全部为血性。误诊为脑出血3例,神经性头痛1例,急性胃肠炎1例,美尼尔综合征2例.2误诊原因分析2.l误诊为脑出血3例例1男.66岁.呕吐、大小便失禁,昏迷4小时人院。患者晚上打完麻将睡后约1小时出现呕吐、大小便失禁,叫之不应急诊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BP24/14.5kPa,浅昏迷.谵语…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 1 0 %~ 1 5 % ( 1) 。我们将SAH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脑脊液置换方法 ,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5 6例我院住院SAH患者 ,均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 0例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2 9~ 65岁 ,平均 5 2 .4岁。对照组 2 6例中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3 1~ 68岁 ,平均 5 5 .2岁。两组患者均有头痛、恶心、呕…  相似文献   

12.
左翃  何国英 《四川医学》2002,23(5):481-48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中较为常见之疾病 ,笔者搜集了我院 4年来 36例中青年人SAH的病例 ,分析探讨其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通过其临床表现、头颅 CT或腰穿证实为 SAH。36例中男 19例 ,女 17例 ,<2 0岁2例 ,既往体健 ;2 0~ 2 9岁 11例 ,占 30 .5 % ,既往史无明显异常 ,其中 1例有高血压家族史 ;30~ 4 0岁 2 3例 ,占 6 3.9% ,既往有心脏病史者 2例 ,高血压病史者 4例 ,高血压家族史者 2例 ,有≥ 10年吸烟史者 6例 ,平均≥ 15支 /天 ,3例有 10 + 年饮酒史 ,平均 10 0~ …  相似文献   

13.
我科对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采用不等量脑脊液置换法,配合椎管内注射激素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均系住院病人,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2~68岁。入院时没昏迷2例,口齿不清3例,偏瘫8例,血压偏高6例,波动在18~24/13~15kPa。全部病例均有脑膜刺激征。12例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原发性SAH4例,继发性SAH8例(脑出血被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2方法2.1术前半小时先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以降低颅内压。2.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强制性屈曲体位。常规腰穿成功后先接测压管测初压为1.0…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5%左右。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科1993—01~1998—07收治原发性SAH患者4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18~78岁之间,中青年<60岁30例,老年≥60岁10例。既往有SAH病史2例,其中,第3次SAH的1例。1.2发病诱因。劳动或用力时,发病30例(占75%);情绪激动时,发病5例(占12.5%);睡眠或静态发病5例(占12.5%)。1.3症状及体征。本组40例中.28例(占70、)患者首…  相似文献   

15.
程云 《中原医刊》2003,30(20):31-3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uoidhoemorrhage .SAH)后的脑血管痉挛 (CerebralVasularSpasm .CVS)发生率高 ,而继发于CVS的脑缺血、脑梗塞将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甚至死亡。我院近年收治的 3 4例SAH患者中有 14例并发CVS ,现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男女各 7例 ,年龄 15~ 74岁 ,平均 41 8岁 ,其它情况见表 1。  表 1脑血管痉挛 14例临床资料性别年龄 CVS发生时间(天 )CVS持续时间(天 ) 临床表现1女 67 5病后第 6天出院清醒→昏迷2女 2 413 4清醒→昏迷、抽搐、偏瘫、巴氏征 +3女 40 3 (再出…  相似文献   

16.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疗效显著 ,并广泛用于临床。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SAH和自发性SAH ,两者发病原因及病理发展变化不同 ,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的方法选择上及预后均存在明显差别。现将我院神经外科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36例进行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36例病例全部符合SAH诊断标准[1 ] ,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两组 :外伤性SAH组1 8例 ,其中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1 4~ 5 3岁。格拉斯哥评分 :1 2~ 1 5分 5例 ,9~ 1 2分 5例 ,5~ 8分 4例 ,3~ 5分 4例。合并有硬膜外血肿 3例 ,合…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且老年人SAH占有一定比例。其起病多不典型,意识障碍常较重,病情演变复杂,临床上极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断。本文就我科收治的45例老年人自发性SAH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56例非老年人SAH进行比较,兹作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0~1997年,我科共收治自发性SAH 101例,年龄13~78岁。其中>60岁45例,男27例,女18例;<59岁56例,男35例,女21例;男女比例约1.5∶1。有76例于活动中发病,25例于睡眠中或安静状态下发病。有80例起病突然,21例起病相对缓慢。全部病例均经脑CT扫描和腰穿检查证实为SAH,其中有44例行头颅MRI检查,45例行脑血管造影,共发现脑动脉瘤28例,脑血管畸形23例,脑血管痉挛35例。 1.2 临床症状、体征及其特征 在非老年人组中,大多数患者均以突然性剧烈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符合自发性SAH的首发表现;而在老年人组中,患者多以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等为首发症状,仅部分病例表现为头痛不适,且头痛程度轻,较少出现呕吐。 1.3 结果 45例老年人SAH,痊愈21例(无任何后遗症状);好转15例(出院时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后遗症状);9例死亡(因再复发和脑血管痉挛而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两组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18.
刘燕 《华夏医学》2000,13(4):476-477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32例老年人SAH与同期59岁以下48例SAH对比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老年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60~69岁22例,70~81岁10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0~30岁7例,31~40岁19例,41~59岁22例。1.2 发病诱因 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后、抬重物等,老年组有诱因25例,占78.1%;对照组有诱因35例,占72.9%,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1.3 临床表现与体征 见表1。表1…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云燕 《医学文选》2003,22(5):783-78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再出血的发生率为 1 1 %~ 1 5 %,再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最危险的因素[1~ 2 ] 。因此 ,再出血的预防是 SAH护理的重要环节 ,1 994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 ,我科共收治 SAH患者 2 8例 ,其中再出血 3例 ,再出血率为 1 0 .7%。现将预防 SAH再出血的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 8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经腰穿和 CT确诊 ,其中男 1 8例 ,女 1 0例 ,年龄 2 0~ 71岁 ,平均 5 2 .3岁。再出血 3例患者中 ,1例由于枕骨大孔疝形成 ,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  相似文献   

20.
内皮素 ( Endothelin,ET)是一种血管活性肽 ,Yanagisawa等[1] 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笔者检测 2 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急性期患者血浆 ET水平的变化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3例 SAH患者均经颅脑 CT及(或 )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男 1 1例 ,女 1 2例 ;年龄2 9~ 67岁 ,平均年龄 5 0 .4岁。ET测定时间均为发病 1 4d之内。选择非血管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2 1例为对照组 ,男 9例 ,女 1 2例 ;年龄 2 6~ 69岁 ,平均年龄 5 1 .1岁。其中多发性肌炎 2例 ,颈椎病 5例 ,腰椎间盘病变 6例 ,末梢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