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共振成像在卵巢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疑似卵巢癌患者86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对比增强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 作为“金标准”,分析该方法 的诊断效能;按选取位置不同确诊患者感兴趣区分为整个肿瘤、肿瘤热点及肿瘤周围组织三组。借助Tissue 4D软件包完成动态对比增强共振成像图片后处理,比较各组定量参数。结果 疑似卵巢癌患者经“金标准”检查确诊52例,确诊率为60.47%。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阳性患者46例,检查准确度为83.72%(72/86)、灵敏度80.77%(42/52)、特异度为88.24%(30/34)、阳性预测值为91.30%(42/46)、阴性预测值75.00%(30/40);上皮性卵巢癌3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动态对比增强共振成像定量参数Ktrans、Ve、Kep及iAUC水平高于上皮性卵巢癌(P<0.05);卵巢癌患者肿瘤热点Ktrans、Ve、Kep及iAUC水平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44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ⅠB~ⅡB期.患者均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并在化疗前后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患者化疗效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对比两组患者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经病理证实)105例西门子DCE-MRI检测仪,头颅正交线圈,行常规MRI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梯度场40mT/m,切换率200T/m·s,轴状位扫描开始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序列,扫描参数TR6400ms,FOV230mm×230mm,于相同编码上重复取样,检测患者头部。结果 105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胶质瘤,其中星形细胞瘤47例(Ⅰ级)、Ⅱ级35例、节细胞胶质瘤Ⅱ10例、室管膜瘤Ⅱ级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6例(Ⅲ级)、胶质母细胞瘤4例(Ⅵ级)。Ⅰ级+Ⅱ级列入低级别胶质瘤,共有95例。Ⅲ级+Ⅵ级列入高级别胶质瘤,共有10例。高级别胶质瘤组患者脑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水肿旁白质区DTI值显著低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0.05)。低级别胶质瘤组实质部分MD值显著高于高级别胶质瘤组(P0.05),FA值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组(P0.05)。低级别胶质瘤组对侧半球正常组织MD值高于高级别胶质瘤组,FA值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级别胶质瘤FA值较高,DTI值、MD值较低,影像学显示为远端纤维束消失,肿瘤周边纤维束稀疏且部分出现中断形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3D-CE MRA技术对颅内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受检者(30例为静脉窦正常,15例为静脉窦血栓)分别行斜矢状位2D-TOF、矢状位3D-CE MRA扫描,之后,将二者的原始数据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对二者显示的各级静脉分支进行分级,并比较二者的原始图像和MIP图像上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在显示颅内各级静脉分支3D-CE MRA明显优于2D TOF(P<0.05),对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15/15) 结论 3D-CE MRA是一种显示颅内静脉系统及静脉窦血栓较好的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对宫颈癌定性和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96例宫颈癌患者,均行病理检查和磁共振(MRI)常规检查、DCE-MRI,记录并对比常规MRI、常规MRI结合DCE-MRI分期宫颈癌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对比不同病理分期DCE-MRI定量参数回流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容量转移常数(Ktrans)。结果常规MRI将2例Ⅰb期患者误诊为非宫颈癌,常规MRI联合DCE-MRI无定性错误,各个分期符合率高于常规MRI(P<0.05)。分期越高,宫颈癌DCE-MRI定量参数值越高(P<0.05)。结论在常规MRI上结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能提高宫颈癌定性和分期价值,辅助医师判断宫颈癌病情,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MRI在宫颈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2例宫颈癌患者在治疗前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信号特征及宫旁浸润情况,进行影像学分期,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期对比,评价MRI分期价值。结果 4例ⅠA期宫颈癌MRI检查未见病灶,48例ⅠB以上宫颈癌MRI检查均显示病灶,分期分别为ⅠB 26例,ⅡA 11例,ⅡB 6例,ⅢA 3例,ⅢB 1例,ⅣA 1例,43例与病理分期相一致,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90%,总正确率为83%。结论MRI对ⅠB期以上宫颈癌病灶均可发现,能够清晰显示阴道受累、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血供丰富,血流动力学情况复杂,病理状态下的改变也复杂多样。本研究观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病变的动态增强MRi表现,探讨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DCE-MRI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疾病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 8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65例,前列腺增生21例;MRI共确诊前列腺癌患者4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1例,DCE-MRI确诊前列腺癌患者6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8例。DCE-MRI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MRI (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检查中,通过采用DCE-MRI扫描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度,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疾病类型,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鹏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3):168-170
目的通过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快速序列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与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无泌尿系症状患者、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13例患者及前列腺增生36例患者行MR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和正常组织的相对信号强度值,并绘制正常周围带、前列腺癌与增生三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同时观察比较癌与增生患者的PSA值。结果正常周围带轻度强化,并缓慢上升至晚期达峰值;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13例前列腺癌患者9例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例T2WI像上弥漫性病灶呈现中晚期强化。前列腺癌尤其是晚期癌患者的PSA值明显高于增生患者。结论正常周围带、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动态强化方式明显不同,结合PSA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丽  刘鹏程 《中外医疗》2010,29(1):172-174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及治疗后随访中,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5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MRI动态增强扫描,将病理诊断结果视为金标准,对比MRI动态增强扫描乳腺癌检出情况,并对乳腺癌MRI检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与病理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MRI检查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乳腺癌MRI强化特点以环形强化占比最高(35.82%),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DCE-TIC)类型以流出型占比最高(43.28%),弥散加权成像-表现扩散系数平均值为(1.23±0.13)×10-3mm2/s。结论:将MRI动态增强扫描应用在乳腺癌影像诊断工作中,能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结合乳腺癌MRI强化特点、DCE-TIC类型等展开综合评价,整体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在其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1]。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不仅能提供病灶的形态学特征,而且动态增强MRI还能提供病灶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使得术前外科医师对肿瘤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5.
动态对比增强灌注磁共振成像在颅脑肿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动态对比增强灌注磁共振(MR)成像能提供非侵袭、生理状态下的脑组织微循环血供图,通过计算正常脑组织及肿瘤组织的局部血容量,评估肿瘤组织的血供状态;并有助于评估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高低,确定肿瘤穿刺活检的部位,以及对胶质瘤、单发脑转移瘤、淋巴瘤和其他脑肿瘤切除放疗后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但在颅内脑外肿瘤及伴有血脑屏障严重破坏的脑肿瘤诊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Gleason评分进行分级。患者均行DTI检查,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析FA值、ADC值与患者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低级别组DTI图表现为纤维束排列稠密、未见中断;中级别组DTI图显示纤维束排列紊乱、稀疏;高级别组DTI图显示纤维束中断;低级别组、中级别组和高级别组FA值逐渐升高,ADC值逐渐减小(P<0.05);ADC值和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FA值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可作为无创评估PCa患者病理分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两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到该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统计两种检测方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统计两种检测方式对淋巴结的检出率。结果 DCE-MRI检测诊断准确性高于DWI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淋巴结的检出率高于D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扫描检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王建军  程广河  姜怀洲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97-98,100,161
目的研究患者的脑肿瘤的DSC图像及相关灌注指标对脑肿瘤的术前分级评估及肿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我科38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人院后均行常规磁共振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检查,测量瘤实质区、瘤旁1cm及瘤旁2em的灌注指标。结果在肿瘤实性病灶区域,低级别胶质瘤组的灌注指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测量区域的瘤旁1em区,高级别胶质瘤组的灌注指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脑肿瘤实性病灶区与测量区的瘤旁1cm、瘤旁2cm区域的灌注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技术在脑肿瘤术前病理学级别评估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患者行CEMRA检查,其中肝癌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6例,门脉血栓形成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1例,无肝脏疾患者4例,用团注实验剂量法测定门脉峰值通过时间,确定扫描时间,Gd-DTPA用量为30ml,所有图像均用MIP法重建后观察门脉系统是否闭塞、狭窄及有无侧枝循环,结果:门脉峰值通过时间为30-40s,CE-MRA对门脉系统各种病变显示清楚。结论:CEMRA是一种有效的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