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董建勋 《海南医学》2010,21(4):89-90
目的评价第一恒磨牙拔除方丝弓矫治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拔除第一磨牙进行正畸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的难点和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畸门诊26例因牙列拥挤并伴有第一恒磨牙残冠、残根或牙冠大面积充填要求矫治的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拔除病患的第一恒磨牙,使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结果26例患者经20—29个月(平均25.3个月)矫治。患者牙弓间隙关闭,覆骀、覆盖正常,后牙尖窝关系正常,面部侧貌协调。结论第一恒磨牙容易龋坏,导致残冠、残根。在牙列拥挤的拔牙矫治中可选择减数拔除病残的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经过仔细的支抗设计和精心的临床操作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拔除病变第一恒磨牙正畸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26例第一磨牙严重龋坏和缺失的错畸形患者,拔除1~4颗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结果 26例病例均取得良好矫治效果,矫治完成时间17~28个月,平均22个月。矫正后上、下牙排列整齐,前牙覆覆盖正常,上下中线对齐,拔牙间隙完全关闭,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拔除病变第一磨牙进行错畸形矫治,既能保留更多的健康牙,又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改善咬合功能,是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拔除病变第一磨牙进行正畸治疗的可行性和矫治效果。方法:收集35例拔除病变第一磨牙同时需要进行正畸治疗的病例,平均年龄16.5岁,包括18颗上颌第一磨牙和29颗下颌第一磨牙。全部病例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常规粘接托槽,顺序更换弓丝,待牙列排齐整平后,利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精细调整咬合。结果:33例患者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第一磨牙间隙完全关闭,后牙咬合关系良好,达到了改善咬合功能和美观的目的。2个陈旧性缺损病例改为修复治疗。结论:拔除龋坏第一磨牙进行错颌畸形矫治,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拔除第一恒磨牙的矫治方案。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收治的42例牙齿拥挤,需矫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即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患者拔除第一恒磨牙前进行矫治,观察组21例患者拔除第一恒磨牙后进行矫治。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562±25d,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545±22d,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牙根平行,前牙覆颌正常。结论:拔除第一恒磨牙临床矫治,在合理利用支抗的情况下,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敏 《中外健康文摘》2012,(39):106-107
目的探索及评估拔除病变第一恒磨牙病例的正畸治疗方法及可行性,总结临床矫治结果,方法12例第一磨牙严重龋坏和缺失的错k畸形患者,拔除1~2颗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结果12例病例均取得良好矫治效果,矫治完成时间13—39个月,平均27.6个月矫正后上下牙排列整齐,前牙覆k覆盖正常上下中线对齐拔牙间隙完全关闭,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1.拔除病变第一磨牙病例中精心治疗力量合适方法得当可有效控制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或近中舌向扭转.2.拔除严重龋坏的下颌第一磨牙同时直立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是保持牙弓完整性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探索及评估拔除病变第一恒磨牙病例的正畸治疗方法及可行性,总结临床矫治结果,方法12例第一磨牙严重龋坏和缺失的错k畸形患者,拔除1~2颗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结果12例病例均取得良好矫治效果,矫治完成时间13—39个月,平均27.6个月矫正后上下牙排列整齐,前牙覆k覆盖正常上下中线对齐拔牙间隙完全关闭,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1.拔除病变第一磨牙病例中精心治疗力量合适方法得当可有效控制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或近中舌向扭转,2.拔除严重龋坏的下颌第一磨牙同时直立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是保持牙弓完整性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研究分析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临床疗效以及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等。方法:本组病例为伴第一恒磨牙严重病变或缺失的牙列拥挤患者20例(男5人,女15人),平均年龄为(17.9±3.9)岁,拔除病变的第一磨牙,运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解决牙弓拥挤或前突后,剩余拔牙间隙则前移第二磨牙关闭,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特点和适应证。结果:20例患者经过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20.5±4.8)月,上下牙列排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接触良好,牙弓间隙全部关闭,面部侧貌改善。结论:第二磨牙前移替代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有一定的可行性,把握矫治方法和技巧,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大多都要拔牙,而且通常采取单侧或双侧上下颌对称拔除第一或第二双尖牙。但临床上时有需要拔除第一磨牙的患者,笔者近年来对一些拔除第一磨牙的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正器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就治疗中的一些体会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求诊要求矫治牙列拥挤错乱、前牙前突等牙 畸形的患者。全组患者12例,年龄11~29岁,平均14.8岁。男8例,女4例。其中拔上下颌四个第一磨牙5例,拔上颌双侧第一磨牙4例,拔下颌双侧第一磨牙3例。1.2治疗步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Ⅱ类错中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下颌第一磨牙严重龋坏或缺失的Ⅱ类错患者,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一磨牙,选用常规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结果矫治后间隙关闭,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关系完全安氏Ⅱ类,咬功能良好,面貌协调。结论在非常规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减数病例中,精心设计,合理应用支抗,可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远期稳定性。方法:选取8例在我院牙科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对其矫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追踪观察,探讨其远期稳定性。结果:8例患者中,3例采取单侧上颌第二磨牙拔除,5例采取双侧拔除,治疗结果都较满意,上下牙列较为整齐,磨牙与尖牙建立中性关系,面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追踪观察结果显示,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较为稳定。结论: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远期稳定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劲松 《中外医疗》2012,31(26):53-56
目的探讨拔除第一恒磨牙矫正成人开畸形的可行性和矫治效果。方法收集5例拔除第一恒磨牙矫治成人开()畸形病例,男1例,女4例,年龄18~25岁。5例均为拔除上、下4颗第一恒磨牙,全部病例采用0.022〞直丝弓矫治技术。常规粘接托槽,放置合适弓丝,排齐整平牙列,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5例均达到良好矫治效果,上下牙排列整齐,前牙覆覆盖正常,拔牙间隙完全关闭,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拔除第一恒磨牙矫治成人开畸形,既能保留更多的健康牙,又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是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中,上颌第一磨牙和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研究牙列拥挤、前突16例患者,年龄13~23岁。矫治设计上颌需强支抗,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在矫治器粘结之前植入微螺钉型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于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嵴上,位于两邻牙牙根之间。治疗早期应用微螺钉进行尖牙向后结扎,后期以轻力每侧100~150 g力远移上颌尖牙,内收上前牙,排齐牙齿。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16例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P>0.05),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动(P<0.01)。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可以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中。  相似文献   

13.
正畸矫治关闭下颌第一恒磨牙拔牙间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成 《河北医学》2002,8(3):210-211
目的:探讨下颌第一恒磨牙大面积龋坏致牙冠严重缺损,或因明显根尖病变而拔除后,关闭拔牙间隙的矫治方法及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方法:对12例临床病例进行治疗总结,结果:拔牙间隙完全关闭,达到完全远中关系,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矫治设计过程中,保留更多的健康牙位,维持口腔的功能,熟练掌握间隙关闭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因重度龋坏不能保留第1恒磨牙的临床矫治方法。②方法对8例病人采取拔除第1恒磨牙后,进行Edgewise技术矫治。③结果8例病人均取得满意疗效,第2恒磨牙未萌出前拔除第1恒磨牙病人较萌出后拔除者牙合关系好。④结论将重度龋坏不能保留的第1恒磨牙作为减数拔牙对象,可少拔除健康牙齿,且早拔除有利于良好牙合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成年患者牙根长度的影响。方法:以正畸治疗前后患者曲面断层片的上中切牙,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为研究对象,根据牙根发育程度将样本牙齿分组,分别测量正畸治疗前后患者曲面断层片的上中切牙牙尖至根尖以及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至近中颊根根尖的长度,计算差值。结果:正畸治疗可引起牙根的变化,但A组(12~15岁开始治疗的)和B组(20~40岁)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40岁以上治疗的)吸收大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人牙根吸收要多于青少年,疗程要长;上颌切牙最易发生根吸收,磨牙、前磨牙根吸收量非常低,且左右两侧无差异;女性根吸收的发生率很低,牙根只是微量的改变,所以正畸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拔牙创不同愈合期远移磨牙时第一磨牙和双尖牙的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CT图片,结合MIMICS、I DEAS软件建立3组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第二磨牙存在、第二磨牙拔除后1周(拔牙创临床愈合期)、第二磨牙拔除后3个月(拔牙创骨愈合期)3种情况,对3组模型均进行相同力值的加载和计算。结果3组模型中第一磨牙牙周膜压应力集中区分布相似,压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腭根近中面、近颊根远中面偏根分叉处、远颊根远中面颈部。3组模型中第一双尖牙近中初始位移量:模型一>模型三>模型二。第一磨牙远中初始位移量:模型二>模型三>模型一。结论拔牙后早期移动牙齿,可获得较好的支抗控制与较快的牙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17.
程学晖  张鑫文  陈兰 《实用全科医学》2010,8(4):457-457,467
目的介绍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过程,以及支抗对磨牙的控制作用,评价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安氏Ⅱ1错合患者16例,年龄在13~25岁。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设计上颌强支抗,在矫治器粘结之后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应用上颌后牙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16例患者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关系,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位,患者的上颌凸度明显改善。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广泛用于正畸治疗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该文就非常规拔牙矫治在临床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整群选择该院正畸门诊自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就诊患者64例,采用非常规拔牙矫治为参照组,研究组予以常规减数矫治,每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总治疗时间和矫治满意度进行探究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予以非常规拔牙矫治后,矫治有效率为96.9%,矫治满意度为100%,治疗总时间为(23.6±4.6)个月;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减数矫治后,矫治有效率为81.3%,矫治满意度为75.1%,总体治疗时间为(36.6±5.6)个月,组间由统计学软件计算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正畸治疗中采用非常规拔牙矫治,效果显著,同时缩短治疗周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庆  臧爱平  罗远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55-1057
目的探讨错牙合畸形同时伴有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的矫治效果。方法对13例错牙合畸形同时伴有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患者进行拍片定位及模型分析,根据畸形的情况确定采用直立阻生第二磨牙或是拔除阻生第二磨牙由第三磨牙替代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正畸治疗。结果 13例病例共18颗近中阻生下颌第二磨牙中,12颗采用正畸装置直立下颌第二磨牙,治疗后均达到正常位置;6颗采用拔除后以第三磨牙替代的治疗方案,治疗后第三磨牙均已达到第二磨牙位置或明显近中漂移,且倾斜度良好,有较好的咬合关系。结论对于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错牙合畸形,外科暴露后的正畸助萌直立阻生下颌第二磨牙或拔除阻生下颌第二磨牙以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替代,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