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椎旁入路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患者采取俯卧位,C形臂定位后经椎旁入路运用椎间盘镜技术于神经根管外口找到神经根,显露突出椎间盘并予以摘除。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术中出血55ml,平均住院时间14d,全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24个月。疗效按Nakai分级评定,优3例,良2例。结论该术式创伤小,不累及椎管,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2.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r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少见的恃殊类型。由于其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均与中央型及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微创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椎间盘镜行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均为单间隙突出。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2~58岁,平均47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0.8个月。突出类型:椎间孔内突出型7例,椎间孔外突出型5例。结果12例术后随访10~34个月,平均17个月。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6%。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组织创伤轻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一种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VAS、ODI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方法安全简单、创伤小、疗效好、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2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消失,大多数患者术后2-6月,下肢酸胀、麻木、乏力等下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仅有1例残存患肢乏力,伴有明显肌萎缩.但生活能自理,从事一般家务活。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做好详细的术前检查,确切的区域定位,术中常现探查神经根管。一旦明确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内外开窗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突出位于椎间孔内,采用经关节内侧扩大开窗法予以摘除,突出位于椎间孔外,采用经关节突内外联合开窗法予以摘除。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1~3年随访,效果均为优。结论:采用经关节突内外开窗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地处理位于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的突出物,此法入路方便、快捷,不需切除过多的小关节及峡部,可充分暴露病变区域的组织结构,减压彻底,术后效果优良,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7.
脊柱镜椎板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黎庆初  谭斌  何二兴 《广西医学》2003,25(3):421-42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 ,如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等 ,但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对脊柱破坏性大等问题。鉴于传统手术的缺点 ,不破坏脊柱旁肌肉的附着、血运和神经结构的以后路脊柱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欢迎。我院自 2 0 0 1年 9月以来应用脊柱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3例 ,近期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病人中 ,男性 5 4例 ,女性2 9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 2 6岁 ,病程 1个月~15年 ,平均 2 7个月。旁侧型突出 5 9…  相似文献   

8.
黄凯  谢大志  陈光福  陈嘉华 《吉林医学》2009,30(15):1623-1624
目的:探讨在显微内窥镜辅助下经关节突外侧人路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显微内窥镜下经关节突外侧入路手术治疗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结果,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66%。结论:应用显微内窥镜下经关节突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效果优良、不进入椎管、不干扰椎管内环境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9.
庞革雄 《中原医刊》2011,(16):92-93
目的探讨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摘除术,分别采取后正中切口入路和后正中旁切口入路切除椎间盘,术后放置引流管48h后予以拔除。结果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Macnab改良评估标准评价疗效,优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可靠,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46岁,因右侧腰腿痛12 d入院。患者于2013年4月15日在我院就诊,行腰椎间盘CT示L_5/S_1椎间盘突出(向左后侧突出);L_(4/5)椎间盘膨隆,经针灸推拿等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于2013年4月25日出现右侧腰腿痛症状加重伴右下肢肢体麻木感,来院复诊并收住入院。入院诊断: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查体:脊柱正直,生理弧度变浅,L_(4/5)、L_5/S_1棘间右侧压痛,以L_5/S_1明显,并向右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稍受限,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左/右=90。/30。,双下肢肌力V级,右小腿后外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常规内镜操作下显露腰椎板间隙,用微型手术刀切开并剥离黄韧带,用神经根拉钩将神经根拉向内侧以充分显露突出的腰椎间盘,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松解后将黄韧带瓣恢复到原来解剖部位。结果60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0±12)min;切口均呈I/甲愈合,无任何并发症。60例随访9~16个月,平均12.8个月,疗效评定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38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安全,组织损伤轻,同时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而且能降低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脊柱显微内镜手术治疗17例极外侧型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个月,依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4.1%.结论 应用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和恢复快的优点,能够有效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的常见脊柱疾病。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其诊断与治疗与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均有较大的差异。本文拟探讨和总结使用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明确诊断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统一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纳入实验组(椎间孔镜组:25例)与对照组(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组:18例)。每个患者均接受了至少6个月的术后随访。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恢复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花费、卧床时间、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指标(VAS)及腰椎功能指标(lehmann)较手术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但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等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从而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 结论 椎间孔镜技术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手术治疗中,能够显示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采用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②方法回顾分析51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本组51例获得随访,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39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6.1%(49/51)。④结论MED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恢复快,疗效好,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结果 按照Nakai分级标准,术后66例中优56例,良8例,可2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近97%.结论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脊椎稳定性破坏轻微、疗效确实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长根  王健 《现代医学》2011,39(2):159-161
目的:分析后路第二代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误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对临床资料和X线片、CT、MR等影响资料的分析,回顾性分析126例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4例失误病例。结果:4例中1例术前诊断不全面,1例高龄、伴椎间盘钙化,椎管狭窄,适应证选择不当。1例术中椎管狭窄神经通道减压不充分,1例双间隙突出,对髓核摘除不够,对突出间隙神经根管外口减压不够。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和手术技术失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年以来我院应用MED治疗的63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4个月至6年随访,按Nakai分级标准,63例中,优45例,良14例,可4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达93.7%。结论M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技术先进、创伤少,临床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椎旁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0套完整腰椎骨性标本,测量椎间孔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学数据。将20具完整腰椎尸体标本分为传统组与内镜组,分别按传统及内镜下经椎旁入路方法行逐层解剖,完成椎间孔的暴露及其毗邻关系的观测,比较两组手术暴露椎间孔显露椎间盘的方法。结果:腰段椎间孔的最大前后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小,而神经根的横断面自上而下逐渐增粗。相邻两横突根部中点连线至腰神经前支深度L1,L3,L5分别为(1.03&#177;0.30),(1.71&#177;0.29),(1.99&#177;0.34)mm,呈递增趋势,且可发现L3至L5两横突根部中点连线至腰神经深度多数在2.0cm以内。相邻两横突根部中点连线的距离从L1到L5足够长,而L5到S1的距离仅有(10.14&#177;1.71)mm。经椎旁入路手术存在一可供手术的操作区,该区域类似三角形。结论:内窥镜下经椎旁入路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该术式对L5/S1单纯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操作系统难以完成,需采取常规入路咬除骶骨翼约18~20mm,在内窥镜辅助下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采用PELD治疗FLLDH患者10例,其中椎间孔内型7例,椎间孔外型3例。于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及JOA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其中优4例,良4例,可2例。1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症状均无复发。结论PELD治疗FLLDH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