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工肝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行血浆置换治疗,另对20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比较其孕产妇病死率、围产儿病死率、产后出血量等。结果治疗组孕产妇病死率为45.5%,低于对照组65%,围产儿病死率54.5%,低于对照组70%,产后出血量550±71ml,低于对照组1102±116ml。结论人工肝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252-4253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死率。方法:对1998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65例慢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例,其中123例采用呼吸机治疗,42例未用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23例用呼吸机患者缓解出院率72%,病死率28%。42例未用呼吸机组缓解出院率36%,病死率64%(P<0.01)。结论: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改善通气,治疗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凤  傅惠芳 《广东医学》2004,25(6):686-68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中的作用。方法 将该院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和非血液透析组 ,比较两组的病死率 ,分析血液透析在治疗SAP并ARF中的作用。结果 确诊患者 2 3例 ,死亡 14例 ,病死率为 6 1% (14 / 2 3) ,其中血液透析组 16例 ,死亡 7例 ,病死率为 4 4 % (7/ 16 ) ,非血液透析组 7例 ,死亡 7例 ,病死率为 10 0 % (7/ 7)。结论 SAP合并ARF病死率高 ,及时透析治疗可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闭合性肝外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5):477-478,F003
脏是最易受伤的实质性脏器之一.肝外伤中10%~30%属严重创伤,常伴有出血性休克、胆汁性腹膜炎等,如不及时救治后果严重.肝外伤的病死率目前认为主要与合并伤,尤其是大血管损伤有密切关系.单纯肝外伤病死率约10%,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严重复杂肝外伤病死率为20%~50%,合并大血管(肝后下腔静脉、主肝静脉、门静脉等)损伤者,其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治疗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闭合性肝外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在化疗后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改进治疗措施,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方法分析8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微生物学情况及治疗预后。结果感染部位:呼吸道为最常见,其次为胃肠道、血液。真菌培养结果:白色念珠菌最多(44.7%),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7.6%)。所有病例均经抗真菌治疗,总有效率75.3%,病死率24.7%。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高,是恶性血液病患者早期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因而早期诊断及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HIV(+)/AIDS合并肺结核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均出现发热、盗汗、消瘦、咳嗽、咳痰、淋巴结大及肝脾大等临床表现,占100%。肺结核治疗阳转阴率为36.7%,临床好转率为33.6%,病死率为29.6%。结论:HIV(+)/AIDS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为恶液质,治疗阳转阴率低,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型疟疾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乐东县收治的脑型疟疾合并MODS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脑型疟疾合并MODS占同期脑型疟疾病人的19.75%,受累器官顺序为肺、肾、心、肝、胃肠等;死亡22例,病死率57.89%,显著高于单纯性脑型疟疾的病死率5.18%(P0.01),病死率随受累脏器数目增多而提高。结论脑型疟疾合并MODS,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应加强监护,采取以抗疟疾、控制脑水肿,改善微循环等为主要措施的综合治疗方法,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黄宝佳 《当代医学》2013,(18):33-3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痊愈出院,有效率为92.5%,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7.5%,死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和肾功能衰竭。出现并发症4例,占10%。结论通过对本组结直肠癌合并结肠梗阻患者实施结肠切除吻合术有效率高,安全性高,病死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贾维坤 《四川医学》2007,28(4):385-38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分析总结手术治疗56例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对其疗效的影响。结果56例住院手术治疗,死亡3例,53例治愈,病死率约5.3%。结论积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近年来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病因中所占比率逐年增加,而且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为重症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妊娠中晚期,易反复发作,病情凶险,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病死率达20%~50%,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身体健康,也殃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本文报道了一例妊娠期反复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 收集199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入住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IL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就患者的临床特征、呼吸衰竭原因、RICU治疗、预后及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人选47例患者,男29例,女18例,中位年龄67岁.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依次为呼吸道感染(18例,38.3%)、呼吸道感染+ILD加重(15例,31.9%)、肺栓塞(8例,17.0%)、ILD急性加重(5例,10.6%)和心力衰竭(1例,2.1%),RICU病死率分别为55.6%(10/18)、73.3%(11/15)、5/8、4/5和1/1.人住RICU之初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者31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者16例,病死率分别为54.8%和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4,P=0.025).全组患者的RICU病死率为66.0%(31/47),住院病死率为70.2%(33/47).结论 呼吸道感染、肺栓塞和ILD急性加重是IL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并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对IL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能优于有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0月肺切除术后发生呼吸性衰竭的患者21例,机械通气治疗19例,其中气管切开11例。另2例经面罩吸氧,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症状缓解。结果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为4.9%(21/422),死亡率19%(4/21)。结论高龄、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呼吸道感染、手术创伤、伤口疼痛刺激、术前心肺功能异常是诱发呼吸衰竭的原因;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术后并发症是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的关键;尽早诊断,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岳梅枝 《中外医疗》2014,(20):100-101
目的探究老年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1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给予吸氧治疗、机械通气、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呼吸兴奋剂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2例老年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36%,医治无效死亡患者为1例,死亡率为4.5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综合治疗,疗效显著,极大延长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老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江均贤  黄晓春 《当代医学》2011,17(35):56-57
目的 分析无呼吸道症状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发热门诊2010年接诊的25例老年性肺炎患者与38例无呼吸道症状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无呼吸道症状老年性肺炎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障碍及基础病并发症状;患者治愈好转率达90.5%(57/63),病死率9.5%(6/63).结论 无呼吸道症状老年性肺炎临床表现不明显,早发现、早诊断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黄钥藩 《当代医学》2010,16(27):69-70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中有82例在治疗11~96d后呼吸衰竭好转,平均38.7d。14例死亡,死亡天数为2~45d,平均12.7d。14死亡病例中有6例死于呼吸衰竭,4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循环衰竭,2例死于咯血窒息。结论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病症严重,死亡率高,及时正确地给予治疗对于减少死亡例数、控制并发症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彤  田巍 《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126-128
目的总结食管癌吻合口瘘伴呼吸衰竭的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ICU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12例食管癌吻合口瘘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Urschel食管癌吻合口瘘的分类,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1例。3例Ⅲ型吻合口瘘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无住院死亡,机械通气时间3~18天,中位时间6.5天。1例Ⅳ型吻合口瘘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无住院死亡。8例Ⅱ型患者中,与手术治疗组(n=5)相比,非手术治疗组(n=3)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5.00±1.58 vs 13.67±5.13,P=0.010),住院病死率增加(0 vs 66.7%,P=0.035),而ICU住院时间和ICU病死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的诊断及分类是进一步明确治疗策略的基础。对于Urschel分类Ⅲ型、Ⅳ型食管癌吻合口瘘伴呼吸衰竭的的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于Urschel分类Ⅱ型食管癌吻合口瘘伴呼吸衰竭的的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积极治疗吻合口瘘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住院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无创和有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院内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需要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ETI(45例)和NIV(35例)组,记录院内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住ICU总病死率为22.5%;NIV/ETI组病死率为8.6%/33.3%(P:0.01);两组院内肺炎发生率为14.3%/35.5%(P=0.03)。NIV、院内肺炎、APACHEII是影响AECOPD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NI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降低病死率,其病死率降低与院内肺炎发病率下降有关。无创通气减少了ETI行有创通气的比率、缩短了机械通气及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春兰  姚素莲 《河北医学》1996,2(4):305-307
本文报告了珠海市中医院、唐山市二所医院8年来(1985-1992年)收治的84例老年和21例非老年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期间死亡率患者。老年组及非老年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6.1%和5.1%。老年组的死因依次为:泵衰竭42.9%,肺感染和呼吸衰竭30.9%;心脏骤停14.3%,心脏破裂7.1%及其它原因4.7%,本组泵衰竭及肺感染加呼吸衰竭的死亡率均较高,可能与老年人的心肺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9.
森林脑炎病人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森林脑炎病人呼吸衰竭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5例伴有呼吸衰竭的森林脑炎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45例病人中,30例为周围性呼吸衰竭,死亡5例;15例为中枢性呼吸衰竭,死亡11例;结论:伴有颈部及上肢肌肉瘫痪的病人易出现周围性呼吸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死亡率高于周围性呼吸衰竭者。  相似文献   

20.
蒋冬兰 《河北医学》2010,16(6):710-712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至2009年间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110例的救治方法和结果。结果:呼吸衰竭脱机成功、痊愈出院106例(96.4%)。88例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结论:合理的机械通气及良好的气道护理能降低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