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支冠脉病变并心功能不全患者PCI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支冠脉病变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部分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男4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10岁,心功能Ⅱ~Ⅲ级,依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介入治疗(PCI)组和单纯药物治疗(MT)组。两组常规应用抗心绞痛及抗心衰药物治疗。于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PCI组和MT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8%和89%,未发生Q波心梗者分别占96%和87%,两组间未再发作明显心绞痛者分别占82%和49%,与术前比,PCI组在术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有所增加(P<0.05),同时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在6个月时进一步改善,1年与6个月无显著差异。而药物治疗组仅在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方有改善。结论:该结果显示:PCI组与MT组相比,不完全血运重建对于冠脉多支病变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仍不失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高,冠心病的发病率、病变累及范围和严重程度亦增加。近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有较高的成功率,特别是支架置入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现将我院1996.10~2002.6月期间对631例老年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AMI患者的冠脉内支架置入术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单支病变28例,双支病变15例,多支病变5例。共置入支架63只,成功率100%,置入支架的血管中,前降支(LAD)31例35只,左回旋支(LCX)12例13只.右冠脉(RCA)12例15只。1例心源性休克成功置入支架后休克渐纠正。随访1~12个月,2例复发心绞痛.其余病例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AMI行冠脉内支架是安全有效的,早期效果好而且可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及溶栓十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颈动脉支架释放成功,术后症状恢复满意。结论: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急性颈动脉血栓形成行动脉溶栓 支架治疗是可行的,但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黄文国  颜冬润  余恒旺  黎治荣 《吉林医学》2013,34(23):4666-4667
目的:探讨血管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患者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通过对行血管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20例脑动脉狭窄患者术后每三个月进行1次随访,记录卒中发生和症状改变情况,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20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TIA发作1例,DSA检查发现支架内再狭窄50%,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DSA检查发现支架内远端血管闭塞,其余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卒中症状,随访期末CTA或颈动脉彩超检查显示,支架部位血管再通良好,均无明显血管再狭窄出现。结论:脑血管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术后对各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抗动脉硬化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远期再狭窄率,可取得相对理想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基本病理生理,多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在此基础上,斑块破裂,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致局部血栓形成,继而造成相应部位心肌缺血坏死。然而,另有部分AMI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明显狭窄,是否与冠状动脉痉挛(CAS)有关?本报道我院34例AMI行冠脉内溶栓术,其中5例冠脉内溶栓后,经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并就其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罗东霞 《河北医学》2008,14(1):86-87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特别对中老年患者,轻则致残,重则死亡,危害极大.据统计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120~180/10万,年病死率80~120/10万,而动脉狭窄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建蓉  孙嘉麟 《四川医学》1994,15(5):303-303
硬膜外麻醉偶合双侧腋动脉狭窄痉挛重庆市外科医院麻醉科(630013)张建蓉,孙嘉磷患者女,31岁,住院号58146,因胆石症于1993年11月29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前血压17.5/10.5kPa,脉搏80次/分(颞前)。左侧卧位,T8~...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劳力性胸痛1年,加重10d”于2008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1年来常于快走、体力劳动时出现胸骨中下段后闷痛,伴呼吸困难、出汗,休息1-2min可缓解。入院前10d因劳累再次出现胸痛,伴大汗,持续约30min后缓解。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无烟酒史。查体:血压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是国际上新近开发的无创性室壁运动分析技术,它可以更精确、直观地分析室壁运动及心功能。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世界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拟用DTI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5d及术后3个月的室壁运动及心功能,以评价支架置入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在冠状动脉介入中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疗效.方法:行冠脉介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PTCA及PCI术患者600例,随机分A、B两组,A组为应用法舒地尔组,B组为对照组;A组常规术前半小时静滴法舒地尔30mg;B组无特殊处理,仅术前半小时生理盐水建立静脉路.结果:对照组382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和(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32例(8.38%),应用法舒地尔组218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和(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6例(2.75%);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显著减少冠脉介入中冠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采取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30例治疗资料作以回顾分析,并根据其穿刺动脉不同分为经桡动脉组60例(观察组)与经股动脉组7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为95.0%,较对照组95.7%无统计学差异(P〉0.05);严重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经桡动脉PCI治疗ACS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可作为治疗ACS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治疗的10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经股动脉冠脉介入)和观察组(55例,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比较两组患者经冠脉介入治疗后1周和6个月的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治疗前、治疗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收缩率(FS)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6个月的IVST、LVP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VDD、LVD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的LVEF、FS分别为(49.23±6.51)%、(31.24±4.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3±6.25)%、(25.13±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带膜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及瘘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32例食管恶性狭窄及瘘患者在x线透视或/和胃镜引导下置入支架,20例放置支架术后行放射治疗。结果96.9%(31/32例)患者放置支架成功,12例上段食管癌变者支架术后1月内分别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2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后生存1~3年、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或异物感,以上段食管癌为甚。结论金属内支架是开通食管、闭塞瘘口的有效方法;对晚期上段食管癌患者应慎重置入支架,以直径小、较柔软的支架为佳;术后放疗是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成形术或选择性支架置入术对下肢动脉狭窄患者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动脉类疾病共计52例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分钟内的最大行走距离均值为(312.5±20.9)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踝肱收缩压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Rutherford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球囊成形术或选择性支架置入术对下肢动脉狭窄患者均具有满意的疗效,而选择性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获得更优秀的6min内的最大行走距离与踝肱收缩压比.  相似文献   

17.
<正> 临床医生遇到和治疗因表现为心绞痛、心绞痛样不适或运动性呼吸困难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许多症状快速发展为休息时疼痛和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或因恶性心律失常而立即死亡,然而,不是所有这些急性冠脉症状的患者都必需有一个症状史。实际上,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急性综合征发生前无任何症状发生.“静袭”性动脉粥样斑块急性发展为完全或接近完全冠脉闭塞,在以前有或无症状的患者中作为冠状动脉疼痛的急性表现是一个常见的基础根源,本文就进展为急性冠脉发病不和原有冠脉狭窄的严重性成比的情况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的短期疗效,探讨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例经CTA证实椎动脉开口狭窄并符合支架置入指征的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置入,观察术后动脉狭窄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CTA,行Malek评分。结果术后动脉狭窄改善率〉70%,无并发症发生。在6个月随访中,Malek评分显著改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明显改善椎动脉狭窄,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既往经典治疗方法是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仍有较高的卒中率[1].近年来,随着我院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颈颅多普勒(TCD)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被发现存在颅内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肾功能和血压的变化。方法26例糖尿病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并支架植入术,共置入支架28枚(Palmaz支架21枚,Wallstent支架7枚),随访6~24月,观察血压、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水平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并与术前比较。结果经皮肾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PTRAS)成功率96.5%,未发现严重并发症,与术前基线值比较,在术后1-12个月随访血压及血肌酐显著下降(P〈0.05),并且服药种数显著减少(P〈0.05),但12~24个月时血压及血肌酐缓慢回升,接近手术前基线值,与术前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RAS术可在短期内改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血压及肾功能,但作用有限,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行PTRAS要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