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日本实验动物学会的历史日本实验动物学会(以下称学会)的前身是实验动物研究会,创立于1951年10月,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当时日本的有关实验动物的各种恶劣条件(遗传学品质,微生物学品质,饲养技术,器具,设施,饲料,实验技术,教育研究等)。从此,研究会在各个领域里,  相似文献   

2.
所谓微生物学监测是针对一个动物群体的流行病学概念。它的工作方式是通过从一群体中定期抽取少量样本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整个群体有无疾病流行情况。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是为了了解和控制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随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和对微生物学监测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微生物学监测的队伍里来。但是,如果不了解怎样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就会影响判断的可靠性,降低微生物学监测的实际意义,给工作带来损失。本文拟就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监测方面的一  相似文献   

3.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的新技术章谷生(上海静安医学化验所)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品质的监控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措施之一。按照微生物学控制内容,实验动物分普通、清洁、无特殊病原体、悉生和无菌等五级,每级均明确规定最少必须检测的微生物项目,但对所用的检测方...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品质监控的要求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已被公认是不可缺少的“活的精密仪器”。既然涉及精密,就必然要有一定的品质要求和标准,以保证在实验研究中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重复性。 197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关实验动物学的机构,都已把实现“实试动物标准化”列为主要的工程项目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实验动物学理事会(ICLAS)都已在世界各地发展、建立了实验动物品质监测咨询中心及网络系统,以推动实现国际上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品质的监控,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品质的监控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国际上各级实验动物科学机构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品质都有明确的要求,但一般多偏重于需氧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而较少涉及厌氧菌。近十多年来,由于厌氧培养技术的进步,培养出许多无芽胞的厌氧菌新种,已引起实验动物界的注意,开展了动物中厌氧菌的检测。在我们进行豚鼠剖腹取胎、生物净化的培育过程中发现,人工喂养的剖腹产豚鼠,在出生后3~10日内,常发生大量死亡,成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1989~1990年曾在(财)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ICLAS亚洲监测中心(简称实中研监测中心)进修,初步了解了日本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监测体系,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借鉴。日本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以民间为主,形成专业化生产。近三十年来,随着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生命科学和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使日本实验动物科学跻于世界先进行列。80年代初,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委托(财)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设立ICLAS亚洲监测中心,承担日本国内和亚洲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监测及有关业务。虽然日本有几家规模较大的实验动物生产公司,如CLEA公司和Charles River公司,但还有众多的中小实验动物生产商,生产的实验动物质量不一。为了提高实验动物质量及有关的技术水平,开发优良的实验  相似文献   

7.
实验用猕猴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不仅是动物作为实验材料能够得以应用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动物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基本要求.为做好实验用猕猴的质量控制,提高动物的利用率,我们设计与开发了质量控制信息系统.本文以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病毒监测模块为例介绍了此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应用,以期为猕猴的质量控制和科学合理的选择应用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医用实验动物质量颁发合格证在上海已实施6年。许多单位现已认识到,欲获得动物实验的可靠结果,必须首先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目前,对各种动物的遗传学监测和微生物学监测已成为重要常规业务。1988年7月,我们曾对本市部分单位的普通级昆明、NIH和BALB/c系小鼠进行了全面的细菌分离和病理学检测。迄今时隔3年,随着各单位的动物饲养条件逐步改善,不少单位正在逐步淘汰普通级动物,并趋向于应用清洁级动物。为进一步了解常用大小鼠带菌状况,1991年上半年我们选定本市11个单位,进行了大小鼠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清洁级豚鼠部分生化与血液学指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实验豚鼠的微生物学品质,我所科研人员经3年努力,在国内首次培育成功符合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水准的清洁级实验豚鼠,并已建立繁殖种群。本文报告其部分血液学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为推广使用清洁级实验豚鼠提供基础资料。材料和方法动物英国短毛种豚鼠,饲养于屏障系统内,饲喂自制颗粒饲料,饲料和饮水经高温灭菌。选取第三代清洁级豚鼠,3~4月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品质均符合卫生部规定要求,外观健康,大体解剖无肉眼可见病变。每一项目的测定均按性别分为2组,血细胞计数每组10只,生化项目测定(血清尿素氮除外)每组15只。采血血细胞计数从足背静脉针刺采血,生化项目测定则在空腹状态下从心脏采血。测定方法见表1。  相似文献   

10.
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不仅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而且也使研究工作受到干扰,甚至得出错误结论[1]。在我省由于环境条件、人员素质、饲养方式等因素,实验动物仍有体外寄生虫感染出现。为保证实验动物在实验研究工作中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有效控制体外寄生虫,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我们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监测等级(啮齿类和兔类)》国家标准(GB/T14922-94)、《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验方法》国家标准(GB/T14926.33-94)的规定对青海省4家实验动物饲养单位的4种219只普通级实验动物的体外寄生虫从虫种、寄生部位及感染情况等方…  相似文献   

11.
动物实验作为生物医学的重要研究手段而广泛使用,在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时,病原微生物除了感染动物外,研究人员对实验的安全性危害应有充分的考虑.所以实验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学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1,2],而且还必须对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的功能有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必须受遗传学,微生物学,环境卫生学的控制。其中微生物学的控制特别重要,但亦相当困难。目前,按微生物学控制标准,可把实验动物区分为无菌动物(GF);悉生动物(已知生物体动物——GB);无特定病源体动物(SPF);常规动物(CV)四种:1.GF:指在无菌屏障系统中,剖腹取出胎儿,将其饲养在隔离器中繁育,此种动物的体内外应无一切微生物和寄生虫(病毒例外)。2.GB:指动物体内的微生物丛均是明确的。一般是将1—2种以上的已知微生物,人工接种于动物体内定居。为  相似文献   

13.
1995年对本省繁育或应用实验动物的12个单位的9份鼠饲料和10份兔饲料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鼠饲料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占22%,霉菌总数超标的占33%;兔饲料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占50%,霉菌总数超标的占90%;两者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用不同剂量的60Co对兔饲料进行了灭菌试验。结果表明,经5或6kGy60Co辐照后兔饲料的微生物学质量能达到GB14924-9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品质的实验动物监测是所供动物品质保证的基本条件。现就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监测质量的控制及评价方面的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体会。一、培养与鉴定一、培养基细菌培养基的选择,是细菌监测质量保证的基础。以绿脓杆菌为例(表1),在110例普通小鼠粪便中,NAC培养基对绿脓杆菌检出率为5/110,而S.S培养基和血平皿上检出率为1/110;34例SPF小鼠粪便则均未检出。故不能盲目选用培养基,养份高不能代替选择性高。对选择性培养基也应正确使用。如S.S培养基仅对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有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5年对本省繁育或应用实验动物的12个单位的9份鼠饲料和10份兔饲料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鼠饲料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占22%,霉菌总数超标的占33%;兔饲料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占50%,霉菌总数超标的占90%;两者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用不同剂量的^60Co对兔饲料进行了灭菌试验。结果表明,经5或6kGy^60Co辐照后兔饲料的微生物学质量能达到GB14924-9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编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德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0年 3月 3日在京逝世 ,享年 6 4岁。陈先生 1 96 0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 ,1 992年晋升为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十年来 ,长期从事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与实验动物学的科研、教学与生产工作。曾对鸡毒支原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与净化、鸡白血病的监测与净化、鸡葡萄球菌病的病原分型与疫苗、动物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型与防制、SPF鸡的微生物学监测、实验用小型猪选育与医学模型以及非免疫鸡的建立与维持…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动物科学乃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由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大部份组成,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基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实验动物本身的生命现象,包括环境生态影响其生存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以控制人类的疾病、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科学家早已预测,21世纪将成为生物工程世纪,实验动物科学也必将进入旺盛时期,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作为实验动物,在科学管理上定有极为严格的标准,必须进行:①遗传学监测;②微生物学监测;③狭义环境监测;④饲料营养监测四大控制,不合标准的严禁使用,以保证所有实验数据和成果具有严谨的科学价值。这种标准化动物及其支撑条  相似文献   

18.
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 2 0号 ,是全军最大的医学实验动物生产繁育、保种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占地面积 70余亩 ,绿化面积 1.5万平方米。共有设施面积 2 .8万平方米 ,其中动物生产面积 1.7万平方米 ;科研用房面积 2 0 0 0平方米 ;动物实验设施面积 360 0平方米 ,动物饲养辅助面积4 0 0 0多平方米 ;饲料生产面积 12 0 0多平方米。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下设实验动物生产室、实验动物研究室、动物实验室、免疫生化室等专业实验室 ,学科设置包括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学、遗传学、模型动物、营养和…  相似文献   

19.
过氧乙酸对饲养盒的灭菌效果吴敬民窦志勇(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沈阳110005)为保持实验动物生活环境卫生,控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质量,实验动物饲养盒必须定期消毒。我国规模较大的实验动物室,一般均采用湿热(高压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对饲养盒进行消毒。这两种...  相似文献   

20.
小鼠和大鼠是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的实验动物。为了提供符合微生物标准的各级实验动物,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大、小鼠微生物学监测系统,内容有。①建立大、小鼠16种病原菌、17种病毒和13种寄生虫的实验诊断技术,并已用于实际监测;②建立无菌监测技术以及已知菌和普通动物的各种菌丛的分离鉴定技术;③收集保存了160种细菌,17种病毒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