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造成传染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做好该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病例定义,电话开展病例搜索,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形成假设,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照选取同班同年龄组同性别的儿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询问儿童的日常卫生习惯。结果该幼儿园从2010年3月16日至3月23日共发生9例临床诊断病例,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罹患病率为7.95%。以小班病例为主,3~4岁组比例高(8/12)。3份粪便检测出病原体CoxA16。有吸吮手指、吸吮玩具、饭前不洗手、便后不洗手、挖鼻孔、揉眼睛等任一不良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R=12,95%CI=1.3~114)。结论幼儿不良卫生习惯是该幼儿园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建议该园加强儿童不良卫生习惯的纠正,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以达到控制传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彭旭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69-169,198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某医院21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该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占60.8%;城区及幼儿园、托儿所(幼托)儿童发病率高;主要临床表现有皮疹、发热等,其中四肢皮肤和口腔皮疹发生率为100%,发热157例,占72.4%;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肺炎、肠炎、脑炎和心肌炎等。结论手足口病多见于儿童,并且手足口病的流行与年龄和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10102例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重庆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共报告病例10 102例,2008年5-6月、2009年4~6月出现发病高峰,2008年12月出现小高峰;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83.76%,2~4岁最多占49.89%;性别比男:女为1.55:1;主城区发病高于其它地区;实验室确诊病例344例,EV71阳性率52.91%;共报告10例以上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13起,均发生在小学和幼儿园,10起检出肠道病毒阳性,其中6起为EV71阳性.结论 重庆市存在4~6月手足口病流行高峰;高危人群为2~4岁男孩;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和幼托机构;EV71肠道病毒是该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探讨发生此次疫情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引起此次疫情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5年11月17日~12月7日某幼儿园累计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6例,罹患率为1.61%(16/994),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3例、确诊病例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11月22~28日,占总病例数的68.75%(11/16)。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0.33∶1,年龄均在3~5岁组之间。病原学方面,采集的5例病例中有3例是Cox A16阳性,其余样本均为通用肠道病毒阴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咬手指的习惯和饭前不洗手是此次手足口病疫情的危险因素。结论这是一起因Cox A16感染导致的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对患儿的早期发现与隔离、对幼儿园教室及幼儿玩耍外环境、物品玩具的清洁消毒,加强晨检、午检、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均为重要的防控措施。建议幼托机构培养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咬手指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达到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2009年包头爆发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了解包头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探讨该地区的流行规律,为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包头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足口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包头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 264人,其中重症8例、死亡1例;全年均有发病,5~7月间共报告病例1 014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80.22 %;≤5岁病例占89.00 %,其中≤3岁病例60.84 %;男女性别比为1.52:1;报告病例中散居儿童占55.38 %,幼托儿童占39.16 %,学生占4.98 %,其他占0.48 %;病例均经临床诊断.结论:包头地区2009年手足口疫情流行情况严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和幼托儿童多见;在流行季节对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应加强宣教,提高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预防、识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常州市2008~2009年0~5岁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个案调查表以及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常州市手足口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14.75/10万,0~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8 376例,占病例总数的92.74%.全市7个辖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市区发病率高于县级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01,P<0.01).全年均可发病,在6月和11月出现两个流行高峰.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共发生14起聚集性疫情,其中62.49%发生在幼托机构.临床表现以发热(63.24%)、全身皮疹(76.76%)和口腔疱疹(80.19%)为主,重症病例多伴有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共检测0~5岁手足口病病例标本518份,病原阳性率为63.51%,以EV71感染为主(63.53%).结论 常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对婴幼儿健康危害大,在流行季节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防控措施,临床上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病人的及时识别和诊疗、加强对重症病例的监测和救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流行特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住院的54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发病人数为121人,2009年为361人,2010年1~3月为66人。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的儿童(占72.45%),尤其是1~3岁儿童(占50.73%)。男女之比为1.597∶1。所有病例均有皮疹,所有病例中发热患儿233例,占42.52%,心肌损伤者210例,占38.32%。548例病例中普通病例546例,占99.64%,重症病例2例,占0.36%。结论:本市手足口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普通病例为主,多见于1~5岁的幼儿,表现为皮疹及发热,可伴有心肌损伤。只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寒  陈熙  李勤  龙江  赵华  赵春芳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1):1309-1311
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疫情数据,描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收集重庆市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分析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2010年报告病例19970例,重症42例,死亡26例,发病率为69.85/10万,死亡率为0.091/10万。4-5月为发病高峰,主城区比远郊区县高发,1~3岁组的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0~3岁男性散居儿童为手足口病死亡的高危人群,临床表现以高热、手足部出疹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聚集性病例多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荧光PCR检测阳性率为63.26%,轻症病例以柯萨奇病毒A16型为主(39.09%),但引起死亡的均为肠道病毒71型,病毒分离率为24.30%。结论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重点应放在及时发现重症病例,加强重症病例的临床就治,降低死亡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银川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病原学、临床等流行病学规律及发生发展趋势。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监测研究方法(Prevalence study)对银川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爆发疫情等进行监测分析研究,应用现场流行病学对临床资料进行追踪调查和研究分析。结果 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银川市共报告1774例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113.88/10万;6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以城市为主的三区发病显著高于以农村为主的三县;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6月份达到最高峰;共发生22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幼托机构,其中民办幼儿园发生17起;5起构成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采集134例手足口病患者的176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其中EV71病毒22例(40.74%)、Cox-A16病毒18例(33.33%)、其它肠道病毒14例(25.93%);阳性检出率30.68%。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部分伴有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大多出现咽痛、咳嗽,个别有呕吐等,少数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加强手足口病病例及实验室监测,提高诊治水平,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加强城市三区、托幼机构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建立有效的手足口病综合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一起由CoxA16病毒引起的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结果,为有效预防控制幼儿园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幼儿园发病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住院病例咽拭子、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RT-PCR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发病8例,涉及3个班,罹患率为1.49%。所有患儿均小于5岁。与首发病例同楼层班级和其它楼层班级之间学童罹患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口腔、手、足部的疱疹,其中2名患儿有发热。检测了3例住院患儿的粪便、咽拭子标本,COXA16核酸均为阳性,EV71核酸均为阴性。通过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控制措施21 d后,确认疫情终止。结论CoxA16肠道病毒是导致本次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病原。年龄小于5岁、在同教室内与患儿密切接触可能是本次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严格执行晨午检筛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疫情报告制度可有效预防幼儿园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